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两大历史规律或发威

合集下载

a股炒作规律

a股炒作规律

a股炒作规律摘要:1.A 股炒作的一般规律2.A 股炒作的阶段划分3.A 股炒作的风险与收益4.如何应对A 股炒作正文:A 股市场的炒作规律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

在A 股市场中,炒作是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具有题材或概念的股票中。

以下是A 股炒作的一般规律:1.A 股炒作的一般规律A 股炒作往往具有以下规律:(1) 跟风炒热点:投资者往往喜欢追逐热点,追逐市场热点成为A 股市场中常见的炒作方式。

(2) 超买超卖:在A 股市场中,投资者往往容易情绪化,导致股票价格出现过度波动,超买超卖的现象比较常见。

(3) 短炒为主:A 股市场中,投资者往往以短期投资为主,这也导致了A 股市场的炒作往往具有短期性。

(4) 大资金主导:在A 股市场中,一些大资金往往能够主导市场,这也是A 股市场中炒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2.A 股炒作的阶段划分A 股炒作往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题材挖掘:在A 股市场中,一些具有题材或概念的股票往往会被市场炒作。

这些题材或概念通常与政策、行业或公司本身的基本面相关。

(2) 题材发酵:在题材或概念被挖掘出来之后,市场会开始进行发酵。

投资者开始追逐这些股票,股价开始上涨。

(3) 股价飙升:在题材发酵的过程中,股价往往会出现飙升的现象。

这也是A 股市场中炒作的重要表现之一。

(4) 股价回落:在股价飙升之后,往往会出现股价回落的现象。

这是因为在股价飙升的过程中,一些投资者开始获利回吐,从而导致股价出现回落。

3.A 股炒作的风险与收益A 股炒作的风险与收益通常是成正比的。

在A 股市场中,炒作往往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A 股炒作时,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a股的规律

a股的规律

a股的规律摘要:1.A 股市场的基本情况2.A 股市场的规律表现3.A 股市场的投资策略正文:一、A 股市场的基本情况A 股市场是指在中国境内发行的股票交易市场,主要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组成。

A 股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在A 股市场,投资者可以购买和交易各类股票,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本增值。

二、A 股市场的规律表现1.牛市与熊市的更迭:A 股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即牛市与熊市的更迭。

牛市时期,市场整体呈现上涨趋势,投资者信心较高,资金涌入;熊市时期,市场整体呈现下跌趋势,投资者信心低迷,资金流出。

2.板块轮动:在A 股市场,不同行业和板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轮动规律。

在一定时期内,某些板块可能表现优异,而另一些板块则表现较差。

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板块轮动的规律,寻找投资机会。

3.政策影响:A 股市场的走势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政府出台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投资者需要关注政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三、A 股市场的投资策略1.价值投资:在A 股市场,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寻找具有良好盈利前景和成长潜力的优质股票。

通过长期持有优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

2.趋势投资: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走势和板块轮动规律,适时调整投资组合,以追求短期收益。

在牛市时期,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股票投资比例;在熊市时期,投资者可以适当减仓,降低风险。

3.风险管理:投资A 股市场存在一定风险,投资者需要做好风险管理,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点,控制资金仓位,避免过度投资。

总之,A 股市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走势、板块轮动和政策影响,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实现资产增值。

中国股市牛市规律

中国股市牛市规律

中国股市牛市规律近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牛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然而,股市的涨跌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受到一定的规律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股市牛市的规律,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周期性规律中国股市牛市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大致可以将牛市的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高涨阶段、繁荣阶段和回调阶段。

起步阶段是市场从熊转牛的过程,股指开始逐步上涨;高涨阶段是股指快速上涨,投资者情绪高涨;繁荣阶段是股指达到高点并保持相对稳定;回调阶段是股指开始下跌,市场投资者开始逐步退出。

这一周期通常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

二、宏观经济因素中国股市牛市的兴起与宏观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政策利好、企业盈利等因素会推动股市走牛。

当经济增长放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股市往往会出现调整或下跌。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三、市场情绪因素市场情绪在股市走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市场情绪乐观、投资者信心高涨时,股市往往容易进入牛市。

相反,当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恐慌时,股市则容易走熊。

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往往受到市场消息、政策变动、利空利好因素等影响。

因此,了解市场情绪对股市走势的影响,对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四、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也是影响股市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分析通过研究股价走势、成交量等指标,以预测未来走势。

在牛市中,投资者通常会使用技术分析工具来辅助决策。

技术因素的运用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交易准确性和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五、政策因素中国股市牛市的兴起与政策因素密切相关。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金融市场监管政策等都会对股市走势产生影响。

政策利好往往会推动股市上涨,而政策利空则会拖累股市下跌。

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六、风险控制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投资者也要注意风险控制。

牛市中,股市波动较大,投资者应合理分散投资,控制投资风险。

A股17条规律

A股17条规律

A股神奇的17条规律一买就跌一卖就涨A股第一规律: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无论哪只A股,只要一买,保管下跌,只要一卖,肯定上涨。

身边的朋友已经屡试不爽!A股国庆规律:以9月走势预判10月行情准确率达7成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发现,历年A股10月行情与9月表现高度正相关:如果9月大涨,10月行情也多为大涨。

在沪指近13年的9月行情里,2007年、2006年、2009年涨幅位居前三,分别为6.39%、5.65%和4.19%,所对应的当年10月行情也同步大涨7.25%、4.88%和7.79%;相反,在史上沪指9月跌幅较大的年份,10月出现大跌的概率也较高。

沪指13年间9、10月同涨同跌9次。

统计了2001年~2013年的13年间上证指数9、10月涨跌幅,发现13年间沪指9月与10月涨跌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即沪指9月上涨,10月易跟涨,反之亦然,可谓“10月行情看9月脸色”。

13年中,沪指9、10月同涨同跌9次,概率达69.23%。

从具体统计来看,同向上涨情况分别是:2006年9月沪指涨5.65%,10月沪指跟涨4.88%;2007年9月,沪指涨6.39%,10月沪指大涨7.25%,且创下A股历史新高6124.04点;2009年9月沪指涨4.19%,10月涨幅扩大到7.79%;2010年9月沪指涨0.64%,10月放量大涨12.17%。

同向下跌情况表现为: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和2008年沪指分别下跌3.78%、5.1%、3.86%、0.62%和4.32%,对应年份10月沪指同样分别下跌4.29%、4.69%、1.38%、5.43%和24.63%。

在没有同向涨跌的年份中,2013年9月沪指涨3.64%,10月跌1.52%;2012年9月沪指涨1.89%,10月跌0.83%;2011年9月沪指跌8.11%,10月涨4.62%。

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9月(截至9月26日)沪指月涨幅达5.89%,若按上述13年统计规律,今年10月沪指极易跟涨。

a股股灾历史

a股股灾历史

a股股灾历史自2005年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股灾,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

本文将回顾a股股灾的历史,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007年,中国股市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股灾,被称为“7·24股灾”。

这次股灾主要是由于过度炒作和投机导致的。

在短短一年内,a股指数翻了一番,投资者纷纷涌入股市。

然而,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撑和资金的迅速撤离,股市在2007年7月24日当天大幅下跌,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市场恐慌。

这次股灾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非常深远,许多投资者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2015年,中国股市再次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股灾,被称为“2015年股灾”。

这次股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杠杆交易的疯狂扩张和监管不力。

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疯狂的牛市,吸引了大量散户投资者进入市场。

然而,随着股市的下跌,许多散户投资者不得不借贷购买股票,形成了大量的杠杆交易。

当市场开始下跌时,这些杠杆交易加速了股市的崩盘,导致市场恐慌和投资者的巨额损失。

股灾不仅对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股灾使得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了信心,导致资金流出股市,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此外,股灾也暴露了中国股市监管的薄弱环节,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监管漏洞被广大投资者所诟病。

为了应对股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股市和恢复市场信心。

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救市政策,包括减少交易费用、暂停新股发行、禁止大股东减持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股市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打击。

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股市,并使市场信心逐渐恢复。

然而,股灾的教训依然深刻,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中国股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水平。

此外,投资者也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和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和短期投机行为。

a股股灾的历史给中国股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教训。

通过回顾股灾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股市的风险和投资的重要性。

股市规律的三句话

股市规律的三句话

股市规律的三句话
股市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变数的市场,没有绝对的规律可言。

但是,根据历史经验和市场观察,以下三句话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股市的基本理解:
1. 长期投资胜过短期交易:股市的短期波动是难以预测的,而长期来看,股票价格通常会随着公司的盈利增长而上涨。

因此,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长期投资策略往往比短期交易更可靠。

2. 基本面决定长期走势: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如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竞争力等,是决定其股票长期走势的关键因素。

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市场情绪或技术指标。

3. 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在股市中,高风险通常伴随着高回报的潜力,而低风险则意味着较低的回报预期。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平衡风险和回报。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律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市场情况和个体公司的表现都可能发生变化。

投资者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的投资策略。

同时,投资股票市场存在风险,投资者应该始终保持谨慎和理性,不要过分依赖于任何单一的规律或策略。

a股的历史回顾

a股的历史回顾

a股的历史回顾A股的历史回顾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票,是中国A股市场中最主要的股票类型之一。

自1990年A股市场开启以来,经历了多次波动和变化。

以下是A股的历史回顾:1. 成立阶段(1990年至2002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启和A股市场的诞生。

在这个阶段,A股市场还相对小众,投资者为少数富有的人士和机构。

2. 成长阶段(2002年至2007年)2002年,中国股市开始走上成长之路。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A股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进一步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在这个阶段,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良好。

投资者们开始追逐高收益、高增长的股票,股票价格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

然而,在2007年初,A股市场遭遇了一次较为严重的调整,股指大幅下跌,众多投资者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3. 破浪前行阶段(2007年至今)A股市场于2007年初经历了一次大幅调整,但市场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

相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和市场发展的不断壮大,A股市场进入了破浪前行的阶段。

自2007年以来,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不断上升。

2014年,中国证监会实行IPO暂停审批,之后进行取消,使得A股市场资金再次涌入,市场呈现出疯狂的反弹。

但从2015年6月份开始,A股市场受到国内股市危机的影响,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下跌。

在之后的几年中,A股市场在多次波动和变化中逐渐稳定下来。

2018年初,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同股不同权”政策陆续推出,众多科技公司相继在A股上市,A股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结语A股市场经历了多次波动和变化,但它的发展势头仍十分不错。

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市场也不断壮大,预计未来A股市场仍将开拓新的领域,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和收益。

a股的规律

a股的规律

A股的规律引言A股市场作为中国股票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在A股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波动经常引发人们的猜测和思考,究竟A股市场存在哪些规律?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A股的规律进行探讨。

一、季节性规律1. 春季行情在A股市场中,每年春季通常是股票市场的行情高峰期。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春节后市场资金的大规模流入,以及政策利好等因素的影响。

投资者在春季行情中可以抓住市场机会,获取较高的收益。

2. 夏季低迷相比春季行情,夏季通常是A股市场的低迷期。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夏季是传统的股票交易淡季,市场交易活跃度较低,投资者情绪也相对较为冷淡。

因此,在夏季低迷期,投资者应保持冷静,避免盲目交易。

3. 秋季反弹与夏季低迷相对应的是秋季的市场反弹。

在秋季,经济数据的公布、政策调控等因素往往会带动市场的反弹。

投资者可以注意秋季市场的走势,把握投资机会。

4. 冬季波动冬季是A股市场的波动期,市场情绪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保持谨慎。

此外,冬季也是年底资金面紧张的时期,投资者需要注意市场流动性的变化。

二、周期性规律1. 周期性行情A股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行情。

通常情况下,市场会经历上涨、回调、震荡等不同的阶段。

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市场周期的研究,把握市场的走势,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2. 业绩季报每年四季度和一季度末,上市公司都会发布季度业绩报告。

这一时期市场通常会受到业绩数据的影响而波动。

投资者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对相关股票进行分析和判断。

3. 周期性调控政策政府的调控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例如,经济增长放缓时,政府通常会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推动市场回暖。

投资者可以关注政府的政策导向,把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4. 资金面周期性波动A股市场的资金面也存在周期性的波动。

例如,每年年底资金面通常会较为紧张,而年初则会有一定的宽松。

投资者可以根据资金面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三、技术性规律1. 支撑位和阻力位在A股市场中,股票价格往往会在一定的支撑位和阻力位之间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股两大历史规律或发威不排除又是2010年的翻版
07-24 07:27 证券之星 /查看原文
在A股20多年的历史上,大盘形成的年K线仅有20多根,堪称最"稀缺"的K线。

正因为其数量少、时间跨度长,因此往往被投资者所忽视,也认为对投资操作的指导意义不大。

不过,细品上证指数的年K线,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大概率走势具有相当程度的指导意义。

从上证指数年K线来看,有两个重要规律值得我们重视:
一,每年的开盘基本不是当年的最高点,即便是阴线一般也有或长或短的上影线。

换言之,如果当年开盘之后指数连续重挫,年中往往会有一波像样的反弹行情,反弹行情的高点一般会超过当年的开盘点位,构筑上影线。

惟一的例外是2010年,当年上证指数开盘3289.75点,最高点为3306.75点,上影线可忽略不计。

二,除了A股刚成立的前4年,上证指数没有出现三连阳。

从以上两大历史规律结合当下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一,上证指数目前的点位远低于年初的开盘3536点,上影线几乎是光秃秃的,长度比2010年更短,因此下半年大概率有一波强势反弹,冲击年初的开盘位置;即便无法超过开盘点位,也有望比照2010年的走势,在上半年走弱之后,在三季度出现比较有力度的反弹行情;
二,由于2014、2015年的年K线均收阳,2016年收阴线的可能较大;换言之,收盘点位在年初开盘下方的概率极大,在三季度出现反弹之后,四季度上证指数将进入回落期。

笔者认为,下半年出现先扬后抑,年K线收出带下影线的阴线可能性较大,不排除又是2010年的翻版。

因此,从操作角度上看,三季度投资者不妨以低吸和加码为主,选股困难的投资者不妨布局一些优质的偏股型基金或指数型基金;而到了四季度尤其是11月以后,越靠近年初的点位越要逢高减磅,以保持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运营人员:祁巨昆 MX006
财经
投资
股票
盘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