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省优获奖教案

课题:综合研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课时)第 14 周周一 5讲课时间月 12 教课设计数序号5 日 1.认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度, 学会辩证和理想地对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2.领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含义, 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当今所享受的 教课目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3.知道现代文明生活和工业化、 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教课要点 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教课难点 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一、导入:同学们齐声朗念书籍导语部分。
回首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导入新课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 教课漫笔迁。
二、新课:教1.回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脚步。
以英国为例,叙述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有关状况,对照工业革学命后的英国得出工业化给当时社会带去的影响(图表:三大家产在公民收入中的比重) 。
叙述工业化的 3 大表现, 以及工业化带给 过农业的巨大改革。
英国曼彻斯特举例,说明工业化促使城市化。
资料:城市人 程口变迁,说明城市人口比重在全国人口中的比率上涨。
与学生一同举例,说明城市生活方式改变,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 设征。
2.议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害。
计经过托克维尔对曼彻斯特的社会的描绘,说明工业化和社会化带给当时社会的影响有正反双方面。
让同学们小组议论,联合以前所学知识以及现代社会,思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处。
视频观看,同学联合书籍和视频,认识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当时社会带去的缺点。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联合有关知识,老师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对待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观点。
3.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让同学们联合以前所学知识和现代生活,讲讲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社会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老师给范围,给线索提示,方便学生思虑)老师详细解说,联合书籍中提到的八大方面来感悟工业时代人们生活上的变迁。
思虑:是否是全部人都享遇到了工业文明的成就?(联合狄更斯《双城记》中的经典描绘,让同学们感觉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两重性的影响)展望将来的工业文明,同学们各抒己见。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 社会变迁
新知梳理 全面积累
导图整合 素养提升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新知梳理 全面积累
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1.工业化的表现 (1)工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农业在国民收入 中的比例发生了变化,_工__业__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 (2)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变革: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许多 _机__械_设__备___,以及各种__化_学__肥__料__。
工业化在改变社会生产的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1.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1)人们开始追求合理的饮食结构。 (2)物质生活水平和_医__疗__水_平__不断提高,使人的平均__寿_命__延长。 (3)人们的__生__活_质__量__大大提高:1851年,在__伦_敦___水晶宫博览会 上,首次展出了洗衣机。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3.国民整体文化水平提高 (1)表现: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教育。英国、法 国等国家实行了_小__学__义务教育制。 (2)__大_众__传_媒___发展:英国的《每日邮报》面向大众,注重趣味性, 发行量超过百万份。 4.服饰和休闲娱乐也发生改变,打破传统的__等_级__界限。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二、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1.工业化的弊端:资本家无视工人的__权__益___,驱使工人在恶劣 的环境中工作;_生__产_安__全___得不到保障,事故频发;为了攫取高 额_利__润___,工厂无视消费者的健康,用劣质的原料加工食品,等 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共26页文档

谢谢!
26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综合 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走进工业革命故乡感悟工业时代变迁》任务单城市名片------英国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的故乡,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
一、回望曼彻斯特发展之路资料一:爱玛住在英国的曼彻斯特,这里原来只是一个小镇,爱玛一家以务农为生。
工业革命开始后农田里有了打谷机、割草机、收割机以及化肥,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
曼城的纺织业迅速发展,除了纺织厂以外,还建起了煤气厂、印刷厂等,小镇上高耸的烟囱处处可见,农田越来越少。
为了生存,爱玛的爸爸和许多农民一起离开了农田,到工厂去当工人。
与此同时,英国的农业人口比重、各大产业比重都发生着巨变。
问题一:这些变化说明包括曼彻斯特在内的英国正经历着什么?请结合以上资料,阅读82页教材,概括这种变化的表现?资料二:随着工厂的日益增多,爱玛发现自己的家乡曼彻斯特已经从一个小镇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
问题二:这个变化说明曼彻斯特正经历着什么过程,这个变化与问题一的变化有何关系?资料三:父亲微薄的工资难以维持爱玛一家的生计,十岁的弟弟布鲁克进了纺织厂,清理机器下面挂上的细小棉绒。
一天下来,他身上沾满了棉花纤维,哮喘病和过度疲劳让弟弟瘦弱不堪。
爱玛一家五口挤在狭小贫民窟里,每30幢住满人的房子才有一个厕所。
居住的拥挤和卫生状况的恶化,导致伤寒、霍乱等疾病经常发生。
工厂的铁炉烟雾不断,在煤烟的侵蚀下,建筑物都变成了黑砖。
工厂主直接将生产过程中的污水排进艾尔克河中,河水黝黑、发臭,里面充满了污泥和废弃物。
问题三:请结合资料三并阅读83页教材,小组讨论问题一和问题二中的变化给曼彻斯特和爱玛一家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从工业化、城市化弊端考虑)资料四:爱玛在商店里看到了琳琅满目的食品,巧克力、果酱、茶叶、肉罐头等;听到了许多新鲜事,例如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上展出了洗衣机;街头卖的报纸里报道着妇女运动和小学义务教育的普及;城里出现了电影院和咖啡馆,姐姐黛西穿着简朴实用的服装进了工厂当女工… …1835年,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第七单元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2020春人教版历史和社会八年级下册学案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1.工业化2.城市化(1)原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中的工厂。
(2)含义: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人们把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城市化”。
二、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工业化的巨轮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劳动生产率提高。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寿命延长,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弊3.正确态度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
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
三、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1.原因工业化在改变社会生产的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表现19世纪末,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与农业社会有了根本的不同,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
一、选择题1.引起下表中各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A.新航路的开辟 B.世界市场形成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2.“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双城记》)下列表述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②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了提高③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人口膨胀等问题④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把双刃剑,矛盾不可调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该客轮的背景资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置电脑③采用蒸汽机组作为动力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广西贺州中考)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图。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

2.讨论: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利弊。
通过托克维尔对曼彻斯特的社会的描述,说明工业化和社会化带给当时社会的阻碍有正反两方面。让同学们小组讨论,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以及现代社会,摸索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好处。
老师具体讲解,结合书本中提到的八大方面来感悟工业时代人们生活上的变迁。
摸索:是不是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工业文明的成果?(结合狄更斯《双城记》中的经典描述,让同学们感受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双重性的阻碍)
展望以后的工业文明,同学们畅所欲言。
三、课堂小结。
四、习题练习。
教学随笔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
授课时刻
第14周周一
5月12日
教案数序号
5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历史进程,学会辩证和理想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奉献。
2.领会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含义,明白得工业化和都市化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3.明白现代文明生活和工业化、都市化之间的关系,明白得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进展。
视频观看,同学结合书本和视频,了解都市化和工业化对当时社会带去的弊端。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工业化和都市化?结合相关知识,老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观念。
3.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让同学们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和现代生活,讲讲工业革命之后人们的社会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老师给范畴,给线索提示,方便学生摸索)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一课时:工业化和城市化课程标准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革命的成果。
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革命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化,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
2、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比较理解,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客观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
培养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心。
难点:“工业化、城市化”等抽象、专业内容的理解;感受、理解现实工业革命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教学重点了解城市化和工业化密不可分,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
教学方法学生活动和教师启发相结合,信息资源整合法。
教学设计:一、问题导入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的发明?它对人类的生活有影响吗?你能举哪些例子来说明?二、教学探究案例1:工业化和三大产业。
1、社会小调查:家庭成员的职业及工作情况。
(对家庭成员职业的调查简便易行,注意调查对象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曾祖父辈到父辈。
可将学生的调查进行大致统计,从中可看到中国百姓在工业化前后职业变化,从而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
对家庭成员工作情况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说明其它一些问题,如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工业发展也促进农业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机械化等。
综合探究: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革命后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学会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2.领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3.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妇女地位、社会审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代文明生活的关系。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和“材料阅读”,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的基础上,学会客观和理性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
树立全面的观点和可持续观念和文明的生活观。
二、教学重难点环节二:讨论工业化城市化利弊知识目标:客观和理性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树立全面的观点和可持续观念和文明的生活观。
活动2:以杭州为例,讨论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给我们所带来的利弊,并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组长负责归纳记录)积极的参与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小组合作,完成教师任务通过本活动,一方面展示学生课堂收集的成果;另一方面,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知道工业化和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环节三: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教学目标: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妇女地位、社会审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活动3:提供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判断材料信息的真假,并提供理由。
动脑、动手完成任务带着任务去自学,提升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并能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能把某个观点放入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看问题,从而提升和拓展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提出倡议:时代赋予我们文明,我们用文明装点城市!请从身边做起……学生课后将文明化为行动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通过本活动贵在践行:讲工业时代的文明落实到行动中,让城市更加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学会辩证和理想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领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知道现代文明生活和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工业化、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代文明生活的关系。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和“材料阅读”,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学会辩证看待工业革命。
辩证看待城市化和工业化。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工业化的含义
工业化一般理解为产业化,即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不能简单地将发展工业,甚至重点发展某类工业(如重工业、制造业)作为工业化,而应将工业化看作是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
工业化的表现
1.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
2.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和化肥农药,推动农业的发展;
3.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人日益增多;
4.兴起了许多大城市,如曼彻斯特、纽约等。
城市化的含义
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
1.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
2.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
3.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早期的城市 19世纪末的上海外滩景象
现代的城市上海浦东新貌
2、探究: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
资料1
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工业革命期间,
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
还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工厂,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
资料2
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
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
资料3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3、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工业化的巨轮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弊。
资料1 1835年,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
THE END 7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