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地理地球的公转练习题

初二地理地球的公转练习题1.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地球在宇宙中围绕太阳进行周期性的旋转运动,这个运动周期为一年。
2.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多少?地球的公转速度大约为每小时约107,200公里,平均每天约158,400公里。
3.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于一个椭圆形,被称为椭圆轨道。
4. 地球的公转轨道倾角是多少?地球的公转轨道倾角约为23.5度。
5.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久?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
6. 地球的公转对季节的变化有什么影响?地球的公转对季节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离太阳较近的时候为近地点,离太阳较远的时候为远地点。
地球在近地点时,太阳照射的面积更大,辐射强度更高,气温较高,而在远地点时情况相反。
因此,地球不同季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公转轨道上离太阳距离的变化。
7. 地球的公转给地球带来哪些好处?地球的公转给地球带来了很多好处。
首先,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有昼夜的区分,使生物有了正常的生物钟。
其次,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有了变化,促进了气候系统的循环,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
此外,地球的公转还与其他天体的运动相互结合,形成了天文现象,丰富了人类的观测和研究领域。
8. 地球的公转是否对人类生活有影响?地球的公转对人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地球的公转周期形成了人类的时间观念,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时间的计量标准。
其次,地球公转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业、林业、渔业等行业的生产和发展,对人类的食物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地球的公转也是人类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基础,对天文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着重要作用。
9.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地球的公转速度一般是相对稳定的,但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
例如,由于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和其他宇宙物体的影响,地球的公转速度可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地球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公转运动专题训练题(附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公转运动专题训练题(附答案)地球公转便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以下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专题训练题,请考生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1.本地球运行至图中b点时,北半球的骨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剖析: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克日点是1月初,远日点是7月初。
b点向东靠近远日点,骨气应为夏至,故选B项。
答案:B2.本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剖析: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最慢,A项正确,C项错误;地球自转速度与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无关,B、D项错误。
答案:A读四地昼长距平(昼长距平=某日昼长-年均匀昼长)年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a、b、c、d四地中,位于联合半球的是()A.a、bB.c、dC.a、dD.b、d剖析:读图可知,北半球冬半年时,a地昼长为0 h,北半球夏半年时,a地昼长为24 h,由此可知a地为北极点;北半球夏至日时,b地昼长为0 h,北半球冬至日时,b地昼长为24 h,由此可知b身分于南极圈;北半球夏至日c地的昼长为14 h 52 m,由此可知c身分于40N相近;北半球冬至日d地的昼长为18 h 29 m,由此可知d身分于60S相近。
综上可知,a、c两身分于北半球,b、d两身分于南半球。
答案:D4.a、b、c、d四地中,纬度值最小的是()A.aB.bC.cD.d剖析:连合上题鉴别,四地中纬度值最小的是c地。
答案:C如下图所示,2019年2月28日北京时间11时,某地(105E)花坛呈现一半亮、一半暗。
读图,完成5~6题。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日北京时间15时花坛受阳光照射环境的为()剖析:考察光照图的判读。
北京时间15时该地地方时为14时,太阳位于西南方,连合图中指向标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D6.若不思虑气候状况,该地能再看到图中所示情形的日期大抵为()A.4月12日B.7月13日C.8月28日D.10月14日剖析:考察昼夜长短的漫衍纪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练习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倡导人类节约能源,为地球可持续未来祈福。
【最新】3月31日晚,全球有143个国家的城市在当地时间20:30顺次参与了熄灯一小时接力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上图数码表示的首都中,顺次进入“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③④②①3.这种顺次接力方式的熄灯过程主要与什么因素的影响有关()A.海陆分布B.气候变化C.地球自转D.地球公转4.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A.回归线附近的地区B.低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温带地区5.关于五带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热带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终年炎热B.寒带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终年寒冷C.北温带获得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明显D.南温带是地球上四季变完最明显的地区6.(题文)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寒带B.赤道地区C.温带D.中纬地区7.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20°W,66.5°N B.20°E,23.5°NC.160°E,66.5°N D.160°E,23.5°S8.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A.热带B.南温带C.北寒带D.北温带9.关于五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全年被太阳直射B.南极圈以南是南温带C.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D.南北回归线之间是温带10.下列日期中何时全球昼夜平分()A.元旦B.夏至日C.冬至日D.春、秋分日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02 地球的运动(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专题02 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地理课上,老师经常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图为模拟地球运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此模拟实验可以演示()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地球上四季冷暖差异现象④昼夜更替现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3.图中四个城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A.北京B.东京C.雅加达D.悉尼【答案】1.D 2.B 3.D【解析】1.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拨动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现象,可以演示昼夜更替现象;地球上四季冷暖差异现象是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
读图可得,悉尼的位置最偏东,该城市最先看到日出。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飞行约40万千米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读下图“地球、月球、太阳运动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球上看见太阳、月球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5.月球、地球、太阳三者运动的关系正确的是()A.太阳绕月球转B.地球绕月球转C.太阳绕地球转D.月球绕地球转6.“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这一天,下列地球上有关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北半球B.北半球白昼一年中最长C.北半球昼短夜长D.北回归线正午立竿不见影【答案】4.A 5.D 6.C【解析】4.地球上看见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与月球无关,A正确,CD错误。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自然现象,B错误。
2022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地球的公转习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地球的公转(3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19年女足世界杯于6月7日至7月7日在法国举行。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本次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2.2019年7月7日,美国女足2∶0战胜荷兰女足卫冕成功。
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北移较快B.南半球北移较快C.北半球南移较慢D.南半球南移较慢【解析】1选B,2选C。
第1题,6月7日至7月7日,地球位于夏至日(远日点)附近,为图中②附近。
第2题,7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据此完成3、4题。
3.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成23.5°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解析】3选D,4选B。
第3题,地球公转演示过程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成66.5°,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同,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第4题,若黄赤交角为20°,则回归线纬度为20°,极圈纬度数为70°,极圈度数增大;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范围变小,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大连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读图完成5、6题。
5.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6.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B.2小时20分钟C.3小时20分钟D.4小时40分钟【解析】5选C,6选D。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一、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完成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一天的长度。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完成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也就是一年的长度。
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将面对太阳,所以会出现昼夜交替。
而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原因,则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地球不同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变化,导致阳光照射地球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不同季节的气候差异。
三、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决定了年份和季节的变化。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所以在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强,这时候为夏季;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弱,这时候为冬季。
四、练习题及答案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答: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久?答: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
3. 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答: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4.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现象?答: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的现象。
5. 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答: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原因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气候差异,从而引起了四季变化。
6. 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是什么季节?答:地球离太阳较近时为夏季。
7. 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是什么季节?答:地球离太阳较远时为冬季。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巩固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并加深对自转和公转的影响的认识。
地球运动的规律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气候变化,也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同时,了解地球运动对我们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也具有重要意义。
2020届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知能演练提升1.地球自转和公转( )A.方向相同B.周期相同C.运行轨道相同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框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第2~3题。
2.移动地球仪,使其绕“太阳”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A.23.5°S~23.5°NB.66.5°S~66.5°NC.90°S~90°ND.始终直射赤道3.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是( )A.元旦、劳动节、国庆节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C.劳动节、国庆节、元旦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B.23.5°N——夏至日C.23.5°S——夏至日D.23.5°N——冬至日6.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的公转B.气候的变化C.板块的运动D.海陆的变迁7.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B.地球昼夜交替C.连云港的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第8~10题。
8.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热量带的划分界线?( )A.热带与北温带B.南温带与南寒带C.北温带与北寒带D.热带与南温带9.此时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0.这一天图中N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B.昼夜平分C.昼长夜短D.昼短夜长11.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位于北寒带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C.c地四季分明D.d地终年炎热★1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
【推荐精选】2018-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时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智利西部海岸发生8.2级地震。
这一天从地球公转的位置来看,应该位于下图中A、B、C、D的和之间( )A.A BB.B CC.C DD.D A下图为“地球运动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2—3题。
2.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时间只能是春分日B.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C.内蒙古可能多沙尘天气D.图示范围大部分地区属于东半球3.(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改编)A点几小时后进入黑夜(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2014年6月2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4—5题。
4.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5.(这一天福建莆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平分D.极昼现象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地球公转至①处时,青岛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7.(2013山东青岛中考)不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是( )A.地方时的差异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的更替8.(2018福建福州外国语学校期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北寒带B.赤道地区C.温带地区D.热带地区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 )A.一年一天B.一天一年C.一年一月D.一月一年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B.我国北方的河流都已经结冰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1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于2013年12月15日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知能演练提升
1.地球自转和公转( )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运行轨道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框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第2~3题。
2.移动地球仪,使其绕“太阳”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5°S~23.5°N
B.66.5°S~66.5°N
C.90°S~90°N
D.始终直射赤道
3.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是( )
A.元旦、劳动节、国庆节
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
C.劳动节、国庆节、元旦
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
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S——夏至日
D.23.5°N——冬至日
6.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球的公转
B.气候的变化
C.板块的运动
D.海陆的变迁
7.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昼夜交替
C.连云港的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
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
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第8~10题。
8.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热量带的划分界线?( )
A.热带与北温带
B.南温带与南寒带
C.北温带与北寒带
D.热带与南温带
9.此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0.这一天图中N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11.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位于北寒带
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c地四季分明
D.d地终年炎热
★1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
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图甲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乙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始终朝向方。
因此判断他处于半
球。
(4)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
(5)若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居民楼一层住户的窗台全年正午都有阳光照射,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日的楼影来计算。
知能演练·提升
1.A
2~3.2.A 3.B 第2题,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第3题,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在公转轨道上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
4.C ①位于春分(3月21日前后)与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②位于秋分(9月23日前后)与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③位于冬至(12月22日前后)与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间。
劳动节是每年的5月1日,国庆节是每年的10月1日,元旦是每年的1月1日。
5.B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我国地处北半球,该地应在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阳光可以直射井底。
6.A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太阳迟落早起”说明昼长夜短,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7.D 地球公转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四季更替。
8~10.8.D 9.D 10.C 第8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这是南半球的太阳光照图,N所在纬线是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是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第9题,由图中顺时针箭头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时,北半球正值冬至日。
第10题,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除了南极圈内为极昼外,赤道到南极圈之间都为昼长夜短。
11.A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
a位于北极圈以北,属于北寒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是温带,四季分明。
12.答案 (1)地球自转导致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不同(2)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发生改变,导致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3)北北(4)短(5)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