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

合集下载

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2.3 质控品(商业化)
目前已有性能稳定、可靠性好的进口和国产质控品供应。
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可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
根据有无靶值可分为: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①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② 冻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
(5)重新校准。用新的校准液校准,排除校准液的原因。重测失控项目,如果结果在控,则原来的失控为真失控,同批标本应全部重做。如果仍失控,则进行下一步。
(6)请专家帮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那可能是仪器或试剂的原因,只有和仪器或试剂厂家工程师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援了。
2.10 特殊情况的处理( Crubbs氏法)
失控分析
如果失控原因来自检测系统,为真失控。失控原因消除后,同批病人标本应重新测定。失控原因来自质控品,为假失控。病人结果报告可以发出。
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病人标本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对判断为真失控的情况,应该在重做质控结果在控以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
2.8 系统误差导致的失控
⑴ 22s规则: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 + 2s 或 - 2s,提示存在系统误差。称22s规则。
系统误差导致的警告
⑵ 41s 规则:1个质控品连续4次测定结果都超过 + 1s或 - 1s,或2个质控品连续两次测定都超过 + 1s或 - 1s,也提示存在系统误差。称 41s 规则。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标题: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是指通过规范的管理和监督措施,确保室内环境质量达到一定标准,保障居民健康和舒适。

建立健全的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减少室内污染、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建立室内环境监测体系1.1 制定室内环境监测标准:明确室内环境监测的指标和标准,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

1.2 定期进行室内环境监测:建立监测频次和方法,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1.3 实施室内环境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制定监测报告,为室内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室内环境质量管理2.1 制定室内环境质量管理规定:明确室内环境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和具体措施,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2.2 定期进行室内环境检查:建立检查制度,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 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培训: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室内环境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水平。

三、加强室内环境卫生管理3.1 制定室内环境卫生清洁标准:明确室内环境卫生清洁的要求和标准,建立清洁作业流程。

3.2 定期进行室内环境卫生检查:建立检查制度,定期对室内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确保卫生状况良好。

3.3 室内环境卫生培训:对清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清洁技能和卫生意识。

四、加强室内环境通风管理4.1 制定室内环境通风规范:明确室内通风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畅通。

4.2 定期进行室内环境通风检查:建立检查制度,定期对室内通风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4.3 室内环境通风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通风管理培训,提高其通风管理水平。

五、建立室内环境问题处理机制5.1 建立问题反馈渠道:建立室内环境问题反馈渠道,接受居民投诉和建议,及时处理问题。

5.2 制定问题处理流程:明确问题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3 室内环境问题处理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问题处理培训,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室内环境质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因此,为了保障室内空气的质量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制定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1.提供清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2.要求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规标准;3.预防和控制室内环境污染,防止人员因环境问题引发的职业病;4.保证室内环境与卫生要求相符。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单位的室内环境,包括办公楼、公共场所、商业场所以及员工宿舍等。

四、职责和义务1.公司应指定专人负责室内环境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2.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确保室内环境质量符合标准;3.公司应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环境质量符合标准。

五、室内空气质量控制1.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应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包括臭氧、有害气体、颗粒物等,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2.室内通风系统管理:应定期对室内通风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3.室内空气净化:应采用适当的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室内空气净化效果良好;4.室内禁烟:公司应建立严格的禁烟制度,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六、室内环境湿度和温度控制1.室内环境湿度控制:应根据相关标准,控制室内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2.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室内温度,确保员工的舒适度;3.湿度和温度的监测:应定期对室内湿度和温度进行监测,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七、室内照明质量控制1.室内照明设计:应根据相关标准和需求,合理设计室内照明系统,保证照明质量;2.室内照明设备选择:应选择能耗低、光效高的照明设备,确保照明质量和能源节约;3.室内照明维护:应定期对照明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照明效果良好。

八、室内各种材料控制1.室内装修材料选择:应选择环保、无毒、无污染的室内装修材料;2.室内材料使用: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使用室内材料,避免造成污染;3.室内材料检测:应对室内装修材料进行检测,确保不含有害物质。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标题: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引言概述: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是指为了确保室内环境质量达到一定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规定。

它涉及到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控制、噪音控制、照明、室内装饰等多个方面,对于保障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至关重要。

一、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1.1 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1.2 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过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1.3 保持室内通风畅通,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二、温湿度控制
2.1 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室内温湿度。

2.2 配备空调和加湿器、除湿器等设备,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3 定期清洁空调设备和更换过滤网,确保空气质量。

三、噪音控制
3.1 采用隔音材料装修室内,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

3.2 安装隔音窗、门等设备,有效隔绝噪音源。

3.3 定期检查室内设备的噪音情况,及时维护和更换。

四、照明控制
4.1 选择适宜的照明设备,保证光线璀璨且均匀。

4.2 避免眩光和闪烁,保护员工视力健康。

4.3 定期清洁灯具和更换灯泡,确保照明效果和安全。

五、室内装饰控制
5.1 选择环保材料进行室内装修,避免有害气体释放。

5.2 避免使用含甲醛等有害物质的装饰材料。

5.3 定期清洁室内装饰物,减少灰尘和细菌滋生。

结论: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是确保室内环境舒适和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室内环境质量,保障员工和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建立完善的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是企业和单位必须重视和实施的重要任务。

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室内质控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室内质控操作规程是指为了确保室内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本文将从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照明管理、温湿度调节和室内清洁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室内质控操作规程的要点。

一、室内空气质量1.1 定期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1.2 室内空气净化:安装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1.3 室内绿化:增加室内植物数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

二、噪音控制2.1 声音隔离:采用隔音材料,如隔音窗、隔音门等,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2.2 声音吸收:在室内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安装吸音材料,减少室内噪音的反射。

2.3 噪音源控制: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采用噪音低的设备,减少噪音源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三、照明管理3.1 自然光利用:合理利用自然光,增加室内采光面积,减少对室内照明的依赖。

3.2 照明设计: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照明强度,确保光线充足且均匀。

3.3 节能照明:使用节能灯具,如LED灯等,减少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温湿度调节4.1 温度控制:根据季节和人员活动情况,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保持舒适的工作环境。

4.2 湿度控制:根据室内活动需求,控制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3 空调维护:定期检查和清洁空调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温湿度调节效果。

五、室内清洁5.1 日常清洁:定期清洁室内地面、墙壁、家具等,保持室内整洁,减少灰尘和细菌的滋生。

5.2 定期消毒: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如洗手间、会议室等,杀灭细菌,防止疾病传播。

5.3 室内环境监测:定期进行室内环境检测,如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论:室内质控操作规程是确保室内环境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通风、空气净化、噪音控制、照明管理、温湿度调节和室内清洁等措施,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的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

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临床生物化学自动化分析的项目在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监督检验质量是否符合质量目标要求。

1.室内质量控制建立(1)质量血清的选择:选择正常、病理两个浓度水平的质控血清,要求:①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②无传染性;③添加剂和调剂物的数量少;④瓶间变异小,一般测定物<1.0%,酶<2%;⑤冻干品复溶后稳定,2~8℃时≥24h,-20℃时≥20d;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LP等)再复溶后前4h的变异应<2%;⑥到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2)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②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③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快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④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摇匀,室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⑤质控品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⑥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样本同样测定条件进行测定。

(3)建立靶值①建立临时靶值:为了确定靶值,新批号的控制物应与当前使用的控制物一起进行测定(常规条件)。

理想情况,应从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至少20个数据,计算平均数,作为临时靶值。

②变动靶值阶段:以临时靶值作为下一个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结果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在控结果与以前所有质控数据汇集在一起,计算累计平均数,作为下一个月的靶值。

③建立固定靶值:以最初20个数据和3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物有效期内的固定靶值,以后每个月的室内质控图的平均数就用此靶值。

如在质控品有效期内,有的项目的浓度水平降低或升高,则需对该项目的靶值进行调整。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

室内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室内环境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本制度旨在规范室内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确保室内环境的安全、舒适和卫生。

二、目的1.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 确保室内温度、湿度、照明等环境因素符合工作需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 建立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和控制机制,减少室内环境污染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4. 提高企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

三、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场所,包括办公楼、会议室、休息区等。

四、责任和义务1. 管理层应制定室内质量控制的相关政策和目标,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设备部门负责室内温度、湿度、照明等设备的维护和调整,确保其符合工作需要。

3.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改善,定期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

4. 员工应遵守相关规定,如不随意调节温度、湿度等设备,保持室内卫生等。

五、具体措施1.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包括检测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细颗粒物等。

- 建立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净化器、通风系统等,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 避免使用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害的材料和产品,如甲醛含量高的家具、装饰品等。

- 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如通风、空气净化等。

2. 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 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员工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 定期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及时调整空调、加湿器等设备,保持合适的工作环境。

- 提供员工调节温湿度的设备,如加湿器、电扇等,满足个体差异的需求。

3. 室内照明控制- 提供充足的自然光和良好的照明设备,确保室内照明充足、均匀。

- 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避免照明不足或过强的情况。

- 鼓励员工合理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是指在室内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光照、温湿度、噪音等各项指标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

以下是关于室内质量控制的详细内容。

一、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室内空气质量是指室内环境中的空气中所含有害物质的浓度和空气的新鲜程度。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室内通风: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2. 空气净化设备:使用空气净化器或空气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灰尘等有害物质。

3. 避免污染源:减少室内的污染源,如禁止吸烟、定期清洁空调、地毯等,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家具和装饰材料。

二、室内光照控制室内光照是指室内环境中的光线强度和光线分布情况。

良好的室内光照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减少眼睛疲劳和视觉问题。

以下是室内光照控制的方法:1. 合理布置窗户和窗帘:确保充足的自然光进入室内,同时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

2. 使用合适的照明设备:选择适合室内使用的照明设备,如LED灯、荧光灯等,确保光线均匀、柔和。

3. 考虑不同活动的需求:根据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安排光线的亮度和色温。

三、室内温湿度控制室内温湿度是指室内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水平。

合适的室内温湿度可以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防止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引发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室内温湿度控制的方法:1. 空调系统的调节:根据室内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空调的温度和湿度参数,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2. 加湿和除湿设备的使用:在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在潮湿的季节使用除湿器降低空气湿度。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空调和加湿除湿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其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温湿度异常的情况。

四、室内噪音控制室内噪音是指室内环境中的噪音水平。

过高的噪音会对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造成干扰,甚至引发听力损害和心理问题。

以下是室内噪音控制的方法:1. 隔音材料的使用:在室内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等位置使用隔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TP
7 1220
1200
1180
1160 42
1140
1120
110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TG
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目的在于监测过 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可以发出,以及 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导致不满意结果的原因。
在广义上讲,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的 全部活动,包括:临床需要、标本收集、检测、 结果报告。
开展室内质控工作的准备
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SOP) 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和保存
TE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3)
室内质控规则的性能特 征(功效函数) 误差检出概率(Ped) >90% 假失控概率(Pfr) <5%
功效函数图
功效函数图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4)
设计流程: 设定质量目标(确定TEa) 评价本实验室所用分析方法的不精密度(S) 和不准确度(Bias) 将TEa, S, Bias输入计算机,绘OPSpecs图 评价误差检出概率(Ped)和假失控概率 (Pfr) 选择合适的质控规则和质控物数量(N)
R4S 随机误差
22S 系统误差
41S 系统误差
10X 系统误差
BECKMAN
NCCL质控
数据
否 12S
在控,发出报告
是 否
22S
否 13S
否 R4S
否 41S
否 10X





失控
检查校准
多规则质控流程图
Special Reference Lab
TE 3SD 2SD 1SDX源自-1SD -2SD -3SD
临床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主要内容
临床实验室管理的依据 管理合格评定 做好室内质量控制
管理依据
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 ISO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要求 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要求 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合格评定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
IQC的准备(3)
仪器的检定和校准 仪器购买前的论证 使用前验证 使用时校准
校准 Calibration
在一定条件下的一系列操作,以确定检 测仪器和检测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者 某一物质、或者参考物质代表的值,与 相应标准所认识量之间的关系。
校准验证
Calibration Verification 按标本方式对校准品进行分析,以检
IQC用质控品的选择
定值或非定值 液体或冻干品 正确使用和保存
校准/质控品的保存
名称
Cal. 1, 2, 3 Multi Cal. Bil. Cal. Decision
原包装 温度 时间 2-8℃ 效期 -20℃ 效期 -20℃ 效期 -20℃ 效期
使用中 温度 时间 RT 30天 2-8℃ 20天 2-8℃ 1天 2-8℃ 20天
1
CA
21000 19000 17000
10
22 16
34
43
53
73
64
15000
1300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认可委员会
(CCIBLAC)—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合格评定内容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CNAL/AC 01: 2002)
检查机构(CNAL/AC 02:2002) PT组织者(CNAL/AC 04:)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
视过程,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导致不满意的原 因,以取得经济效益。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 (GB/T 6583 1994)
室内质量控制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统计学方 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 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 否可以发出的过程。
定义
质量 Quality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特性总和 (GB/T 6583 1994)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 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 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GB/T6583 1994)
查并证实仪器、试剂盒或检验系统的检 验结果在规定的报告范围内保持稳定。
仪器校准记录表
仪器校准记录表(2)
校准周期
800
750
7
18
700
38
50
58
64
77
650
600
550
500
1 3 5 7 9 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1)
质量目标的确定(Quality Goals) 分析过程的总允许误差(TEa) 比对检验评价限(PT) 生物学目标(Biologic Goals)
临床质量要求 医学决定水平 分析前影响因素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2)
常用质控规则
12S
警告
12.5S 随机误差
13S
随机误差
CREA
校准周期
3400
3300
7
3200
44
57
73
3100
3000
2900
2800
1 3 5 7 9 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做好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开展室内质控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室内质控工作的实际操作 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名词
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评价 校准品 质控规则
室内质量控制 基质效应 控制限 误差检出概率
室内质控的目的
检测和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 精密度,评价准确度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