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 -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合集下载

2010-2011下学期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2010-2011下学期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平顶山中学王福琴、张大力一、基本概况分析我校八年的学生人数为102,样本容量取50人,现将这50人的成绩列表如下:(此表为卷面分,不含平时分)二、逐题分析:本次试卷共有五个题型,第一题选择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题填空题,此题主要是对分式的计算、分式值为零的条件、等腰梯形的有关计算、勾股定理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等知识的考查,突出重点。

第三题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分式方程、分式加减乘除运算等计算能力,第四题是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问题,利用加权平均数实际应用,应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题是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图形的性质进行说理论证。

综合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1)检测的目的与要求主要检测本学期的学习效果,以便有针对性的对教学中的成绩继续发扬,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

(2)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本套试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基本的概念、基本计算掌握较好,个别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差,如:第一题第十小题式运用反比例函数计算,有的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深,对于“安全起见”;学生理解不深、审题不认真,一部分学生计算成大于了,导致错误较多,第二题第十九题是对正方形和对称点的知识的考察,学生识图能力较差,对此题的解答错误较多;第五大题,学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没能完成此题;大部分学生只是根据题意完成了填空,而对第三小问题几乎考虑不周全,学生探索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综合分析(1)取得成绩及原因本试卷成绩较好,主要是学生对基本的计算、基本概念掌握较好及综合运用能力较强。

(2)存在问题及原因从本试卷看,明显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有的学生对学习很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能取得好成绩;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现象很严重,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以致成绩较低。

麻武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质量分析报告

麻武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质量分析报告

麻武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质量分析报告2010年初中毕业考试已经结束,现对我校今年的中考质量进行分析。

一、基本情况:本届参加考试人数共22人,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5人,上线6人。

全科合格4人,完成合格率18.2%。

本届考试成绩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各科合格情况如下表:表1: 10届单科合格率统计表从各科的合格率情况来看,相对于09届,语文下降了8个百分点;数学下降了4.2个百分点;英语上升了19.3个百分点;物理下降了21.6个百分点;化学下降了7.4个百分点。

从成绩分数段分布来看,各科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1、语文的高分人数为16人,高分率为72.7%;数学高分人数为9人,高分率为40.9%,;英语高分人数为13人,高分率为59.1%,;物理高分人数为1人,高分率为4.5%,;化学高分人数为1人,高分率为4.5%。

3、各科成绩的分数段差呈现均衡态势。

二、中考质量亮点从今年我校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来看,上线6人,与去年持平。

二中5人(文化课),单从文化课的录取人数来比较也与上届持平,本届专业生没有上线。

升学率达到了22.7%。

3、各科成绩的分数段差呈现均衡态势。

三、中考质量不足:1、全科合格4人,完成合格率18.2%,没有完成了区局下达的质量目标。

2、从单科合格率的完成情况和全科合格率的完成情况来看,今年比往年有所下降,这也客观的反映也这一届的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比往届低。

四、今后工作建议:1、加强对初三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

2、加紧学习大纲,贯彻大纲,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

4、开动脑筋,吃透教材,努力更好的教育管理学生。

以上是从四个方面对本届初三的毕业成绩进行的客观分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学校的正确决策、教育局教科所的热心指导分不开的。

同往年相比今年我校的成绩比去年略有下降。

客观的成绩也从根本上反映了我校在教育教学上的整体水平,本届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虽比往届有所下降,但这也是这一届学生成绩的最高水平,这也从中反映出本届初三老师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调研报告中考质量

调研报告中考质量

调研报告中考质量
根据调研结果发现,中考质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调查报告中并未出现中考质量不好这样的标题。

以下是调研结果总结:
一、考试内容和难度
1. 部分学生反映考试内容过于繁杂,与实际课堂学习内容不匹配。

2. 有学生认为考试难度超过预期,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二、考试评价和排名
1. 学生普遍关注自己的成绩和排名,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

2. 学生认为单一的成绩评价方式所带来的压力较大,建议将其他评价方式引入。

三、备考方式和压力管理
1. 大部分学生通过刷题和做模拟试卷的方式备考。

2. 一些学生表示备考过程中压力较大,建议学校和家长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四、教育资源分配
1. 学生对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表达了担忧,认为这会影响中考质量的公平性。

2. 学生希望政府和学校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综上所述,中考质量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在内容设置、评价方式、备考压力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改革。

邵教[2010]21号

邵教[2010]21号

邵教[2010]21号邵武市2010年教育工作总结2010年,我市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教育强县‛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着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主要成绩表现在:1、‚双高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提高。

全市现有幼儿园103所,其中民办幼儿园44所(包括今年新审批的2所),完全小学35所,教学点41个,普通中学21所(其中民办初中1所),成教中心、进修学校、职业中专、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

今年秋季,全市在校学生44218人,其中幼儿园9595人、小学16747人、初中10286人、高中5668人。

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1.5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46%,高中毛入学率84.3%,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7.26%。

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和0.01%。

2、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市财政投入教育21952.65万元,争取国家、省和南平市专项资金4214.824万元,各种社会及个人捐资60余万元。

校舍新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系统今年有新建项目16个,总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总投资2454.68万元,其中校安工程项目8个、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3个、中央苏区建设项目1个、自筹资金建设项目4个。

目前,已有2个项目竣工,5个项目主体完工,9个项目主体在建。

有洪灾重建项目16个,建筑面积20550平方米,总投资2666万元;有洪灾修复项目56个,修复受损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总投资460余万元。

目前,所有洪灾重建项目和修复项目都已完成。

此外,投入263万元,修复雹灾受损瓦屋面4.8万平方米,重新安装雹灾受损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15.3吨;安全防范能力全面增强,投入180余万元,为全市公办学校配备专职保安122名,并为保安配备了警棍、喷雾辣椒水等设备;每个民办幼儿园配备了1名专职保安。

2010级高中毕业班“一诊”考试情况分析

2010级高中毕业班“一诊”考试情况分析

2010级高中毕业班“一诊”考试情况分析开县教师进修学校王建军各位领导、老师们:今天在这里召开的2010级高中毕业班“一诊”质量分析专题会,我想其主要目的是针对我县本届高中毕业班工作面临的形势,分析“一诊”考试情况,交流、探讨研究和改进高中毕业班工作的策略和措施,促进2010高中毕业班工作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一诊”学科教学分析;(二)后期教学复习工作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全县“一诊”学科教学分析从各学科抽样的试卷及我县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诊”试题紧扣教材和考纲要求,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

突出了各学科的主干知识,试题的灵活、开放度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难易度适中,试题导向明确,具有较强的信度和区分度,同时对后期复习具有点拨和指导作用。

通过“一诊”试卷分析,学生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语文:基础知识欠扎实,审题不清,扣题不紧,不少考生不会揣摩命题意图,对给出的提示材料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思路不明确,结构散乱,书写字迹不工整,错别字、病句现象时有发生,卷面整体效果不好。

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是运算能力很薄弱,数学基本运算和基本式子的变形错误多,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较模糊,解题的习惯和规范性差。

英语:基础知识的词汇、语法、听力、读写等方面不扎实,观察、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不强,答题不规范,随心所欲。

物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未落实,实验题的得分率较低,操作实验分析能力较弱,解题过程分析不清,思维混乱,答题不规范,过失性失分较重。

化学:化学用语掌握不好,书写错误多,过失性失分严重,计算能力差,解答实验题的能力不强,基础知识薄弱。

生物:对概念、原理、规律理解不深,掌握不准,识图能力较差、审题不仔细,基础题训练和掌握落实不够,书面表达能力弱,不能准确运用课本中的一些结论性语言、专业术语进行理解答题,错别字较普遍。

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许恒兴2008年开始南平市统一在网上阅卷以来,邵武市中考成绩总分平均分年年占据南平市第一名的位置。

2008年邵武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平均分是312.71分,比南平市(全区)290.72高出21.99分。

(见附表一)2008年南平市中考各县(市、区)总分平均分及语数英成绩分析2009年邵武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平均分为328.83分,比南平市(全区)307.64分高出21.19分。

(见附表二)2009年南平市中考各县(市、区)总分平均分及语数英成绩分析2010年邵武市七科总分平均分610.82分,比南平市(全区)560.17分高出50.65分,(南平市下传成绩,没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平均分成绩),今年七科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是第一名。

(见附表三)2010年南平市区域成绩统计(初三)从各县市高中(一中)录取分数线看,除南一中最高外(参考人多5206),08年鸥一中第二(参考人4509),邵一中第三(参考人2624);2009年邵一中第二,鸥一中第三;2010年邵一中和瓯一中相差0.5分。

(见附表四)南平市部分学校08年以来一中录取分数线优异的成绩来之不易,和我市重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密切相关,主要做法是:一、开好三个会。

一是毕业班教学工作会,二是九个学科的学科会,三是集备组和参加了中考命题教师会议。

1、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会,每学年开学初市局及时召开由中学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初三年段长参加的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会,会上一是总结表彰本年度的教学优秀学校,二是本年度的中考质量分析,三是安排新学年毕业班教学计划。

2、学科会,一是重视南平学科会,尽量让基层学校毕业班教师参加南平市学科会,与南平教研员和本学科参加了中考命题人员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扩大信息量,开拓视野。

二是开好本市级学科会,学科会上有教研员质量分析,命题方向指导,还有历年参加中考命题的教师介绍总复习计划和各类专题讲座等具体内容,对学校教学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考与教研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中考与教研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主办: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2009年5月20日年南平市九年级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学科质量分析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朱林光综观2009年九年级毕业班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卷,与以往中考语文试卷相比,呈现出四大变化:一是整份试卷分为二个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分值为20分,设置10个小题,第Ⅱ卷为非选题,分值为130分;二是在分值比例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如古诗文背默,由以往的10分提高到12分,现代文阅读的分值每小题均在4分以上,最高达6分,这种分值的设置在以往中考语文试卷中难以看到的;三是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由过去考查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改考二种文体,其中记叙文是必考的文体,说明文、议论文选择其一作为考试内容,第一轮质检卷考查的是说明文,但不等于说议论文不考,相反我们在总复习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对议论文的教学;四是注重对语文双基的考查,今年起,错别字、词语、标点、修辞等基础知识将作为考试的内容。

【试卷特点】质检卷以“语文课程标准”《2009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班升学考试说明》及《2009年南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与指导》为命题依据。

试卷题量适中,结构简约合理,试题叙述简明易懂,取材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设置了合理适量的体现开放性、应用性、处理信息等类型的试题,关注学生与社会生活、与自身经验的联系。

质检卷的命题模式与南平市邵武中考语文学科会的精神是相吻合的。

【成绩统计】全市参加2009年南平市第一轮质检考试的人数为2877人,平均分为103.9分,及格率为80%,优秀率为23%,各中学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如下表。

【答题情况】第Ⅰ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10个小题,分别从字音、字形、词语使用、修改病句、标点符号、名著阅读、古文实词解释、翻译等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每小题2分,总分20分。

这部分学生完成情况不好,满分少,最低分0分。

出错较多的是第2题和第5题。

第2题,是“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考查的16个词语均出自课文,本题涉及汉字中同音字和形似字的有关知识,出现错误一般可以归纳为两类:(1)形近而音、义不同的字的误用;(2)音同而形、义不同的字的误用。

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

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

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2010-12-22 14:35:15)转载标签:中考质量分析杂谈分类:教育思考我校有493名考生参加了2010年的中考,从市教研室反馈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来看,我校的成绩只是徘徊在被统计的32所学校的平均分上下,认真分析中考数据,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应该是刻不容缓的、头等重要的一件大事。

现在将我校2010年中考情况做如下质量分析:一、2010年中考情况(以下数据均来源于市教研室质量分析报告对32所学校所进行的分析)从质量分析报告来看,在32所学校中,我校中考总成绩均分排在第18位,和最高分(阳城三中)差75.8分,低于总平均分1.8分,在市直学校中排名第四。

我校的语文排在第26位,和最高分(阳城三中)差10.7分,低于平均分2.8分,在市直学校中排名第六。

班与班之间均分最大差距为4.7分,及格率最大差距为9.8%。

历史排在第22位,和最高分(阳城三中)差11.4分,低于平均成绩2分,在市直学校中排名第六。

历史学科满分为75分,历史学科我校班级平均分最高的才42.2分(及格分为45分),班级之间最大差距为4.7分,及格率最大差距为16.1%。

英语排在第18位,和最高分(阳城三中)差16.8分,低于平均成绩0.1分,在市直学校中排名第五。

班级之间均分最大差距为13.1分,及格率最大差距为26.7%。

数学排在第18位,和最高分(矿区中学)差14.8分,仅高于平均成绩0.5分,在市直学校中排名第五。

班级之间均分最大差距为12.1分,及格率最大差距为18.1%。

物理排在第15位,和最高分(阳城三中)差7.7分,高于平均成绩2.4分,在市直学校中排名第四。

班级之间均分最大差距为7.1分,及格率最大差距为14.9%。

化学排在第17位,和最高分(泽州孟匠中学)差9.8分,仅高于平均成绩0.3分,在市直学校中排名第四。

班级之间均分最大差距为8.5分,及格率最大差距为17.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质量分析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许恒兴2008年开始南平市统一在网上阅卷以来,邵武市中考成绩总分平均分年年占据南平市第一名的位置。

2008年邵武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平均分是312.71分,比南平市(全区)290.72高出21.99分。

(见附表一)
2008年南平市中考各县(市、区)总分平均分及语数英成绩分析
2009年邵武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平均分为328.83分,比南平市(全区)307.64分高出21.19分。

(见附表二)
2009年南平市中考各县(市、区)总分平均分及语数英成绩分析
2010年邵武市七科总分平均分610.82分,比南平市(全区)560.17分高出50.65分,(南平市下传成绩,没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平均分成绩),今年七科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是第一名。

(见附表三)
2010年南平市区域成绩统计(初三)
从各县市高中(一中)录取分数线看,除南一中最高外(参考人多5206),08年鸥一中第二(参考人4509),邵一中第三(参考人2624);2009年邵一中第二,鸥一中第三;2010年邵一中和瓯一中相差0.5分。

(见附表四)
南平市部分学校08年以来一中录取分数线
学校08年09年2010年
统招线择校线统招线择校线统招线择校线
南一中412 392.6 434.5 419 421.3 403.6
瓯一中409.3 387.6 425.8 392.6 414 385
邵一中394.5 372.6 427.1 404.6 413.5 383.3
建一中392.5 330 422.3 361.1 409 350
武一中390.8 309.5 413.5 268 399.5 342.8
顺一中382.6 412.3 398
光一中382.1 367.9 409.5 260
浦一中383.3 412.9
松一中371.3 255 359.5
政一中381.1 321.1 408.8 385.5 372.3
优异的成绩来之不易,和我市重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密切相关,主要做法是:
一、开好三个会。

一是毕业班教学工作会,二是九个学科的学科会,三是集备组和参加了中考命题教师会议。

1、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会,每学年开学初市局及时召开由中学校长、分管教
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初三年段长参加的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会,会上一是总结表彰本年度的教学优秀学校,二是本年度的中考质量分析,三是安排新学年毕业班教学计划。

2、学科会,一是重视南平学科会,尽量让基层学校毕业班教师参加南平市学科会,与南平教研员和本学科参加了中考命题人员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扩大信息量,开拓视野。

二是开好本市级学科会,学科会上有教研员质量分析,命题方向指导,还有历年参加中考命题的教师介绍总复习计划和各类专题讲座等具体内容,对学校教学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我了解,其他县市都没有召开本县市这样的学科会。

3、集备组和参加中考命题教师会。

08年以来我市成立由教研员和毕业班骨干教师组成的毕业班集备组。

每年我市多次召开集备组会议和参加中考命题教师会议,诊断我市毕业班师生状况,研讨命题方向,制定指导计划,规划活动方案,安排教研活动,这也是我市的特色。

二、结对子,手拉手
局里统一安排,明鸿中学、四中、六中和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子手拉手活动,还有农村学校之间的结对子,手拉手活动,强帮弱,由城区学校和农村强校派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听课、评课、上课、开讲座。

薄弱学校教师到强校和城区学校
听课、学习,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
教育局熊元龙局长、黄二华副局长、非常重视进修学校教研指导工作,多次到进修学校就九年级毕业班教学质量问题召开专题会议,根据会议安排,中学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指导教学、制定总复习方案,选取优秀方法、进行网上阅卷技术培训。

定期出版《培训与教研》刊物,把基层学校好的做法、典型经验、总结介绍给大家,把优质资源登在进修学校网站上,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负责九年级各学科的教研员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到联系学校听课、评课、上课、开讲座。

今年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到基层学校听课、评课320节,开讲座36场,上课16节,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好评。

市局每年成立了九年级集备组,教师进修学校中培研处多次召开集备组会议,集备组统一制定教学计划、拟定总复习方案、重点课题统一备课、统一编制全市模拟试卷。

集备组聚合了全市教研力量,发挥教研员以及全市中学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强强联合,提供优质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召集本市参加了中考命题人员进行学术研讨,每个学科制定总复习计划、编制模拟试卷。

中培处统一把这些资源挂在进修学校网站上,做到资源共享。

提升了我市教学整体水平。

四、存在问题:从我市21所学校来看,学校之间成绩悬殊大,教师结构不平衡,优生过于集中。

1、悬殊大。

一是学校在南平市排名位置悬殊大,我市21所学校在南平市157所学校中,最好的明鸿中学居第二名(光泽一中第一名),有13所学校在100 名前,也有8所学校在100名后,最差的学校125名。

(见附表五)
2010届九年级中考各校七科总分成绩排名
二是总分平均分悬殊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平均分最高的是明鸿中学372.8分,最低的是236.5分,相差136.3分。

(见附表六)
2010届中考总分(语数英三科)成绩排名表
三是一中录取人数悬殊大,今年一中统招有10所学校为零,其中三所学校定向招生还是零,而且定向是降40分录取。

(见附表七)
2010年邵武一中统招、定向招生录取情况
学校定向指标定向录取数统招数合计
二中 6 4 1 5
三中12 6 1 7
四中19 18 12 30
五中 6 6 1 7
六中46 46 27 73
七中7 4 0 4
沿中7 7 1 8
洪中8 8 2 10
水中8 3 0 3
岗中 6 6 4 10
肖中 4 4 0 4
屯中 2 0 0 0
莲中10 1 0 1
吴中 3 1 1 2
卫中 4 0 0 0
晒中 3 4 0 4
张中 2 2 1 3
金中 2 0 0 0
桂中 3 3 0 3
竹中 5 4 0 4
明鸿71 102 303 405
合计234 229 354 583
2、教师结构不平衡。

有些学校教师结构极不平衡。

一是学校之间不平衡,晒中、岗中老师相对均衡,晒中有蔡丹红、岗中有庄红这样的带头人,所以各科成绩都好,而个别学校教师结构不均衡又无带头人,所以各科成绩都差。

二是学校内学科不平衡,卫闽中学今年一中统招和定向招生为零,虽然有杨爱红这么优秀的数学老师,数学平均分全市第二名,但是英语教师严重缺失,英语平均分第二十一名,英语严重拖了后腿。

屯上中学虽然有化学何建兴、历史舒盛辉这样的优秀老师,化学、历史平均分也都是第四名,但是其他学科教师缺失,一中统招和定向招生还是零。

教师结构不平衡,严重影响学校成绩。

(见附表八)
邵武市2010年中考各科成绩分析表
3、优生过于集中。

明鸿08届七年级招生12个班,857人,09届七年级招生14个班,934人,2010届七年级招生15个班,971人。

2010届中考参考人数是2624人,明鸿就有918人,六中503人,占二分之一强。

张厝中学只有18人参考,晒口中学,屯上中学,金坑中学都只有21人参考。

优生越来越集中于明鸿中学,农村的学生只要有条件的都往明鸿或者六中挤,这就是邵武学校之间的人数和成绩越来越悬殊的重要原因。

2010年7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