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的故事

合集下载

赵尚志的故事

赵尚志的故事

《赵尚志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英雄的故事,他叫赵尚志。

赵尚志叔叔是一个特别勇敢的人。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敌人特别凶,可是赵尚志叔叔一点儿也不怕。

有一次,敌人来了好多好多,赵尚志叔叔带着战士们藏在树林里。

敌人到处找他们,情况很危险。

但是赵尚志叔叔很聪明,他想了个办法,让大家悄悄地绕到敌人后面,然后突然发起攻击。

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落荒而逃。

赵尚志叔叔还特别能吃苦。

冬天的时候,天气特别冷,他们没有厚衣服穿,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吃,可他还是坚持和敌人战斗。

赵尚志叔叔为了保护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我们要记住他,向他学习勇敢和坚强。

《赵尚志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赵尚志叔叔的故事。

赵尚志叔叔带领的队伍总是能打胜仗。

有一回,他们得到消息,敌人要运一批重要的物资。

赵尚志叔叔马上带着战士们在路上埋伏。

等敌人的车一到,他们就冲了出来,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成功地抢到了物资。

赵尚志叔叔对战士们也特别好。

有个小战士受伤了,赵尚志叔叔亲自照顾他,给他找药,还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快点好起来。

虽然敌人很强大,但是赵尚志叔叔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一直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把敌人赶走。

小朋友们,赵尚志叔叔是不是很了不起呀?《赵尚志的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赵尚志叔叔。

有一次,赵尚志叔叔他们被敌人包围了。

敌人以为这次一定能抓住他们,可赵尚志叔叔一点儿也不慌张。

他带着战士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敌人周旋。

经过几天几夜的战斗,他们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包围。

大家都很累,但是赵尚志叔叔还是鼓励大家继续前进。

赵尚志叔叔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他的勇敢和坚定,让我们过上了现在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永远记住赵尚志叔叔,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革命英雄事迹

革命英雄事迹

赵尚志生平赵尚志生于1908年10月26日,汉族,辽宁省朝阳县人。

1919年,随家迁居哈尔滨。

幼年家境贫寒,11岁离家,寻职谋生。

他当过杂役、学徒和信差。

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当年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早期党员之一。

在学校被推选为学生会会长。

同年秋因为搞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为学员。

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党派他回东北负责学运工作。

曾两次被捕入狱,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利诱,未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

“九一八”事变后,获释出狱。

不久满洲省委任命他为省委军委书记,负责领导抗日武装工作。

1934年3月末,联络了二十余支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他被推选为司令。

后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任司令。

1935年4月,根据满洲省委紧急通知精神,他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成立,他任总司令。

他在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开辟了清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

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

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

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敌人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一两银。

”敌人还多次派遣特务奸细混入抗日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未得逞。

他一贯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在党内针锋相对的和王明、康生等人“左”倾路线做斗争,因而曾两次被错误的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军内职务,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依然对党赤胆忠心,继续坚持抗日武装斗争。

1942年1月,他带领小分队从苏联回到东北,在梧桐河一带活动。

2月2日在袭击梧桐河警察分所时,被乔装成老百姓的特务击伤腹部,昏迷中被俘。

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7则

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7则

赵尚志(1908⼀1942)热河省朝阳县(今属辽宁省)⼈。

⼀九⼆五年加⼊中国共产党。

不久,⼊黄埔军校学习。

“九·⼀⼋”事变后,从事抗⽇武装⽃争。

他曾任东北抗⽇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

赵尚志骁勇善战,坚强刚毅,有勇有谋,是⼀位深受抗⽇军民爱戴的抗联将领、抗⽇民族英雄。

他的⼀些故事⾄今仍在流传。

狱中⽃争 赵尚志因进⾏⾰命活动曾两次被捕⼊狱。

在狱中,他受尽了各种刑罚和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动摇,从未停⽌与敌⼈进⾏坚决的⽃争。

⼀九⼆七年三⽉,赵尚志在长春被捕,被关押在吉林监狱。

他曾争取看守,组织难友为要求罢免典狱长进⾏了绝⾷⽃争。

结果,这个虐待“犯⼈”,欺压看守的典狱长终被解除职务,⽃争取得了胜利。

⼀年后赵尚志被⽆罪释放。

⼀九三O年四⽉,赵尚志在沈阳再次被捕。

这次由于叛徒告密,他的⾝份被暴露。

因此,敌⼈⼗分重视对他的审讯。

敌⼈见他年轻,就软硬兼施,妄图使他开⼝,供出我党活动的机密。

但不管是在敌⼈⾎腥的⽪鞭下,还是甜⾔蜜语中,都未能动摇赵尚志对⾰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对凶残的敌⼈,他毫不屈服,痛骂审讯他的⼈是帝国主义的忠实⾛狗,封建军阀的孝⼦贤孙。

每次受刑之后,他都⾼唱⾰命歌曲,回到⾃已牢房。

⽓急败坏的敌⼈对他没有办法,称他是个“疯⼦”。

不久,敌⼈对赵尚志等同案⼈进⾏会审,他利⽤这⼀机会,把敌⼈的审讯庭变成了控诉敌⼈罪⾏的讲台。

他挺⾝⽽出,据理抗争,质问敌⼈,青年爱国何罪之有?他和同案⼈⼀起控诉敌⼈严刑逼供、强迫画押的罪⾏,他还要求敌⼈把叛徒拉出来,和他当⾯对证。

结果叛徒在⾰命同志巍然正⽓⾯前被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出证,弄得敌⼈⾯⾯相觑,只得狼狈收场。

以后,敌⼈对赵尚志等既不宣判也不复审,⽽把他们押在狱中。

当时,监狱⾥有⼀条“⽂明施教”的狱政。

为了使犯⼈“改邪归正”,每周都要上⼀次“教悔课”,妄图以此让犯⼈“悔过⾃新”。

敌⼈见赵尚志软硬不吃,于是就强迫他去听“教悔课”,想⽤教悔师的反动说教来感化赵尚志。

【2018最新】赵尚志将军简介-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8最新】赵尚志将军简介-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8最新】赵尚志将军简介-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赵尚志将军简介赵尚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将领,深受人们敬仰和爱戴的抗日民族英雄。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赵尚志将军简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赵尚志简介赵尚志是首批东北共产党员,一手创建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联军,在赵尚志的带领下,为抗日行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1908年出生在辽宁朝阳,赵尚志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亲是赵振铎。

赵尚志祖籍是山东齐东人,后来举家搬迁到朝阳。

赵尚志虽说出生在农民之家,但是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为父亲这层关系。

父亲原是秀才,所以饱读诗书,在父亲的教育下,赵尚志的教育抓的很牢。

1917年,赵尚志9岁的时候,父亲打死官兵而遭到通缉逃往哈尔滨避难。

1919年,赵尚志11岁的时候和母亲一起投奔父亲。

时隔一年,投奔父亲后赵尚志没有继续学习,而是辍学谋生计,年纪轻轻的赵尚志当过杂役,当过学徒,摆过地摊卖过面粉也卖过烧饼,更是当过信差,可谓是什么谋生计的活都干过。

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参加了共产党,并且获得了机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在此期间赵尚志组建学生运动,参加建党工作,并且在党部中担任通讯员。

赵尚志潜伏在国某党中秘密行动,2次被捕入狱,面对酷刑坚守党的秘密,打死不出卖。

1932年,面对东北地区的大部分沦陷,赵尚志开始组建一个抗日队伍,励志要将抗日行动进行到底。

在赵尚志的努力下,组建了一批军队,这支军队深入敌后,为抗日右击作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最后以打散结束。

到了1933年,赵尚志=被开除党籍。

1933年,再次参加抗日活动,其智谋被孙朝阳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再次重用赵尚志。

此后赵尚志带领游击队再次取得成功,给日军了一个沉重打击。

党史故事《致敬英雄 铮铮铁骨——赵尚志》

党史故事《致敬英雄 铮铮铁骨——赵尚志》

党史故事《致敬英雄铮铮铁骨——赵尚志》党史百年,历史瞬间,建党一百周年,红领巾心向党,我是红领巾解说员,下面我为大家讲述《致敬英雄铮铮铁骨》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是驰骋在白山黑水间的民族英雄,一提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他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四期,1933年,他创建了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后任哈东支队司令,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下,率领战士们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战斗,他们不惧酷暑严寒,风餐露宿,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纵横数千里,作战数百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围剿,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率领队伍袭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被叛徒出卖,中了日军的埋伏,他为掩护战友突围,重伤昏迷后,不幸被捕。

面对敌人赵尚志誓死不降,他大义凛然地怒斥伪警察:“你们不也同样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却成为了卖国贼,我一个人死了没有关系,也没什么可以交代的”他除了怒斥审讯者,其他事情赵尚志一概闭口不谈,置痛苦于不顾,日本人感叹他,不愧为“大匪首”的尊严。

最终,赵尚志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被穷凶极恶的日寇残忍杀害,并砍下了他的头颅,将他的身体沉入松花江。

那一年他才34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为尚志村,并将哈尔滨市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古往今来,英雄之气于天地之间驰骋,演化出无穷的故事,犹如一道流星划过天幕,让我们潸然泪下……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无畏牺牲、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在红旗下成长的新时代少年,应该牢记英雄,铭记历史,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奋斗,才能担负起让中国立于世界的责任。

至此,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永远不会停止……。

历史解密抗日英雄赵尚志怎么牺牲的 赵尚志事迹有哪些

历史解密抗日英雄赵尚志怎么牺牲的 赵尚志事迹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日英雄赵尚志怎么牺牲的赵尚志事迹有哪些导语:赵尚志简介,赵尚志我国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东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赵尚志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赵尚志简介,赵尚志我国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东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赵尚志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1942年2月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2009年,赵尚志被宣传部、组织部等11个部门共同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08年赵尚志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的农民家庭,由于父亲是清末秀才,在家乡教私塾,因此赵尚志年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917年因其父参与了打死官兵事件,全家外逃避难。

年仅11岁的赵尚志开始谋生,在店铺当学徒。

1925年赵尚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天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1926年赵尚志返回东北进行革命活动,组织了学生运动,在双城和长春进行党内工作。

之后赵尚志利用国共合作与国民党一同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不久后赵尚志的活动被日本特务发现,并被长春宪兵逮捕关入监狱。

赵尚志坚称自己是国民党,没有暴露共产党的身份,因此不久后被释放。

出狱后赵尚志又被派回东北工作,1931年赵尚志再次被捕,他坚贞不屈,严守党内秘密,在九一八事变后被营救出狱。

1932年赵尚志化名李育才开始培养抗日武装。

随后成立的巴彦游击队深入敌后,在赵尚志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但在关东军攻击下这支武装队伍很快解散。

满洲省委错误的将责任归咎于赵尚志,开除其党籍。

1933年赵尚志带领七名同志在珠河县委领导帮助下建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赵尚志带领这支队伍在珠海抗敌,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5年,省委恢复了赵生活常识分享。

2016年赵尚志英雄事迹征文

2016年赵尚志英雄事迹征文

三一文库()〔2016年赵尚志英雄事迹征文〕赵尚志在1942年2月12日,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壮烈牺牲。

2009年,赵尚志被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赵尚志英雄事迹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赵尚志英雄事迹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

“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四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

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

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

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

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

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

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第二篇:赵尚志英雄事迹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毛泽东曾赞扬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抗日英雄赵尚志

抗日英雄赵尚志

抗日英雄赵尚志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

抗战时期,他指挥的抗日联军与日寇周旋在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尚志到东北宣传抗日主张,并很快地组织了一支抗日队伍。

经过数次与日军战斗后,这支队伍创立了以珠河、宾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赵尚志带领抗日游击队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日军进行作战,多次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并在冰趟子对日军进行伏击,击毙日军200多名。

对于赵尚志出色的军事才能,日军慨叹道:“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随着日军对东北抗日根据地“围剿”的加剧,东北抗联逐渐陷入了困境。

1942年2月12日,不幸被日军俘获。

赵尚志因伤势过重,不久壮烈牺牲,年仅34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纪念赵尚志,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哈尔滨市新城大街改为尚志大街,并建立了赵尚志烈士纪念碑、赵尚志纪念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的故事
赵尚志(1908一1942)热河省朝阳县(今属辽宁省)人,满族。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入黄埔军校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武装斗争。

他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

赵尚志骁勇善战,坚强刚毅,有勇有谋,是一位深受抗日军民爱戴的抗联将领、抗日民族英雄。

面对监牢:无所畏惧
1927年3月,赵尚志在长春被捕,关押在吉林监狱。

他曾争取看守,组织难友为要求罢免典狱长实行了绝食斗争。

结果,这个虐待“犯人”,欺压看守的典狱长终被解除职务。

吉林监狱新来一位姓刘的“教悔师”,专给政洽犯讲孔孟之道。

赵尚志感到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与以前死心塌地替敌人卖命的教悔师有些不同。

赵尚志经常假借请教为名,与他探讨问题,有意地靠近他,做争取工作。

而这位教悔师对赵尚志的敢说敢干、爱国爱民的精神也表示十分钦佩。

经过多次接触,使这位教悔师理解到自己为军阀卖命、“助纣为虐”的耻辱。

结果,这位教悔师不但没使赵尚志“改邪”,反倒是他自己“归正”了。

他在赵尚志的教育、争取下终于改变了立场。

后来,他利用公开合法的身份多次掩护我党同志在狱中的活动,协助赵尚志在狱中展开斗争。

1929年5月,赵尚志出狱后,根据这位教悔师的思想觉悟水准和实际表现,还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在敌人监狱里的一名地下工作者。

1930年4月,因为叛徒告密,他的身份被暴露,赵尚志在沈阳再次被捕。

敌人十分重视对他的审讯。

敌人见他年轻,就软硬兼施,妄图使他开口,供出我党活动的机密。

但不管是在敌人血腥的皮鞭下,还是甜言蜜语中,都未能动摇赵尚志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面对凶残的敌人,他毫不屈服,痛骂审讯他的人是“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封建军阀的孝子贤孙”。

每次受刑之后,他都高唱革命歌曲回到牢房。

气急败坏的敌人对他无计可施,称他是个“疯子”。

不久,敌
人对赵尚志等同案人实行会审,他利用这个机会,把敌人的“审讯庭”变成了控诉敌人罪行的“讲台”。

他挺身而出,据理抗争,质问敌人:青年爱国何罪之有?他和同案人一起控诉敌人严刑逼供、强迫画押的
罪行,他还要求敌人把叛徒拉出来,和他当面对证。

结果叛徒在革命
同志巍然正气面前被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出证,弄得敌人面面相觑,
只得狼狈收场。

这次在沈阳监狱里,敌人又让他去听“教悔课”。

这里的“教悔课”是由一个反动牧师给讲“福音书”。

赵尚志为了搅乱敌人的反动
宣传,利用一切机会与敌人作斗争,便在上课时故意向牧师提出问题:什么叫犯罪?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把无辜的爱国青年关押起来是
谁有罪?赵尚志能说善讲,古今中外、耶稣基督、三民主义、政治法律,他都能讲出个名堂。

他所提出的问题,牧师往往回答不上来,常
常被弄得瞠目结舌,不时受到嘲笑。

继之,赵尚志便侃侃而谈,大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敌人的“课堂”变成了他宣传爱国主
义思想的“讲台”。

带着颓丧神情的反动牧师为了摆脱尴尬难堪的场面,不得不夹起“福音书”退出讲台。

后来,牧师以“不堪教化”、“罪不可赎”为名,拒绝赵尚志继续听讲。

而敌人也不再强迫他去上“教悔课”了,怕他搅乱讲堂。

这之后,敌人对赵尚志等既不宣判也
不复审,而把他们一直押在狱中。

面对百姓:爱民如母
1933年秋,孙朝阳为敌特奸计所愚,阴谋杀害赵尚志等人。

赵尚
志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便与李启东、王德全等七人携带机枪一挺,步
枪十一支,脱离了孙朝阳部队,去寻找珠河县委。

他们来到珠河县委后,受到热烈欢迎。

县委决定在赵尚志等七人的基础上,再派入六人,成立珠河反日游击队。

1933年10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正式成立,赵尚志任队长。

珠河反日游击队成立后,赵尚志总结巴彦游击队和孙朝阳义勇军
失败的教训,感到要使部队站稳脚跟,持续发展壮大,必须建立根据地,使部队有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和休整、训练的后方。

于是,赵尚
志决定先从三股流、石头河子等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打开局面,开辟
游击区,建立根据地。

当时,因为国土沦亡,以致社会动乱、兵匪不分、“胡子”(土匪)遍地。

游击队初到三股流时,群众以为他们是“胡子”,十分恐惧。

群众认为这帮人可万万得罪不得。

他们为了免
遭扰害,便按家摊派、凑了些钱,让百家长买来很多礼物,什么大烟、烧酒、鱼肉之类,送给游击队。

百家长找到赵尚志说明来意,赵尚志
知道是群众对游击队存有误解。

他便亲切地对百家长说:“我们不是
胡子,是打日本鬼子的游击队。

我们不要老百姓的东西,这是纪律。

”又说:“这些东西如果是你自己花钱买的,就由你自己处理,要是老
乡摊钱买的,你就分给大家”。

百家长听罢,十分不理解:自古兵匪
一家,哪有送上门的礼还不收呢?
天气渐冷,赵尚志拿出钱托这位百家长给游击队员买几双靰鞡。

百家长看到赵尚志拿出钱来,更是十分顾虑,不知他是什么用意。

“胡子还有从自己腰包里往外掏钱的吗?”——百家长百般不肯收这
笔钱。

数日后,百家长把靰鞡买了回来,送给赵尚志。

赵尚志对他说:“你如果不要钱,这几双靰鞡我们不能收,请您拿回去;您要钱,我
们就留下。

”赵尚志反复地对他讲,我们不是“胡子”,是共产党领
导的抗日队伍。

又说:“我们拿枪打仗,你们帮我们买东西、支援游
击队,这就是抗日,我们和老百姓是一家人”,游击队成立之初发生
的这两件事,对三股流一带群众教育很大。

他们感到这十几个当兵的
不一般。

当时群众还不明白什么叫游击队,于是就管赵尚志领导的这
支队伍叫“文明胡子”。

游击队成立时,三股流一带有很多三、五成群被群众称为“孤丁手”、“小线”的土匪。

他们夜起昼散、出没无常、残害群众。

老百
姓既恨他们,又怕他们。

赵尚志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率领游击队一
连捉住十余个为群众所深恶痛绝的土匪,并予处死。

不久,赵尚志率
队在六道河子又抓住了大汉奸王福山。

这个汉奸在旧军队当过参谋,
乡民都叫他王参谋,又叫他“万人恨”。

他自称是哈东五个县的大爷。

王福山效忠日寇,鱼肉乡里,无恶不作。

游击队决定拿他开刀。

在群
众大会上,赵尚志向老百姓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讲游击队是专打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