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超全}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一、生命的起源1. 生命起源的假说特殊创造论:生命是由超自然力量创造出来的。

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

现代生命起源学说: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分子,通过化学反应逐渐形成。

2. 生命起源的证据米勒尤里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证明有机分子可以自然产生。

化石证据:发现古老化石,证明生命在地球上有悠久的历史。

二、生命的进化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地理分布证据:不同地区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了生物的进化。

解剖学证据:生物体内部的相似性揭示了它们的亲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证据:DNA和蛋白质的相似性表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 生物进化的理论拉马克的进化论:生物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生物通过自然选择逐渐进化。

现代综合进化论:结合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基因学和种群遗传学,解释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价值: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经济价值:提供食物、药物、原材料等资源。

科学价值: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对象。

文化价值:丰富人类文化,提供审美和娱乐。

2.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境破坏:人类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

污染: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

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灭绝。

过度捕猎:过度捕猎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栖息地。

制定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猎和贸易。

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科学研究:了解生物多样性,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第二部分:细胞与细胞结构一、细胞的基本概念1. 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的发现: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次观察到细胞。

3. 细胞的分类: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初中生物七八年级全册复习资料(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七八年级全册复习资料(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七八年级全册复习资料(新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7、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8、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特
详细)
1. 植物的组成
-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根、茎、叶、花、果实)
- 植物生长的条件与方式
2. 动物的组成
- 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动物组织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骨骼、肌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排泄、生殖等特点
3.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基因型、表现型,遗传变异)
-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种起源与演化)
4.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重要性
- 动植物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特点
- 生物分类的意义与应用
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流动)
-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6. 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
- 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水、吸入的气体等)
- 生活方式与健康(运动、休息、饮食、卫生)
-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7.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 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细胞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遗传工程技术的道德问题与风险
这份文档总结归纳了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了植物和动物的组成、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态
系统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以及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等
方面的内容。

它的特点是详细全面,能够帮助初中生系统地复习和
巩固生物知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初中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初中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第一部分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

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

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例1某同学做“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装置甲乙丙丁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萌发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种子不萌发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充足的空气。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该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乙和丙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取1号和2号烧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将A处叶脉切断,移人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

请回答:(1)加碘液后发现B处变蓝,A、C、D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组对照实验?AB、BC、BD,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叶绿体。

(2)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有NaOH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资料(备考大全)

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资料(备考大全)

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资料(备考大全)一、植物生理与生态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通过氧气和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3. 植物生长调节:植物生长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调节。

内环境因素包括植物激素的调节,外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分等。

4. 入侵物种与生态系统:入侵物种是指外来物种进入本地生态系统并对本地生物种造成潜在威胁的物种。

入侵物种可以通过竞争资源、传播疾病等方式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二、生物遗传与变异1. 遗传物质与DNA: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它存储了生物的遗传信息,控制了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基因与表现型:基因是DNA上的一段序列,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3. 变异与进化:变异是基因或染色体突变引起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有利的变异有可能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

三、生物分类与进化1. 物种概念与分类方法:物种指的是在自然界中能够交配繁殖并产生生育后代的个体群体。

生物分类的方法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

2. 进化理论与证据: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种群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会发生遗传变异,并且随着环境选择和竞争而逐渐进化为适应环境的种群。

进化理论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等。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指地表或地下带有特定水体的区域,包括沼泽、河流、湖泊等。

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持水资源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为了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被破坏。

3. 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累积,对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中学生物总复习题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定义: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2、分类: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三、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等。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

如鹿以草为食、天敌(狼)以鹿为食物。

②竞争:不同种类的生物因争夺食物、生活空间等资源时发生的生存斗争。

如:鹿群与牛群争夺赖以生存的食物(草)。

③寄生:一种生物寄居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并从中直接获得营养使被寄生生物体遭受损害。

④有分工合作的蚂蚁、蜜蜂等体现同种生物的合作关系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7的例子:骆驼刺---根系发达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骆驼—-尿液很少,当体温升高到46℃才会出汗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本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能将动物的尸体、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这些物质可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大全)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总复资料,旨在帮助学
生巩固生物知识,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

第一单元: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本单元介绍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学生将了解到生物
的共同特征,如细胞结构、生物的营养方式等。

同时,还会研究到
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种属分类以及按外部形态和性分类等。

第二单元:养分与消化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体的营养需求以及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将了解到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摄取和消化的过程。

第三单元:运动与协调
本单元讲述了生物的运动和协调机制。

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肢
体和器官进行运动,以及体内协调机制如何调节生物的各项活动。

第四单元: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本单元介绍了生物的繁殖和发育方式。

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并深入了解有性生殖的过程和重要性。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将了解到生物的栖息地和生态位,以及生物与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第六单元:生物的系统
本单元介绍了生物体内不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将研究到人体的多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以及这些系统在保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资料的概要内容,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1.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之外)。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的生物圈。

4.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5.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6.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

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越暗;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多、越小、越亮。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的倍数11.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学说由施莱登、施旺创造。

1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使光能变成化学能。

13.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分裂过程:细胞核分开、细胞质分开、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5.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的功能,分布在体表和管腔内表面16.。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附在骨骼上、胃肠的器官管壁上、心脏壁上。

神经组织能够在受刺激后产生和传导兴奋,分布在神经系统17.。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间质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在人体中分布广泛,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18.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9.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0.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21.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22.。

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23.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前进,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消化。

2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5.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藻类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有假根,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26.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的遗体埋葬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27.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种皮保护幼嫩的胚。

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胚轴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胚芽生有幼叶,胚根是与胚芽的相对端。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茎相连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28.单子叶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高粱;双子叶植物主要有蚕豆、大豆和花生29.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0.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主要有种子完整、是活的、已过休眠期。

3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伸长区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

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32.。

根的生长不仅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而且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3.枝条是芽发育成的,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含氮无机盐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含磷无机盐促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无机盐使茎杆健壮,抗倒状,促进淀粉形成。

34.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成的。

35.水对于植物的作用主要有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形态、水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活动。

植物生长需要大量水分是因为叶片蒸腾大量水分和植物需要补水生长。

36.植物的根部作用主要指吸收水、无机盐和无机物。

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导管。

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由根往植株各处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由叶片往其他器官运输。

37.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细胞,使茎不断长粗。

38.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白天气孔慢慢张开空气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同时水分也会通过气孔散失;夜晚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39.。

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的输送原料,名称特征举例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氧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有机物+氧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两枚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极核受精极核胚乳细胞分化组织组成器官组成植物体组成系统组成动物体子房子房壁胚珠果皮珠被卵细胞极核种皮种子1还可以降低叶面温度,增加大气湿度。

40.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质等其他有机物。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1.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为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所必需的能量,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42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细胞膜由蛋白质和脂类构成,细胞核遗传物质由核酸构成。

43.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44.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七年级生物下册45进化论是由19世纪的达尔文创建的。

46现代类人猿主要指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距今1200多万年前的森林古猿。

类人猿与人类的本质区别是指运动方式、制造工具能力和脑发育能力的区别。

47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千万年后的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

48男性生殖系统中,由睾丸和输精管、尿道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女性生殖系统中,由卵巢和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

4950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51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52施行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坚持晚婚、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53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这些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4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含糖类量较多的主要有红薯、白糖、谷物、土豆。

脂肪是供给人体能量的重要物质,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含脂肪量较多的主要有肥肉、油、花生、大豆。

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被分解后还可以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蛋白质量较多的有奶、蛋、鱼、肉、豆类。

55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饮入的水、吃入的食物和体内物质氧化产生的内生水,它可以作为溶剂运输营养物质和尿素等废物。

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含钙无机盐佝偻病、骨质疏松症乳类、豆类、虾含铁无机盐缺铁性贫血猪肝、黑木耳、瘦肉含碘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海带、紫菜、碘盐56维生素是有机物。

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作用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症胡萝卜、玉米、猪肝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米糠、麦麸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维生素C 坏血病、牙龈出血蔬菜、水果、辣椒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心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肝脏、晒太阳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57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用量就越少。

58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59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60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齿的切割和咀嚼和舌的搅拌促进了消化。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

口腔初步消化淀粉。

咽和食道是食物的通路。

61胃可以蠕动、搅拌,初步消化蛋白质。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蛋白酶。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酶。

胆汁可以乳化脂肪,形成脂肪颗粒,扩大与酶的接触面积,促进对脂肪的消化。

6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适于这一特点的特点有小肠长,便于充分吸收、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曾加了吸收的面积、绒毛壁只有一层细胞,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绒毛内有毛细血管便于物质进入血液。

63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无需消化,可直接吸收。

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吸收,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吸收,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