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9上物理14章1节 电阻器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4.1怎样认识电阻教学设计

4.利用问题驱动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手机充电器、电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中的电阻是如何影响电流的。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已知哪些关于电阻的知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电阻器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阻器的外观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14章第1节后的练习题1、2、3,巩固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要求:认真作答,规范书写,注重细节,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2.实践操作:结合课堂实验,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测量并记录电阻值,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要求:实验过程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实验报告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设想: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串并联电阻的计算:理解并掌握串并联电阻的规律是教学难点。学生需要学会将复杂电路简化,解决串并联电阻的计算问题。
设想:利用图示和实际电路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串并联电阻的特点,通过典型题目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教学设想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电阻在电子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1怎样认识电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的第一节,课题为“怎样认识电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电阻的符号:让学生掌握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Ω)。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4. 电阻的测量:让学生学会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和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电阻表、导线、灯泡、电源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里的电路,引导他们发现电路中的灯泡在不同情况下亮度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例题讲解:运用PPT展示例题,讲解电阻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值。
5.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导体的电阻,验证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怎样认识电阻1. 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2. 电阻的符号:R3. 电阻的单位:欧姆(Ω)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 导体的材料b. 导体的长度c. 导体的横截面积d. 导体的温度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阻值。
a. 一段长度为2m,材料为铜的导线b. 一个灯泡的电阻为10Ω2. 答案:a. 电阻值为0.477Ω(计算过程:电阻=长度×横截面积×电阻率)b. 电阻值为10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了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1怎样认识电阻教学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4.1 怎样认识电阻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怎样认识电阻》。
该章节主要介绍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测量。
具体内容包括: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3. 电阻的测量:利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
3. 培养学生利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
难点:电阻的测量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欧姆表、电阻器、导线、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电路,引导学生发现电路中的电阻。
2. 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4. 电阻的测量: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电阻测量实验。
5. 例题讲解:利用欧姆表测量给定电阻值,让学生理解测量原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欧姆表测量不同电阻值,巩固测量方法。
7. 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测量方法。
8. 作业设计:题目1:请简述电阻的概念及其作用。
答案: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流流动过程中的一种内耗。
题目2:请列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答案: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题目3:请简述电阻的测量方法。
答案:利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大小。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掌握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但在电阻的测量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沪粤版安徽专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1 第1课时 电阻

5.[中考·江苏宿迁]小明利用铅笔芯和鳄鱼夹制作了简易调光 灯,装置如图所示。电路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电__流__表__的__正__、_ _负__接__线__柱__接__反__了__;改正后,闭合 开关,改变鳄鱼夹 M、N 之间的 距离,发现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 这一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 的___长__度___有关。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连接好电路后,在 M、N 之间分别 接上不同的电阻丝,闭合开关,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 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中叫做___转__换___法。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 b,应该选用编号__A__、__C__两根电阻丝分 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为了进一步探究电阻是否受温度的影响,按图乙所示接通电 路后,用酒精灯给电阻丝缓慢加热,观察加热前后电流表 的示数,发现示数变小了,由此现象可得出结论: __随__着__温__度__的__升__高__,__该__电__阻__丝__的__电__阻__增__大____。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3.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见过,但根 据已学知识可知,该电表使用前也需要校零、观察并明确 __量__程____ 和 _分__度__值___ ; 使 用 该 表 所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是 __电__阻____,图中示数是__2_6__Ω___。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1怎样认识电阻课件

1.作用:
(1)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而改变电流的大小 (2)保护电路
2.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去改 变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表示
结构示意图
这两个图哪个是结构示意 图,哪个是元件符号?
元件符号
3.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1).串联在电路中
(2).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3).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 大值 (4).使用前,滑片应在阻值最大处
导体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2、符号:电阻用 R 表示
3、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 (2)常用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
1 kΩ=103 Ω 1 MΩ=106 Ω
计算:5.3M Ω= 5.3 x103KΩ ,1.8 KΩ = 1.8 x103 Ω ,4.2M Ω= 4.2 x106 Ω
间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决定电阻 大小的因素有长度、粗细、材料和温度。
5.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补充阅读】超导体的知识:
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当金属的温度降低时,它的电阻减 小.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测 定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值时发现,当温 度降到-269℃左右时,水银的电阻变为 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结论: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金属导体而 言,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实验结论
(1)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当导体的材 料和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2)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粗细有关,当导体的材 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越粗,电阻越小。
(3)导体的电阻跟材料有关,当导体的粗细和长 度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不同。
沪粤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怎样认识电阻(共16张PPT)

电阻
结论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结
论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不同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不同
拓展延伸
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 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系,这个规律就叫电阻定律。
公式为 R l。
他最主要的贡献是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公式,后来被称 为欧姆定律。 1826年,他把这些研究成果写成题目为 《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的论文,发表在德国《化学和物 理学杂志》上。欧姆在1827年出版的《动力电路的数学研 究》一书中,从理论上推导了欧姆定律。此外他对声学以 及数学上也有卓越的贡献。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卓越成就, 用他的名字欧姆作为电阻的单位。
灯泡亮度不同
通过的电流不同
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不同
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2.电阻用R表示,电学符号
3.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欧姆这个单位并不大,所以在电阻的单位里 面还有千欧(k Ω )和兆欧(M Ω )
欧姆: 全名:乔治·西蒙·欧姆 他是德国物理学家。生于 巴伐利亚埃尔兰根城 。
【生活应用】一些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名称(规格) 白炽灯泡(25W) 白炽灯泡(40W) 白炽灯泡(100W)
电熨斗(75W) 实验用小灯泡
电阻R/Ω 1936 1210 484 64.5 5~50
一般在干燥环境中,人体电阻大约在2kΩ左右;皮肤出 汗时,约为lkΩ左右;皮肤有伤口时,约为800Ω左右。
提出 问题
猜想 与假 设
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会有哪些?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1怎样认识电阻说课稿

1.教学重点:
(1)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电阻的测量方法;
(4)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理解电阻的本质,区分电阻与电流、电压等概念;
(2)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会分析实际电路中电阻的变化;
4.定期进行课后习题和实践操作训练,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5.结合物理学史和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欧姆表:用于测量电阻,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阻的大小及测量方法。
2.多媒体课件:展示电阻的定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电路图示教具:用于演示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
4.微课视频:针对重难点知识,提供直观、形象的讲解,帮助学生消化吸收。
2.生活实例: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家用电器上的电阻标识、电阻器的应用等,让学生认识到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奇闻趣事:分享与电阻相关的趣味故事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电阻的好奇心。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电阻的定义: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沪粤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1认识电阻(共25张PPT)

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想一想:
四个接线柱几种接法?
C
D
A
B
几种接法?
C
A
C
A
C
D正 C
确
接
B
法
A
: D“
C
一
上
B
一
A
D
下 ”
C
A
B
A
D B
D B
D B
学生实验探究: 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滑片P向左,R变小,电流变大 滑片P向右,R变大,电流变小
滑片P向左,R变小,电流变大 滑片P向右,R变大,电流变小
3.如下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中,能够通过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的是:( B、D )
C
DC
D
P
P
A
BA
B
A
B
C A
DC P BA
D P
B
C
D
4.如下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 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将:
( B)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C
D
滑片P向左,R变大,电流变小 滑片P向右,R变小,电流变大
滑片P向左,R变大,电流变小 滑片P向右,R变小,电流变大
对比分析:
AC、AD接法, 滑片向右移动,电流改变相同 滑片向左移动,电流改变相同
BC、BD接法, 滑片向右移动,电流改变相同 滑片向左移动,电流改变相同
AC、BC接法, 滑片向右移动,电流改变不同 滑片向左移动,电流改变不同
C
D
P
A
B
D
2.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Ω 1A”的 字样,它的意思是指变阻器的(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和D (B)B和D
(C)A和C (D)B和A
C
D
A
PB
7、如图示变阻器四种接法中,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 移动时,都能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的是 ( D ) (A)甲和乙(B)丙和丁
(C)甲和丙(D)甲和丁
C
D
P
A 甲
B
C
D
P
A 乙
B
C
D
P
A
丙
B
C
D
P
A 丁
B
8、下图为观察滑动变阻器作用的实验器材,将所有 器件连接起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 滑动,电 流表示数 变大 ,灯泡变亮。
使用注意事项:
1、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目的是保护电路) 2、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否则烧坏滑动变 阻器)
探索:有效连接方法
C
D
P
A
B
1
C
D
P
A
B
1
C
D
P
A
B
2
C
D
P
A
B
2
C
D
P
A
B
3
C
D
P
A
B
3
C
D
P
A
B
4
C
D
P
A
B
4
C
D
P
A
B
Hale Waihona Puke 5CDP
A
不能改变电阻的大小
L
A
- 0.6 3
S
P
C
D
A
B
课堂小结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接
入电路中的电阻。 2、构造: 3、结构示意图: 4、元件符号 5、连接方法:(1)串联接入电路;
(2)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6、注意事项: (1)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2)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第2课时 变阻器
学习目标
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 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 阻器的方法。 3.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种类及特征、在电路中的作用。
情景导入
如图所示,灯的亮度、风扇的转动速度、收音机的音量都是可 以控制的,它们内部都有什么控制元件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 习:电阻器。
2.电阻器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元件,简称电阻,电 路符号____ ,它的作用是用来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大 小,使电路正常工作。 3.如图所示,电阻箱示数是_5_4_7_8_Ω。
4.如图所示为收音机的音量电位器的外观及结构示意 图。 将接线柱1和2连入电路,滑动触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时,音量变大;将接线柱2和3连入电路,滑动触头沿 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音量变大。
B
5
没有电阻连入电路
C
D
P
A
B
6
P
(1)
P
(3)
(5)
P
(2)
P
(4)
(6)
P
P
(1)
(2)
P
P
(3)
(4)
连接方法:选择电阻线的一端和金属杆的一端,即 “一上一下”接线柱
P
(1)
P
(3)
P
(2)
P
(4)
实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三、电阻箱 能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旋钮式电阻箱
内部结构
四、变阻器的应用
电位器
电位器
动画演示:点击“演示内容” 试试看
练一练
1、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
电阻线的长度 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2、将滑动变阻器金属棒上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移 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不变, 说明的问题是 电阻不变(为零). 将线圈上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不变, 说明的问题是 电阻不变(为最_大__).
演示实验
1.观察调光灯亮度变化
2.倾听音箱音量的变化
想想做做
沿铅笔芯移动导线夹,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 你认为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铅笔芯
演示总结
当铅笔芯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变长时,电路中电流变小, 灯泡亮度变暗。 当铅笔芯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变短时,电路中电流变大, 灯泡亮度变亮。 启示: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电阻线的长度 ,可以改变接
剖析构造
金属杆
滑 片
电阻线
由于电阻线表面涂着绝缘漆,为了滑片与 电阻线紧密接触,要把接触滑片的地方的 绝缘漆刮掉。
白瓷筒
(4)、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50Ω 1.5A”是什么意思?
50Ω 1.5A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1.5A。(否则会烧坏变阻器)
(5)、滑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事项
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可以改变电路中的 电流 。 (滑动变阻器就是跟据这样的原理制成的
一、变阻器 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二、滑动变阻器 1.工作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 入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图示 (1)实物图:
(2)结构示意图:
(3)元件符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滑动变阻器比电阻箱更好 B.两个粗细不同的铜导线,细的电阻更大一些 C.电阻箱能够逐渐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D.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之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 电路的电阻最大
4、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 它的意思是指变阻器的( D )
(A)电阻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
归纳总结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 (1)断路式接法:如图甲所示; (2)短路式接法:如图乙所示; (3)定值电阻式接法:如图丙所示。
自学互研
知识板块 电阻器
自主阅读教材P74~76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选取一根铅笔芯,按照图所示连接电路。移动铅笔芯 上的夹子,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越短,电阻越_小_,小灯泡越_亮_; 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越长,电阻越_大_,小灯泡越_暗_。
(B)电阻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A
(C)电阻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A
(D)电阻变化范围是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1A
5、如下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 连入电路的阻值将( A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P P
6、如图示,当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后,滑片P向右 滑动时,电路电阻变大,此时与电路相连接的接线柱 应是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