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5月第一次周考试题无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统测理综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2023届芜湖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统测理科综合试题卷本试题卷共16页,35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土,将条形码拚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8铅笔在答是且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F主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在试题卷土。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房、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l.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来后,将试题卷和辛辛虽是卷一并交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0 16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说明:生物部分为1-6题,36分;化学部分为第7-13题,42分。
)l.芜湖虾籽面采用本地背虾的籽.面汤鲜菜,背养价值肉,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列有关说法iE 确的是A.虾籽而含有的主要有机化合物中,共有的元素是C 、H 、0、B.而汤中的脂肪被人体吸收后.在人体细胞中可以大量转化为糖c.虾籽中的蛋向质在烹饪过程中空间结构改变,有利于人体消化D.面条中的淀粉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糖尿病人无需控制丽条摄入茧2.青篱案是黄花荡产生的一种非生长所必箭的靳类化合物,具有抗症作用j旦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我国科学家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线粒体胆l也位相对值大小与线控体功能成正相关。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组别实验材料(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不11日入育苗京100 疙原虫的线校体加入青菌素60 2不加入青帮京100 3仓鼠细胞的叶粒体加入育苗素974 理科综合试题卷第1页(共16页)A.�原虫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11商索属于黄花苗细胞代谢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c.营商京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D.青酋:&能减少疙原虫的能量供应从而抑制其增强3.熬夜是不健康的作息习惯,不仅会使夜间人体肾上腺京分泌偏多,生L�激京分泌偏少,还会抑市l j 细胞毒性’「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
(全国甲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真题试卷(无答案)

(全国甲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真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氘核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总的反应效果可用表示,式中x 、y 的值分别为( )241112016H 2He n p 43.15MeV x y →+++A .,B .,C .,D .,1x =2y =1x =3y =2x =2y =3x =1y =15.如图,一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的一端系物块P ,P 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存在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一轻盘(质量可忽略),盘中放置砝码.改变盘中砝码总质量m ,并测量P 的加速度大小a ,得到图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下列图像中,可能正a m -a m -确的是( )A .B .C .D .16.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了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将采得的样品带回地球,飞行器需经过月面起飞、环月飞行、月地转移等过程.月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A .在环月飞行时,样品所受合力为零B .若将样品放置在月球正面,它对月球表面压力等于零C .样品在不同过程中受到的引力不同,所以质量也不同D .样品放置在月球背面时对月球的压力,比放置在地球表面时对地球的压力小17.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环套在大圆环上,小环从静止开始由大圆环顶端经Q 点自由下滑至其底部,Q 为竖直线与大圆环的切点.则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用力大小( )A .在Q 点最大B .在Q 点最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18.在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将无限远处的电势规定为零时,距离该点电荷r 处的电势为,其中k 为静电力常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每个点Q k r电荷单独存在的该点的电势的代数和.电荷量分别为和的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等1Q 2Q 势线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数字的单位是伏特),则( )A .,B .,C .,D .,10Q <122Q Q =-10Q >122Q Q =-10Q <123Q Q =-10Q >123Q Q =-19.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通过滑动触头T 调节,副线圈回路接有滑动变阻器R 、定值电阻和、开关S .S 处于闭合状态,在原线圈电压不变的情况下,0R 1R 0U 为提高的热功率,可以( )1RA .保持T 不动,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f 端滑动B .将T 向b 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位置不变C .将T 向a 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f 端滑动D .将T 向b 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e 端滑动20.蹦床运动中,体重为的运动员在时刚好落到蹦床上,对蹦床作用力大小F 与60kg 0t =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身体始终保持竖直,在其不与蹦床接触时蹦床水平.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0m /sA .时,运动员的重力能最大0.15s t =B .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为0.30s t =10m /sC .时,运动员恰好运动到最大高度处1.00s t =D .运动员每次与蹦床接触到离开过程中对蹦床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4600N21.如图,一绝缘细绳跨过两个在同一竖直面(纸面)内的光滑定滑轮,绳的一端连接一矩形金属线框,另一端连接一物块.线框与左侧滑轮之间的虚线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场上下边界水平,在时刻线框的上边框以不同的初速度从磁场下方进入磁0t =场.运动过程中,线框始终在纸面内且上下边框保持水平.以向上为速度的正方向,下列线框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一理综试题

纯纱州纳纲市驳纵学校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 (202.7)说明:1.试卷由两构成:第I卷为选择题〔必做〕;第II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必做和选做。
2.试卷总分值为240分,考试限用时为150分钟。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88分〕考生注意:1.答第I23.第I卷共22小题,每题4分,共88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 K—39 Cu—64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
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60分。
多项选择、错选或不选得0分。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
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的共同点是〔〕A.全过程都要使对象保持活性 B.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2.以下关于苹果、西瓜、哈密瓜果实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三者均不含中心体,所有的细胞均有叶绿体和细胞周期B.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C.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的相同D.三种果实的成熟果肉细胞均含大液泡,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都可发生质壁别离3.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
以下与之有关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ASURA〞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B.“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发生异常D.“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4.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
“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根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组织细胞中表达。
以下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A.ATP水解酶 B.RNA聚合酶 C.膜蛋白 D.血红蛋白5.对以下各图做出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点右移,b点左移A.在适的温度、水肥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甲图中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不一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C.丙图表示的过程属于人体免疫的第防线ab段血糖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D.丁图中,6.以下有关免疫生命活动调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细胞免疫中,效T细胞不能直接攻击抗原,而攻击被抗原侵入的组织细胞〔靶细胞〕B.给小白鼠注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这种现象产生的机理属于体液调节C.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入下丘脑,形成冷觉D.感染HIV的人成为AIDS患者,尽快治疗。
高三理综第一次适应性考试(5月)试题

湖北省襄阳市2017届高三理综第一次适应性考试(5月)试题本试卷分Ⅰ(选择题)和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以下数据可供做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B—11 C—12 N—14 O—16 P—31 S —32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蛋白的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B.唾液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肌细胞中的多C.tRNA与DNA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都可储存遗传信息D.蓝藻和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二者的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和光合色素2.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B.后代中出现亲代没有的表现型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易位不一定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D.单倍体植物高度不育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3.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种植羊草的草地上随机选取样方,用透明玻璃罩将样方中所有羊草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定时采集数据,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夏季某天中不同时段采集到的数据B.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羊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C.200s时,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为净光合速率D.整个实验过程中密闭气室内温度必须保持一致4.生命系统中物质、能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肝细胞中的糖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有利于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B. 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C.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便于遗传物质的精确分配D. 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不可以作为逆转录的原料5.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在遭受相同程度污染时,恢复时间都会很漫长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C.群落演替的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D.虽然海洋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与陆地生态系统有差别,但是生物进化速度是一样的6.下列有关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B. 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C. 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D. 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C3→14C2H5OH7.化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024届河南省名校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押题考试理综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届河南省名校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押题考试理综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分子斥力与分子引力大小相等时,分子势能有极小值B.一个热力学系统,如果从外界吸热,内能可能减少C.利用氧气的摩尔质量、密度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一个氧气分子的体积D.某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与该饱和汽的温度相关第(2)题小刘和小李在篮筐前方进行投篮练习,某次练习中,小刘将篮球刚好垂直打到篮板上,小李在其正后方几步同一高度处继续投篮,篮球也刚好垂直打到篮板上同一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假设二人身高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篮球垂直击中篮板的速度大小相同B.小李投篮时,篮球出手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更大C.小刘投篮时,篮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更长D.小李投篮时,篮球的速度变化率更大第(3)题如图所示,直角梯形玻璃砖ABCD,其中BCDE是正方形,,现有两束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从AD的中点平行AB边射入,折射光线a、b分别到E点和B点,则有( )A.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为B.射到E点的光线不会发生全反射C.射到E点的光线会发生全反射,且反射光过中点D.在玻璃砖中光速度大于光速度第(4)题坐标原点的波源O产生的波向两侧传播,当波源振动频率逐渐增大时,则可能的波形图为()A.B.C.D.第(5)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书放在表面粗糙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A.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B.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C.书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D.书所受合外力为0第(6)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地球的南极和赤道上,用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落回手中的时间之比为k,不计空气阻力。
若已知地球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乙同学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小为( )A.B.C.D.第(7)题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m/s2,ρ=1.0×103kg/m3)A.12.8倍B.8.5倍C.3.1倍D.2.1倍第(8)题如图所示,楔形玻璃的横截面POQ的顶角为,OP边上的点光源S到顶点O的距离为d,垂直于OP边的光线SN在OQ边的折射角为。
2023届河南省名校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押题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3届河南省名校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押题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德国物理学家冯·克里芩在1980年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霍尔电阻值出现量子化现象,与量子数n成反比,还与普朗克常量h和电子电荷量e有关。
下列关于霍尔电阻公式正确的是( )A.B.C.D.第(2)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彩虹是一种光学现象。
当阳光照射到空中的雨点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空中形成七彩光谱。
太阳光射到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彩虹的光路如图所示,a、b为两种折射出的单色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B.在水珠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C.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看到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a光的宽D.若a光可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也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第(3)题设甲分子在坐标原点O处不动,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现为斥力,F<0表现为引力。
a、b、c为r轴上三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设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 )A.乙分子从a到c,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B.乙分子运动到c点时,动能最大C.乙分子从a到c,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乙分子运动到c点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是零第(4)题电磁波的传播( )A.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只能在真空中传播C.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第(5)题在如图所示的某地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如果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将增大为原来的( )A.1倍B.2倍C.4倍D.8倍第(6)题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
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模拟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模拟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1957年,吴健雄领导的小组在钴60的衰变中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的论断。
关于钴60,它能自发地进行β衰变,半衰期为5.27年,衰变方程为。
下列关于钴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钴60的中子数比的中子数少一个B.通过化学作用能够改变钴60衰变的半衰期C.2g钴60经过两个半衰期就会全部发生衰变D.钴60衰变放出的射线能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第(2)题电动汽车由于其使用成本低、环保、零排放等优点受到广泛的欢迎。
如图甲为某国产品牌的电动汽车,假设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初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牵引力功率恒定,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1/v)图象如图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M=1000kg,所受到的阻力f恒定,则()A.汽车的功率P=4kW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 m=30m/sC.汽车所受到的阻力f=4000ND.当车速v=10m/s时,汽车的加速度a=2m/s2第(3)题如图所示,圆盘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匀速转动,圆盘上距轴r处的P点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随圆盘一起转动。
某时刻圆盘突然停止转动,小物体由P点滑至圆盘上的某点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停止转动前,小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运动轨迹切线方向B.圆盘停止转动前,小物体运动半个周期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C.圆盘停止转动后,小物体沿圆盘半径方向运动D.圆盘停止转动后,小物体整个滑动过程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第(4)题“焦耳小偷”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电路,其特点是在低电压时也可以正常使用,将本来用不到的能量提取出来,彻底“榨干”电源的所有能量,其原理如图所示。
一节废旧的干电池开路电压约为,无法直接点亮驱动电压为的发光二极管,如果反复快速接通和断开开关,发光二极管就会闪烁起来。
电流从二极管正极流入处于导通状态(反之断路)。
则( )A.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应接在端B.只有开关接通的瞬间,发光二极管才会闪亮C.只有开关断开的瞬间,发光二极管才会闪亮D.开关断开及接通的瞬间,端的电势均高于端的电势第(5)题给如图所示直导线ab通电后,发现正下方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转动。
2023届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理综试题

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范围:综合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好氧细菌演化成线粒体,部分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光合细菌而演化成叶绿体。
下列事实中,不支持该学说的是()A.两种细胞器所含蛋白质少数由自身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B.两种细胞器的外膜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内膜成分与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C.两种细胞器都存在与细菌类似的核糖体D.两种细胞器所含的DNA裸露且呈环状2.对雄蛙(基因型为AaBb)的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红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红色、2个绿色荧光点B.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红色、4个绿色荧光点C.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相同D.核DNA数目C1、C2、S1、S2均相同3.生物学的对照实验中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实现对自变量的控制。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取小肠黏膜和盐酸研磨,获取提取液注入血液中体现了“加法原理”B.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可以说利用了“减法原理”C.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利用了减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D.班廷和助手贝斯特通过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4.如图为某单基因(A、a)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家系图中各成员相关基因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数字表示酶切片段的碱基对数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吉安县二中高三五月第一次周考试卷(理综)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 Cu:64Fe:56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表述错误的是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 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C.无拟核结构 D.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2.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D.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3.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甲B. 丁C.丙D. 乙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D.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化C. 一直保持稳定D. 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6.右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核(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
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②代表染色体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D.Ⅰ-Ⅳ中遗传物质的数量比是2:2:4:1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 AB.2mol铝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时被还原水的分子数为2N AC.L的NH4NO3溶液中含氮原子数目为D.电解精炼铜,当外电路通过2N A个电子时,阳极溶解铜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9. 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B.还原剂是S2-和Cu+,氧化剂是Fe3+C.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Cu2+和Fe2+D.当转移1 mol e-时,有46 g CuFeS2参加反应10.N2、O2、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体积变成原体积的7/9(同温同压),则原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为A.3∶2∶4 B.1∶4∶4 C.4∶3∶2 D.5∶5∶811.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和强酸反应时生成Zn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ZnO22 。
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MgCl2、Zn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到过量,各溶液中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与MgCl2、ZnCl2、AlCl3三种溶液一一对应的正确图像是A.③②④ B.③⑤① C.③⑤④ D.③②①12.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13.某溶液仅含Fe2+、Na+、Mg2+、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A. 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B. 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C. 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D.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15.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A.挡板对球的弹力增大B.滑块对球的弹力一定增大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D .拉力F 减小16.如图所示,A 、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 sin θ B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 .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 sin θD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17.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置于水平面上,A 、B 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当水平力F 作用于左端A 上,两物体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A 、B 间作用力大小为F 1.当水平力F 作用于右端B 上,两物体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A 、B 间作用力大小为F 2,则A.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B.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 1+F 2 < FC.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 1+F 2 > FD.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2121m m F F =18.如图所示,A 、B 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 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A .圆盘对B 及A 对B 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 B .圆盘对B 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 对B 的摩擦力背离圆心C .圆盘对B 及A 对B 的摩擦力和向心力D .圆盘对B 的摩擦力和向心力19.如图所示,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 的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飞机上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0依次从a 、b 、c 水平抛出甲、乙、丙三个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均为T ,三个物体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 、B 、C 三点,若AB =l 1、AC =l 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 甲 < t 乙 < t 丙B .飞机的加速度为212Tl l - C .物体乙刚离开飞机时飞机的速度为Tl 22D .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总在一条竖直线上20.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 ,小球半 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min v g R r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0<v min <)(r R g +C.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D.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21.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速度与时间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 最短时间渡河,则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100 sB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 第Ⅱ卷(必考题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 22.(4分)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 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 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 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作 出的F -x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_______.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 23.(10分)右图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________,用DIS 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
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______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 F 关系图线。
(如图所示)。
分析此图线的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选填A 、B 、C 、D 其中一项)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_______。
序号 抛出点的高度(m) 水平初速度(m/s) 水平射程(m) 1 2 3 4 5 6A.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B.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C.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D.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24.(15分)如图所示,静止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的纸带,其上有一质量为m =1.0 kg 的铁块,它与纸带右端的距离为L =0.5 m ,铁块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力F 水平向左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当纸带全部抽出时铁块恰好到达桌面边缘,铁块抛出后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 =0.8 m .已知g =10 m/s 2, 桌面高度为H = m ,不计纸带质量,不计铁块 大小,铁块不翻滚.求: (1)铁块抛出时速度大小; (2)纸带从铁块下抽出所用时间. 25.(18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以一定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将质量m =1.0kg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P 点,物块运动到A 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 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 、C 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轨道最低点为O ,已知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圆弧半径R =1.0m ,A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0.8m ,小物块离开C 点后恰好能无碰撞地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经过 小物块 第二次经过D 点,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3.(取sin53°=,g =10m/s 2)求:(1)小物块离开A 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 (2)小物块经过O 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 力大小;(3)斜面上C、D间的距离.26.(14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