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新疆好》知识拓展:新疆民歌的特点
人音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8第8课新疆好》说课稿

人音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8第8课新疆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8第8课新疆好》是人音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通过歌曲和欣赏,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音乐特点和文化。
教材中包含了歌曲《新疆好》,以及一些关于新疆的音乐知识和乐器介绍。
歌曲《新疆好》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充满了新疆特色,适合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音符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音乐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
2.学会歌曲《新疆好》,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3.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歌曲《新疆好》,了解新疆的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新疆音乐的独特之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新疆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2.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新疆好》的演唱技巧。
3.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和观察,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之处。
4.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唱和演奏,亲身体验新疆音乐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新疆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激发他们对新疆音乐的兴趣。
2.讲解:讲解新疆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独特之处。
3.示范:教授歌曲《新疆好》的演唱技巧,让学生学会歌曲。
4.欣赏:让学生聆听和观察新疆音乐的表演,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之处。
5.实践:让学生演唱歌曲《新疆好》,并进行新疆舞蹈的模仿和创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新疆好2.新疆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欢快3.歌曲《新疆好》:歌词和旋律4.新疆舞蹈:动作和节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演唱歌曲《新疆好》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新疆好》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新疆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疆好》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新疆民歌为素材,歌词描绘了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简单的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但是,对于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新疆好》的旋律和歌词。
2.使学生了解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新疆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学唱、模仿、表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谱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新疆的兴趣和好奇心。
2.欣赏:让学生欣赏《新疆好》歌曲,感受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唱准旋律和节奏。
4.模仿:让学生模仿新疆民族舞蹈的动作,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5.表演: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新疆民族音乐的表演。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新疆好》的旋律、歌词和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演唱歌曲的情况、对新疆民族音乐特点和风格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新疆好》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疆好》课题: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8课《新疆好》教学内容:1、感受聆听《新疆好》2、演唱《新疆是个好地方》教学目标:1、能随歌曲《新疆好》的内容,用新疆舞的动作跳一跳,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用活泼、自然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并能用简单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实行歌表演,表现出乐观积极、开朗的歌曲情绪。
3、、能在演奏与演唱活动中体验表现新疆地区音乐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1、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欢快自豪的演唱歌曲。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表现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1、新疆典型节奏的演奏与演唱2/4 X X X | X X |咚哒哒咚哒2、用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歌曲脱帽式跺地转腕移颈教具:多媒体电子琴或钢琴铃鼓教学过程与方法:一、聆听《新疆好》1、导入:师生问好,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听听猜猜,老师歌唱的是哪个地方?(师演唱《新疆好》片段)生:回答2、聆听,师:你们的耳朵真灵,老师演唱的这首歌就《新疆好》,唱的就是我们的新疆,听录音,想想歌声告诉我们新疆是一个生么样的地方?生:回答师:歌声唱到“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风光,隔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新疆这么好,你们想不想到新疆去看一看?老师今天用音乐带着大家去新疆。
3、播放歌曲,师生律动……二、节奏练习1、引出,乐器朋友来迎接我们——铃鼓2、听铃鼓的独特演奏声,寻找声音特点,引出新疆的节奏3、读读拍拍奏奏新疆的节奏4、为歌曲伴奏5、看新疆(图片)总结:新疆有美丽的天山,广阔的草原,有香甜的瓜果,丰富的物产,有一句话来赞美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三、学唱歌曲1、听维吾尔族孩子们的歌唱,体验情绪(心情)2、打着节拍听歌(强弱),体验感情3、在听,寻找赞美了新疆的什么地方:天山,富饶的花园,肥沃的草原,伊犁河的苹果,吐鲁番的葡萄,果子沟的风景,阿勒泰的金子,和田的玉石……4、有节奏的读歌词,寻找这些地方5、练习歌唱,跟琴,难点,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6、完整歌唱:跟琴——师生对唱——自己歌唱四、综合表现1、学跳新疆舞蹈:脱帽式跺地转腕移颈2、师生练习新疆舞3、分三组综合表现: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五、小结1、收获2、爱新疆,爱祖国3、在歌声中下课。
小学二年级音乐新疆好教案人音版

小学二年级音乐新疆好教案人音版教案标题:小学二年级音乐《新疆好教案人音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新疆好教案人音版》,培养学生对新疆地区音乐的兴趣和了解。
2. 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音乐的独特魅力,拓展音乐视野。
3. 提高学生的听力、表演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掌握《新疆好教案人音版》的歌曲内容和节奏。
2. 学习并感受新疆地区音乐的特点和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新疆好教案人音版》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3. 地图或图片展示新疆地区的位置和特点。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有相关音乐学习经验的学生可分享。
2. 展示地图或图片,介绍新疆地区的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新疆音乐的好奇心。
学习(20分钟):1. 播放《新疆好教案人音版》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逐句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拍手或拍打乐器,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3. 分段学习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注意发音和语调。
4.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意。
巩固(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新疆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是绘画、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新疆音乐的特点和自己的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可以传递什么样的情感和文化。
拓展活动:1. 邀请新疆音乐专家或乐团进行现场演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新疆音乐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或展览,了解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和历史。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节奏的掌握、歌曲的跟唱、表演等。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评估学生对新疆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将学习到的歌曲制作成音乐视频,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分享。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新疆好》教案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新疆好》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疆好》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新疆的美丽风光和民族风情,适合用来介绍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歌曲的节奏欢快,富有特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有所提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疆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新疆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新疆好》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新疆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节奏。
2.重点:歌曲《新疆好》的旋律和歌词。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欣赏新疆音乐,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新疆好》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教学音频:新疆音乐的片段。
3.教学视频:新疆舞蹈表演。
4.乐器:手鼓、笛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谈论对新疆的了解和印象。
然后播放新疆音乐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特色。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新疆好》,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同时,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手鼓、笛子等,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伴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新疆好》,注意纠正歌词中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疆好》》人音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新疆音乐的基本概念。《新疆好》是一首充满新疆风情的歌曲,它的旋律和节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新疆音乐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它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新疆好》这首歌曲来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这首歌曲展示了新疆音乐的旋律美和节奏感,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舞蹈动作的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新疆音乐和舞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舞蹈动作:学习新疆特色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抖肩、扭腰、脚步等,结合音乐进行表演。
举例: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与音乐的融合。
(3)文化理解: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多元文化,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举例:新疆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以及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
(1)音准与节奏:二年级学生音准和节奏感尚在培养阶段,对歌曲中复杂的音调和节奏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方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故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文化认知:学生对新疆多元文化的认知有限,需要拓展相关知识。
解决方法:结合歌曲教学,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新疆的文化特色,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新疆好》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新疆的音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年级音乐《新疆好》教案

二年级音乐《新疆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歌曲《新疆好》,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增进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新疆好》,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新疆特色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新疆好》歌曲2. 教学图谱3. 教学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新疆舞蹈视频,感受新疆舞蹈的韵律和风格,激发学生对新疆音乐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新疆好》,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 教学歌曲:a. 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新疆特色节奏和旋律。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c. 集体演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度。
4. 歌曲处理:讲解歌曲的强弱、速度、情感等,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情感态度演唱歌曲。
5.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老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感受我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新疆好》的准确度、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对新疆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初步聆听:让学生完整聆听《新疆好》歌曲,感受其节奏和旋律特点。
2. 分析节奏:讲解歌曲中的新疆特色节奏,如手鼓舞的节奏特点,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拍手练习。
3. 学习旋律: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歌词学习:解读歌词内容,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5. 综合练习:让学生结合节奏和旋律,完整演唱歌曲《新疆好》。
七、课堂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演唱练习,互相观摩和指正。
2. 表演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给予掌声和鼓励。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新疆好教案

小学二年级第八课《新疆好》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雪莲花》。
2、通过欣赏《新疆好》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地域文化,通过舞蹈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新疆的歌舞特点。
一、复习处理歌曲《我爱雪莲花》师:孩子们我给你们唱首歌吧,不知道你们听过吗?放《我爱雪莲花》的伴奏并演唱。
生:听过是《我爱雪莲花》师:你们会唱吗?生:会师:我也想欣赏大家的歌声,也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生:愿意师:喜欢唱歌的孩子早已经坐端正了,而且音乐一起的时候就进入了歌唱的状态,你看大家都面带微笑,眉毛眼睛也都做好了准备,我可期待大家的歌声了。
播放《我爱雪莲花》伴奏。
生:演唱师指挥师:孩子们你们的声音太美了,听着听着就把我带到到了美丽的新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雪莲花的纯洁与美丽,它就像我们大家一样热爱着家乡,赞美着家乡。
那就让我们用活泼热情的声音再来唱一唱吧。
播放《我爱雪莲花》伴奏。
师:孩子们我爱雪莲花是这首歌曲的名字,歌声中的雪莲花可真美,你们见过雪莲花吗?(出示图片雪莲花)雪莲花是新疆的特产,一般生长在天山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他们以农牧业为主,吐鲁番的葡萄非常出名,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手鼓、冬不拉、热瓦普是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踏步推碗、开手动头、耸肩、踏步拍手翻腕都是新疆舞蹈的简单动作,相信喜欢舞蹈的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了。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跳舞吧(边说边做动作并启发学生一起做)师:同学们跳的真不错,你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家就能跟着老师做下来说明你们都是一些用心的孩子,虽然还有些不太熟练没关系,现在我们稍作休息相信对接下来的学习会更有帮助。
孩子们请坐,奖励大家听一段歌曲的前奏吧。
播放《新疆好》前奏师:前奏你知道是歌曲的那个地方吗?生:师:准备唱歌前的一段音乐,对唱歌起到了提示作用。
师:在这段前奏中,你听到了谁的声音?这声音给你怎样的感受?为什么是这种感受呢?再播放生:一个男人的声音,声音沧桑、惆怅,音色浑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民歌的特点
新疆古称西域,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所以各民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
新疆音乐蓬勃舒展,直抒胸臆,热烈绮丽,太阳般光辉明朗,壮美绚丽。
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万花筒般绚烂。
新疆音乐有着火焰山的热力,冰川融水的清冽,天山雪莲的明媚。
恣肆汪洋,海涵沙瀚的音乐让人惊叹、感叹、赞叹。
本辑精选《在银色的月光下》、《阿瓦日古里》、《阿拉木汗》等新疆最优美、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令听者仿佛置身于天山碧野,葡萄架下,不由闻乐起舞.
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
流行于新疆以至会国各地。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锡伯、满、塔吉克、塔塔尔、达斡尔、俄罗斯等十三个民族。
他们能歌善舞,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b7、#1、#2、#4、#5等变化音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色彩鲜明独特,乡土气息较浓。
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
歌词通俗易懂,大多结合现实生活,民歌手与民间诗人普遍受到尊敬,他们在民歌的创作、加工以及传播等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维吾尔著名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长期流传民间,深受群众喜爱。
著名歌曲《歌唱解放军》、《新疆好》、《弹起我的冬不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流传全国,影响极广。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享盛名。
它继承了古代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和于阗乐的艺术传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由于地域的分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民间音乐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几个音乐色彩区,即南疆色彩区、东疆色彩区和刀郎色彩区(刀郎地区包括巴楚、麦盖提、阿瓦提县以及麦盖提与莎车县接壤的乡村。
“刀郎”是当地人对这片地区的自称)。
南疆色彩区范围较广,内容、形式又因地而异。
例如,和田民歌古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喀什民歌节奏复杂,调式丰富;库车民歌热烈活泼,具有鲜明的可舞性,隐隐透露着古龟兹乐舞的乐声舞姿的遗风。
东疆色彩区包括哈密、吐鲁番等地。
民间歌曲在结构、调式等方面,都同汉族、蒙古族的民间歌曲有许多近似之处。
刀郎色彩区的民歌风格粗旷,保留着古代从事游牧的刀郎人所喜爱的牧歌情调,此外,在伊犁地区,200余年来由南疆、东
疆大量迁来的维吾尔族,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这里多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带有伊犁地方色彩的维吾尔民间音乐。
歌曲结构完整,规模较大,曲调悠长,情绪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
维吾尔族传统的音乐,有木卡姆、库夏克、埃提希西、卖达数种。
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八十二部大曲),是维吾尔民间音乐向套曲形式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维吾尔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古典叙咏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乐曲和器乐曲等340多首,长期流传于南北疆各地。
“木卡姆”(大曲)因地区不同而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3种。
其中“喀什木卡姆”规模宏大,形式最完整,曲调最为丰富。
每个“木卡姆”都由大乃格曼、达斯但、麦西来甫等3大部分组成,以散序一中板一热烈的快板这种速度的程式发展。
12套“木卡姆”连续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
《十二木卡姆》于解放后经系统整理而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