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调研考试 语文

合集下载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古代诗歌鉴赏(四)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古代诗歌鉴赏(四) Word版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四)一、(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①刘克庄怪南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

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②。

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注]①王实之、郑伯昌,均是词人的好友。

三人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

淳祐八年三月,郑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

此词乃词人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

②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之开篇气象宏大,词人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离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

B.“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以发挥自己的高才雄略,并实现济世的使命。

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描绘出自然界的诸多色彩,更表现了词人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

D.这首送别词一扫“彷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结合本词的内容和注释可知,词人并非“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使命”,而是托他去问候那些不受网罗的高士和才气豪放的诗坛奇杰。

答案:B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答案:①表达了词人醉心山水,对闲适生活的眷恋之情。

在青山碧水间濯洗头发,在白浪苍茫间静心垂钓,词人与友人在山水间求得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②表达了对仕途得失一笑置之、不屑追求的态度和高尚的节操。

2019届高考语文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 2 实战演练 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 2 实战演练 含解析

1.(2018·江苏十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怎样把肿瘤抑制基因p53准确送到癌细胞中去呢?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类似于铁传递蛋白的抗体断片。

铁传递蛋白是一种向细胞中传输铁元素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准确地“引导”它们进入到癌细胞中。

①在实验中科学家将装载有p53的脂质体附着在具有铁传递蛋白特性的抗体断片上②这些受体的作用就是引导铁进入细胞中③将它们注入患有癌症的老鼠体内④由于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铁⑤让老鼠身体中癌细胞的受体“吸引”这些纳米脂质体⑥所以许多种类的癌细胞都为铁传递蛋白预备了大量的受体A.①③⑤④⑥②B.①④③⑥②⑤C.④⑥②①③⑤D.④⑤②①③⑥解析:选C。

文段主要介绍p53如何抑制癌细胞,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介绍其原理,第二个层次主要介绍实验。

①表述的是实验的开始部分,根据“装载有p53的……”内容分析可知,接下来的步骤就是③;然后是有关实验中老鼠体内的活动,即⑤。

根据②中的“这些受体”分析可知,这句话的上一句一定是介绍“受体”的,即⑥。

④表述的是肿瘤细胞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铁,这句话的后一句应该是表述“为铁传递蛋白”内容的⑥。

整理以上思路可知,应选C项。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A.⑥④②③①⑤B.②①④⑤③⑥C.②①⑤③④⑥D.⑥③⑤①④②解析:选D。

2021-2022学年浙江省高职考试研究联合体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正文

2021-2022学年浙江省高职考试研究联合体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正文

D. 乙】组画线句的破折号表示话语中断,女人说到“娶新”,后面本来跟的词是“媳妇”,但有
些害羞,所以中断,然后又接上原来的话题。
(
)
4.对下列标号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判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东京奥运会,中国选手庞伟、姜冉馨夺得 10 米气手枪混合团体赛金牌时,解说员动情地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裁判示意被扣分而错失金牌的肖若腾领奖时,央视力赞他 ④ “胸有惊雷而面若平湖”。
第 ① 句运用了比喻,既生动点赞 了 庞 伟 的 雄 心 壮 志 常 在,也 形 象 夸 赞 了 姜 冉 馨 的 风 华 正
A.
茂、朝气蓬勃,二者互相映衬,更见光华。
B.第 ② 句运用了夸张,突出孙一文历经鏖战之后获胜的豪气及剑术的精湛。
沈阳的“国联”是友好领邦的人。
B.【甲】组画线句的分号表示并列 分 句 间 的 停 顿,对 比 交 代 了 “友 邦 人 士”不 主 持 公 道,还 颠
倒黑白的丑恶行径。
C.【乙】组画线句的两个叹号都 表 示 感 叹,意 在 强 调 丈 夫 对 革 命 工 作 的 热 情 投 入,含 蓄 流 露
出对丈夫的自豪兼一丝埋怨之情。
亟(
í)待改进的 方 向。 ② 电 视 综 艺 节 目 《典 籍 里 的 中 国》一 扫 上 述 弊 端,赢 得 了 观 众 的 青
j
睐(
l
à
i),斩获了第 27 届上海电视节“白 玉 兰 奖”。 ③ 节 目 组 萃 (
cù)取 优 秀 典 籍 中 蕴 含 的 深
隧的中华文化精神,揭示出其中深藏的中国 智 慧。 ④ 而 高 度 艺 术 性 的 呈 现 也 让 沉 睡 已 久 的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特训:(21)图文转换(结构流程图)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特训:(21)图文转换(结构流程图)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21)图文转换(结构流程图)一、语言表达1.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2.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江西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3.下面是某老师给学生讲解的抒情方式架构图, 请以“间接抒情”为陈述对象, 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

要求: 内容完整, 语言表述准确、简洁、连贯, 不超过80个字。

4.下面是某校学生会“《论语》吟诵比赛”工作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5.下面是某中学高一年级“缅怀先烈——清明祭扫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将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下面是嘉禾公司财务审批的构思框架,请根据这个构思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7.下面是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桑蚕立体养殖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8.下面是某中学高一年级拟定的研究性学习流程图,请根据这个流程图拟写一则说明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40字。

9.下图是O2O(即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对O2O模式下定义。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10.下面是某校“荷韵”文学社活动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11.下面是做饭的基本流程,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5个字。

12.下面是高二(1)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主题诗歌朗诵会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2019届高考调研文言文复习之—— 断句

2019届高考调研文言文复习之—— 断句

答案 解析
C 解答本题,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
二是抓住句中的文言句式标志词。文段开头“……者, …… 也”是判断句,“者”“也”后面应断开,可排除 A、 B两项;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 以…… 重于齐 ”是用“于”引进主动者的被动句,后面应断开,可排 除 D项。故选 C项。
优课一
借助6大标志断句——知从何处断
给文言文断句,关键在于对通篇文意的领会。因此,通读 就显得尤为重要。解答断句题,应先通读语段,力求对全文的 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 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做断 句题可以抓住以下“6大着眼点”。
(一)凭借名 (代)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 给文言文断句。名词、代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 出名词、代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 词、代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如果做宾 语,那么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如果两个名词、代词在一 起,那它们的中间一般要断开。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 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鸿门宴》中“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先用全称,后文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遂入”等就不 再提姓了。
2019届文言文第一轮复习之
断句
——提升解题技能 确保高考 题型全通关
考点:分解·突破
思维建模,传授应试知能
断句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 功。从全国各地高考命题来看,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 题的形式考查,二是直接给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课标全国一 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内断句。相对而言,客观选择题难度低 于主观断句题,无论哪种题型均应掌握 “断句 6大标志 ”。当 然,对于客观选择题而言,可灵活运用排除法来快速断句。

9-2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特殊句式(2019届)

9-2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特殊句式(2019届)

1.【教材联想】解释下列句子中“举”的含义。 (1)今亡亦死,举 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________ . (2)范增数目项王,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 . 宴》 )________ (3)后刺史臣荣举 臣秀才(《陈情表》 )________ . (4)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过秦论》 )________ .
答案 领 (1)发动 (2)举起,抬起 (6)成功 (3)推举,举荐 (8)尽 (4)攻取,占
(5)提出,列举
(7)全,合
第10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语文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 雄豪有节义,北州咸 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 . 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 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 于众,军中号为独 . 孤郎。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 新野郡守。寻迁 荆州防 . . 城大都督,带南乡守。 (节选自《周书 · 独孤信传》,有删改)
第20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语文
(7)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请人担任某职务。 (8)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9)今闻购 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购买。
第22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语文
答案
词义扩大: (1)东方道路上的主人。(2)“中国”:中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0诗歌鉴赏之形象与感情讲含解析 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0诗歌鉴赏之形象与感情讲含解析 教案

诗歌鉴赏之形象与感情(讲)考向一鉴赏形象之人物形象1.讲高考(1)考纲要求能够鉴赏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

(2)命题规律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设问方式一般为“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刻划了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等,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少数省市也有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例:【2018年高考某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寄和州X使君①X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①X使君,指唐代诗人X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根据前两联,概括X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5分)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10.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

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

11.对X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X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分析近三年的某某高考试题中诗歌鉴赏的第一题,可以发现,其实这几年在第一题的设置上一直很稳定,2015年“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2016年“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2017年“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2018年“根据前两联,概括X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都是针对人物形象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圈出题干中的引文,如今年的“闲”,理解其意思,即“闲适”或“没事干”,然后圈出诗句中所写的人物的活动,概括表现并分析具体的原因。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劝学》《师说》课后检测题及答案

《劝学》《师说》课后检测题及答案

《劝学》《师说》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默写1.【2020全国卷Ⅱ】《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

2.【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

3.【2022新高考卷Ⅰ江苏版】《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4.【2014全国大纲卷】《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2016全国1卷】《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6.【2017全国3卷】《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7.【深圳2020届高三年级质检】荀子在《劝学》中,以君子之言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又以“木”“金”为喻,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8.【河南安阳2019届高三调研考试】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调研考试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簇.新/蹙.额发轫./坚韧.寒伧./沧.海桑田B.桎.梏/纨绔.拾掇./补裰.菲.薄/文采斐.然C.自.诩/阿谀.讴.歌/怄.气翩跹./鲜.为人知D.裨.益/媲.美联袂./诀.别孱.弱/蟾.宫折桂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宣传文化系统发起的“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震憾人心,催人泪下,有效地凝聚了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B.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前往北川祭奠的人络绎不绝,面对废墟,他们沉痛地回想起去年那一场噩梦,默默地为长眠于地下的遇难者祈祷。

C.大地春回,万物复苏,在城里蜇伏了一冬的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欢歌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D.受信贷紧缩影响,美国居民逐步压缩消费,其中备受亲睐的耐用品消费成为压缩的重点,这使得美国汽车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虽说技多不压人,但一个人本领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所谓一瓶不摇半瓶摇.......,生活中有所作为的往往不是全才,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B.在NBA西部半决赛中被休斯敦火箭队逼成大比分3︰3之后,洛杉矶湖人队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货真价实....地与对手进行最后决战。

C.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改变公司的命运;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同心协力,才能走出困境。

D.探索者在茕茕孑立....,艰难地攀登一座座文化高峰的时候,他是寂寞的;在率先到达山巅,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他又是幸福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某大学经过慎重讨论,凡经查实确为抄袭的硕士论文,一律予以撤消,并收回已颁发的学位证书。

B.废旧家电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情况,年限太久无法循环利用的产品将直接报废,对于一部分仍有使用价值的零件将有可能被重新利用。

C.能在奥运会期间举办“北京2019武术比赛”,让全世界人民感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中国武协将之归功于武术界同仁齐心协力的结果。

D.专家认为,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性很强,加上没有免疫药品,目前只能设法控制感染范围,而要完全阻止这种病毒的传播是不可能的。

5.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字)(3分)高速公路的边坡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有可能塌方,威胁行车安全。

怎样快速准确地掌握边坡的移动情况,以便及时预警,提醒过往车辆?这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技术难题,现在被浙江攻克了。

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完成的科技项目“高速公路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监控技术及工程示范”已通过国家鉴定,这个项目开发出了岩土位移直读仪,可以精确、实时地监控高速公路边坡状况。

这个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正在申报专利。

□□□□□□□□□□□□□□□□□□□□6.结合下面提供的背景资料,为图片拟写解说词。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内涵。

(不少于50字)(4分)陆松芳,一位卖煤饼的78岁老人,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1万元。

这些钱,他要卖掉大约50万斤煤饼才能挣到。

图陆松芳老人的手□□□□□□□□□□□□□□□□□□□□□□□□□□□□□□□□□□□□□□□□□□□□□□□□□□□□□□□□□□□□7.某风景区,游人发现一条水蛇正要吞吃一只小鸟。

该不该救小鸟,大家意见不一。

假设你是游人,请就此发表看法。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

(不少于60字)(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道”是什么?《辞源》上的解释主要是道路、方法与规律;《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上的解释主要是世界的本原和规律。

此百科全书还特别注明:庄子认为,“道”是终极本原,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

这个说法或许会引起困惑,因为老子时期国人还不怎么讲世界或宇宙。

没有关系,在老子这里,叫天地或万物万象也行。

当然,“道”这个词并非老子首创,《诗经》里有“道”字,指道路。

孔子也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视“道”为价值之至尊。

而老子还有庄子将“道”视为世界的终极本原、本质、本体,这是他们的独特思路。

老子应该是从世界、天地、万物、万象的共同性出发来寻找“道”的。

不是寻找神——人,而是寻找神性终极性概念——即“名”,是逐步提升自己的理念、概念。

比如有了天、地、人的概念,但是老子不满足,他上升到“有”与“无”的概念。

不管是天是地是人还是什么都不是,反正不是“有”就是“无”。

尤其是老子认定,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切的“有”都生于“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会生出“有”来。

“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

本来就没有的人,不存在无了不无了的问题与讨论。

本来是无的人,压根没有出现过出生过的人和物,也不存在“有”的概念与讨论。

例如我们不会讨论某个从来没有过的人什么时候会有,那么,在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人以前,或无天无地无人之后,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这又好比是寻找世界上最大的数字,最高的高度,最深的深度,最长的时间,最早的起源,最远的距离一样。

一个最大的数字是X,那么必须还有X+1或X+X存在,而X+1或X+X >X,那么X+1+1或X+X+X+X,一直相加下去或相乘下去,增加下去或积累下去,扩大下去,肯定会产生出一个∞,即无限大或名无穷大来。

那么这个先于“有”而存在,先于“无”而存在,先于神与上帝与世界而存在的无限大、无限远、无限深、无限恒久、无限根本的本体、本质、本原、规律、道理、道路、方式是什么呢?老子说了,这个东西不大好命名,但一定要给它命名的话,它就是“道”。

具体的事物生生灭灭,“道”却永存。

具体万物好比树叶,都有萌芽、生长、发育、枯萎、凋落,但大“道”是树,是树根,是看不见的、永远的与无限的大树。

这样的思路是有合理性的。

如果没有“道”这样一个驱动程序的存在,“无”与“有”,“天”与“地”与“人”,是永远也不会自行激活的。

“无”是永远不会变成“有”的,“有”也是永远不会变成“无”,也就是没有这个“有”与“无”的区别的了,从而既不存在“有”也不存在“无”了。

8.下列对“有”与“无”的关系说明最正确的一项是()A.“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所以无所谓有“有”,也无所谓有“无”。

B.本来就没有的人,不存在无了不无了的问题与讨论,即有人是问题讨论的前提。

C.“有”与“无”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互相统一,共同构成了宇宙本体。

D.“有”与“无”的转化与区别,都是“道”的驱动使然,无“道”即无“有”“无”。

9.根据本文的阐述,下列对“道可道非常道”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真正的道是非常特殊的。

B.真正的道是难以言传的。

C.循道而行是真正值得称道的。

D.追求正义之道而非平常之道。

10.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道”的学说并不是老子的首创,而是在总结前人特别是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

B.老子在寻求“名”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念、概念,并深入到世界的终极本原。

C.“道”不因人事的消逝而消逝,换言之,即使在无天无地无人之前或之后,仍然还有“道”的存在。

D.我们难以找到最大的数字,因为在任何数字之上还有更大的数字,直到无穷大,其本质即是“道”。

11.联系全文,理解画线句“大‘道’是树,是树根”的涵义。

(3分)(不超过25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一位老者和他的歌(西班牙)巴罗哈·内西清晨,当公鸡雄赳赳地引颈长鸣,当云雀从播了种的大地上凌空飞去时,我,从他家出来,外衣搭在肩上,毫无目的地,沿着大路向前走去。

日日夜夜,顶着如火的骄阳,冒着凛冽的寒风,我漫无目的地继续走我的路。

有些时候,一些主观臆想出来的危险使我心惊胆战,而另外一些时候,我却又能冷静地面对眼前现实存在的危险。

为了排遣寂寞,我边走边唱。

随着映入眼帘的景致,我一会儿唱起欢快的歌,一会儿又唱起忧郁的歌,或者吹起口哨,或者轻声低吟。

有时候,走到一扇窗门前,我便故意洋洋自得地高声唱起来,或者故意喊起来,希望别人能听见我的声音。

“会有一些窗户打开,并且还将会露出一张张欢悦洋溢的笑脸。

”我这样想着。

然而,没有。

没有一扇窗户打开,没有一个人走出来。

我天真地继续唱着歌。

可是,这儿,那儿,都露出了一张张凶恶的面孔,一双双敌视的眼睛,瘦骨似柴的手中握着棍棒,他们戒备着。

“也许我冒犯了他们。

”我想,“这些人并不想对我怎么样。

”外衣搭在肩上,我继续毫无目的地,也不知为什么,唱着歌,吹着口哨,哼着小曲,漫步向前走去……许久以来,猫头鹰凄凉的叫声,狼的嗥叫声,还有这种孤独感,使我痛苦,使我不安。

因此,我想到都市去。

但是当我正要进城门时,他们把我拦住了。

他们同我讲条件,说是只要我把比生活本身更美丽的梦留在门口,他们就放我进去。

“不,不。

”我低声咕哝道,“我情愿回到我原来的路上去。

”外衣搭在肩上,我毫无目的地,也不知为什么,唱着歌,吹着口哨,哼着小曲,信步继续走我的路。

田野里的聒噪声,溪水中的哗哗声,还有乌鸦那不祥的叫声,不禁使我瑟瑟发抖。

后来,他们终于无条件放我进去了。

然而当我置身于城市中,我却感到气闷、窒息,我透不过气来。

我重又回到原野上........……今天,一位同事对我说:“你就在这儿休息吧。

你为什么不生活在人们中间呢?在现实中,有风平浪静的沙渚,你可以找到一些地方,那里人与人之间不会是这般凶恶,这般充满威胁。

”“朋友,”我回答说,“我是一个行者,一个到处漂泊、从不在哪儿扎下根来的人。

我是风中的一分子,海中的一滴水。

”如今,我就像一个攀登者,攀上顶峰后,往身后一看,才发现原来自己走了这许多冤枉路。

可是,最终还是到达了目的地。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变化无穷,它一直在寻找人生永恒的答案。

我已经在生活中找到了我的位置。

如今,孤独不再使我悲伤,田野里悲凉的瑟瑟声,乌鸦凄苦的叫声也不再使我心惊胆战。

如今,我认识了树木,夜莺在它的枝头上唱歌;我认识了星星,夜色中,它神秘地眯着眼睛。

我发现了无情时光的温柔,我赞美静谧的黄昏。

晚霞中,一缕轻烟升起在地平线上。

就这样,外衣搭在肩上,我继续唱着歌,吹着口哨,哼着小曲,沿着这条我从未选择过的路,向前走去。

如果命运之神想切断这条路,那就随它去好了。

至于我,即使能够抗议,我也不会抗议……12.本文四处使用“毫(漫)无目的地”,其作用是什么?(4分)13.联系上下文,指出“我重又回到原野上”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