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垃圾分类公约10条
班级垃圾分类公约

《班级垃圾分类公约》参考一1.和谐校园一家亲2.遵纪守法记心间3.疫情防控常态化4.环境卫生轮流搞5.班级分类靠大家6.班级教室大家享7.每组一天值日生参考二《班级微信群公约》1.班级微信群立足于方便家校协作,构建文明、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助力学生长远发展。
2.群主在群公告中发布微信群管理公约"并负责管理。
如有违反约定,需要群主私下沟通,提醒遵守公约管理。
3.家长以学生姓名实名制入群,学生和非直系亲属不进群(特殊情况和群主沟通)。
4.微信群以任课教师发布通知、学生活动、方法及习惯指导为主。
家长可以辅助交流教育政策信息、教育资源推荐、成长故事分享、疾病预防等内容。
为了不影响重要信息漏看,老师发布班级信息和通知后,除特别说明,群里成员不用"空泛回复"或”善意点赞"。
5.群中禁止出现推销类、投票类信息;政治敏感、宗教色彩浓郁信息;未经证实信息、消极能量信息、涉及隐私信息、涉及金钱信息、不文明行为及用语等。
6.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矛盾以及针对个人的话题,当事人私下解决,不在微信群沟通,群主起到提醒作用。
参考三《班级群公约》1.家长对学校或老师如有意见或不满,宜以私聊班主任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如果问题还无法解决,建议联系班级家委会成员,通过校级家委会与校方直接沟通解决问题。
因上课或工作繁忙等原因,老师未能回复的,家长宜另致电老师确认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和对称。
2.家长不在得群内发布广告、推销商品;不发红包、团购拼购等链接;不发布拉票、积赞等活动链接以及与本群无关的其他商业信息。
不恶意刷屏,在老师需要回复信息的情况下,才进行回复。
3.禁止出现诋毁学校及师生形象,有违社会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语言,以及带有不良政治倾向,宗教色彩的内容。
4.老师不得就个别学生的问题在群内进行讨论,具体教育问题应与其家长直接电话或当面沟通协商。
发现家长在群内产生负面情绪时,应当及时疏导、关怀,引导家长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不在群内正面争执。
班级环保公约

绿色文明公约
一.(2)班
1.珍惜粮食,让节俭成为时尚,牢记粒粒皆辛苦。
2.节约用水,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3.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不要让电灯长明。
4.节约用纸,不随地乱扔,保持地球绿色的容颜。
5.垃圾分类回收,让垃圾变废为宝。
6.旧物巧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
7.少用一次性制品,自备购物袋,买环保电池,节约地球资源,不要让绿色的地球变成白色的世界。
8.减少噪音,共创宁静家园。
9. 倡步行,骑单车,支持公共交通。
10. 交流捐赠多余物品,闲置浪费,捐赠光荣。
11.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12.做环保志愿者,积极参与环保宣传。
垃圾分类公约10条

垃圾分类公约10条垃圾分类(英文名为: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分类、分类和分类,从而转变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和,力争。
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进行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的消耗,具有社会......等几方面的效益。
下面为大家提供10条垃圾分类公约:1、分而用之: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
2、因地制宜:各地、各区、各社(区)、各小区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居民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不相同。
3、自觉自治:社区和居民,包括企,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4、减排补贴超排惩罚: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
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
5、捆绑服务注重绩效: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放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
但是,仅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要解决这个问题。
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6、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数十亿双,这些占的8~15%。
1吨废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
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班级垃圾分类公约10条

班级垃圾分类公约
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倡导“绿色校园低碳生活”科学理念,宣传正确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的理念,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提高自觉性。
特制定班级垃圾分类公约,大家共同遵守,一起打造出美丽校园。
公约如下:
一、教师与同学要充分了解我校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办法,并自觉严格遵守公约,
互相监督,落实到位。
二、不浪费粮食,提倡光盘行动,不随意倒饭菜。
三、保持环境卫生,要把垃圾清运到指定地点,不乱丢乱放。
四、可回收垃圾如废纸和纸制品、塑料、玻璃瓶、易拉罐等,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箱。
五、主动将不可回收垃圾如瓜果皮、餐巾纸、塑料袋等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箱。
六、树枝枯叶可运送到学校空地,统一进行处理。
七、少用塑料袋、一次性制品,提倡垃圾分类袋装,集中堆放。
八、旧物巧利用,推动垃圾分类回收,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
九、使用环保电池,减少环境污染,自觉将有害垃圾如电池、过期药品等投放到有
害垃圾箱。
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做环保志愿者,积极参与环保宣传。
垃圾分类公约10条手抄报

垃圾分类公约10条手抄报一、垃圾分类意义重大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有助于减少地球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二、生活垃圾分类1.厨余垃圾:包括食品残渣、剩菜剩饭等易腐烂的垃圾,应放入有机垃圾桶内。
2.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金属等可再次利用的垃圾,应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内。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荧光灯管等对环境有害的垃圾,应放入有害垃圾桶内。
4.其他垃圾:无法归类到以上三类的垃圾,应放入其他垃圾桶内。
三、办公垃圾分类1.废纸分类:将废纸按照是否可回收归类,分别放入回收桶和其他垃圾桶。
2.废电子产品处理:将废旧电子产品集中归类,统一交给电子垃圾回收机构处理。
3.办公用品分类:将办公用品按照可回收性质进行分类,鼓励再利用。
四、垃圾分类的好处1.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再利用部分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2.降低环境污染:有效分类处理垃圾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
3.促进循环经济:垃圾分类的循环利用有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垃圾分类的执行1.政府倡导:政府应加大推广力度,倡导居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2.社区管理:社区应设置分类垃圾桶,并进行居民宣传和指导,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3.个人责任:每个人都应具备垃圾分类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
六、垃圾分类应遵循的原则1.减量化:尽量减少垃圾产生,避免浪费。
2.分类清洁:垃圾应分类投放,分门别类,保持垃圾桶清洁。
3.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七、垃圾处理方法1.焚烧:适用于有害垃圾和部分其他垃圾。
2.填埋:适用于无法处理的大量生活垃圾。
3.回收利用:适用于可回收的垃圾,提倡循环利用。
八、垃圾分类的挑战与解决方法1.社会认知不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
2.设施不完善:增加垃圾分类设施,方便居民分类投放。
3.个人不重视: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个人垃圾分类意识。
班级规章制度十条卫生

班级规章制度是维护班级秩序、保障学生权益、促进班级和谐的重要手段。
在班级规章制度中,卫生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班级环境,我们制定了以下十条卫生制度:一、班级内务整理1. 值日生每天按时打扫教室,保持地面干净、桌面整洁。
2. 值日生负责检查班级卫生设施,如垃圾桶、扫把等是否完好。
3. 班级成员应保持个人座位整洁,不乱丢杂物。
二、个人卫生1. 班级成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洗澡、剪指甲、理发等。
2. 上课期间,班级成员应保持口腔清洁,禁止吃零食、喝饮料。
3. 禁止在教室内吸烟、喝酒,违反者将严肃处理。
三、环境卫生1. 班级成员应积极参与教室卫生打扫,共同维护班级环境。
2. 教室内禁止乱贴海报、传单等宣传资料。
3. 禁止在教室内乱涂乱画,损坏公共设施。
四、食品安全与健康1. 班级成员应遵守食品安全规定,不携带、不食用有毒、有害、过期、变质的食品。
2. 班级成员应注重饮食健康,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禁止在教室内煮食,不得使用电热水壶、电饭煲等电器。
五、预防疾病1. 班级成员应注重疾病预防,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 班级内如有同学感冒、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班主任。
3. 禁止带病上课,如有同学因病缺课,需及时向班主任请假。
六、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1. 班级成员应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等分类投放。
2. 鼓励班级成员开展资源回收活动,如废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的回收。
3. 班级成员应珍惜粮食,实行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七、节约用水用电1. 班级成员应养成良好的用水用电习惯,不浪费水资源和电力。
2. 离开教室时,应关闭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关灯、关窗。
3. 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用品,如节能灯泡、节水龙头等。
八、文明礼仪1. 班级成员应遵守公共场所文明礼仪,不喧哗、不吵闹。
2. 教室内禁止随意出入,如有需要,应敲门、征得老师同意。
卫生方面的班级公约怎么写

以下是一份卫生方面的班级公约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卫生方面的班级公约
1. 保持个人卫生:每天早晚刷牙、洗脸,定期洗澡、修剪指甲,保持个人整洁。
2. 维护环境卫生:保持教室、走廊、厕所等公共区域的清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3. 垃圾分类与清理: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定期清理垃圾桶,保持环境整洁。
4. 定期大扫除:每周五进行班级大扫除,包括擦拭桌椅、扫地、拖地、清理窗户等。
5. 饮食卫生:不在教室里吃零食,不喝生水,保持饮食卫生。
6. 疾病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7. 爱护公物:爱护班级内的桌椅、门窗、电器等公物,不损坏、不乱涂乱画。
8. 值日制度:按照值日表认真履行值日职责,确保教室整洁。
9. 卫生监督:班干部负责监督班级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并纠正。
10. 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让我们共同遵守班级公约,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创建一个健康、整洁的学习环境而努力!。
垃圾分类公约10条小学生

垃圾分类公约10条小学生
垃圾分类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愈发重要,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
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以下是十条垃圾分类公约,希望大家都能认真遵守:
1.认真分辨垃圾种类
–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不懒惰偷懒随意扔掉垃圾。
2.有意识地进行垃圾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开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养成习惯。
3.垃圾桶分类标识
–熟记各类垃圾桶的分类标志,能够方便快速地投放垃圾。
4.严禁混投
–绝对不允许混投不同种类的垃圾,混投会影响垃圾分类处理效率。
5.熟记各类垃圾分类知识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6.主动宣传垃圾分类
–向身边的同学、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帮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垃圾分类。
7.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参加学校组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自己的垃圾分类意识。
8.培养垃圾分类兴趣
–将垃圾分类视为一项有趣的事情,乐于投入其中,享受垃圾分类的乐趣。
9.随时监督自己和他人的垃圾分类行为
–保持对垃圾分类的警惕,及时纠正自己和他人的错误分类行为。
10.持之以恒,不间断地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一种习惯,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垃圾分类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希望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能
牢记这十条垃圾分类公约,为美丽的环境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