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要点归纳备课:第13课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要点归纳备课:第13课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2)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3)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相关链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不是巴黎和会召开。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知识点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发展(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2.高潮: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技巧方法】绘制图示记忆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3.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42张ppt)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农民、
主 主 义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地主、
失 资产阶 败 级都不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能救中

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课后练习
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 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 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 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 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 扬 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 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 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内除国贼”又指谁?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山东青岛主权;曹汝霖等人。 (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
A 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2.“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
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第13课
五四运动
1.20世纪初,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该运动有何积极 影响? 2.1919年,北京大学又成为哪一反帝爱国运动的发源地?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结合如图,说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爆发时间、地点、口号。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
为什么摆脱不了漫画中的悲剧?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图一中“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爱国性质;图二充分反映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据此,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尝试解答:(1)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
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列强还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
给日本。 2.爆发: 1919 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自学课本,找出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主力和结果。 1.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 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 上海 。 2.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 曹汝霖 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
让给日本,导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原因: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北洋军阀政府实行封建统治,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等等。
道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革命的领导 力量。 (2)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3)以上两方面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显著变化的,可见五四运动构成了新旧民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2、爆发
时间 地点 主力 斗争形式
口号
结果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北洋政
1919. 5.4
北京
学生
罢课 示威游行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府出动 军警镇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压,逮 捕爱国
学生。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曹汝霖 订立“二十一条 ”时的外交次长
陆宗舆 订立“二十一条 ”时的驻日公使
拒对绝于,这并些要将求德,国西在方山列东强的做特出了权怎全样部的转决让定给?日本 愤怒
对这一决定,你是什么感受?
你觉中得国中国太外落交后失。败弱的国根无本外原因交是,什强么权?即公理。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1、背景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1919年5月3日晚,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召开“全体 学生大会”,北大及13所学校代表共1000多人与会。会上 由《京报》社长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 ,中国外交失败的经过和原因。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1.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主力、 口号、结果等基本史实。 2.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以及历史影 响; 3.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018年11月11日,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官方仪式在巴黎 凯旋门举行。数十国政要出席当天的仪式。8位00后分别用 中英法三种语言朗读了一战战士和劳工的信件。
青岛,中国劳工营准备前往法国,他们将在法国战线的后方从事工作 。
1919
• 在巴黎和会上,满怀希
望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பைடு நூலகம்
哪些要求?
年 巴
• 对于这些要求,西方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 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 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同学们,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

我们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

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

一、爆发1.原因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展示图片,并提问)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继续引导)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学生:日本。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日关于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

这个条约不仅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还提出了其他的无理要求。

教师: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学生: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 (共25张PPT)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 (共25张PPT)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 的失败
“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 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5月1日,上海《大陆报》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 将不国矣!”
——5月2日《辰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中国被怒火点燃了,一场 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即将 爆发。
5月3日晚7时北大礼堂挤满了青年学生,有人以血 书写四个大字“还我青岛”,不少人写下了遗嘱,他们 相约第二天举行示威,以表达愤慨——
《京报》主 笔邵飘萍在 北大法科礼 堂演讲,讲 述了中国外 交失败的经 过和原因, 群情激愤。 上述材料和图片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 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 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 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 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 来维持公理,务望 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顾 维 钧
山东问题由来 德国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 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1914年一 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派海陆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 侵占山东许多地方。1915年,日 本向袁世凯提出 “二十一条”中, 第一号内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 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 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因此,在 巴黎和会上,日本认为中国已和 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 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会议 上讨论。但一战期间,中国也参 加了对德作战,是以战胜国的身 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完全有 理由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 因此,顾维钧等中国代表在巴黎 和会上拒理力争。

人教版(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8张PPT)

C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 主要的原因是: B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20
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 的口号是
D
17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 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 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 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 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 分说明了: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性质 主义的爱国运动。
2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 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 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地位
3
分层练习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 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 序幕。“一个时代”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归纳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 式、要求。 爆发时间 地点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提出要求
严惩亲日派 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1919.5.4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北京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学生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一二三
快乐预习感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过程 阶段 运动中心 前期 北京
后期 上海
斗争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方式 罢课游行 罢工、罢市、 罢课
2.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也没有在“ 巴黎和约 ”上签字。
一二三
快乐预习感知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 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 动。 2.影响: 工人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 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 要的作用。 3.地位: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
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2)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3)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相关链接】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不是巴黎和会召开。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知识点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发展
(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
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2.高潮: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技巧方法】
绘制图示记忆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
3.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思维拓展】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中的“彻底地”如何理解?
五四运动的彻底性表现在:①迫使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这是近代史上中国政府第一次向帝国主义说“不”。

②迫使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之事。

2.意义
(1)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关链接】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其中,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此,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再是中国资产阶级,而是中国无产阶级了。

(2)在五四运动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技巧方法】
用表格记忆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例1.《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示威游行”,联系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全国各地各界纷纷支持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

答案:D
例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帝的一面,“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封建的一面。

答案:C
例3.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

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

”这表明()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大罢工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干中的材料,由题干中“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可知,五四运动已经扩展到上海,学生是运动的先锋;“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说明工人即将举行罢工,③项可以排除;联系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答案:B
例4.“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即“痛殴卖国贼”),学生游行队伍火烧曹宅(即“火烧赵家楼”)。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C
例5.“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
等 D.博爱
解析:由题干中“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可知是五四运动传单,所以此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的呐喊体现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民主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B
例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D。

答案:D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国际“和平会议”,参加者有英、法、美、日、意等27个战胜国,苏俄未被邀请参加。

因这次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也称“巴黎和会”。

帝国主义者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瓜分战败国的领土和反对苏俄。

中国在这次大战中参加英、美、法等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曾派出20万华工参加战争勤务,所以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和会。

会议为英、法、美三国操纵,经过激烈的争吵,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国联盟约》,还秘密拟定了武装干涉苏俄、瓜分苏俄领土的计划。

会议还无理地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这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在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
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