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三、自然式插花常见的构图形式 (一)直立型 强调直立挺拔向上的静态的线条美,具阳刚之 气,和庄重严肃之感。
¾
适宜主题:刚健挺拔、亭亭玉立、端庄稳重、奋发 向上
¾ ¾ ¾
宜用花材:线状直立性花材,如唐菖蒲、水葱、
蛇鞭菊,以及具长花梗的花材鹤望兰、马蹄莲等 造型和总体轮廓:高度大于宽度,呈直立的长方
形状。一面观造型。 欣赏角度:宜平视观赏。
1、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深得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精髓,受其影响颇 深。
z z z
布局手法常常采用盆景创作中的“三远”布局手法,在 写景创作中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排。 景物布置要疏密有致,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 要三株密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株也 按二株一株分开。 景物布置要高矮各异,起伏有势,有进有出,不齐不 均,且姿态变化,相互呼应,生动有趣。不可平齐,也不 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问题: 若让你插制东方式插花“春 之歌”, 拟采用什么样的花材?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插作示例
¾直立式插花 ¾倾斜式插花 ¾下垂式插花 ¾水平式插花
写景式插花
自 然 式 插 花
一、自然式插花构图基本形式的结构 东方式自然式插花的基本造型: 三个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骨架; 再在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的从 枝(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使花型丰 满并有层次感。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本章重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插 作示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用花量少,多用木本花材; 注重线条的应用;造型以不对称的自然式为主; 设色素雅,强调时令感和季相的变化; 作品非常强调与容器配件以及陈设环境的统一 注重自然情趣的表现;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简述插花艺术的特点

简述插花艺术的特点插花艺术是一种通过将花材进行有序、美观地摆放和组合,以表达情感和美学追求的艺术形式。
它在各个文化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庆典、节日和日常生活中。
插花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然美:插花艺术注重表现自然的美感。
花材的选择和摆放要尽量符合自然界的规律,追求自然、舒适和和谐的效果。
通过插花艺术,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2. 空间感:插花艺术需要考虑花材和容器之间的空间关系。
艺术家通过调整花材的高度、角度和位置,使花材和容器之间产生一种有趣的对比和平衡,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
3. 色彩斑斓:插花艺术通过不同花材的色彩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艺术家可以选择相似或对比的颜色,使花材之间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或和谐的整体效果。
4. 质感丰富:插花艺术注重体现花材的质感。
艺术家可以选择不同的花材和叶片,使插花作品在质感上具有层次感。
有些花材柔软细腻,有些花材粗犷有力,通过巧妙组合,可以表达出丰富多样的质感效果。
5. 寓意和情感:插花艺术常常使用花语和象征性的花材来表达情感和寓意。
不同的花材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寓意,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花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插花艺术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在日本,插花被称为“生花”或“華道”,它强调简约、自然和富有禅意的美感。
而在西方,插花艺术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艺术性的表达。
插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美学追求,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插花,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提升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此外,插花艺术也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情绪,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插花艺术具有自然美、空间感、色彩斑斓、质感丰富和寓意情感等特点。
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摆放,表达情感和美学追求,同时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插花艺术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学追求,更是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插花艺术的特点与作用

插花艺术的特点与作用插花艺术是一种通过将鲜花和植物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以达到美化环境、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作用:1.独特性:每一个插花作品都是独特的,因为每个花朵和植物的形态、颜色和气息都不同。
通过巧妙地选择和组合不同的花材,插花艺术家可以创造出无数种不同风格和氛围的作品。
2.表达情感:插花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情感,如喜悦、爱情、哀思等。
通过选择特定的花朵和植物,以及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形状,插花作品可以传达出独特的情感和意义。
3.美化环境:插花艺术可以增加一个空间的美感和吸引力。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一个精心设计的插花作品都可以使环境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和宜人。
4.创造平衡:插花艺术可以创造出平衡和和谐的氛围。
通过选择不同形状和高度的花材,并结合颜色和纹理的变化,插花作品可以在空间中建立起平衡和和谐的比例。
5.传递信息:插花艺术还可以用来传达特定的信息。
不同的花朵和植物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通过选择适当的花材,插花作品可以传递出非常具体的信息和含义。
6.改善心理健康:插花艺术被认为具有舒缓和放松的效果。
在创作或欣赏插花作品过程中,人们可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心理健康。
7.提升创造力:插花艺术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设计和组合花材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运用创造力来创造独特的作品。
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有助于培养创造力,提高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8.环保意识:插花艺术倡导使用自然的、可再生的花材和植物,以及可回收的材料。
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插花艺术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表达力量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通过美化环境、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改善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休闲活动,插花艺术都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插花艺术

第一章插花艺术概论1、插花艺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适当的剪裁整形及摆插来表现其活力与自然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2、花卉艺术:凡将花材经过人工处理,赋予花卉新的艺术生命的。
它包括园花、盆栽、秉花、佩花、篮花、瓶花、盘花、果供。
3、花艺设计:主要指切花花材的造型艺术设计以及插花艺术均以切花为主要花材的艺术创作。
4、插花艺术的特点:生命性、随意性、装饰性、时间性。
5、东方式插花艺术以线条造型为主,注重自然典雅,要求活泼多变,线条优美;重写意,讲究情趣和意境;构图简练,用色淡雅,耐人寻味,插花用材多以木本花材为主,配以草花,喜按季节选用不同的花材,不求量多色重,但求韵致与雅趣。
6、西方式插花的特点:色彩浓烈,多用大量不同颜色和质感的花组合而成;以几何图形构图,讲究对称和平衡,注重整体的色块艺术效果,富于装饰性。
用材多以草本花材为主,要求花朵丰腴,色彩鲜艳,用花较多。
由于各种不同的图形都有较为明显的轴线,因此尽管采用的是成簇的插法,色彩斑谰但杂而不乱,浑然一体,有深度,有节奏。
7、艺术插花:不以赢利为目的,只为展示作者艺术风格,相互交流展览的插花。
8、按艺术表现手法分类,可分为写实(东方)、写意(东方)和抽象(西方)三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9、抽象插法分为理性抽象插法(传统西方特色)和感性抽象插法(现代西方特色)。
简答1、插花行业如何体现经济价值?插花促进生产,增加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插花的兴起,不仅推动了生产花材的鲜切花种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有关的一系列行业的发展,如陶瓷、漆雕、木器工艺及插花泥、包装材料、干花等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消费。
现在我国的鲜花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2、东方传统,西方传统,现代插花的特点?答:东方传统: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之尊西方传统:一、以几何图形构图;二、用花量大;三、多以草本花材为主;四、色彩浓重鲜艳;五、装饰性强现代插花:一、插花素材丰富多样二、东西文化交融而不失民族特色;三、新奇的插制技巧层出不穷;四、灵活、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五、广泛与深刻的创作题材第二章插花艺术基本知识1、花插,又名剑山,东方式固定花材的方法;花泥,又名花泉,西方式固定花材的方法。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 (四)“圣”洁之尊
• 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情 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 一种神圣感 。
• 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以自 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 的艺术境界。
二、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二)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 (三)讲求意境,寓意于花,更赋命题
• •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编《插花
艺术基础》
三、写景式插花的表现技法
(一)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
排。运用透视的角度用“远近法”来布置景 物。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要三株密 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 株也按二株一株分开。高矮各异,不可平齐, 也不排列于同一直线上,且姿态变化,相互 呼应,生动有趣。
亮节; •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邪; • 松柏表示挺拔坚强,坚贞不屈,代表顽强的精神; • 报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满园,春光明媚; • 君子兰代表君子之交,友谊万古长青。
按传说、时令定意
• 相传上古时,鬼怕桃枝,故传说桃树能 避邪;
• 王母娘娘吃桃长寿,故桃为人们所喜爱; • 中国节气更迭,月令花、十二花神等等。
• 第一主枝决定花型的基本形态,如直立、倾斜或 下垂,其长度取花器高度与直径之和的1.5-2倍。
• 第二主枝一般与第一主枝使用同一种花材,以弥 补第一主枝之不足,向前倾斜的空间伸展,使花 型具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呈现立体感。其长度 应为第一主枝的1/2或3/4。
• 第三主枝作用是使花型得以均衡。可与第一、第 二主枝取同一花材,也可另取其他花材,若第一、 第二主枝用了木本花材时,则第三主枝可选草本 花材,以求形体和色彩有所变化,它的长度应是 第二主枝的1/2或3/4。
插花艺术的概念及分类

I插花艺术的概念及分类一、插花艺术的概念插花艺术是切取植物体具有观赏价值的部分做材料,经过构思,摆插造型,制作的立体造型作品,表达人的心态,以情动人,装饰环境,再现大自然的美和生活美,使人获得精神上的美感或愉悦的艺术。
二、插花艺术的特点插花作品具有生命插花作品具有很强装饰效果创作性强、具有新鲜感制作方便、人人可为三、插花艺术的分类插花艺术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一)按插花的用途分类1、礼仪插花:迎来送往、婚丧嫁娶和各种庆典活的中用来装饰环境、营造高雅氛围的插花。
2、艺术插花:借花寓意、借景抒情表达思想或展现个性的插花。
多用于插花艺术比赛或传统居家花艺布置。
(二)按插花的艺术风格分类1、东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艺术崇尚自然、朴实秀雅、讲究诗情画意,特别追求意境的完美,以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造型插制方法以三大主枝为骨架的线条式插法,明确宾主关系,讲究视觉上的比例均衡和和谐,注重对比。
色彩上清新淡雅,协调柔和。
造型色彩常用呼应、留空白的手段注重情势上,色彩上的呼应。
(俯仰之间、顾盼之间、浓淡之间相联系,融为一体。
)制作技巧是运用线条的变化、以不等边三角形为构图方法来定造型。
作品以不失重心为原则,构图倾向于变化,可以得到自然的感觉。
2、西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轻意趣,而注重装饰效果,以色彩为主,讲究几何造型和量感,通过强调色彩的运用和追求块与面的群体艺术美感,表现出整体紧凑、花大繁多、华丽而庄重的气氛。
西方式插花讲究几何造型的对称比例,常采用规则的几何图案,如半圆形、三角形、扇型、倒“T”型等,体现了蕴涵数理秩序的图案美,又给人端庄大方之感。
轮廓清晰、立体感强、焦点明显。
制作技巧多是在假想的中轴线的两侧或上下对称配置、为同形、同量、呈相等状态,其特点是倾向于统一、条理性强。
3、现代式插花(三)按插花的艺术表现形式分类1、写实插花2、写意插花3、抽象插花II适合于插花的材料和延长花期的方法一、适合插花的材料插花所用花材是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朵、花枝、果枝、叶片以及干枯枝条等称材料。
插花艺术插花的特点

插花艺术一、插花的特点⑴随意性:这表现在选用花材和容器都很随意和广泛,档次可高可低,形式多种多样,常随场合和需要而选用。
高档的气生兰、鹤望兰、火鹤花、切花月季固然很美,而路边的狗尾草、酸模、芦花、蒲草、车前草同样可有用;芹菜、辣椒、豆角、萝卜及各种水果常是家庭和饭店插花的好材料。
其构思、造型可简可繁,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以及作者自己的心愿,随意创作和表现。
因此,插花作品在选材、创作、形式、陈设、更换上都较灵活随意。
⑵装饰性:集众花之美而造型,随环境而陈设的插花作品、艺术感染力最强,美化效果最快,具有画龙点睛和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是盆景、雕塑等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
⑶自然性:插花作品独具自然花材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容、芬芳而清新的大自然气息。
二、东西方插花的特点与差异插花分为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两大流派。
东方式插花艺术可以说起源于中国。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以草月流、小泉流、古派流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
可以说,中国、日本的插花构成了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则以欧美大陆国家为代表。
1.东方插花的艺术特点(1).重视已经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体现东方汇花"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使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2)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吟采取时,抒发情感,表达意境.(3)在构图上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同,俯仰相应,顾盼相互.(4)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用自然的材料来表达作者的精神境界,非常重视花的文化因素.(5)色彩以清淡,素雅,单纯为主,提倡轻描淡写.(6)表现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作为骨架,高,低,俯,仰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倾斜,下垂等.2.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1)插花作品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作过程的怡情悦性,不过分的讲究思想内涵.(2)讲究几何图案造型,追求群体的表现力,与西式建筑艺术有相似之处.(3)构图上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手法,表达稳定,规整,体现认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现强烈的装饰效果.4)追求丰富,艳丽色彩,着意渲染浓郁的气氛.(5)表现手法上注重花材和花器的协调,插花作品同环境场合的协调.常使用多种花材进行色块的组合.三、十种不同种类的花材凡插花所用的植物材料统称为花材。
东西方插花风格特色

东西方插花风格特色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滋养它的土壤,这土壤就是这类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地域、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风尚等。
就插花艺术来讲,由于滋养它的土壤不同,形成了东方插花和西方插花两大艺术类型,这两种艺术类型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东西方插花风格特色,希望能帮到你。
东西方插花风格特色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滋养它的土壤,这土壤就是这类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地域、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风尚等。
就插花艺术来讲,由于滋养它的土壤不同,形成了东方插花和西方插花两大艺术类型,这两种艺术类型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一、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色东方插花,以我国和日本为代表。
其风格和特色有以下几点:1.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
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
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插花作品的最高境界。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插
花
艺
术
的
风
格
特
点
姓名:
系别:
专业:
学号:
中国插画艺术的风格特点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东方插花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株奇葩。
中国传统插花的古典专著如唐·罗虬的《花九锡》,明·高濂的《瓶花三说》、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清·沈复的《浮生六记》、陈溟子的《花镜·养花插瓶法》等,对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理论、插作技艺等有精到的论述。
从我国这些插花的古典著作中可以寻求到中国传统插花风格特点的踪迹。
由于受东方地理位置、民族风格、文化背景、习俗、审美观念、宗教、哲学等的影响,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注重花枝的姿态与神韵,造型重视线条,优美自然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是在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代涉足插花者多是文人墨客,能流传于世的插花作品主要以绘画的形式存在。
传统插花的理论著作也主要出自诗人、画家、剧作家、文学家之手。
如《瓶花三说》的作者高濂是明代诗人、戏曲家;《瓶花谱》的作者张谦德为明代画家,爱好书画;《瓶史》出自于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之手;《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是清代文学家、篆刻家和画家。
另外,象南齐的谢赫(画家),唐代的白居易(诗人),宋代的杨万里(诗人)、陆游(诗人),明代的计成(造园家)等都喜爱插花。
因
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从一开始,就是按照书法、绘画、诗词的创作原则发展起来的,把诗词歌赋、乐曲的韵律感融入插花中,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
中国传统插花的线条造型借鉴了书法、绘画中线条的艺术表现手法。
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写道:“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
”对花枝的剪裁取舍这样描述“以疏瘦古怪为佳。
”《瓶花谱》“折枝”一节里也写道:“凡折花须择枝,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两蟠台接,偃亚偏曲;或挺露一干中出,上簇下蕃⋯⋯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全得画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重视花枝的“形”,追求其姿态意韵,非常注重线条的表现和应用。
花枝的线条有粗细、曲直、刚柔之分,有不同的表现力。
如松枝苍劲有力,表现出之美;迎春、柳枝等纤细秀雅,表现阴柔之美。
此所谓“一枝入画,全瓶生辉,一枝平庸,全瓶乏味。
”
2.用花量较少,色彩清新淡雅
我国古代的插花,除了宫廷插花比较繁复隆重外,文人插花多用花量较少,色彩清新淡雅,这正是我国传统插花的典型代表。
《瓶花谱》“插贮”一节说道:“瓶中插花,止可一种、二种,稍过多,便冗杂可厌。
”《浮生六记》有这样的叙述:“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
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
”这正符合中国传统上儒学所追求的文质彬彬,斯文有礼,谦虚含蓄,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思想主张。
然而,古人插花也并非绝对不用色彩
鲜艳的花材,只是不以色彩的艳丽为追求目的,更注重追求花枝的姿态与神韵,以及插花的意境,而且花朵数量较少,不会显得炫耀刺眼罢了。
3.构图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活泼多变
中国传统插花除宫廷插花的构图比较规则,造型比较丰满外,文人插花讲究构图简洁,花枝少而花色清新,造型不拘泥形式,自然活泼。
布局结构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不齐不匀,虚实相生。
袁宏道在《瓶史》“宜称”一节里说:“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
多不过二种、三种。
高低疏密如花苑布置方妙。
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
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青莲之诗,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
” (子瞻即苏东坡,青莲即李白)中国传统插花的不对称构图,亦是将书法、绘画布局构图的艺术原理融于插花中。
4.追求自然之美
插花要符合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不要流露过多人为的痕迹。
这与中国儒学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去“人欲”,存“天理”,“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相吻合。
《瓶花谱》在“插储”一节里有述:“若止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欲插二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者。
或两枝彼此各向,先凑簇像生,用麻丝缚定插之。
”这里强调插花枝条要自然优美。
若插两枝,要高低错落,像天生的一枝产生的自然分枝一样。
若
两枝的势态不协调,要先用丝绳绑扎,使之如自然生长的一株植物一样,然后再插入瓶。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也写道:“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可见,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以自然生长的植物为表现内容,使插花作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效果,正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5.追求意境之美
插花要表达一定的主题、富有深邃的思想内涵,或富有情趣或意念或哲理等,使插花形神兼备,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插花是借绘画、书法的布局构图,诗词的意境,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中国传统插花除了重视花枝的姿态与神韵之外,更注重“花德”,常以“花德”隐含一定的思想或情趣,寓意于花,寓教于花,以花传情,特别文人插花,往往借花明志,对花抒怀。
如晋末宋初的诗人陶渊明以菊花来映照自己隐逸高雅的品格;宋代周濂溪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他卜居庐山日寸,特意选择荷花峰下荷花茂盛的水溪边筑屋,并取名《爱莲书堂》,以荷花来比喻自己清廉纯洁的品格;宋代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的佳句;清代郑板桥、石涛也十分喜爱竹子,以竹来隐喻自己的刚正气节与虚怀若谷的品格等等。
因此,中国传统插花作品多有命名,点明主题,引人步入特定的境界。
简言之,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不是以花的数量多取胜,也并非以花的色彩浓艳而取胜,而是以追求自然美和意味深长,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为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温文尔雅、高雅、淡雅、斯文有礼、谦虚含蓄的优秀传统品德。
姓名:段梦乔
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电子商务
学号:2009211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