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排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运行管理。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能够进行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运行管理;4.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介绍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讲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介绍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4.讲解建筑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5.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6.讲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7.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参考书:《建筑给排水技术手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资料;4.实验设备: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实验装置、测量工具。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定义、分类及系统构成,理解其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主要设计标准,掌握相关设计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的选用原则,了解其性能和安装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完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设备、管材及附件的安装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兴趣,提高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建筑给排水系统在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但对给排水系统的了解较少,需要从基础学起,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最佳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给排水概述:介绍建筑给排水的定义、分类、系统构成及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建筑给排水概述内容安排:讲解建筑给排水的起源、发展,各类给排水系统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理与标准: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设计标准和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理与标准内容安排: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对比分析不同设计标准的差异,举例说明设计计算方法。

3. 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选用与安装: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的选用原则和安装要求。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Biblioteka 一、教学内容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教材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适用于高中年级)第二章“建筑给水系统”。
1.建筑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2.建筑给水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3.建筑给水系统的管道布置与敷设;
4.建筑给水系统的水泵选型与安装;
5.建筑给水系统的水处理与水质保障。
4.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与注意事项;
5.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的检验与验收标准。
直接输出:
2、教学内容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三章“建筑排水系统”:
1.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2.建筑排水系统设计原理及主要设计参数;
3.建筑排水系统管道布置与敷设要求;
4.建筑排水系统中水封和透气系统的设置;
5.建筑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处理与排放。
3、教学内容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四章“建筑雨水系统”:
1.建筑雨水系统的功能与分类;
2.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
3.建筑雨水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4.建筑雨水系统的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
5.建筑雨水系统的排水设施及其选型。
4、教学内容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五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
1.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组成与表达方式;
2.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制图规范与标准;
3.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各类管道、设备在施工图中的表示方法;
4.建筑给排水施工图中常见的设计符号与标注;
5.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审查要点与修改方法。
5、教学内容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六章“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敷设技术与要求;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说明书 (2)1.1设计依据 (2)1.2设计概况 (2)1.4设计范围 (2)1.5 设计成果 (2)2 设计说明书 (3)2.1室内给水工程 (3)2.1.1系统选择及方案比较 (3)2.1.2系统组成 (3)2.1.3加压设备及构筑物 (3)2.2 室内排水工程 (3)2.2.1系统选择 (3)2.2.2系统组成 (3)2.2.3 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4)2.3.1系统选择 (5)2.3.2系统组成 (5)2.3.3消火栓系统管网布置 (6)2.3.4消火栓的布置原则 (6)2.3.5消防水泵接合器 (7)3 设计计算书 (8)3.1 给水设计计算 (8)3.1.1 竖向分区 (8)3.1.2 用水量标准及各区用水量计算 (8)3.1.3 管网水力计算 (8)3.2 消防设计计算 (15)3.2.1消火栓的选定 (15)3.2.2消火栓系统的组成 (15)3.2.3贮水池的贮水容积计算 (15)3.2.4消火栓系统的计算 (15)3.3 排水设计计算 (18)3.3.1 排水系统选择 (18)3.3.2系统中卫生器具当量表4-1 (18)3.3.3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9)3.3.4 排水管径的计算 (21)致谢 (23)主要参考文献 (24)1设计说明书1.1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3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二版1.2设计概况该建筑为一栋普通高层住宅。

查《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知此建筑属于普通住宅Ⅱ类住宅,时变化系数取2.3。

所处城市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地上15层,无地下层。

总高为45m,分为3个单元。

一到十五层平面图一样致,每个单元每层为六户。

房间内设有沐浴器、浴盆、洗脸盆、低水箱坐式大大便器、洗涤盆。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_(1)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_(1)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给水排水2012学号: 6002212005学生姓名:彭学政起讫日期: 2015.6.24~2015.7.8指导教师:黄小华、刘振中、杨长河、李鹏程系分管主任:审核日期:第一篇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1.1 给水工程设计1.1.1 设计方案1.1.2 设计方案比较结论1.1.3 室内给水系统1.1.4 室外给水系统1.2 给水系统的组成1.3.2 管材第二章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2.1 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基本参数2.2 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方案比较2.2.1 设计方案2.3 消火栓消防系统的设计2.3.1 室外消火栓消防管道2.3.2 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2.3.3 室内消火栓布置2.4 管材第三章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3.1 排水体制确定3.2 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比较3.2.1 设计方案3.3 污废水排水工程的设计3.3.1 室内污废水排水管道3.4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3.5 设备及管材3.5.1 设备3.5.2 管材3.6 施工要求第二篇设计计算书第五章冷水系统计算第六章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6.1 基本参数6.1.1 设计参数6.2 消火栓的间距及布置6.2.1 消火栓保护半径6.3 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6.3.1 确定设计参数6.3.2 计算水枪喷嘴所需水压H q6.3.3 计算水龙带水头损失H d6.3.4 计算消火栓口处所需水压H xh6.3.5 校核6.3.6 屋顶消火栓6.3.7 水力计算6.4 消防贮水设备6.4.1 水泵接合器设置第七章喷淋系统计算第八章污废水排水系统计算7.1 设计秒流量公式7.2 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7.2.1 基本规定7.2.2 排水系统横支管水力计算7.2.3 排水系统立管水力计算7.3 化粪池的计算第九章材料一览表设计参考资料设计体会第一篇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1.1给水工程设计1.1.1 设计方案(1)基本原则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规范》(GB50015-2003)(以下简称《建规》)3.3条规定,给水系统选择有如下原则:①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课程设计排版建筑

课程设计排版建筑

课程设计排版建筑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建筑的基本元素、建筑风格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流程。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绘制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风格的发展、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的定义、建筑的功能和目的、建筑的基本元素。

2.建筑风格的发展: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现代建筑、当代建筑。

3.建筑设计的流程:建筑设计的前期准备、建筑设计的方法、建筑设计的效果图和施工图。

4.建筑设计的方法:建筑设计的原则、建筑设计的技巧、建筑设计的实践。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实地考察法,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实际状况和建筑风格的发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地考察。

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材料;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建筑设计的实践案例;实地考察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实际状况和建筑风格的发展。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进行评估。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布置建筑设计作业和研究报告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课程共安排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徐州市某办公楼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学生姓名程鹏飞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学号132班级12给水(1)班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指导教师王宏2014年6月26日目录1 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1.2.1 意义 (1)1.2.2 目的和作用 (1)1.3 技术要求及指导思想 (1)2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2)2.1 课程设计内容 (2)2.2 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 (2)2.2.1 图纸资料 (2)2.2.2 文字资料 (2)3 设计过程说明 (3)3.1 给水工程 (3)3.2消防给水 (4)3.3 排水工程 (4)4 设计计算 (4)4.1 室内给水系统计算 (4)4.1.1 给水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 (4)4.1.2 最高日用水量 (4)4.1.3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5)4.1.4 设计秒流量按公式 (5)4.1.5 屋顶水箱容积 (5)4.1.6 地下室内贮水池容积 (6)4.1.7 室内所需的压力 (6)4.1.7.1 1~3层室内所需的压力 (6)4.1.7.2 4~6层室内所需的压力 (8)4.1.8 选泵.................................................. .84.2 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9)4.2.1 消火栓的布置 (9)4.2.2 水枪喷嘴处所需的水压 (9)4.2.3 水枪喷嘴的出流量 (10)4.2.4 水带阻力 (10)4.2.5 消火栓口所需的水压 (10)4.2.6 校核 (10)4.2.7 水力计算 (10)4.2.8 消防水箱 (12)4.2.9 消防贮水池 (12)4.3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计算 (12)4.3.1 设计秒流量 (12)5 结语 (16)6 参考文献 (17)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背景给水排水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发展,但同时也受到当地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与发展历史的限制。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学生姓名蒋耀东专业给排水学号年级 2011级指导教师余颖二Ο一四年 5 月一、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一)设计任务某居住小区拟建一幢休闲楼,地上4层,建筑高度15.1m,建筑面积2578.5m2。

要求设计该楼的给水排水系统及室内消火栓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设计确定生活给水设计标准与参数进行用水量计算;选择给水方式,布置给水管道及设备;确定管材及连接方式;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及室内所需水压计算,校核所选择的给水方式;绘制给水系统的平面图、系统图、卫生间大样图。

2、生活排水系统设计选择排水体制,选择管材及连接方式;布置排水管道、清通设备及通气系统;排水管道水力计算及通气系统计算;绘制排水系统的平面图、系统图。

3、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消防水量的计算;消火栓系统给水方式的确定;消火栓布置间距的计算,消火栓及管道的布置;消火栓系统的水力计算及消防水压计算,消防泵的选择;绘制消火栓系统的平面图、系统图(消防泵房、水池水箱仅计算不作图)。

(二)设计资料1、建筑设计资料建筑设计资料包括建筑物各层平面图。

2、建筑单位要求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卫生间要设有完善的给排水卫生设备,该建筑物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区域集中临时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水池和泵房由小区统一设置,消防水箱设于本建筑南面一幢七层住宅楼顶。

3、室外给排水资料在本建筑物的南侧道路下有小区给排水管道可供接管,给水管管径DN150 mm,管顶覆土厚度为0.9m,常年可利用水头为0.30MPa。

室外排水体制为雨水、污水分流制。

室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污水管道流向自西向东,管径为DN400mm,在西侧路口处管顶覆土为1.2m;雨水管道流向也为自西向东,管径为DN500mm,在西侧路口处管顶覆土厚度为1.4m。

二、设计说明及计算(一)生活给水系统1、用水量计算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由表2-3可知,酒吧、咖啡厅、茶座、卡拉OK房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5~15L,小时变化数K h为1.2~1.5,使用时数为8~18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1 章设计总述 (2)
1.1 设计题目 (2)
1.2 设计资料 (2)
第2 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3)
2.1 建筑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3)
2.1.1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内容 (3)
2.1.2 水力计算 (4)
2.1.3 选择生活水泵 (8)
2.1.4 高位水箱计算 (8)
第3 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 (8)
3.1 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8)
3..2 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9)
3.2 化粪池设计计算.................................................... 1..2 第4 章管材的选用及铺设................................................. 1..3
第5 章实习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第1章设计总述
1.1设计题目
新密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
1.2设计资料
1. 该楼位于新密市中心,是座7层的住宅建筑,层高 3 米。

每户卫生器具设置如下:
大便器2个,洗脸盆2个,淋浴器1个,洗涤盆1个,洗衣机水嘴1个。

2•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甲方要求,室内设给排水卫生设备,要求全天供应
冷水,局部热水供应。

2. 给水水源,该建筑物以城市管网为水源,在该建筑物的正东、西、南、北部
有一DN300的市政管网,市政管网的埋深为0.7m,室内外标高差为
0.6m ,常年可用水头15 m,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该城市的冻
土深度为0.27 m。

3. 排水条件:室内粪便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城市管网,在楼正北300m
处有一DN400的排水管道,起端窖检查井底比室外地面低 2.0m。

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2.1建筑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2.1.1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内容
确定给水管网各管段的管径;计算水头损失;复核水压是否满足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要求,选定加压装置及设置高度。

1•方案一: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方案一评价:设水泵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
时采用。

当建筑内用水量大且较均匀时,可用恒速水泵供水;当建筑内用水不均匀时,宜采用一台或多台水泵变速运行供水,以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2.方案二:气压供水方式。

设置一个生活水池和一个气压给水设备。

方案二评价:气压给水方式即在给水设备中设置气压给水设备,利用该设备的气压水罐内气体的可压缩性,升压供水。

该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
置高位水箱时采用。

3•方案三:-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

设置一个水箱,一个生活水泵。

方案三评价: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
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的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

该给水方式的优点是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又因有水箱的调节作用,水泵出水量稳定,能保持在高效区运行。

结论:综合比较采用方案三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

2.1.2水力计算
(1)根据初定给水方式,绘制轴测图,选择最不利点,确定计算管路。

根据可用水头为15m,层高3m,冻土深度0.27m,室外标高差0.6m,层数为7层,初定给水方式为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的供水方式
轴测图
(2)以流量变化处为节点,进行节点编号,划分计算管段,并将设计管段长度列于水力计算表中。

(3)设计流量计算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
由轴测图可确定最不利点为大便器,该建筑为二类住宅,用水定额取
250L/(人
根据。

查表的c 0.011 ?d ),用小时数为
24h ,小时变化系数为
2.5,每户按
3.5人计
q g 0.2UN g
1
c
(N g 1)
U o
q o m K h
100%
0.2 N g T 3600
250 3.5 2.5 0.2 6.25 24 3600
100% 2.03%
P y 52.484kPa (4)根据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查相应水力计算表,确定管道管径和水力坡度,计算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P y i L (计算结果见上图)
(5)局部水头损失:
一般可按经验采用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估算。

生活给水管网局部水头损失
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5%-30%估算,这里取沿程水头损失的30%。


P 2 0.3 p y =0.3
52.484=15.745 kPa
(6) 计算给水管网总水头损失:
h (1.25 1.30) p y =68.229 kPa
(7) 选择水表,计算水表水头损失:
一般情况下,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50mm 时,应米用旋翼式水表,当公
称直径大于50mm 时,应采用螺翼式水表。

在干式和湿式水表中应优先采用湿 式水表,当用水量变化幅度大时,采用复式水表。

水流通过水表产生的水头损失:
2
心卷(旋翼式)
(8) 确定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
p=40 (n+1 ) (n 3)
对于住宅生活给水或类似的给水系统,一般一层建筑物为 100kPa ;二层建 筑物为120kPa ;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增加
40kPa 。

则 p=40 (n+1 ) =40
8=320 kPa
(9) 根据服务水头与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校核初定的给水方式。

由于可用水头只有15米,不能满足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要的水压, 因此选择水 泵水
箱联合供水的给水方式
P B K B
选择旋翼式水表,代入数据的
P B
2
Q B 100
2 q max
9kPa
2.1.3选择生活水泵
(1)流量
在生活(生产)给水系统中,无水箱调节时,水泵流量按设计秒流量确定;
有水箱调节时,水泵流量可按最大时流量确定。

若水箱容积较大,并且用水量均 匀,则水泵流量可按平均时流量确定。

Q=9L/s=32.4m 3/h
2.1.4高位水箱计算
水箱具有贮备水量、增压、稳压、减压和调节水泵工作的作用。

(1)高位水箱有效容积:
高位水箱有效容积由高位水箱的调节容积、高位水箱的消防贮水容积和高位 水箱的生产事故贮水容积三部分组成,具体应根据高位水箱的功能确定。

水箱的调节容积目前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按水箱进水的不同情况有经验公式计 算确定;另一种是根据经验进行估算。

A.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当水泵自动运行时水箱调节容积:
第3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
3.1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方案一:环形通气管和主通气立管排水系统:环形通气管一边接于 污水横支管一边接于主通气立管,主通气立管每隔两层用结合通气立管与伸顶通 气立管相连。

评价:该系统排水条件较好,但设环形通气管耗费管材,施工复杂。

CQ b 二 1.25 32.4 4n b 4 8
1.26m 3
方案二:专用通气立管污水排水系统:设专用通气立管,每隔两层用结合通气立管连接于排水立管,伸顶通气立管污水排水系统:通气管伸至设备间屋顶。

评价:经计算单设伸顶通气立管已经能满足排水量要求。

所以该系
统比较耗费管材,施工也比较复杂,并会使工期延长。

方案三:采用伸顶通气立管污水排水系统。

评价:经计算单设伸顶通气立管能满足排水量要求。

结论:综合比较采用方案三。

3..2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1•排水设计秒流量
某管段的排水设计流量应为该管段的瞬时最大排水流量,又称为排水设计秒流量.
N g (3.60 2 0.75 2 1 3 0.45 1.50) 7 102.55
设计秒流量:
q p 0.12 , N p q max= 0.12 1.5102.55 1.20 3.02( L/s)= 3.02 10 3(m3/s)
2.水力计算
(1)排水横管的设计计算
排水系统图
1)排水横管管径按均匀流公式计算
1 2 - q p Av v R312
n
由最大设计充满度一0.5和Q=3.02 (L/s )查水力计算表得
D
管道坡度为0.006 ;管道流速为0.71m/s,管径为11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