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50001:2018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最新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

最新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控制编号:版本:B标题: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共3页1目的为保证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本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范围使用于能源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定义无4职责4.1综合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4.2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4.3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4.4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5作业程序5.1组织环境管理5.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5.1.2.1人力资源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1.2.2综合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5.1.2.3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5.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等级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1.4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5.1.4.1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进行修订。
ISQ45001 2018风险与机遇识别表

ISQ45001 2018风险与机遇识别表ISQ45001 2018 风险与机遇识别表1. 风险与机遇识别在ISQ45001 2018 标准中,风险与机遇识别是确保组织能够有效管理其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的重要步骤。
通过识别可能的风险和机遇,组织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的风险,并利用机遇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绩效。
2. 风险识别2.1 环境分析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包括对组织内外环境的综合评估,以确定潜在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
这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内部的工作场所条件、工作流程、员工行为,以及外部环境的法规要求、行业趋势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2.2 风险识别方法根据ISQ45001 2018 标准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2.2.1 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表是一种系统性的工具,用于识别不同风险因素的等级和影响程度。
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评估不同因素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确定相应风险的等级和优先级。
2.2.2 事故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通过对过去的事故调查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组织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和相关的因素。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2.2.3 职业健康与安全审核职业健康与安全审核是一种全面审查组织的工作环境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检查文件记录、现场观察和员工访谈等方法,可以确定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3. 机遇识别除了风险识别,ISQ45001 2018 标准还鼓励组织识别与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的机遇。
机遇可以促使组织改进工作环境、提高绩效和促进员工参与。
3.1 审查内外部要求审查与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的内外部要求,可以帮助组织发现与现有实践不符的领域,以及新的机遇。
这些要求可以来自于法规、行业标准、客户需求或员工的反馈等方面。
3.2 绩效改善组织可以通过定期审查绩效数据和员工反馈,识别潜在的改进机会。
ISO45001-2018(11)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管理程序

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管理程序1目的明确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确定风险评价标准,辨识作业区域内的危险源并对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策划。
2范围适用于公司办公区域、生产区域。
3职责3.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作业过程,辨识本部门作业范围的危险源,并将统计相关的数据上报安全环保部。
3.2安全环保部负责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并确定具有中度以上风险的危险源。
4工作程序4.1辨识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4.1.1根据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图;4.1.2收集信息和法规;4.1.3确定生产过程中伴随的危险源;4.1.4按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风险评价;4.1.5进行风险控制策划;4.1.6制定控制和改进程序。
4.2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根据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并结合GB/T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坍塌、淹溺和车辆伤害的分类,把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分为如下6大类:4.2.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外形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非电离辐射、紫外线)7)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烧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非毒性粉尘与气熔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采光照明不良、强迫体位、高湿高温)13)信号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不规范、标志位置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不规范、标志位置缺陷)4.2.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气溶胶)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4.2.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2)传染病媒介物3)夹竹桃4)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4.2.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很、视力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4.2.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指挥失误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4.2.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1)坍塌2)淹溺3)车辆伤害4.3确定危险源的依据1)客观具有或可能具有危险的2)法律法规及要求有叨确规定的3)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事故、事件、不符合和预防措施5)相关方要求的6)其他4.4危险源辨识4.4.1危险源辨识方法本公司辨识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事件树分析等方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观察作为辨识方法的补充。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及应对措施表

机遇:公司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可以切实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公司知名度。
3×3=9
一般
1.主要职能部门按照要求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标准的收集评价
质量技术部
全年
2.行政部具体落实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要求
行政部
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影响
风险:公司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导致罢工或监管部门重大经济处罚。
机遇:公司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可以切实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公司知名度。
4×4=16
高
1.主要职能部门按照要求加强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收集评价
行政部、质量技术部
全年
2.行政部具体落实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
行政部
全年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变化
风险:公司现有的制度,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要求
机遇:公司目前所在区域的社会形势稳定,对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比较好的环境。
2×2=4
低
企业管理部做好人员积极储备工作,及时关注社会信息,为公司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行政部 生产部
全年
内部因素
公司
运营
管Hale Waihona Puke 流程风险:目前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流程基本覆盖了公司日常工作,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执行力如果得不到保证,会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3×3=9
一般
1. 销售部门加快产品资金的回笼,减小公司资金压力。
2.财务部门根据公司财务情况做好财务预算,防止出现财务风险。
财务部、管理层、销售部
全年
人力资源
人员的流动
员工环保素质
ISO50001-2018管理评审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通过对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工作。
3.0职责3.1总经理3.1.1批准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
3.1.2主持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
3.1.3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做出决策,批准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及改进措施。
3.2能源管理负责人3.2.1组织编写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年度运行情况综合报告”。
3.2.2组织落实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改进措施。
3.3节能办3.3.1组织公司各部门提供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3.3.2负责组织制定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
3.3.3编写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3.3.4负责落实能源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有关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3.4公司各相关部门按计划提交管理评审资料,负责落实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有关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要求。
4.0工作程序4.1管理评审的频次4.1.1管理评审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每两次评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
4.1.2在下列情况下,总经理批准可增加评审的频次:(1)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2)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3)新技术、新项目、新工艺的出现;(4)公司组织机构、产品、活动或服务的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5)公司发生重大事故;(6)能源体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4.2管理评审的准备4.2.1总经理决定评审后,能源管理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的准备。
4.2.2管理者代表根据总经理的评审要求,组织编制本次“能源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目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评审依据、所需文件材料等,“管理评审计划”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3管理者代表在评审前一周将“管理评审计划”按规定范围发给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部门和人员。
4.2.4公司各部门按“管理评审计划”准备相关评审材料,内容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如各部门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需管理评审会议或领导解决的重大问题提纲)。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全套资料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件编号AL/NYSC-01-2020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版本号A/0生效日期2020.3.26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全套资料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序号程序文件名称文件编号1 组织经营环境及相关方控制控制程序AAL/NYCX-01-20192 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AL/NYCX-02-20193 能源评估控制程序AL/NYCX-03-20194 能源绩效参数控制程序AL/NYCX-04-20195 能源基准、能源目标、能源指标控制程序AL/NYCX-05-20196 监视、测量与分析控制程序AL/NYCX-06-20197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AL/NYCX-07-20198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AL/NYCX-08-20199 文件控制程序AL/NYCX-09-201910 记录控制程序AL/NYCX-10-201911 运行控制程序AL/NYCX-11-201912 设计控制程序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AL/NYCX-12-201913 能源采购控制程序AL/NYCX-13-201914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AL/NYCX-14-201915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AL/NYCX-15-201916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AL/NYCX-16-201917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AL/NYCX-17-201918 不符合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AL/NYCX-18-201919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AL/NYCX-19-2019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件编号AL/NYSC-01-2020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版本号A/0生效日期2020.3.26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管理手册制定审核确认制定日期生效日期受控状态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件编号AL/NYSC-01-2020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版本号A/0生效日期2020.3.26能源管理手册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日期修订内容抽取页码增加页码修订人批准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件编号AL/NYSC-01-2020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版本号A/0生效日期2020.3.26能源管理手册发布令为了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能源管理体系,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高效低耗生产,依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9),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能源管理手册》第二版,本手册描述了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适用于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生产、产品及单位管理相关过程的能源管理活动。
(完整word版)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实现持续改进而编制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中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及应付,以确定相关方要求的管理活动。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为公司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及应付,以及确定相关方要求的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能力胜任的人员,并主导该项管理活动。
3.2副总经理与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及应对措施,以及确定相关方要求的管理活动的实施。
3.3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确定相关方要求的管理活动的实施及应对措施的验证。
4 程序4.1风险和机遇识别4.1.1组织应在风险分析中至少包含从产品召回、产品审核、使用现场退货和修理、投诉、报废及返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4.1.2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应在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展开,包括但不限以下过程:4.1.3风险和机遇识别还可以从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开展:(内、外部)环境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及人事风险等,见下表:注:由总经理主导负责,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质量部协助每年进行一次风险和机会识别、相关方要求的确定,填写《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表》及《相关方要求识别表》。
4.2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法,包括严重性及可能性两个指标。
风险综合指数:严重性X可能性4.2.1风险的严重性4.2.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级别:低级风险1~5 ;中级风险6~10 ;高级风险11~30 ;4.2.3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用风险指数矩阵图来综合评价风险的等级。
4 .3应对措施:应对风险的措施有四种—规避风险、接受风险、降低风险和分担风险。
对于高级风险(11~30)应采取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和分担风险;对于中级风险(6~10)可釆取降低风险和分担风险;对于低级风险(1~5)可以接受。
4.3.1规避风险:通过避免受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影响而消除风险。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

4.8.1 对于确定的风险和机遇,最高管理层及各部门主管应策划并制定相对应的措施,以确保风险和机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利用。
4.9.2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可在《风险和机遇管理表》的措施栏简单描述,并通过相应过程/活动的管制程序或规程、规章、规范等文件进行详细表述。
4.9.3 如已有相应过程的控制文件时,可在原有文件上进行修改完善。
20XX-04-22
20XX-04-22
1.0 目的:
确定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并策划应对的措施,以确保能够实现公司既定的能源方针和目标及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风险和机遇识别与控制。
3.0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确定公司层面的风险和机遇及其控制措施;
5.0 相关记录:
表单名称
表单编号
保存部门
备注
《风险和机遇管理表》
EnR-TX-021
技术管理部
3.2体系管理部具体负责各部门风险和机遇的汇总、分析评估和评审工作;
3.3各部门主管负责确定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及其控制措施。
4.0 工作程序:
4.1 风险识别时机: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4.2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经过体系管理部组织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
b)市场竞争力:对竞争对手的错误分析可能导致对我们的产品市场的竞争力高估或低估,引发期望值风险。
c)价格风险:产品的价格风险受产品的成本、质量和声誉、顾客消费等的影响。
4.3.5财务风险
a)融资筹资过程中的风险:比如风险筹资的费用很高,而且受到政策限制较多,加大了筹资的不确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编号:版本:B
标题: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共7页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所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权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各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综合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 工作程序
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4.1.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
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本公司每年一次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在识别和评估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总经理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
a. 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
b. 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c. 编制风险评价表;
d. 对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4.1.2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计划
评估小组组长应组织策划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操作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以及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规定,编制计划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产品的寿命周期阶段;
b. 职责和权限的分配;
c. 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
d. 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危害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
e. 验证活动;
f. 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
4.1.3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
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能够胜任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a. 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
b. 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c. 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
4.2风险识别和评估
4.2.1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对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价,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与机会评价与应对策划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
a. 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
b. 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c. 设备运行对环境造成的风险;
d. 顾客不满意的风险;
e. 产品设计失效风险;
f. 过程失效的风险。
4.2.2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4.3风险评估规则
4.3.1风险的严重程度(C)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