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型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22年北京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北京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北京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糖被的功能为: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和④ ______ 等。

2、亚病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一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条件下,经过不同的代谢途径最终会产生不同数量的ATP,例如经EMP途径可净产______个ATP,经HMP途径产______个ATP,经ED途径产______个ATP,而经EMP+TCA途径则可产______个ATP。

4、摇床振荡培养通常用来培养______微生物,享格特的厌氧操作方法通常用来培养______菌。

5、真菌菌丝有两种类型,低等真菌的菌丝是______,高等真菌的菌丝是______。

6、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______,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______和德国学者______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7、酵母菌经______作活体染色后,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呈______ 色,死细胞呈______色;细菌经______染色后,活细胞在紫外光显微镜下会发出______色荧光,死细胞则发出______色荧光。

8、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9、根据F质粒的不同情况可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菌株。

10、补体的本质是一类______,它能被任何一种______所激活,然后发挥其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作用。

二、判断题11、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类。

在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12、Na+,K+-ATP酶利用ATP的能量将胞内K+“泵”出胞外,而将胞外Na+“泵”入胞内。

()13、至今所知的一切光合磷酸化作用,都需要叶绿素或菌绿素的参与。

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固态成型工艺学考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固态成型工艺学考试题

一、填空题:1. 实际轧制变性区分成弹性变性区、塑性变形区、弹性恢复区。

2. 根据金属沿横向流动的自由程度,宽展可分为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3. 开始冲孔的质量问题有走样,闭式冲孔的质量问题有壁厚不均、横向裂纹、纵向裂纹。

4. 计算平面各向异性系数的公式是Δr=r 0+r 90+2r 45。

5. 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拉拔方式主要有:无心棒拉拔、短心棒拉拔、长心棒拉拔、游动心棒拉拔。

二、简答题:1. 画出轧制单位压力分布的实验图:答:如图所示。

2. 列出卡尔曼微分方程的假设条件答:1)轧件金属性质均匀,可看作均匀连续介质;2)变形区内沿轧件横断面上无剪应力作用,各点的金属流动速度,正应力及变形均匀分布;3) 轧制时,轧件的纵向、横向和高向与主应力方向一致;4) 轧制过程为平面变形(无宽展),塑性方程式可写成:5) 轧辊和机架为刚性。

3.什么是FLC 和FLD ?其使用意义是什么?答:FLD 是材料成形极限图,FLC 是材料成形极限曲线。

作用:材料成形极限图是判断和评定板料成形的最简单和直观的方法。

是解决板料冲压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4.影响板料成形性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答:材料特性:1)化学成分;2)显微组织;3)织构;加工条件:1)成形速度;2)试件加工;3)摩擦及润滑条件。

5.什么是塑性应变比和平面各项异性系数?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塑性应变比是单向拉伸时,宽度方向应变和厚度方向应变的比值,又称为厚度异性指数。

平面各项异性系数用板平面内不同方向上板厚方向性系数r 值的差值Δr=r0+r90+2r45来表示。

塑性应变比表示板料抵抗失稳变薄的能力,特别是压延过程。

平面各项异性系数则反映了在压延成形中凸耳的形成。

小于零是凸耳在45度方向,大于零时凸耳在0和90度方向。

等于零不产生。

三、论述题:1. 论述平砧拔长、上平下V 拔长、上下V 型拔长的原理。

答:平砧拔长时,和砧面接触的部分区域形成难变形区,两边不和砧面接触的部分形成小变形区,中间部分形成大变形区。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模拟三套卷及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模拟三套卷及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模拟三套卷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试题编号:809 试题名称:冶金物理化学一.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1.试用热力学原理简述氧势图中各直线位置的意义。

2.简述规则溶液的定义。

3.简述熔渣分子结构理论的假设条件。

4.已知金属氧化反应方程式(1)、(2)、(3),判断三个方程式中,哪个M是固相,液相,气相?确定之后,计算M的熔点和沸点。

已知(1)2M+O2 = 2MO(s)ΔG1θ= -1215000 + 192.88T(2)2M+O2 = 2MO(s)ΔG2θ = -1500800 + 429.28T(3)2M+O2 = 2MO(s)ΔG3θ = -1248500 + 231.8T5. 简述三元系相图的重心规则。

6. 试推导当O2在气相中的分压小于0.1Pa时硫容量的一种表达式。

7. 试写出熔渣CaO-SiO2的光学碱度的表达式。

8. 推导在铁液深度为H的耐火材料器壁上活性空隙的最大半径表达式。

9. 简述双膜传质理论。

10. 试推气固相反应的未反应核模型在界面化学反应为限制环节时的速率方程。

二.计算题(30分)在600℃下用碳还原FeO制取铁,求反应体系中允许的最大压力。

已知:FeO(s) = Fe(s)+ 1/2 O2(g) Δr Gθ= 259600 –62.55T ,J/molC(s) + O2 = CO2(g) Δr Gθ= -394100 + 0.84T,J/mol2C(s) + O2(g) = 2CO(g) Δr Gθ= -223400 - 175.30T ,J/mol 三.相图题(25分)1)标明各相区的组织。

2)分析x点的冷却过程,画出冷却曲线,并用有关相图的理论解释。

四.对渣-钢反应 [A] +(B2+) = (A2+) + [B] (25分)(1)分析该反应有几个步骤组成。

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型理论与工艺期末复习要点

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型理论与工艺期末复习要点

液固相变驱动力:G H TS;GV GS GL HS TSS (HL TSL) (HS HL)T(SS SL) H TS; T=Tm (GV)TTm Hm TmSm 0
Sm Hm /Tm (近似认为H、S 不随温度变化) GV H(1T /Tm) HT /Tm 形核驱动力:GVt VHT/Tm; 形核阻力:Gi A 总自由能变化:△G= △GVt+Gi
tlti热流方向与晶体生长方向相反热流方向与晶体生长方向相反ti热流方向与晶体生长方向相同热流方向与晶体生长方向相同ttm??gvt?tm??hm?tm?sm?0??sm??hmtm近似认为?h?s不随温度变化??gv??h1?ttm??h?ttm形核驱动力
第一章 正温度梯度:TL>TI 热流方向与晶体生长方向相反 负温度梯度:TL <TI 热流方向与晶体生长方向相同 铸造:将满足化学成分要求的液态合金在重力场或其它力作用下引入到预制好的型腔中,经冷却使其凝固成为具有 型腔形状和相应尺寸的固体制品的方法。又称为凝固成形或铸造。 铸件:液态金属凝固成形获得的制品称为铸件。 充填:机械过程,改变材料的几何形状。 凝固:冷却过程,即热过程,改变材料性能。 工艺形态学角度描述如下:液态材料在场的作用下产生的质量力,为其有效的运动提供了能量,作为传递介质的铸 型,则为材料提供了形状信息,而材料的性能信息来自材料自身状态的转变特性和介质传热特性。 热量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微观上:金属原子由“近程有序”过渡到“远程有序”或“远程无序” ,得到 晶体或非晶体。宏观上:液态金属热量传递给环境,使之形成一定形状和性能的固体(铸件) 。 液态成形中的基本问题:① 凝固组织的形成与控制。② 传热分析和控制。③ 铸造缺陷的防止与控制。 凝固技术的发展:① 定向凝固技术② 快速凝固技术③ 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第二章

北科大《固态转变》研究生课程考题历年整理及部分答案

北科大《固态转变》研究生课程考题历年整理及部分答案

北科大《固态转变》研究生课程考题历年整理及部分答案1.从自由能成分曲线,相界面,原子扩散方式,新相的成分和结构状态,驱动力,形核的方式,显微组织区分调幅分解和形核长大型相变。

2.什么是第一类相变,什么是第二类相变,并举例?⏹分类标志:热力学势及其导数的连续性。

自由能和内能都是热力学函数,它们的第一阶导数是压力(或体积)和熵(或温度)等,而第二阶导数是比热、膨胀率、压缩率和磁化率等。

第一类相变(一级相变):凡是热力学势本身连续,而第一阶导数不连续的状态突变,称为第一类相变。

第一阶导数不连续,表示相变伴随着明显的体积变化和热量的吸放(潜热)。

普通的气液相变、液固相变、金属和合金的多数固态相变、在外磁场中的超导转变,属于第一类相变。

第二类相变(二级相变):热力学势和它的第一阶导数连续变化,而第二阶导数不连续的情形,称为第二类相变。

这时没有体积变化和潜热,但膨胀率、压缩率和比热等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上出现跃变或无穷的尖峰。

超流、没有外磁场的超导转变、气液临界点、磁相变、合金中部分有序-无序相变,属于第二类相变。

习惯上把第二类以上的高阶相变,通称为连续相变或临界现象。

玻色-爱因斯坦凝结现象是三级相变。

按相变方式分类:形核长大型相变、连续型相变……<材基P595>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相似问题:相变的分类有哪些,其分类标准是什么?3.下图哪个是第一类相变,哪个是第二类相变,并说明理由?⏹从热力学函数的性质看,第一类相变点不是奇异点(singularity),它只是对应两个相的函数的交点。

交点两侧每个相都可能存在,通常能量较低的的那个得以实现。

这是出现“过冷”或“过热”的亚稳态以及两相共存的原因。

第二类相变则对应热力学函数的奇异点,它的奇异性质目前并不完全清楚。

在相变点每侧只有一个相能够存在,因此不容许“过冷”和“过热”和两相共存。

4.根据经典形核公式计算再结晶临界形核尺寸(给定存储能和界面能);若位错提供主要的储存能,(给定位错密度和单位位错的能量)导出临界形核尺寸和位错密度的关系;评论经典形核理论的可行性?⏹经典形核理论假设核心的界面能与大块晶体的界面能相等,但是小原子团的界面非常漫散,尤其是当脱溶转变的母相成分接近调幅分解成分时,没有明确的相界面。

北科大材料成型考试题目

北科大材料成型考试题目

一、论述粉末冶金在材料制备和加工中地位和作用,以及粉末冶金制备技术的优缺点?1.优点(1)可生产普通熔铸法难于生产的材料①多孔材料(孔隙度可控);②假合金(如Cu-W);③复合材料,如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弥散强化材料、纤维强化材料;④特种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某些P/M材料与熔铸材料相比,性能更优越①避免成分偏析、晶粒细,组织均匀,性能大幅提高。

如,粉末高速钢、粉末高温合金。

②钨、钼、钽等难熔金属采用熔铸法晶粒粗大、纯度低,工业上一般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

(3)对制品成型有明显优势①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工艺(近净成型near net-shape);②可大批量生产同一零件;③形状很复杂零件(如齿轮、凸轮或多功能零件)的制造公差窄;④不需或可简化机械的精加工作业;⑤节能、省材;⑥可制造自润滑材料。

2.缺点①粉末成本高;②形状、尺寸受到一定限制;③成形模具较贵;一般要生产量在5000~10000个/批,才经济。

④烧结零件韧性相对差(但可通过粉模锻造或复烧改善)。

二、简述空气雾化制粉的四个区域并简述空气雾化制粉的影响因素?负压紊流区—高速气流的抽吸作用,在喷嘴中心孔下方形成负压紊流层;颗粒形成区—在气流冲击下,金属液流分裂为许多液滴;有效雾化区—气流汇集点对原始液滴产生强烈破碎作用,进一步细化;冷却凝固区—细化的液滴的热量迅速传递给雾化介质,凝固为粉末颗粒。

气雾化制粉的影响因素(1)气体动能(2)喷嘴结构(3)液流性质(4)喷射方式三、什么是温压成型技术,其有什么特点?温压成型技术是在混合物中添加高温新型润滑剂,然后将粉末和模具加热至423K左右进行刚性模压制,最后采用传统的烧结工艺进行烧结的技术,是普通模压技术的发展与延伸,被国际粉末冶金界誉为“开创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应用新纪元”和“导致粉末冶金技术革命”的新型成型技术。

特点:(1)密度高且分布均匀常规一次压制-烧结最高密度一般为7.1g/cm3左右,温压一次压制-烧结密度可达到7.40-7.50 g/cm3,温压二次压制-烧结密度可高达7.6g/cm3左右。

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形理论与工艺复习题

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形理论与工艺复习题

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形理论与工艺复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作业11、哪些现象说明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全部破坏?以下现象说明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全部破坏:(1)物质熔化时体积变化、熵变(及焓变)一般均不大。

[注意:简答题此部分可略:如金属熔化时典型的体积变化△Vm/V(多为增大)为3~5%左右,表明液体原子间距接近于固体,在熔点附近其系统混乱度只是稍大于固体而远小于气体的混乱度。

](2)金属熔化潜热比其汽化潜热小得多(1/15~1/30),表明熔化时其内部原子结合键只有部分被破坏。

2、实际液态金属的结构是怎样的?实际液态金属和合金由大量时聚时散、此起彼伏游动着的原子集团、空穴所组成,同时也含有各种固态、液态或气态杂质或化合物,而且还表现出能量、结构及浓度三种起伏特征,其结构十分复杂。

1.过冷度对液固态转变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的作用,对均质形核临界形核半径、临界形核功、形核速率有何影响;PPT20之前2.试推导均质形核临界晶核半径;PPT16 173.试推导液固相转变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PPT124.影响异质形核的因素:形核温度T:合金成分一定,过冷度大于某一值时,T↓,形核速率υ↑。

形核时间:满足形核条件时,形核时间↑,形成晶核的数量n↑。

形核基底的数量:其他条件一定时,形核基底数量↑,形成晶核的数量n↑接触角θ:接触角θ↓,形核速率υ↑。

形核基底的形状:形核基底界面为凹面时,临界晶核体积最小,形核功也最小,最易形核。

5.促进形核、抑制形核的措施及其应用举例促进形核:增大冷却速率;T;晶粒细化剂,异质形核;机械、超声振动,电磁搅拌,枝晶破碎。

抑制形核:快冷,非晶;去除固相质点;悬浮熔炼或熔融玻璃隔离,避免坩埚表面成为异质形核的基体。

6.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的生长方式粗糙界面(金属):连续长大光滑界面(非金属、亚金属):侧面长大(二维晶核台阶、晶体缺陷台阶)连续生长:粗糙面的界面结构,有许多位置可供原子着落,液相扩散来的原子很容易被接纳并与晶体连接起来,且在生长过程中仍可维持粗糙界面结构。

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形理论与工艺复习题答案10-19

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形理论与工艺复习题答案10-19

第10讲铸件的宏观组织1、简述铸件典型晶粒组织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的形成机理各是什么?2、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

假设右图PQ线是C S’(T1时固相成分)与界面处固相成分C S*的算术平均值,试证:C S"= C0(2-k0)3、如何在铸件中获得细等轴晶组织?第11讲砂型铸造1、试述砂型铸造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12讲、第13讲特种铸造1、金属型铸造有何优点?2、熔模铸造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工序?该方法有何特点?3、试述压力铸造、低压铸造与差压铸造各自的特点。

试分析三者的异同。

4、什么是离心铸造?它有何优缺点?它应用在什么场合?5、什么是实型铸造?该方法有何特点?第14讲常用铸造合金与液态成形新工艺1、为什么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比灰铸铁高,而铸造性能比灰铸铁差?答:①灰铸铁中的片状石墨的强度、硬度极低(Rm≤20MPa),塑性接近于零,因此灰铸铁的组织如同在钢的基体中分布着大量裂纹,同时石墨尖角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容易导致铸件断裂。

所以灰铸铁的强度和塑韧性较差。

球墨铸铁通过球化处理使石墨呈球状,它对基体的缩减和割裂作用减至最低限度,基体强度的利用率可达70~90%,因此球墨铸铁具有比灰铸铁高得多的力学性能。

②因为灰铸铁的碳当量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范围小,并呈逐层凝固方式结晶,因而其流动性好,铸造性能好;而球墨铸铁的碳当量较高,一般是过共晶成分,结晶温度范围较宽,倾向于糊状凝固,在结晶后期外壳不坚固,不足以承受本身石墨化的膨胀压力,促使型腔扩大,故它比灰铸铁易于产生缩孔、缩松、皮下气孔、夹渣等缺陷,因而铸造性能比灰铸铁差。

2、铸钢与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答:①一般而言,铸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塑韧性,其力学性能比铸铁好。

而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它对基体的缩减和割裂作用减至最低限度,基体强度的利用率可达70~90%,抗拉强度可以和钢媲美(Rm=400-900MPa),塑韧性较好(A=2%~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7
8
四、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表面张力 2、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3、过热度 4、铸件模数 5、内冷铁
五、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简述结晶温度范围很窄的合金的停止流动的机理。 2、影响异质形核的因素都有哪些?
3、试述热过冷与成分过冷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铸件中铁豆缺陷是如何形成的。 5、试述减少和排除铸件中夹杂物的措施。
10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10分,每题1分)
1、界面前沿没有成分过冷时,界面倾向于以平面方式生长。是 。 (a)正确的;(b)错误的 2、铸钢的铸造工艺性比铸铁差,其主要原因是:铸钢的浇注温度和收缩率 分别是______。 (a)高、小;(b)低、小;(c)低、大;(d)高、大 3、正常偏析与析出性气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是 。(a)正确的;(b)错误的 4、内浇口与横浇道的合理连接形式( )。
1
• • • • • • • • • • •
二、判断题(10分,共10题,每题1分) 1、凝固区域的宽度是由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决定的。 2、界面前沿没有成分过冷时,界面倾向于以平面方式生长。 3、常规铸造工艺过程的冷却速度一般在104℃/s~109℃/s之 间。 4、水平区熔法是一种快速凝固方法。 5、铸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二次氧化夹杂物。 6、实型铸造工艺中的铸型无分型面。 7、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比灰铸铁高,铸造性能比灰铸铁 好。 8、顶注式浇注系统的优点之一是金属液流动平稳、不易氧 化、无激溅。 9、铸件中的气孔是一种特殊的夹杂。 10、冷裂的形成机理有液膜理论与强度理论。
三、推导题(10分,每题5分)
1、试推导平衡结晶时的溶质再分配公式
k0C0 C 1 (1 k0 ) f S
* S
C0 C 1 (1 k0 ) f S
*பைடு நூலகம்L
12
2、设一球形铸件的半径为r,试计算其当量厚度(或称模数);并根据平 方根定律的折算厚度法则,推导凝固速度dr/dt与凝固时间t的关系表达式 。
。当铸造应力超过
5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界面前沿没有成分过冷时,界面倾向于以平面方式生长。
2、水平区熔法是一种快速凝固方法。
3、铸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二次氧化夹杂物。 4 、顶注式浇注系统的优点之一是金属液流动平稳、不易氧化、 无激溅。 5、热压室压铸机的铸型有加热装置。 6、开放式浇注系统是金属液通过冒口浇注到铸型的浇注系统。 7、真空密封造型工艺中的造型材料可以不用粘结剂。 8、白口铸铁的铸造性能比灰口铸铁好。 9、热裂的形成机理有液膜理论与强度理论。 10、大气压力冒口是一种暗冒口。
5、铸件结构设计的合理形式( )。
11
6、金属液的凝固温度范围大则流动性好。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7、开放式浇注系统在浇注的过程中内浇口处的流速较小,充型平稳,常 用于易氧化合金的 浇注。是 。(a)正确的;(b)错误的 8、以下相同体积的铸钢件中,其凝固时间最长的形状是 。 (a)立方体;(b)圆柱体;(c)球体;(d)长方体 9、金属液的充型能力与铸件结构、铸型温度有关。是 。(a)正 确的;(b)错误的 10、熔模铸造是浇注时石蜡熔失后金属液填充的过程。是 。(a) 正确的;(b)错误的
3
• 五、推导题(5分) • 试推导平衡结晶时的溶质再分配公式。
• 六、 论述题(30分,共3题,每题10分) • 1、试述影响铸件温度场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 2、试分析在铸件中获得细等轴晶组织的措施。
• 3、什么是缩孔?请分析缩孔的形成机理、形成原因与条件。
4
2015年 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_、_、_、_、_和__等。
2、典型铸件的结晶组织由 表面


三个晶区组成。
3、除纯金属和共晶成分合金外,铸件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存在 3 个区域,即固相区、凝固区和液相区。根据凝固区域的结构特点,可分 为4种边界: 、 、 、 。
4、根据共晶合金结晶时两相的相互关系不同,可将共晶合金的生长方式 分为 生长和 生长。
5、浇注系统是液态合金充填铸件型腔所经过的通道,包括 、 、 等。 6、根据凝固区域的宽度不同,铸件的凝固方式主要有: 7、铸造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 一定的数值,将会引起铸件产生 或 。 8、铸件宏观偏析的种类主要有: 、 、 、 、 、 等。 、 。 、
2
• • • • • • • • • • • • • • •
三、名词解释(10分,共5题,每题2分) 1、表面张力 2、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3、熔模铸造 4、冒口 5、正常偏析
四、 简答题(35分,共7题,每题5分) 1、简述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的停止流动的机理。 2、影响异质形核的因素都有哪些? 3、试分析平方根定律与折算厚度法则的联系与区别。 4、根据凝固区域的宽度不同,凝固方式如何分类? 5、试述热过冷与成分过冷的联系与区别。 6、与砂型铸造相比,金属型铸造有何优点? 7、试述减少和排除铸件中夹杂物的措施。
五、综合题(20分,每题10分)
1、试述影响铸件温度场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2、试分析在铸件中获得细等轴晶组织的措施。
13
6、简述预防和消除铸件晶界偏析的措施。
六、论述题(15分,每题5分)
1、论述防止铸件出现析出性气孔的途径。
2、试述影响铸件温度场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3、论述逆偏析的形成机理和条件。
9
2017年 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决定凝固区域宽度主要因素:______、 _____。 2、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3、凝固过程中的传热方式主要有 、 和 。 4、下列条件如何变化有利于成分过冷:液体中的温度梯度GL 、原始成 分浓度C0 、平衡分配系数k0 、凝固温度区间 。 5、浇注系统是液态合金充填铸件型腔所经过的通道,包括 、 、 、 等。 6、铸造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 、 、 。 7、铸件宏观偏析的种类主要有: 、 、 等。 8、除纯金属和共晶成分合金外,铸件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存在 3个区 域,即固相区、凝固区和液相区。根据凝固区域的结构特点,可分为4种边 界:固相边界及 、 、 。 9、大部分金属的微观固液界面结构是 界面,其生长方式为 生长。
• • •

• •
• 2013 年 试题 一、填空题(10分,共5题,每空1分) 1、大部分金属的微观固液界面结构是 界 面,其生长方式为 生长。 2、根据共晶合金结晶时两相的相互关系不同,可 将共晶合金的生长方式分为 生长和 生长。 3、典型铸件的结晶组织由 、 和中心 等轴晶区三个晶区组成。 4、枝晶偏析可以通过 方法加以消除。 5、铸造应力按形成原因可分为_____、 __和 ______。
四、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简述宽结晶温度范围合金液的停止流动机理。 2、下图为一丁字形铸件,试分析该铸件在浇注后的 凝固过程中,A(铸件凸起处)、B(平面)、C(凹 角)三处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3、缩孔的形成基本原因、形成条件。 4、简述分析非金属夹杂物形成的三个阶段。 5、简述铸件热节实现冒口补缩需要具备的条件;除 了改进冒口本身外,常应用哪些措施提高冒口补缩距 离。 G 6、浇注系统最小截面积的计算公式(即奥赞公式)为: F 2 gH ,指出公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