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答题规律分析总结
2020中考历史主观简答题的答题公式

2020中考历史主观简答题的答题公式中考历史试卷上,总有那么一两道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准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为基础,去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如何准确、全面地回答这类问题确保满分呢?记住以下几个答题公式,历史考试就变得简单很多了。
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等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由此能够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长远影响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促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等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等)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
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
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等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能够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
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分享

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分享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2020中考接近,对于历史的复习,不仅要把握学问点内容,学会有用答题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下面为大家共享的是2020中考历史有用答题技巧的细致内容,期望对大家有帮助!2020中考历史有用答题技巧一、从应考程序方面看:启动快速,浏览全卷;从前至后,由易到难;资料齐备,查找快速;干净条理、填涂清楚;反思检查,务求精准;信任自我,夺A必定!二、从中考题型方面看:1、选择题、推断题:要求:细致思索、精确作答、标准填涂。
步骤:先看清题意----精确把握限制词语----作答----填涂答案。
方法:直选法----淘汰法----反思理解。
2、材料题:要求:仔细阅读、整体思索、"精确、完好、精练'作答。
步骤:先整体阅读设问----带着问题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找出材料关键词语仔细思索组织语言----工整干净有条理地作答。
方法:直写法----查找法----整理归纳法。
2020中考历史各类题型答题技巧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假如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仔细审题而失分,假如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因此,考试时肯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简单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肯定要经过思索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抓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
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全部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重庆中考2020历史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教案资料

重庆中考2020历史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初2020届历史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1.只要不是直接得出准确答案的,一定要翻书,翻书要快、准;2.要把题干中的关键词划出来,比如:时间(*世纪*年代、*年、*朝代等);地点(具体地名、国别等);人物;范围(世界、亚洲、中国、重庆等);类别(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题目要求(不正确的、错误的、正确的、有关的、不属于的、不包括的等);3.时间排序的选择题要把各选项的时间写在选项旁边;4.不能一下子就做出来的题,拿不准的题要巧用排除法;5.图片类型的题,可将图片名称写在选项旁边;6.因果关系搭配类型的题可用“因为……所以……”去判断是否符合因果关系;7.材料类型的题,要紧扣材料仔细思考;8.“最优选择题”一定记得紧扣题目,仔细思考,选出最准确或最全面的答案;9.遇到难题不要纠缠,做个记号!先把自己认为的答案写上,最后再来检查修正。
(2)判断题:1.判断题的材料可能是文字、图片、图表或地图。
2.判断题是根据材料来判断,判断这些表述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这些表述不一定是材料的原话)3.判断题要看清楚时间限制,在材料及材料的出处(或表格、或图片的文字)中找重要词语;4. ABC至少各有一个;5.判断题完成后,建议立即把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填涂好。
(拿不准的在试题卷上做记号)(3)填图题:1.答题卡一发下来就把地图翻出来,仔细看有几个方框,不要答漏题目;2.看清题目要求,是填字母?还是填汉字?是填图例的含义?还是画图例?还是画线路?(把题目的要求用笔划出来。
)3.注意“据图指出……”,要仔细看图例,结合图例看地图;4.填图题一定要翻到彩色地图原图来看;(4)材料题:1.先仔细阅读材料,再读问题;2.读题目时审清楚时间和空间,明确题目限定的范围、限定词,在题干中把限定词勾划出来。
(时间、分类、分别、并等)3.再带着问题去逐字逐句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词、可能是答案的句子)勾划出来;4.“根据材料指出……”的题,答案必须从材料中得出,答案摘抄材料中的关键句;5.“根据材料概括……或概括指出……”的题,是从材料中去概括答案,即是把复杂的叙述简单化(化繁为简),要求语言精炼,字数不宜过多。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2020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2020背景⼀般是指某⼀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历史试卷答题技巧2020,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1、叙述型从历史的⾓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中⼀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起进⾏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注重考查多层次、多⾓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
从解答⽅法上看,多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能⼒要求⾼。
3、说明型说明型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和多层次、多⾓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
(1)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①要点化:⽂综历史⾮选择题⾼考阅卷⼀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答案时,⾸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综历史科⼀般⼀个要点2--4分。
②系统化:组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
从政治、经济、⽂化和⽣活等⽅⾯组织答案,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现象。
此外,有关评价题常常要⼀分为⼆;问及作⽤和影响时要从正反两⽅⾯考虑(2)语⾔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①简单化:组答案时,要尽量做到⾼度概括、语⾔精炼,以便于阅卷⽼师快速阅卷定分。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读;题目画关键词2.联;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3.排;错误的,无关的,不完美的,绝对的。
4.规律:①没有百分百确定的答案不更改,相信一见钟情;②选择题按顺序写完,如果确实在30秒钟内没有合适的答案,选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圈试卷题号有空再去看,一定不能空。
主要是提醒自己后面来再思考在答完题目后再返回作答。
口诀;有对全优生\深(有没有添枝加叶;对不对鱼目混珠;全不全以偏概全;深不深本质或根本;优不优是否是最佳;试一试难以抉择选择把选项代入题干)二.做题材料题基本步骤1.先看题目:①题目问什么?有几问?②要从哪个材料里找答案?(怎么读材料①审什么:导语、正文、出处、注释——明确考查知识点②怎么审:有几句,材料结构,勾出关键信息(关键句子,标点,连接词),精准定位题目考查的知识点)③分值如何?(通过分值来判定答案有几点,正常情况下,每个得分点的分值是整数;每个得分点1分或2分的最为常见)2.再看材料:从材料里找答案;如果材料找不到答案就从课本里找。
3.分点作答:答:①……②……③……(怎么写答案;①顶格写问题词+冒号,标志开始作答了②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化、序号化③按设问顺序答题,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务必在答题框内答题。
)三.材料题注意事项(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1)分点列条作答(严禁“段落式”答题);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也可以另起一行作答。
(2)每个问题应有提示语或者小标题的起语。
问题中有“分别”的要求,必须标示清楚所答的是哪个内容;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
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例:问“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地位”,答:历史事件:……;地位:……。
(3)严禁在答案中出现“图示”(如“→”)性质的写法,必须用文字表示。
(4)专有名词必须特别注意书,严禁简写(如“半殖半封”“一工;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化,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精选最新2020中考历史答题规律分析总结

2020中考历史答题规律:世界古代部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1)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2020中考历史答题规律:现代世界部分1、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2、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策。
中考历史分析报告

天水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报告一、总体评价及命题思路(一)总体评价试题内容符合《2020年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生学业考试(中考)历史复习指导》的要求,符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设计规范,导向明确,难度适中,信度较高,有效地考查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基础知识、历史课程的基本能力,渗透了丰富的情感态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时代脉搏和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凸显了学业考试的公平公正原则,且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有利于向各类中等教育学校输送合格、优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二)命题思路1.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020年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生学业考试(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2.试题特点立足基础、突出主干、设计规范、设问严谨、关注热点、时代感强、稳中求新、稳重质朴。
3.板块结构及分值比例二、试题内容对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体现(一)选择题涉及的课标要求及考试纲要(二)非选择题涉及的课标要求及考试纲要三、2020年试题与2018年、2019年中考试题的沿袭与变化(一)2020年试题与2018年、2019年中考试题的沿袭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继续沿袭了2018年、2019年中考试题的试题题型及考试范围,试题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构成,其中主观题所占比例不低于全卷总分的70%。
仍然是15道选择题,5道连选题,5道填空题,3道简答题和2道综合探究题。
试题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按7:2:1的比例命题,即考查基础知识的题占总比例的70%,考查学生较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题占总比例的20%,有一定难度的题占总比例的10%。
(二)2020年试题与2018年、2019年中考试题的变化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比较2018年、2019年中考试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试题更接近生活时事热点,更加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能够灵活应用的能力,以及能够分析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意义所在的能力。
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归纳在中考复习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尽量多做历年中考模拟卷。
要精心整理错题集,适当精选试题进行模拟训练,考察复习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101叙述类问答题这是问答题最基本的题型。
它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知识形成完整记忆,对重要历史事件等准确记忆与理解,形成关于这一事件的知识体系。
答题时,可完全照教材抄下来,注意条理清楚、文字准确、紧扣题意、逻辑严谨。
02归纳概括类问答题是从数量较多的或反复出现的类似的历史事实中,或把时间、空间上较分散的历史现象加以选择、提炼,形成集中的、一般性的认识、观点。
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归纳、概括、再现、再认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突破、重组教材叙述,形成更深层的知识系统,抓住事件性质——进步的,事件时间的限制,对连续几组问题,条理清楚,前后分段,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概括、归纳、总结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较完整地解答问题。
03评价类问答题主要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制度、政策、方针、措施等的进步与否、历史作用积极与否的评价。
它考查学生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史论结合地解答问题。
解答是要求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注意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
首先,确定属于哪一类型的评价。
评价政策,要以事实为依据,从特定时代特征出发,客观准确地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要用“事实说话”,既要联系该人物的历史活动,又要客观准确地评价,不要用现代的标准去苛求他们,评论他们。
对比评价历史人物,应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认真思考、推敲,做出正确判断,这是难度较大的评价类型题。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从事件的性质、作用、影响等方面去看,其过程或经过可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历史答题规律分析总结
历史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掌握好这个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2020中考历史答题规律,一起来看看吧。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1)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1、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
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2、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策。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
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
的先河。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
得长足的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
3、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三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4、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
改组。
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
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2020中考历史答题规律:近代西方部分
1、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2)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2、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
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3、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
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
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4、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
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
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