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2019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副标题

题号 一

总分

得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 20小题,共 40.0 分)

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今年 8月 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

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有( )

今年 7月 27日晚,上演了本世纪最长的月全食。月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

下列哪些因素是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

①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体 ③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如表所列的是北半球 12月 22日甲、乙、丙、

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判 断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

侵入岩受侵蚀作用

B. 喷出岩受堆积作用

C. 沉积岩受侵蚀作用

D. 变质岩受堆积作用

6. 下列有关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

B. 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

C. 坡度不超过 25 °的山地应修筑梯田种植农作物

D. 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7. 从板块构造理论看,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

A. 太阳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2. 3. 5.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 小时 30 分 9 小时 10 分 11 小时 25 分 13 小时 5

6 分

4.

的位置关系是(

甲乙丙丁 甲乙丁丙 丙丁乙甲 安徽天柱山

飞来峰上“飞来石”由花岗岩组成。“飞来石” 成因是

( )

D. 丁丙乙

A. 文教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风景区

8. 如图分别为“ 2018年 1月2日-5日某市天气预报图”, 1月4日某市昼夜温差

变小, 是因为( )

10. 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A. 逐年增加

B. 整体趋减

C. 先增后减

D. 基本稳定

11. 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B. 科学技术水平

C. 自然资源与环境

D. 地区开放程度

12.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下人口 迁

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 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 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3. 通过智能电网数据实时了解一个城市每个功能区的用电负荷曲线, 可以推断其用地

性质。 如图为一个城市某功能区的某日用电负荷曲线。 图示反映的功能区最有可能

是( )

A. 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增大

B. 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逆辐射增大 9.

C. 太阳辐射增大,大气逆辐射增大

如图为“太平洋洋流模式分布示意

图” 是( )

D. 太阳辐射增大,

,图中属于风海流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特点是( )

地面辐射增

14. 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 业

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 生活习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5.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发达国家人为地设置贸易壁垒, 抑制来自他国的商品进口, 其采

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简化海关进口手续②制定苛刻技术要求③降低相关环保指标④增加进口商品关 税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6. 如图为某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工作流程示意图。该地理信息技术为( )

A. RS

B. GPS

C. GIS

D. VR

17. 当“厄尔尼

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赤道附近(

A. 温度上升,全球各地热量资源不会变化

B. 降水变化会使全球各地都变湿润

C. 气候变化会改变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D. 温度和降水的增减会使各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减小

、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0.0 分)

21. 粮食生产受自然和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在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 中,

各地区的粮食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粮食生产的空间转移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粮食生产变化, 根 据该指标的大小可将不同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粮食生产转出区、 粮食生产稳定区和 粮食生产转入区三种类型。 粮食生产转出区说明粮食生产呈现相对退化趋势, 粮食 生产稳定区是指粮食生产维持在相当水平, 粮食生产转入区表明粮食生产具有稳步 增长趋势。

材料二:浙江省首部粮食安全地方性法规《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将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条例从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储备、应急 与监管等方面作了 基本规定,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 材料三:

A. 西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

C. 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

18. 我国荒漠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 西北内陆地区 C. 南方低山、丘陵区

19. 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地区位于(

A. B. 东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

D. 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

高 )

B. 黄土高原区 D. 东北平原区

B. 内蒙古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1)读图判断山东省和广东省两地所处的自然带,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山东省近年来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影响山东粮食作物生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据图简述青海省粮食生产区域类型的变化,推测该变化发生的可能原因。

(4)浙江省2001 年到2015 年一直属于粮食生产转出区,阐述该省提高粮食安全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22.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乌兹别克斯坦多

家企业参展。读乌兹别克斯坦的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是世界著名产棉国。同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石油、天然气、黄金、铀、铜、银、铅、锌、钨和稀有金属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国内生产的电力价格比发达国家低.该国为中亚第一人口大国(截止2018 年10 月人口超3300万),潜在劳动力约为1850万,占该国总人口的57%,近63%的人口年龄在30 岁以下。

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出口商品有:能源矿产和石油产品、服务、皮棉、黑色和有色金属,主要进口商品有:机械设备、化学制品、食品类产品。

1)简要分析乌兹别克斯坦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从资源的角度分析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电价低的原因。

3)随着中乌经贸合作的开展,中国多家纺织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设厂,分析中

国在该国设厂 的区位优势。

(4)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贸易主要特点,分析中乌两国经贸合作的积极意义。

23. 西双版纳罗梭江两岸,自由奔腾的河流边是茂密的森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

料: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罗梭江是澜沧江 -- 湄公河最大的支流。这里动

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也是澜沧江流域中下游珍贵鱼类的回游通道, 是一个典型的河 谷型热带原始森林系统

(1)推测西双版纳地区罗梭江水文特征。

(2)西双版纳地区罗梭江河谷冬季的夜间或早晨多雾,分析多雾的原因。 (3)在建的回龙山水电站建成后将对罗梭江流域带来哪些影响。

(4)西双版纳地区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判断该地所属的文化区,并从该地自 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方面对其第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B 【解析】

解:日冕层上的太阳活 动有耀斑,是太阳活 动最激烈的 显示。 故选:B 。

太阳大气 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 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 动的重要 标志。光球层上常出 现暗黑的斑点,叫太 阳黑子。色球层上有 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 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 耀斑具有明 显的 变化周期,时间为 11 年。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活 动的类型,熟记相关知 识即可。

2.

【答案】 D

【解析】 解:月全食时,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

球在中间。 故选:D 。

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

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3.【答案】B

【解析】

解: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故选:B。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理解即可。

4.【答案】B

【解析】

解:纬度越高白昼时间与12小时的间隔越大,所以甲地纬度最高,丙地纬度最低。

故选:B。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5.【答案】A

【解析】

“飞来石”景观是花岗岩山体,花岗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形成了花岗岩后,经过地壳上升,出路地表,后经过外力的风化作用形成了现在的景观。所以图中的景观的形成过程:先是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再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后在外力风化作用下形成现在的景观,故“飞来石”的外观形态与风化作用密切相关。

故选:A。

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6.【答案】C

【解析】

解:A、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建设水库会出现漏水现象,故喀斯特地貌区不适合建设水库大坝,故不符合题意;B、海积地貌是指海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淤泥质海岸,航道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泊航行,故不符合题意;

C、坡度不超过25°的山地,坡度缓,可以开辟梯田种植农作物,故正确;

D、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土壤比较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喀斯特地貌区建设水库大坝会出现漏水现象,建水库大坝要避开喀斯特地貌;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黄土地貌区的黄土较为肥沃。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区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7.【答案】C

【解析】

解:从板块构造理论看,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是板块挤压形成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