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七)

合集下载

2021-2022年高三全真模拟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全真模拟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全真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S:32 Fe:56 Cr:52 Cu:64 Ag:108 Cl: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核糖体附着高尔基体上,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B.可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有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C.细胞中能产生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红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2.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C.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3.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A.淀粉溶液量 B.温度 C.pH值 D.唾液量4.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 代表人体下丘脑,a 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 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B.若A 代表草原,a 为过度放牧,则b、c 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C.若A 代表棉铃虫种群,a 为诱捕雄虫,则b、c 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D.若A 代表人体B 淋巴细胞,a 为抗原刺激,则b、c 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5.黄猄蚁是聚果榕上常见的蚂蚁种类.黄猄蚁能通过捕食在榕果表面产卵的寄生榕小蜂,减少其在榕果上的产卵;但是对进入榕果的传粉榕小蜂捕食较少.那些有黄猄蚁栖息的榕树上榕果种子产量较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黄猄蚁与聚果榕之间存在能量流动关系B.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存在寄生关系C.两种榕小峰、黄猄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D.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6.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鱼时尽量捕食成熟的鱼,有利于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B.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能影响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C.稻田里的水稻呈高低错落分布,使群落呈垂直结构,提高了光能利用率D.农田除草能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7.下列叙述都涉及有机化学相关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烧菜时加少量的醋和料酒会使菜味清香可口,是因为醋酸和酒精都具有香味B.氯化汞(HgCl2)的稀溶液可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因为它会使蛋白质变性,杀菌消毒C.一定条件下,稻草可制得酒精和氨基酸D.氟利昂(CF2Cl2)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从而导致“温室效应”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熔点:Al>Na>K③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⑤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⑥已知H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H=﹣114.6kJ·mol﹣1 则中和热为57.3kJ·mol﹣1⑦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只可能形成共价键,而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A.②④⑥B.①⑤⑥C.①⑤⑦D.②③④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3..A、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B、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 >c(OH¯)>c(H+)D、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11.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

2021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模拟卷

2021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8页,38题(含选考题)满分:300分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考试中需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他参数、常量一律不予提示。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层粘连蛋白分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

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它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对细胞间粘连及细胞的分化等都有作用。

层粘连蛋白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若该蛋白分子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层粘连蛋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m-3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C、癌细胞膜相对正常细胞膜而言表面的层粘连蛋白少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2、酸碱等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表述完全准确的一组是()①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用于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并将DNA 染色;②在“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NaOH用于营造碱性环境;③在“pH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仅加入盐酸,就可调节pH;④在“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实验中,NaOH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⑤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盐酸用于模拟细胞运输的物质;⑥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参与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解离.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3、如图1所示有三种基因,基因A、基因b和基因C控制黑色素的形成,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3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B、若b1链的(A+T+G)/b2链的(A+T+G)=1.2,则b2为RNA链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图3所示基因转录时的模板是DNA的两条链4、如图甲、乙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C段和HJ段可能对应同一细胞分裂图B、图乙可对应于DE段和HJ段C、甲、乙两图可同时出现在睾丸中D、基因重组可发生于形成图乙过程中的BC段和JK段5、如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部分代谢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相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D、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6、如图为几种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B、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D、①和④所示细胞的动物不可能是同一种动物7、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0.l N A个A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H2体积大于3.36LB、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 AC、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 AD、4.4g CO2所含有的成键电子数约为0.8N A8、将0.1molCu与40ml10mol/LHNO3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里含有amol H+由此可知: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4.48LB、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1.49L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molD、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0.2mol NO3-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①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I-②pH=13的溶液:Na+、CO32-、SO32-、AlO2-、S2-③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NH4+、K+、NO3-、S2O32-④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Na+、HCO3-、Cu2+、SO42-⑤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NO3-A、①②B、②③C、②④⑤D、②⑤10、(2017•新课标Ⅱ)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 .向2mL 0.1FeCl 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震荡,加1滴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 >Fe 2+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 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 2具有氧化性C .加热盛有少量NH 4HCO 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 4HCO 3显碱性D .向2支盛有2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 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K sp (AgI )<K sp(AgCl )A 、AB 、BC 、CD 、D11、(2017•浙江)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 +、Na +、Clˉ、CO 32﹣、SO 42﹣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混合物一定是K 2CO 3和NaClB 、该混合物可能是Na 2CO 3和KClC 、该混合物可能是Na 2SO 4和Na 2CO 3D 、该混合物一定是Na 2CO 3和NaCl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 、FeCl 3溶液中滴加HI 解液:2Fe 3++2HI═2Fe 2++2H ++I 2B 、1mol•L ﹣1NaAlO 2溶液和4mol•L ﹣1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AlO 2++4H +═Al 3++2H 2OC 、NH 4HSO 4溶液中滴加少量Ba (OH )2溶液:NH 4++H ++SO 42﹣+Ba 2++2OH ﹣═BaSO 4↓+NH 3•H 2O+H 2OD 、Na 2S 2O 3溶液中滴加过量稀H 2SO 4:3S 2O 32﹣+2H +═4S↓+2SO 42﹣+H 2O 13、化学与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CO 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C 、推广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可减少颗粒物、CO 等有害物质的排放D 、轮船上挂锌锭防止铁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2021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试卷类型:A2021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Li-7;Na-23;Cl -35.5;Fe-56;Cu-64;Ga-70;As-7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结构具有内外不对称性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C.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线粒体D.细胞核中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2.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中的氧元素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分别来自A.CO2、丙酮酸和H2OB.H2O、丙酮酸和H2OC.CO2、丙酮酸和O2D.H2O、丙酮酸和O23.下列有关突触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膨大只形成一个突触小体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C.突触小体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4.甲、乙两种昆虫均以某种植物为食,甲在白天活动,乙在夜晚活动。

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丙,也能驱赶乙昆虫。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存在捕食或寄生B.物质X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只有化学信息D.当甲数量增加时,丙的数量随之增加,进而抑制甲数量的增长,这体现了反馈调节5.有资料表明雾霾与肺癌有关,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风险性增加25%到30%。

202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1年高考全国卷物理模拟试题14.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5 s末A、B相遇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15.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频率ν,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相比较,以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

下图是某次试验中得到的两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须率ν关系图象,两金属的逸出功分别为W甲、W乙,如果用ν0频率的光照射两种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甲、E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W甲<W乙,E甲>E乙B.W甲>W乙,E甲<E乙C.W甲>W乙,E甲>E乙D.W甲<W乙,E甲<E乙16.如图所示,一半径为L的导体圆环位于纸面内,O为圆心。

环内两个圆心角为90°且关于O中心对称的扇形区域内分布有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且均与纸面垂直。

导体杆OM可绕O转动,M端通过滑动触点与圆环良好接触,在圆心和圆环间连有电阻R,不计圆环和导体杆的电阻,当杆OM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理想电流表A的示数为()A.2BL2ω4R B.BL2ω4RC.2BL2ω2R D.BL2ω2R17.如图为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LEO是近地轨道,MEO是中地球轨道,GEO是地球同步轨道,GTO是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已知地球的半径R=6 400 km,该图中MEO卫星的周期约为(图中数据为卫星近地点、远地点离地面的高度)()A.3 h B.8 hC.15 h D.20 h18.如图所示,心脏除颤器用于刺激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它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板使电容器放电。

已知某款心脏除颤器,在短于一分钟内使70 μF电容器充电到5 000 V,存储875 J 能量,抢救病人时一部分能量在2 ms脉冲时间通过电极板放电进入身体,此脉冲的平均功率为100 kW。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一分子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个磷酸的是A.核苷酸 B.氨基酸 C.ATP D.核苷2.真核细胞内的下列化学反应不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脂质合成 B.各种消化酶的合成C.三磷酸腺苷的合成与分解 D.CO的固定23.以下关于生物技术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估算菌群的数量B.胚胎分割技术可实现对优良家畜的克隆C.植物体细胞杂交主要应用于培育远缘关系的植物杂种D.利用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大的特点将DNA与杂质分离4.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

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该染色体的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C.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 .若截翅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缺失,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将由8个变为7个5.右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 .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B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C .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D .细胞衰老,染色质变为染色体二、双项选择题:24.下图甲示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用A 或a 表示。

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 ,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结果见图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Ⅱ2的基因型是X A X a 或X A X AC .酶切时需用到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D .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25.有关生物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B .口喝→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增加C .空腹饥饿→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升D .病毒感染→人体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三、非选择题:26.(16分)请根据下图有关香蕉果实成熟过程的变化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2021年高三七模考试题理综

2021年高三七模考试题理综

2021年高三七模考试题理综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126分)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Fe-56 Cu-64 Ag-108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B.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C.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D.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动物细胞培养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使其成为单个细胞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只通过相应的抗体就能将病菌彻底消灭B.小鼠杂交瘤细胞合成的单克隆抗体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抗原C.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有特异性识别能力,而效应B细胞则没有D.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过敏原与抗体结合,引起免疫细胞释放组织胺4.右图表示将某种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是()A.高 B.低C.基本相同 D.无法比较5.下图为一个真核基因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示,对该基因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非编码区是外显子,编码区是内含子。

B.非编码区中含有翻译过程中的启动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的对应碱基序列C.不管是原核基因还是真核基因,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都位于编码区D.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的位点一定在非编码区6.bg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g氢气。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21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理科综合xx.51.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m B.NC.J D.rad2.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回收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的一段时间t内,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做匀速竖直下落运动。

若回收舱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这个比例系数为k,回收舱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过程中回收舱的速率应为A.B.mg/k C.k/mg D.g t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分别使其中一个物理量(如力)保持不变,用实验得出另外二个物理量(如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在研究电路时,我们常常要把一个复杂电路简化。

以上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分别是:A、观察法和建模法B、控制变量法和等效替代法C、假设法和类比法D、实验法和等效替代法4.关于电场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检验电荷受的电场力就越大D.顺着电场线移动电荷,电荷受电场力大小一定不变5.宇宙空间中有大量的带电粒子,以高速度射向地球,要是这些粒子进入大气层,会使空气大量电离,也有的会射到动植物上伤害地球上的生命,地磁场起到保护地球的作用,避免这些“天外来客”的伤害,这是因为A.带电粒子进入地磁场后,减慢了速度,最终停止下来而不会进入地球大气层B.带电粒子进入地磁场后,运动发生偏转,从而避开了地球而射出C.地磁场太弱,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实际起保护作用的是别的因素D.地磁场使带电粒子失去电荷,成为中性的、无害的粒子6.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重力所做的功7.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档位变速器。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附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物理( 第二次模拟考试 )14.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玻尔的原子模型和能级跃迁理论。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B .氢原子由n =3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大C .氢原子由n =3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长D .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0.2 eV1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km/h 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现有甲、乙两车在高速公路的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

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速度均为v 0=30 m/s 。

甲、乙相距x 0=100 m ,t =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乙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3 s 时两车相距最近B .t =6 s 时两车速度不相等C .t =9 s 时两车距离最近,且最近距离为10 mD .两车在0~9 s 内不会相撞16.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六边形ABCDEF 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都为L 的相同绝缘细棒.每根细棒均匀带上相同的正电荷.现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BC 中点,此时正六边形几何中心O 点的场强为零.若移走+Q 及AB 边上的细棒,则O 点电场强度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不考虑绝缘细棒之间及绝缘细棒与+Q 的相互影响)A .2L kQB .232L kQC .2334L kQD .2332L kQ17.在图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R 1、R 2为定值电阻,为灵敏电流计,为理想电压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开关S 闭合后,位于电容器两板间的带电油滴恰好静止.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移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有从a 到b 的电流 B .示数增大C .油滴向上运动D .电源内阻消耗功率减小18.如图,汽车从静止开始通过缆绳将质量为m的货物从A 处沿光滑斜面拉到B 处,此过程中货物上升高度为h ,到B 处时定滑轮右侧缆绳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θ,左侧缆绳与斜面间夹角为2θ,汽车的速度大小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此时货物的速度大小为v θθ2cos cos B .此时货物的速度大小为v θθcos 2cos C .此过程中缆绳对货物做的功为θθ2cos 2cos 222mv D .此过程中缆绳对货物做的功为θθ2cos 2cos 222mv mgh + 19.截止2020年底,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大约400颗,居世界第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七)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C考点:考查干燥剂的有关判断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4H22O5D.C14H10O5【答案】A考点:考查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答案】B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 .1L 0.1mol ·L -1的NaHCO 3-溶液中HCO 3-和CO 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 .235g 核互U 发生裂变反应:U +n Sr +U +10n净产生的中子(n )数为10N A【答案】C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11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A .3种B .4种C .5种D .6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这说明该有机物是羧酸,即分子组成为C 4H 9—COOH ,丁基有4种,所以有机物有4种,答案选B 。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判断235922359210903813654101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答案】C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预测②中的现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象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A.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合溶液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A错误;B、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得不到气体,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量的,因此不可能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C 错误;D、草酸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26.(14分)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有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下图所示:溶解度/(g/100g水)温度/℃化合物020*********NH4Cl29.337.245.855.365.677.3ZnCl2343395452488541614化合物Zn(OH)2Fe(OH)2Fe(OH)3Ksp近似值10-1710-1710-39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理论消耗Zn g。

(已经F=96500C/mol)(3)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氯化锌和氯化铵,两者可以通过____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______和,欲从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最简便的方法是,其原理是。

(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作七水合硫酸锌,需去除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入新硫酸和双氧水,溶解,铁变为加碱调节PH为,铁刚好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继续加碱调节PH为,锌开始沉淀(假定Zn2+浓度为0.1mol/L)。

若上述过程不加双氧水的后果是,原因是。

【答案】(1)MnO2+e—+H+=MnOOH;Zn+2MnO2+2H+=Zn2++2MnOOH(2)0.05g(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铁粉、MnOOH;在空气中加热;碳粉转变为CO 2,MnOOH 氧化为MnO 2 (4)Fe 3+;2.7;6;Zn 2+和Fe 2+分离不开;Fe (OH )2和Zn (OH )2的Ksp 相近【解析】试题分析:(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锌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 —2e —=Zn 2+。

中间是碳棒,碳棒中正极,二氧化锰得到电子,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MnO 2+e —+H +=MnOOH ,总反应式为Zn +2MnO 2+2H +=Zn 2++2MnOOH 。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 ,电池工作五分钟,则通过的电量是150,因此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锌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则理论消耗Zn 的质量是。

mol 101554965001503-⨯=g 05.0mol /g 652mol 001554.0=⨯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27.(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①CO(g)+2H2(g)CH3OH(g) △H1②CO2(g)+3H2(g)CH3OH(g)+H2O(g) △H2③CO2(g)+H2(g)CO(g)+H2O(g) △H3回答下列问题:化学键H-H C-OCOH-OC-HE/(kJ.mol-1)4363431076465413(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kJ.mol-1(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3)合成气的组成n (H 2)/n (CO +CO 2)=2.60时体系中的CO 平衡转化率(a )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a (CO )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

【答案】(1)—99;+41 (2);a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3)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 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 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 的转化率降低;P 3>P 2>P 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 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 的转化率升高)(c )(c )(c 223H CO OH CH K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P3>P2>P1。

考点:考查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应用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28.(15分)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 m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

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庾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电解【答案】(1) 2:1 (2)①NH4Cl+2HCl3H2↑+NCl3 ②Cl—、OH—③c(3)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④0.02700 (4)d净水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 /cm -3) 沸点/℃ 异丙苯1200.8640 153 丙酮58 0.7898 56.5 苯酚94 1.0722 182 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器A 中通入的X 是 。

(2)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 和 中进行(填装置符号)。

(3)在分解釜C 中加入的Y 为少置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 全隐患是 。

(5)中和釜D 中加入的Z 最适宜的是 (填编号。

已知苯酚是一种弱酸)a. NaOHb. CaCOc. NaHCOd. CaO(6)蒸馏塔F中的馏出物T和P分别为和,判断的依据是。

(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

【答案】(1)氧气(或空气)(2)A;C(3)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腐蚀设备(4)放热;可能会导致(过氧化物)爆炸(5)c (6)丙酮、苯酚;苯酚的沸点高于丙酮(7)原子利用率高考点: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的分析与应用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 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