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变频和混频频干扰

合集下载

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及解决方案

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及解决方案

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及解决方案标题: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及解决方案
引言概述:
变频器作为一种电力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问题。

本文将针对变频器产生的干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变频器产生的干扰问题
1.1 电磁辐射干扰:变频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影响周围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电磁感应干扰:变频器工作时会引起电磁感应,导致周围设备浮现异常。

1.3 电源线干扰:变频器接入电源路线时,可能会对电源系统产生干扰,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解决电磁辐射干扰的方案
2.1 优化变频器的设计结构,减少电磁辐射。

2.2 安装屏蔽罩或者屏蔽线,减少电磁波的传播。

2.3 使用电磁屏蔽材料,阻挠电磁辐射的扩散。

三、解决电磁感应干扰的方案
3.1 增加电磁屏蔽设备,减少电磁感应的影响。

3.2 调整变频器的工作频率,避免与其他设备频率冲突。

3.3 使用电磁隔离器件,隔离电磁感应干扰。

四、解决电源线干扰的方案
4.1 安装电源线滤波器,减少电源线干扰。

4.2 使用电磁屏蔽套管,隔离电源线干扰。

4.3 优化电源路线设计,减少电源线干扰的影响。

五、总结
通过对变频器产生的干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对设备运行的影响,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未来在变频器设计和应用中,应更加重视干扰问题的解决,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变频器如何抗干扰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法

变频器如何抗干扰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法

变频器如何抗干扰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法一、变频器干扰的原因变频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高频脉冲干扰:变频器由电机驱动器和电子器件组成,电子器件工作时会产生高频脉冲干扰,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辐射干扰。

2.电磁辐射:变频器中的电路部件和电机线圈会产生电磁场辐射,导致周围电子设备受到电磁干扰。

3.电源线干扰:变频器需要接入电源,当供电电源线路不稳定或存在电磁干扰时,会影响变频器正常工作并产生干扰。

二、变频器抗干扰的解决方法1.优化变频器布局:合理安排变频器及其接线的位置,将尽量远离其他敏感设备,减少电磁辐射对其它设备的干扰。

2.使用屏蔽电缆:通过使用屏蔽电缆连接变频器与电机,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从而减小干扰。

3.安装滤波器:安装电力滤波器来滤除变频器输出端的高频脉冲干扰,减少对周围设备的辐射。

4.增加电磁隔离屏蔽:在变频器周围添加金属屏蔽罩或者设施屏蔽屏蔽间隔来减少电磁波的辐射,从而保护周围设备。

5.优化供电电源:通过增加稳压器、滤波电容、终端电阻等措施,保证供电线路稳定,减少电源线干扰。

6.地线连接优化:保证变频器、电机、控制系统等设备都接地良好,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和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7.使用额外的电磁屏蔽材料:在关键部位使用电磁屏蔽材料,如电磁屏蔽垫、屏蔽套管等,减少电磁波干扰。

8.添加滤波和降压器:通过在变频器的输入端添加滤波器,滤除电网的高频干扰信号,降低输入电源的干扰。

9.使用低噪声电源:选择低噪声的电源供应系统,减少输入变频器的电源噪声。

三、变频器干扰预防1.确保变频器本身具备较低的辐射性和敏感性,选择正规生产厂家和合格产品。

2.在购买变频器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的产品,并参考其抗干扰性能指标。

3.对变频器进行适当的屏蔽和隔离设计,加强变频器周围环境的电磁兼容性。

4.在使用变频器时,要仔细阅读和遵守变频器的使用说明书,正确安装和接线,避免出现安装错误和使用不当的情况。

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法

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法

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法
变频器干扰是指变频器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解决变频器干扰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变频器:选择质量可靠的变频器,它应该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认证。

2. 使用滤波器:安装电磁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变频器产生的电磁干扰。

这些滤波器可以安装在电源线路上,也可以安装在变频器输入输出端口上。

3. 接地和屏蔽:确保变频器和受干扰设备都有良好的接地,使用金属屏蔽来减少电磁辐射。

4. 电磁隔离:对于特别敏感的设备,可以考虑使用电磁隔离技术,将变频器与其他设备隔离开来,减少干扰。

5. 优化布线:合理布置电源线和信号线,避免它们相互干扰。

6. 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变频器的工作频率选择对干扰有一定影响。

根据被干扰设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

7. 增加滤波元件:在变频器输入和输出端口上增加电容、电感等滤波元件,可
以进一步减少干扰。

8. 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检查和维护变频器和相关设备,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减少干扰的可能性。

9. 软起动:使用软起动功能可以减少变频器启动时的电磁干扰。

10. 良好的排风散热:保持变频器的良好散热,可以减少电磁干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解决变频器干扰的方法,具体选择和采取哪些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及解决方案

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及解决方案

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及解决方案一、引言变频器是一种用于调节电机转速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

然而,变频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原因和解决方案。

二、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原因1. 高频电磁辐射:变频器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电磁辐射,这会对周围的设备和系统产生电磁干扰。

辐射干扰主要体现在电缆和导线上,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

2. 电源电磁干扰: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端会产生电磁干扰,通过电源线传播到其他设备和系统中。

这种干扰主要体现在电源线上,导致其他设备的工作不稳定。

3. 电磁感应干扰:变频器工作时,电机和电缆中的电流变化会产生磁场,进而诱发周围设备和系统中的感应电流,导致电磁干扰。

三、变频器产生的干扰解决方案1. 电磁屏蔽措施(1)对变频器进行金属屏蔽:通过在变频器外壳上添加金属屏蔽罩,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干扰。

(2)对电缆和导线进行屏蔽:在电缆和导线上添加金属屏蔽层,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 滤波器的应用(1)输入滤波器:在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端添加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电源电磁干扰,保证电源线的稳定性。

(2)输出滤波器:在变频器的输出端添加滤波器,可以减少电机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降低对周围设备和系统的干扰。

3. 接地措施(1)良好的设备接地:确保变频器和其他设备都有良好的接地,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2)信号接地隔离:对于需要传输信号的设备,可以采用信号接地隔离的方式,避免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 频率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变频器工作频率。

较低的工作频率可以减少电机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降低干扰程度。

5. 电路设计优化对变频器的电路进行优化设计,减少电流变化对周围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例如,通过增加电感、电容等元件,可以降低电流的变化率。

四、结论变频器产生的干扰对其他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程度。

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案

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案

变频器干扰解决方案变频器是一种将电力输入转变为不同频率、不同电流、不同电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电力控制领域。

然而,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殊性,变频器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干扰问题,给其他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困扰。

为了解决变频器干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使用合适的变频器设备:确保选择的变频器设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取得相关认证证书。

合格的变频器设备在设计上会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减少干扰产生。

2.合理的系统设备布置:在布置系统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变频器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靠近。

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产生电磁辐射干扰。

3.良好的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是减少变频器干扰的一种重要手段。

接地系统能够有效排除静电和电磁辐射,保证系统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接地系统设计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导体和接地点,并保证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4.适当的滤波器安装:通过安装适当的滤波器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变频器对电网和其他设备产生的干扰。

滤波器能够剔除变频器输出的谐波和高频干扰,并保持电网的质量。

5.屏蔽措施的采用:采用屏蔽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变频器的电磁辐射干扰周围的设备。

屏蔽措施可以包括在变频器设备内部设置金属屏蔽罩,以及在电缆和连接线路上添加屏蔽层来减少电磁辐射。

6.合理的电缆布线:在电缆布线时,要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和规格。

尽量避免过长的电缆线路,使电缆尽量短而直。

此外,电缆和信号线应分开布线,避免干扰。

7.优化调试和运行参数:通过优化调试和运行参数,可以减少变频器干扰问题的产生。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以及相应的软件控制参数。

8.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对变频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维护和检测包括清洁设备、检查接线是否正常、检查电容器和散热器的工作状态等。

9.进行干扰抑制措施测试:在设备运行前,可以通过干扰抑制措施测试来评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二次变频和混频频干扰

二次变频和混频频干扰

二次变频和橡频干扰本文是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读书笔记整理的,笔记的内容来自苏联专家在一九六零年在哈军工的讲稿,该专家在一九五三年主持设计了苏军举世著名的克劳克短波通信机。

一九五六年在留学美国的郑博士带领下,714成功地仿制了该机,命名为56式。

本文的内容是一九四八年建立起来的,老一辈无线电工作者非常熟悉这些常识,现在人们已经遗忘了,因而在论坛里不少人质疑它的正确性。

后经北广的郭教授修改后,在此献给广大广播爱好者。

1.像频干扰和危害性短波接收机存在三大干扰,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像频干扰。

同频干扰在硬件上没有办法解决,只能用方向性天线来避开干扰,如果干扰与接收信号来自同一方向,这种方法就失灵了。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可用带内陷波器减轻和消除同频干扰,这只能在DSP中用软件实现。

邻频干扰可用同步检波消除,电路已相当成熟(另文介绍)。

像频干扰就得用二次或多次变频来解决,这就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像频是超外差收音机特有的现象,在一个高差式机中,设信号频率为f s,振荡频率为f c,中频f id=f c-f s, 在比f s高二个中频处就有一个频率f m,,它象是以f c为镜子,站在f s处看到的镜像,所以称像频,如图1所示。

像频如果位于输入回路的通频带内,通过外差的变频作用就会把像频位置以及附近的电台信号搬移到中频带内,对接收信号形成干扰。

如果像频位置以及附近处无信号,就只增加了点噪声,降低了信噪比;如果像频处正好有一个电台信号,该信号就会和接收信号差拍形成啸叫,较强的像频会喧宾夺主,抑制掉输入信号;如果电台信号不正好在像频处,而是在像频附近,则会形成混台,产生偏调失真。

像频对接收机的干扰主要出现在短波段。

在中波段,磁性天线的空载Q0都在200左右,设计值一般取Q0=100,即使在中波高端,输入回路的通频带也不会大于20KHz,因此中波段的像频抑制可轻松达到30dB 以上。

在短波高端,如果用磁棒或框形天线,这时线圈电感只有1微亨左右,Q=60~80,通频带约在310~500KHz ,像频干扰尚能达到15~20 dB。

变频器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

变频器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

变频器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一、引言变频器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电力设备,它可以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

然而,由于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它会产生电磁干扰,给周围的电子设备和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解决变频器电磁干扰问题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二、变频器电磁干扰的原因变频器电磁干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高频脉冲干扰:变频器内部的功率开关器件工作时会产生高频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会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传导到其他设备中,导致干扰。

2. 电磁辐射干扰:变频器内部的电路和电缆会产生电磁辐射,这些辐射会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设备中,引起干扰。

3. 地线干扰:变频器的地线电流会通过接地线传导到其他设备的接地线上,造成干扰。

三、变频器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变频器电磁干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电磁屏蔽措施:a. 对变频器进行屏蔽:可以在变频器外部加装金属屏蔽罩,将电磁辐射限制在变频器内部,减少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b. 对其他设备进行屏蔽:可以在受到干扰的设备周围加装金属屏蔽罩,阻挡变频器产生的电磁辐射。

2. 电磁滤波器的使用:a. 输入端滤波器:可以在变频器的输入端加装滤波器,用于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脉冲干扰。

b. 输出端滤波器:可以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加装滤波器,用于滤除电机线缆上的高频脉冲干扰。

3. 接地措施:a. 单点接地:将变频器和其他设备的接地线通过一个点进行接地,减少地线干扰。

b. 接地电阻:在接地线上加装电阻,用于抑制地线电流的干扰。

4. 信号线隔离:a. 采用光电隔离器:将变频器和其他设备之间的信号线采用光电隔离器进行隔离,避免信号干扰。

b. 采用屏蔽线缆:使用屏蔽线缆将变频器和其他设备之间的信号线进行隔离,减少电磁干扰。

5. 电源线滤波:a. 使用电源线滤波器:在变频器的电源线上加装滤波器,用于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脉冲干扰。

b. 电源线长度和布线:合理设计电源线的长度和布线方式,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变频器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

变频器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

变频器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一、引言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设备,可以将电源频率和电压转换为所需的频率和电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会产生电磁干扰,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解决变频器电磁干扰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二、变频器电磁干扰的原因1. 高频噪声:变频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噪声,这些噪声会通过电源线、信号线和地线传播,干扰其他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

2. 电磁辐射:变频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这些辐射会干扰周围的电子设备,导致其性能下降或者故障。

三、变频器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变频器电磁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电磁屏蔽通过在变频器周围设置电磁屏蔽罩或者屏蔽隔离间,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传播,降低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屏蔽材料可以选择具有良好屏蔽效果的金属材料,如铁板、铜板等。

2. 滤波器的应用在变频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增加滤波器,可以有效滤除高频噪声,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输入端滤波器主要用于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输出端滤波器主要用于滤除输出电缆上的高频噪声。

3. 接地措施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在变频器的安装过程中,应确保良好的接地连接,减少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同时,在其他设备和系统中也要注意良好的接地。

4. 电缆屏蔽在变频器的输入线和输出线中使用屏蔽电缆,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的传播。

屏蔽电缆可以选择铜编织屏蔽或者铝塑复合屏蔽,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

5. 电源滤波器在变频器的电源线上安装电源滤波器,可以有效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电源滤波器可以选择具有良好滤波效果的滤波器元件,如电感、电容等。

6. 合理布线在变频器的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布线,避免信号线和电源线相互干扰。

可以采用分离布线的方式,将信号线和电源线分开布置,减少相互干扰。

四、结论通过采取上述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变频器电磁干扰问题,保证其他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变频和橡频干扰本文是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读书笔记整理的,笔记的内容来自苏联专家在一九六零年在哈军工的讲稿,该专家在一九五三年主持设计了苏军举世著名的克劳克短波通信机。

一九五六年在留学美国的郑博士带领下,714成功地仿制了该机,命名为56式。

本文的内容是一九四八年建立起来的,老一辈无线电工作者非常熟悉这些常识,现在人们已经遗忘了,因而在论坛里不少人质疑它的正确性。

后经北广的郭教授修改后,在此献给广大广播爱好者。

1.像频干扰和危害性短波接收机存在三大干扰,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像频干扰。

同频干扰在硬件上没有办法解决,只能用方向性天线来避开干扰,如果干扰与接收信号来自同一方向,这种方法就失灵了。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可用带内陷波器减轻和消除同频干扰,这只能在DSP中用软件实现。

邻频干扰可用同步检波消除,电路已相当成熟(另文介绍)。

像频干扰就得用二次或多次变频来解决,这就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像频是超外差收音机特有的现象,在一个高差式机中,设信号频率为f s,振荡频率为f c,中频f id=f c-f s, 在比f s高二个中频处就有一个频率f m,,它象是以f c为镜子,站在f s处看到的镜像,所以称像频,如图1所示。

像频如果位于输入回路的通频带内,通过外差的变频作用就会把像频位置以及附近的电台信号搬移到中频带内,对接收信号形成干扰。

如果像频位置以及附近处无信号,就只增加了点噪声,降低了信噪比;如果像频处正好有一个电台信号,该信号就会和接收信号差拍形成啸叫,较强的像频会喧宾夺主,抑制掉输入信号;如果电台信号不正好在像频处,而是在像频附近,则会形成混台,产生偏调失真。

像频对接收机的干扰主要出现在短波段。

在中波段,磁性天线的空载Q0都在200左右,设计值一般取Q0=100,即使在中波高端,输入回路的通频带也不会大于20KHz,因此中波段的像频抑制可轻松达到30dB 以上。

在短波高端,如果用磁棒或框形天线,这时线圈电感只有1微亨左右,Q=60~80,通频带约在310~500KHz ,像频干扰尚能达到15~20 dB。

如果用拉杆天线,70~85cm的拉杆天线相当于8pF 的电容与35~70Ω的电阻串联,这个电路加在输入回路上后,线圈的Q值会下降到10以下,致使短波高端的通频带宽度会大于1.5MHz,像频抑制会降到3dB左右。

接收短波时遇到像频干扰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全世界共有1.5万座短波广播电台,而国际广播米波段只有526个频道,平均每个频道上有28个电台。

当然各个电台会在不同的时段采用不同的频率广播。

统计表明,在亚洲像频干扰的概率是百分之三十五。

2.二次变频抑制像干扰的原理班竹在论坛上讲:比如你做一个带宽6KHz 的滤波器,中心频率是20MHz,Q=20 MHz /6 KHz ≈3333;而你做一个带宽455KHz 的滤波器,Q=20MHz/455KHz≈44,所以二次变频就那么回事,没必要迷信它。

这段话可看成是数学对二次变频的注解。

哲学家说,数字是自然科学的灯塔,公式B=f0/Q 的确启发我们的前人发明了二次变频,使我们爱好者今天仍从中得到恩赐。

如图2所示,在二次变频中,设接收信号频率是f s,一本振是f c1,一中频f id1 = f c1- f s,只要把一中频f id1选取得足够高,第一像频f m1=f s+2 f id1就远离f s,不会落入输入通频带内。

二次变频还会产生第二像频f m2=f c2+f id2 = f id1+2f id2,由于第二中频频率较低,频通带很窄,第二像频不会落入带内;并且f m2是一个固定频率,可用陷波或吸收回路把它彻底抑制掉。

可见,只要选择足够高的一中频,即使用拉杆天线,短波高端的像频抑制也容易做到40dB以上。

3.一中频如何选择?二次变频接收机中,选择合适的一中频对提高像频抑制比是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一中频选的较低,第一本振的稳定性容易保证,但复盖系数会大于1,振荡频率的范围超过了一个倍频程,波段变换必须改变电感,调谐机构会复杂化。

而且,像频指标做不好,在高端不会大于20dB。

一中频值一定要选在没有电台的空档频率上,例如中波与120和90米段之间的2 MHz、3MHz等频点上。

二十年前生产的海鸥101收音机,一中频是1.85 MHz,正好位于中波高端与120米段之间。

现在电子技术已长足进步,再用低中频二次变频已没有意义如果中频较高,但仍在短波频带内,免不了仍要考虑频率空档和波段划分的麻烦。

另外,在8~30 MHz范围广播和通信信号密集,两个本振及谐波产生的假信号,本振及谐波与100MHz以下的FM 和TV信号之间互调干扰会落入短波带内。

还有直接中频干扰,它会长驱直入进入中放。

一本振的频率稳定性也突现出来了。

因此,要在工艺上对本振屏蔽,在电路上要采用平衡和环形混频器减少组合干扰,甚至要动用复杂的AFC技术稳频。

近几年来,德生和德劲的二次变频收音机一中频选用10.7 MHz,可能考虑到有现成的调频中周或陶瓷滤波器可用,免掉专门设计生产的困难。

R9700用石英晶体作一本振,DE1101用频率合成作一本振,本振稳定度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假响应、互调干扰和中频干扰并没有解决好。

科学合理的一中频应该选择在HF带外,最好远高于短波高端频率2~3倍,如果高端频率是27 MHz,一中频范围应是54~81 MHz。

选择这么高的一中频后,引起假响应和互调的谐波频率、直接中频干扰频率均在短波波段之外,对减小干扰提高信噪比极其有利,工艺要求也没有带内中频苛刻。

并且一本振的频率复盖范围在一个倍频程内,振荡回路用一个波段就能复盖整个短波波段,调谐连续,设计简单。

唯一的缺点是对一本振的频率稳定度要求极高,只有用频率合成技术才能满足要求,在机械调谐机中实现起来成本很高。

4.二次变频的假响应二次变频使接收机具有优良的像频抑制比,但电路里有两个本振和二个混频器,如果它们的频谱不纯,相互之间屏蔽不好,距离太近。

二个本振频率以及它们的谐波之间就会发生互调,产生等于二中频的假信号,接收机对这些信号没有选择性,会直接响应这些信号,所以称假响应。

假信号如果落在电台的广播频率上,就会和电台频率产生差拍啸叫,如果假信号很强,甚至会把接收信号干扰掉,这和干扰台的原理相同。

即是假信号处无电台频率,假信号本身是无调制的等幅信号,又不受输入回路的衰减,会直接窜入中放而降低信噪比。

假信号频率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来,它等于一般一本振的1~3次谐波和二本振的2~5次谐波组合成的假信号对带内一中频二次变频机影响较大。

当m=1,2,3。

n=2,3,4,5。

f id1=10.7MHz, f id2=455KHz,时,计算出部分假信号频率见表1。

表1:假信号频率表m n f s(MHz)1 2 11.6*/10.71 3 23.33/22.312 3 5.577*/5.8052 4 11.8375*/11.38252 5 16.7325/16.27753 5 7.74/7.437*在国际短波米段内由于假响应的影响,带内中频二次变频接收机设计中考虑的因素较多,首先要求本振波形好,不产生谐波。

其次,最好把本振和混频分别屏蔽起来,二个本振之间的空间距离要足够远。

PCB设计要走弧线,采用泪滴焊盘,避免硬拐角等。

电路设计上要采用对称性很高能抵消谐波的混频器,而且不能用开关式混频器来提高信噪比。

从这些要求看出,二次变频更适合用于体积较大的收音机中,例如军机和台式机。

5.二变与广播电台的互调干扰二次变频除了假响应以外,米波段的FM广播、电视台图像和伴音射频信号、通讯机信号与一本振及谐波互调,也会产生频率等于中频的干扰信号,这种干扰也对采用带内一中频的二次变频机非常不利。

设f B是外来广播信号,互调干扰频率是一般一本振的1~4次谐波产生互调较大,故m=2、3、4时,计算出本振谐波与电视和调频广播产生的一部分互调干扰频率如表2。

表12:互调干扰信号频率表m f B (MHz) f s (MHz)2 83.75 (TV-4,伴音) 25.8253 83.75/77.25 (TV-4,伴音/13.65/9.82图像)7.56/5.944 83.75/77.25 (TV-4,伴音/图像)3 88.1~90.4 (FM) 15.1~15.73 99.5~100 (FM) 18.9~19.03 107.3~108 (FM) 21.5~21,7注:互调干扰全部在国际短波米段内解决米波信号互调的方法除屏蔽一本振外,还可在天线和输入回路之间插入一个100K~30MHz 的高斜率带通滤波器,或0~30MHz的低通滤波器。

最好把高频头(高、混、振)全屏蔽,防止强信号直接窜入混频产生互调。

6.二次变频与灵敏度的误区一些书刊和一些厂商的产品资料上讲,二次变频能有效地提高灵敏度,它们的理由是二次变频增加了一中放和高放,检波之前的增益增大了,故使收音机的灵敏度提高了。

这个概念是错误的,短波接收机的灵敏度是由天线收到的噪声电平和接收机所产生的噪声电平所决定,短波段宇宙噪声可以忽略,故使用拉杆天线这种电场型天线接收机的灵敏度可用下面公式计算式中K是波尔斯曼常数,T是绝对温度,R A是天线的等效电阻,B N是接收机通频带宽度,F N是接收机的噪声系数,D是声音的最低分辨率,相当于信噪比。

可以看出当带宽和信噪比确定后,只能从减小天线等效电阻和降低噪声系数入手去提高灵敏度。

如果用加大增益的方法去提高灵敏度结果会适得其反,高增益使机器的本底噪声剧增,使接收机丧失了鉴别微弱信号的能力,也缩小了动态范围。

现代IC收音机的中放增益远高于二级晶体管中放的增益,但接收灵敏度反不如后者,就是一个实例。

用目前的器件和技术,短波灵敏度的极限值约为0.6微伏,要超越这个门槛,提高的幅度和花费的成本将呈指数关系。

当接收机使用磁场性天线如磁棒天线和框状天线时,为了测试方便,改用场强计量灵敏度,于是公式变成h e是天线的等效高度。

磁性天线的等效高度是其中 k是与线圈长度和位置有关的参数,f是频率,S 线圈截面积,N是线圈圈数,μCT是磁棒的轴心导磁率。

框型天线的有效高度是可见应用磁场性天线时,提高灵敏度除了减小天线等效电阻和降低噪声系数外还应尽可能提高天线的等效高度。

因为在磁场性天线中天线和线圈合为一体,还应该从输入回路入手,减少LC回路的插入损耗,天线与输入回路的匹配等等。

用这些方法才能设计出高灵敏度的机器,这在一次变频和二次变频的机器上都是适用的,而与变频次数无关。

上世纪八十年代,超动态宽频响电路的发明人之一的曹锦馨老师,曾为边疆部队设计过一个一次变频的小型便携式中、短波收音机春雷3P5,它的20分贝灵敏度指标如下:中波:0.06 mV/m (200mm MX 磁棒)短1:0.03~0.04 mV/m (3.9~8.5MHz, 45mm NX40 磁棒+ 600 cm2方框)短2:0.022~0.035 mV/m (8.5~18MHz, 高Q线圈+600 cm2方框)2.2~3μV (8.5~18MHz, 85cm 拉杆)动态范围:不小于500 mV/m单信号选择性:55~60 dB这是一台比超动态宽频响廉价的优秀机器,虽然动态和频响不如前者,但灵敏度极高, 结构极其简单,它的灵敏度指标不但使当时的军机和专业通讯机汗颜,即使现代的DSP接收机也甘拜下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