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研究院:2017年新闻资讯类APP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报告

2017年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报告

2017年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报告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新闻资讯领域注入活力2016年是各种新兴技术爆发式发展的一年,直播已成互联网基本设施之一,VR、AR、人工智能等也在应用层面上多点开花。

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加速了技术风口的到来。

新兴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获取资讯的方式,其成产业化的应用,促进了新闻资讯领域的技术升级,并为其注入了新鲜活力。

机器算法成内容分发主流,提升环节效率,促进流量格局改变从全量搜索、主动订阅,到编辑推荐,用户获取信息的信噪比不断提高,但在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的大环境下,适合于分发头部媒体内容和培育品牌IP的纯编辑推荐方式已不足以完全满足内容生产与获取需求。

机器算法的出现,一方面,扩充了内容分发的容量,提高了内容分发的效率;另一方面,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流量格局的结构性变化。

此外,面对巨大的内容日产量,机器算法也已取代人工筛查成为鉴定抄袭内容和过滤低质量内容的主要方式,提升了内容筛选等环节的效率。

资质核查严格化,政策规定具体化,推动行业发展更加规范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互联网新闻行业逐步壮大。

近年来,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互联网新闻相关政策逐步收紧:一方面,主管部门在相关资质的核发和审查上也更加严格,截止2016年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单位仅有294家;另一方面,对于直播等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社交传播等界限相对模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规定更加具体和清晰。

伴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未来互联网新闻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规范。

移动新闻资讯月度覆盖人数6.2亿,是低渗透率的高增量市场2017年6月,PC端新闻资讯服务月度覆盖人数达到4.8亿,在PC网民中的渗透率同比上升1.8%至90.1%;移动端新闻资讯服务月独立设备数达到6.2亿,在移动网民中的渗透率同比上升10.5%至55.5%。

移动互联网使得获取资讯服务的门槛和成本都大大降低,也使得人们的资讯消费行为变得更频繁和更多样。

速途研究院:2017年小程序市场研究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小程序市场研究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小程序市场研究报告回溯小程序的发展,最早发布在2016年,经历一年的内测、公测、调试,小程序在2017年1月才正式对外发布。

小程序是微信平台搭建的功能服务拓展中心,具有几个鲜明特点: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

小程序也被定位为轻量化的应用程序,做为一个通用的服务平台来拉近用户与服务者的距离。

作为各个应用的流量入口,小程序相比于传统APP,不需要等待打开APP的时间以及注册时间,这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2017年微信小程序市场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户调研,分析讨论小程序市场的发展趋势。

用户规模接近微信用户一半2017年是小程序的元年,这一年小程序开始普及,有超过一亿的用户使用小程序。

预计,2018年将是小程序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一年,也会迎来爆发期。

届时,微信大约有10亿用户,而小程序的用户规模将接近微信用户的半数。

预计到2020年,小程序的用户规模也将达到10亿人,这也是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后的预测,小程序将是微信用户必不可少的生活服务平台,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接受小程序的这种轻量化、干净、迅捷的工具。

小程序12月月活破3亿2017年下半年小程序的月活规模增长稳定,十一月份月活近2亿,在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小程序的月活规模出现一次明显的增长。

引爆这次月活规模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微信平台在12月份上线跳一跳这款小游戏,一经发布便风靡一时,直接让小程序月活突破三亿人。

游戏是小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跳一跳的成功,小程序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续上线头脑王者、成语猜猜看、画画猜猜等小游戏。

用户对小游戏的高频使用和主动传播扩散促使小程序用户规模的扩大,市场渗透率也进一步提升。

工具类的应用最多腾讯高级副总裁张小龙提到过,小程序最终目的是实现线下场景化应用,不会为专门一个领域去准备,更多的是希望其作为一个通用的平台,让共同的行业获取更多的创新空间。

小程序作为通用的服务平台功能全面,在某些垂直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

速途研究院:2017年上半年美食APP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上半年美食APP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上半年美食APP市场分析报告中国可谓是美食大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捧热度始终不减,自央视出品美食类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后,美食行业也受此推动而快速崛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不少菜谱类APP、美食直播、短视频、新媒体平台的诞生,视频图文教做菜、分享美食、交流心得、在线商城购买食材成为美食行业的新玩法。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通过对国内美食APP行业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结合用户调研,分析讨论移动美食行业发展态势。

预计2017年美食APP用户规模将达到5200万人当下,不少美食APP均兼备做菜教学、美食资讯、购物商城、交流学习等多种功能,深受美食爱好者的追捧。

随着多款各具特色的美食APP涌现,该市场呈现出一番稳步发展的格局。

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美食APP用户规模呈现出增长态势,其中2014年增长速度较快,为2850万,增长率为46.2%,随后增速放缓,2016年较2015年增长700万,增长率为19.4%,预计2017年,美食APP用户规模将达到5200万人。

作为一个拥有千万级用户的市场,依旧还有很多可供挖掘的潜力。

49%的用户期望通过美食APP交流提升厨艺如今,大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无论是受生活节奏还是习惯的影响,不会做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受到健康生活概念的传播,自己动手制作美食成为新风尚。

通过美食APP 可以获取做菜的视频、图文教程,甚至可以通过商城直接获得菜谱中所需食材。

调查数据显示,在使用美食APP的用户中,有49%是喜欢做菜,想通过APP交流提升厨艺,42%想学习做菜,36%的用户想了解三餐营养搭配知识,33%的用户使用美食APP主要是为了方便购买食材。

美食APP用户满意度较高如今,做饭这件事的意义不再是单纯的解决温饱问题,更多的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美食APP不仅需要注重食谱的质量,还得在产品架构和APP交互和视觉设计等方面下功夫。

资讯app调研报告

资讯app调研报告

资讯app调研报告资讯App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资讯App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

本报告对资讯App的使用情况、用户需求以及市场竞争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我们在社交媒体、论坛、线下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1. 资讯App的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在手机上下载了至少一款资讯App,其中80%的受访者每天都会打开资讯App查看新闻。

同时,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花费在资讯App上的时间超过1小时。

2. 用户需求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资讯App提供的新闻内容质量较高。

另外,65%的受访者更喜欢在资讯App上阅读新闻而非传统纸质媒体。

同时,用户对资讯App的功能有一定要求。

67%的受访者希望资讯App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推荐相关的新闻内容。

59%的受访者希望资讯App支持个性化设置,如字体大小、推送通知等。

此外,用户也希望资讯App有交互性,如评论、点赞等功能。

3. 市场竞争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知名的资讯App,如今日头条、新浪新闻等。

然而,调查显示用户对这些资讯App并不满意。

有3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这些资讯App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

四、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1. 提升内容质量资讯App应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以满足用户需求。

可以通过加强新闻编辑团队、与专业媒体合作等方式实现。

2. 强化个性化推荐功能考虑到用户对资讯内容的多样化需求,资讯App应加强个性化推荐功能,通过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3. 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资讯App应该支持用户的自定义设置,如字体大小、推送通知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 提供互动性功能为了与用户进行更好的互动,资讯App应提供评论、点赞等功能。

速途研究院:2017年中国移动电台行业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中国移动电台行业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中国移动电台行业分析报告在智能手机和网络没有普及的年代,人们习惯通过收听电台来娱乐和获取知识信息。

在智能手机普及以后,电台渐渐淡化在用户的视野中。

2012年左右,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移动电台APP被开发出来,在资本的推动下移动电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多个移动电台APP相继加入市场竞争。

移动电台突破了地域限制和内容单一的局限,将更多元的内容传递给用户。

然而,变现手段单一却始终是移动电台发展的痛点,正处于成熟期的移动电台市场培养自己的UGC和PGC将是平台寻求发展的突破点。

速途研究院的分析师通过对2017年移动电台APP市场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户调研,分析讨论移动电台行业现状及发展态势。

移动电台用户2018年将达到2.91亿数据显示,2019年移动电台用户规模将突破三亿。

2012年至2014年是移动电台市场的成长期,市场孵化迅速,用户增长率在2014年达到了95.9%的巅峰值。

在2014年之后移动电台市场走向了成熟期,增长率持续下降回到平缓期。

出于市场的饱和,用户接近上限,短时间内用户规模将不会超过5亿。

2017年喜马拉雅FM用户增量最多通过与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7Q1移动电台市场研究报告》中移动电台APP的下载量进行对比,截至2017年底,得出近9个月移动电台下载量增量。

从上图数据可看出,喜马拉雅FM在近9个月之中用户增量最多,增长21775万。

喜马拉雅FM在全球拥有4亿用户,在移动电台行业处于领头羊地位;居于次席的是蜻蜓FM,增量达到了11303万。

早些年,大多移动电台APP处于混战局面,如今的移动电台市场竞争格局已经成型,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形成了双寡头局面,遥遥领先于行业的其他平台。

荔枝FM经过转型后也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行业内坐稳了“三哥”的位置,用户规模仅次于两位大哥,在2017年的用户增量上也排在了第三位,逐步向第一梯队靠拢。

各平台融资情况2018年初,移动电台行业率先发力,接连发生几笔金额巨大的融资事件。

速途研究院:2017年Q1移动电台行业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Q1移动电台行业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Q1移动电台行业报告电台广播凭借声音这一载体,向人们传递信息,早先于电视等视频媒体就以媒体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然而随着可视化的信息越来越普及,电台的应用空间被一度压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一批目标在用户碎片时间的移动电台产品,镀上了一层娱乐属性,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移动电台的出现,让电台市场迎来了第二春。

但是,经历了2014-016年的野蛮生长,如今的移动电台市场概念期似乎已过,从2016年下半年至今,未有一例融资出现。

甚至一度名列前茅的企业业已开始裁员。

移动电台市场寒冬已至,会再度逢春?还是终于耐不住历史的洗礼,随黄沙而去?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根据互联网已经公开的市场数据和监测数据,结合相关用户群体取样调查,分析讨论中国移动电台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移动电台用户今年将达到2.6亿伴随网络条件的成熟进步以及市场的逐步渗透,移动电台用户规模在2013、2014两年间呈现爆发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电台用户规模为0.4亿人,2014年上升至1.5亿人,增长率高达95.9%。

移动电台行业竞争激烈,逐渐扩大的市场规模也拉动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

自2015年起,移动电台用户规模增速放缓,2016年用户规模首次突破2亿大关,预计2017年移动电台用户规模将达到2.6亿人。

移动电台用户年龄分布均匀移动电台用户年龄分布方面,31岁以下用户占51.6%,31岁以上用户占48.4%,其中各年龄段用户分布较均匀。

其中男性用户相对较多,占比65.7%,女性用户仅占34.3%。

近年来,移动电台在内容方面可谓百花齐放,优质内容的出现和细分领域的优化,使得无论是学生群体、上班族还是中老年群体都能通过移动电台获取自己喜欢的音频内容。

移动电台APP下载量:喜马拉雅位列首位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4月份,喜马拉雅和蜻蜓均以40000多万的下载量处于第一梯队中,荔枝则以26830万的下载量居于第二梯队。

速途研究院:2017年Q3移动游戏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Q3移动游戏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Q3移动游戏市场分析报告进入到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逐渐从成熟走向创新,《王者荣耀》、《阴阳师》等现象级移动游戏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

各大游戏对于用户的争夺也是越发激烈,来自大厂的挤压使得中小型游戏厂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水,而移动游戏行业相关监管政策将会更加规范,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根据互联网公开数据与调查,对2017年第三季度移动游戏市场进行分析,解读移动游戏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2017上半年移动游戏营收根据各大上市游戏公司陆续发布的上半年报来看,腾讯以1062亿元的营收领跑,网易排名第二,营收为269亿元;完美世界、三七互娱的整体营收分别为35.9亿和30.8亿元。

从图中可以看出,游戏市场基本以腾讯、网易为主,其他游戏公司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移动游戏收入方面,基本上大多数公司移动游戏收入占比已经达到整体游戏业务一半以上的营收。

随着用户付费习惯的逐渐养成,用户也越来越愿意为优秀的移动游戏买单,如何在有限的市场中,获得用户并提高用户粘性,是每一个移动游戏厂商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单机移动游戏类型占比高速途研究院对第三季度游戏类型占比进行统计调查,其中单机类游戏占到了63%,网络类游戏占比37%。

以往因为手机内存等因素的制约,单机类移动游戏并不是很多,而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制作技术的提升,可玩性强、画面优质的单机游戏越来越普及,其中像今年很受热捧的《最囧游戏2》、《纪念碑谷》等都属于单机类移动游戏。

另外,由于游戏市场经历了一个疯狂的发展阶段,从而产生了众多同质化的网络游戏,使得行业乱象丛生,质量难以保障,对于移动网络游戏人才的挖掘和积累就显得至关重要。

移动端单机与网络游戏类型占比在移动单机游戏类型占比中,休闲益智类游戏占比达到了71%,而其他像冒险、动作、射击类游戏占比均在10%以下。

在网络类移动游戏中,角色扮演、休闲益智、策略类游戏分别占到了31%、27%、15%,网络类移动游戏在各个类型中都拥有着众多的用户,像策略类的《狼人杀》、休闲益智类的《球球大作战》、角色扮演类的《大话西游》等。

速途研究院:2017年Q3 国内手机地图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Q3 国内手机地图市场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7年Q3 国内手机地图市场分析报告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手机地图用户渗透率为90.8%,手机地图的功能已经从出行导航和查找路线全面升级为生活服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无论是出行平台、生活服务团购、外卖亦或是社交软件等各行各业都与地图的应用密不可分。

目前国内手机地图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各大地图厂商对自身品牌的扩张、宣传不遗余力。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手机地图在无人驾驶和智慧交通方向的地位也愈发重要。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2017年第三季度国内手机地图市场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户调研,分析讨论国内手机地图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手机地图用户规模增速放缓2012年我国手机地图用户数为2.76亿,但是较上一年增长率高达104%,这一年正处于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阶段,手机地图相较于纸质地图更为便捷,为用户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在2016年我国手机地图用户规模达到6.64亿,依旧保持很高的的增长速度。

不过随着手机地图用户渗透率的提升,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渐渐放缓,国内市场趋向于饱和,国际化战略成为手机地图下一个扩张发展的重要领域。

据悉,百度地图在2016年已经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出境游用户提供了地图服务,并计划于2020年,实现海外用户占比50%的目标。

百度和高德市场占有率平分秋色2017年Q3手机地图市场占有率显示,百度地图市场占有率为33.9%,高德地图市场占有率为33.8%,二者势均力敌、平分秋色,短时间内其他平台难以超越。

其中,微信的位置功能直接接入腾讯地图,依靠微信庞大的用户量,为高德地图导入充足的流量。

未来,高德也会依靠其庞大的数据库在智慧城市方面发力;腾讯地图占据14.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

未来百度地图会依靠其强大的搜索功能和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有望将地图从导航工具升级为智能出行决策平台。

手机地图累计下载量速途研究院通过对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豌豆荚和华为应用市场5个安卓平台的手机地图下载量统计发现,百度地图以44亿多的总下载量高居手机地图APP累计下载量榜首,高德地图以33亿的总下载量紧随其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途研究院:2017年新闻资讯类APP研究报告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已达到6.35亿,其中从移动端获取新闻的用户已经高达6.2亿。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

快节奏的生活及对信息的渴望使人们逐渐养成从网络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新闻资讯APP的实时性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

目前我国网民中新闻资讯APP的使用率已达83.4%之高。

多元化、碎片化、互动性已经成为新闻资讯APP的一个发展趋势,短视频的争夺战依旧是新闻资讯平台吸引用户强有力的竞争关键。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2017年国内新闻资讯平台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户调研,分析讨论国内新闻资讯类APP发展状况。

产品定位分析
新闻资讯平台都是以为用户提供新闻时事热点资讯为主。

今日头条、百度新闻、一点资讯和zaker新闻都属于聚合信息类新闻客户端,主要通过爬虫技术来抓取其他网络平台的内容,所以涉猎内容比较广。

主打算法推荐的今日头条,并不生产内容,而是从互联网中抓取海量的信息并根据用户阅读习惯将内容精准推荐给用户,在经过几番优化升级之后,现着力打造短视频和社交,旗下的西瓜视频投资近10亿,为提高自媒体时代原创内容而努力。

而微头条更是与身为社交媒体的微博相对,从最初的依赖于技术抓取转向为用户提供原创平台,可见内容一直是资讯类平台的重中之重。

澎湃新闻的标语是“专注时政与思想”,明确了澎湃新闻的定位为时政思想类内容。

其中的“问政”模块都为官方政务号,官方辟谣会在这一模块发布,提供权威信息。

此外还提供了“政在回答”模块,民生类的问题提问之后,会有官方解答。

侧重点的不同让澎湃新闻成为用户观看时政新闻的首选,也让其在众多平台中成为一支独秀。

新闻资讯平台下载量及昨日新增下载量
速途研究院通过对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豌豆荚和华为应用市场5个安卓平台的新闻资讯下载量统计发现,今日头条以35亿的总下载量高居榜首,腾讯新闻以32亿总下载量紧随其后。

而其他新闻客户端与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相比下载量要明显少得多,如三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和新浪,虽然成立时间早,但已经不敌后起之秀今日头条在大众心中的地位。

而在昨日新增下载量中,今日头条依然处在榜首,与其他平台拉开了很大距离。

今日头条成立时间与其他平台相比并不长,然而其发展速度之快,令其他平台望尘莫及。

新闻资讯APP功能重要性排名
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很重视新闻资讯类APP的信息更新速度,更新速度快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不至于刷新之后还是相同内容;其次有57.8%的受访者比较看重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多数用户表示只有内容丰富,符合自己信息获取意愿才会花费更多时间停留在新闻平台;此外智能推荐和搜索功能也是衡量新闻资讯平台优质程度的关键,智能推荐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推荐符合用户不同口味的资讯,做到千人千面,以此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提高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而搜索功能则能方便用户对精准内容的摄取,当然,这些都离不开丰富的内容储备。

目前,大多数新闻资讯平台都将视频设置为首页独立模块,更有甚者,将短视频、直播作为特色,致力于在这一方面大展宏图。

当然互动更贴也是新闻平台重要的功能,使用户能够评价,表达自己对时事热点的看法,引导形成二次舆论;还有9.8%的用户会经常关注本地信息,能随时了解周边实时动态资讯。

此外,所有的新闻资讯平台都包含不同的资讯种类,可以让用户能专注于某一领域,在垂直领域获取更多的内容。

头条成为用户经常关注的种类
新闻资讯不同种类的阅读量更多的取决于用户的兴趣,在调查中,多数用户表示经常关注实时头条新闻,这部分内容多为根据用户日常搜索习惯而推荐的内容或时下热门新闻话题,往往具备一定的舆论性和趣味性,更具吸引力。

在2017年底,新浪新闻客户端上线明日头条,使用户能提前24小时了解新闻动态,充分显示用户需求变化趋势。

而在垂直领域内容中,娱乐、时政、时尚和财经也是用户经常关注的内容。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认为:新闻资讯APP的意义在于为广大用户传播有价值的新闻热点,对国内外新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报道。

现如今各种资讯种类繁多,不乏标题党的存在,为了博取眼球和增加点击率,标题猎奇而内容空洞乏味,甚至完全没有任何联系。

不仅扰乱网络舆论环境,还会使媒体的公信力逐渐丧失,久而久之会让用户感到厌烦,最终对平台失去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