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3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一、以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旸谷(yáng) 璀璨(càn)酷肖(xiào) 目光灼灼(zhuó)B.伫立(zhù) 胆怯(qiè) 掠起(lvě) 整夜不寐(mèi)C.皓月(hào) 灼热(chì稽首(qí) 脂粉奁(1i án)D.驰骋(chěng)天穹(qióng)污秽(huì) 千山万壑(hè)二、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梗(木梗)哽(梗咽)眩(眩目)炫(眩耀)B.睥(傲视)啤(啤酒)冽(凛冽)洌(清洌)C.蜒(蜿蜒)诞(诞安)馈(馈赠)遗(遗言)D.谛(真理)啼(啼哭)憔(憔悴)礁(礁石)3、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执拗拗扣拗转B.号叫号角号召C.宁愿宁可宁肯D.样子模型模块4、加点字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美艳之至(极点)酷肖(相同)B.夜阑人静(深)整夜不寐(睡)C.千山万壑(低谷) 朔方(北) D.旸谷(日出) 污秽(龌龊)五、结合语句说明词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屈原)时而伫立傲视,目中含有怒火。
(傲视: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整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膜拜礼。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精灵:鬼魅。
)六、别离标出以下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第二天还有几个小孩来访问他。
()(2)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魂。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圆月如一面镜子,高悬在蓝空。
()7、郭沫假设在《雷电颂》中,高尔基在散文诗《海燕》中.都写了风雷电,但二者的象征意义不同。
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民族心理不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三篇】【篇一】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一)默写。
1.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渴,_______,饮于河、渭;河、渭不足,________。
(《山海经•夸父逐日》)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司马)光五六时,弄核桃。
女兄①欲为脱其皮,不得。
一婢以汤脱之。
女兄复来,问脱核桃者,光曰:“自脱也。
”先公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②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闻见后录》注释①女兄:司马光的姐姐。
②谩:指欺骗。
1.解释加粗字。
(1)弄核桃弄:____。
(2)女兄欲为脱其皮皮:____。
(3)先公适见之适:____。
(4)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呵:____。
2.翻译文言句子。
(1)一婢以汤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自是不敢谩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和纵使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掏出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3)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10分)回眸往事:鲁迅看到东京“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发jì______一般油光可鉴....的辨子。
他来到仙台的课堂,A听着藤野先生那缓慢而又抑扬顿挫..............;那封nì______名信和看“电....的讲解,更增进了他学医的信心影”时的欢呼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他毅然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豪不妥协的斗争。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戎.马一生,功勋显赫.,但他永远也忘不了母亲那勤劳检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B永远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严谨管束和无私支持,永远忘不了母亲交给自己的生产知识、革命意志和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回眸往事,老师、母亲对我们的爱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戎.马()显赫.()发jì______nì______名信(2)文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油光可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抑扬顿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
(4分)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项《柳河东集》的作者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的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李太白全集》的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T长短句》的作者辛弃疾号稼轩《杜工部集》的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故选D.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赞扬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B.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的一篇回忆录文章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C.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D. “这种意志和精神才是世界最可贵的财产”一句的主干是“意志和精神是财产”【答案】A【解析】A项“主要赞扬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说法有误《藤野先生》除了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还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些广告词读起来让人恍然大悟真伤脑筋B. 这么重要的知识学生还不懂怎能囫囵吞枣地就略过呢?C.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D. 离我不远的花园边上蹲着一个老农民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答案】A【解析】A项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不合语境使用错误B项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项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A4.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B.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C. 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答案】B【解析】A项“涛涛”的正确书写是“滔滔” “滔滔”除了用于水势之大外还可以形容言语、人流等而“涛涛”却未见用于水势之外的例子C项“俭朴”的正确书写是“简朴”D项“莫不关心”的正确书写是“漠不关心”故选B5.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简陋(lòu)轮廓(guō)闪耀(yào)寂静(jì)B. 愉快(yú)草垫(diàn)骤雨(zhòu)幼稚(zhì)C. 燥热(zào)厌烦(fán)冻僵(jiāng)炽热(zhī)D. 窒息(zhì)酸渍(zì)踱着(dù)猝至(cù)【答案】B【解析】A项“廓”应读作“kuò”C项“炽”应读作“chì”D项“踱”应读作“duó”故选B6.下列各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仰慕、崇敬之情B. 新闻特写《“飞天”凌空》展现了中国运动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风采C. 茅以昇的记叙文《中国石拱桥》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D. 《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答案】C【解析】C项“记叙文”错误《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故选C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其著作大多收在《饮冰室合集》中它的体裁是议论文B. 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C. 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D. 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指的是泰山他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被后人称作“诗仙”【答案】D【解析】D项“诗仙”是李白8.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正\underset\cdot确的一项是()A.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赏菊花等习俗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考中者称“举人” 殿试考中者称“进士”D.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婵娟”代指月亮“丝竹”代指音乐“巾帼”代指女子【答案】A【解析】A.有误赏菊花是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9.请将下列内容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诚信大舞台搏出真精彩【答案】诚信大舞台,搏出真精彩【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应该注意“搏”字的结构要安排好故答案为:诚信大舞台,搏出真精彩10.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泰山﹣﹣人向天的倾诉梁衡①我曾游黄山却未写一字其云蒸霞蔚之态叫我后悔自己不是一名画家今我游泰山又遇到这种窘态其遍布石树间的秦汉遗迹叫我后悔没有专攻历史呜呼真正的名山自有其灵自有其魂怎么用文字描述呢?②我是乘着缆车直上南天门的天门虎踞两山之间扼守深谷之上石砌的城楼横空出世门洞下十八盘的石阶曲折明灭直下沟底门楼上有一副石刻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我倚门回望人间已是云海茫茫不见尘寰③渐走渐高泰山已用她巨人的肩膀将我们托在凌霄之中我登上山顶的舍身崖凭栏望去远处凄迷朦胧不知何方世界 ________此时此景叫我感到泰山就是天地间的支柱再回头看那些象征坚强生命的劲松它们攀附于石缝间不过是一点绿色的苔痕那些象征神灵威力的佛寺道观填缀于崖畔岩间不过是些红黄色的积木倒是脚下这块曾使孔子小天下的巨石探于云海之上迎风沐雨向没有尽头的天空伸去泰山无论是森森的万物还是冥冥的神灵一切在你的面前都是这样的卑微④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尘世间活久了总想摆脱地心的吸力向天而去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泰山之巅并不像一般山峰尖峭锐立顶上平缓开阔这里有平台可徘徊思索有亭可登高望日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好像上天在它的大门口专为人类准备了一个进见的丹墀好让人们诉说自己的心愿我看过几个国外的教堂你置身其中仰望空阔阴森的穹顶及顶窗上射进的几丝阳光顿觉人的渺小而神虽不可见却又无处不在紧攥着你的魂灵但你一出教堂就觉得刚才是在人为布置好的密室里与上帝幽会而在岱顶你会确实感到不是在密室而是在天宫门口与天帝对话同是表达人的崇拜表现人与神的相通但那气魄那氛围那效果迥然不同前者是自卑自怯的窃窃私语后者是坦诚大胆的直抒胸臆不但可以说还可以写而天帝为你准备好的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⑤这里几乎无石不刻大者洗削整面石壁写洋洋文章小者暗取石上缓平之处留一字两字山风呼啸石林挺立秦篆汉隶旁出左右千百年来各种各样的人们总是这样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地登上这个大舞台在这里留诗留字借风势山威向天倾诉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意志你看帝王来了他们对岱岳神是那样的虔诚穿着长长的衮服戴着高高的皇冠又将车轮包上蒲草不敢伤害岱神的一草一木他们受命于天自然要到这离天最近的地方求天保佑国泰民安诗人来了他们要借这山的坚毅与风的狂舞铸炼诗魂李白登高狂呼“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杜甫沉吟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志士来了他们要借苍松借落日借飞雪来寄托自己的抱负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样一首诗“眼底乾坤小胸中块垒多峰项最高处拔剑纵狂歌”将军来了徐向前刻石“登高壮观天地间” 陈毅刻石“泰岳高纵万山从” 还有许多字词石刻如“五岳独尊”“登峰造极”“擎天捧日”“仰观俯察”等等其中“果然”两字最耐人寻味确实每个中国人未来泰山之前谁心里没有她的尊严她的形象呢?一到极顶此情此景便无复多说了⑥我们步行下山天将黑时到了泰安城里的岱宗庙这庙和北京的故宫一个格式只是高度低了三砖在中国就像只有皇帝才配有一座故宫一样哪还有第二座山配有这样一座大庙呢?岱岳之神不是寺院里的观音更不是村口庙里的土地、锅台上的灶君是整个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数千年的民族之魂我站在岱庙的城楼上遥望夕阳中的泰山默默地向她行着注目礼(1)作者在第4段说“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 这种“好”表现在哪些方面?(2)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3)第⑤段大量引用了古人诗词和刻石文字有什么作用?(4)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请找出1例并作具体分析【答案】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或奇峰突起逸俊超拔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探下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风呼呼吹过衣不能披人几不可立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被吸进石缝这狂啸着、似乎要淹没世界的云涛雾海一到岱顶石前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抓住关键性语句进行分析答题区间在第四段从“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泰山之巅并不像一般山峰尖峭锐立顶上平缓开阔这里有平台可徘徊思索”“前者是自卑自怯的窃窃私语后者是坦诚大胆的直抒胸臆不但可以说还可以写而天帝为你准备好的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作答时注意从修辞手法描写(写景)的角度考虑如“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 这是比喻修辞“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探下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 这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 这是比拟的修辞手法画横线语句是作者登上山顶的舍身崖所见之景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泰山山、石、云、雾的形态刻画得鲜活、生动抒发了“泰山就是天地间的支柱”的感慨(3)本题考查分析引用的作用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侧重于结合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引用的这些文字如“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突出的是就是对天的一种倾诉展现出作者的具体观点态度增强文本的美丽使得文本充满文化色彩展现出文人对泰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4)本题考查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作答时注意限定范围“对比和衬托手法”和要求“找出两例并作具体分析” 可以通读全文按照段落顺序找出文中多处运用的对比和衬托手法如第①段用曾游黄山的经历正面衬托今天游泰山的状况感慨“真正的名山自有其灵自有其魂怎么用文字描述呢” 第③段将泰山与山上的劲松、佛寺道观相对比表明“泰山无论是森森的万物还是冥冥的神灵一切在你的面前都是这样的卑微” 第④段将国外教堂的空阔阴森与岱顶的平缓开阔作对比说明“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 第⑥段将岱岳之神与观音、土地神、灶君作对比强调“是整个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数千年的民族之魂” 本题只要找出一例并作具体分析即可。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
汪藻①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②烟暝③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释]①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②茅茨:茅草屋顶.③烟暝:烟雨迷蒙.
6.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②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冽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盐,究竟什么风味,卢仝一气喝上七碗的茶,想来是叶少水多,冲淡了的.诗人柯立治的儿子,也是一位诗人,他喝茶论壶不论杯.约翰生博士也是有名的大茶量.不过他们喝的都是甘腴的茶汤.若是苦涩的浓茶,就不宜大口喝,最配细细品.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7. 下面选项中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景中含情B. 视觉、触觉相结合C. 比喻、拟人D. 动静结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①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②,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⑤诸荐⑥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 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根据积累默写古诗词。
(6分)一百年来,我们的党历经坎坷,走过风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龚自珍《己亥杂诗》是他们的奉献精神;“,”(杜甫《望岳》是他们的豪情壮志;“,”(《木兰诗》)写出他们奔赴战场的战斗决心。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窒息(zhì)不逊(shùn)侏儒(rú)杳无消息(yǎo)B.炽热(chì)妯娌(zhóu)诘责(jié)深恶痛疾(wù)C.滞留(zhì)盎然(àng)酒肆(sì)不缀劳作(chuò)D.锃亮(zèn)佃农(diàn)禁锢(gù)藏污纳垢(gòu)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天妈妈突然给我买了很多吃的,还和颜悦色地问我想要什么,我简直受宠若惊。
B.社区基层的工作最烦琐,需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才能不辞劳苦为居民排忧解难。
C.班主任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所以每次批评都能够入木三分,让大家口服心服。
D.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在全球还是鹤立鸡群,仍然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迎接国庆70周年。
B.独龙族,一个世代刀耕火种的民族,七十载历经两次跨越,踏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整族脱贫C.北京世园会在五一期间,单日入园人数突破十万人左右,已经成为新景点。
D.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坚定,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就能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我们说:读书可以使社会、人和人际关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这就很容易使人的“修身”,从外在行为进入到内在的道德的心理层面。
部编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回眸往事:鲁迅不愿意看到东京“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发j ì 一般油光可鉴....的辨子,便来到了仙台的课堂;A 听着藤野先生那缓慢而又抑扬顿挫....的讲解,更增进了他学医 的信心;那封n ì 名信和看时事片时的喝采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他毅然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豪不妥协的斗争。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戎.马一生,功勋显赫.,但他永远也忘不了母亲那勤劳简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B 永远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严厉管束和无私支持;永远忘不了母亲交给自己的生产知识、革命意志和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回眸往事,老师、母亲对我们的爱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2分)戎.马( ) 显赫.( ) 发j ì n ì 名信(2)选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
(2分)(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油光可鉴:②抑扬顿挫: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给出改正意见。
(4分)A 句:B 句: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电影《长征》,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C.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大张旗鼓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D.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怦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2分)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一.积累运用(30分)∙1.注音(7分)掳.()诘.问()震悚.()簌.簌()琐屑..()()凹凼..()()愧怍.()..()()尴尬滞.笨()伎俩..()涎.水()文绉绉.()颠沛.()交卸.()∙2.补全词语(5分)触目伤--- 情---于中----不单行大---广众微不足--- 长途--- --- 穷愁----倒----零-----碎低----顺---- 连声--- ---∙3.选词填空(4 分)∙(1)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做,或-----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不能不肯不去)∙(2)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抓攀爬缩)∙(3)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地---在门框里。
(直僵僵直挺挺镶嵌站立)∙(4)都市里的升沉荣辱------着长期------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震撼震颤麻木迟钝)∙4.修改病句(5分)∙(1)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2)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3)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我们来到省博物院,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5)在进行总复习时,我们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5.仿写句子: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口语交际:2007年5月,济宁市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以该市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一、语言运用(21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诘.问(jié)孤.孀(ɡū)B.霹.雳(pì) 触.目伤怀(zhù)C.琐屑.(xiè) 丧.事(sānɡ)D.石堆.(duī) 身体不济.(jì)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长妈妈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B.我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C.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凄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恶耗通报。
D.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强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
3.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王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深刻,表程度)B.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颜色浓)C.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
(深度)D.对于遭受战乱,饱经不幸的伊拉克人民,我深表同情。
(很,十分)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小说家、诗人、学者。
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
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余秋雨,是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他的名字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5.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拟人)B.长妈妈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妈看家。
(借喻)C.一年中,父亲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排比)D.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
(设问)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7.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
(3分)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1)第①处句子缺施动者,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开创”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改变模样”表述不够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正确的一组是(2分)( )(1)我只不过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2)在联合国大会上,某个超级大国为自己的假裁军真备战进行( )。
(3)双方的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的,我实在不愿意再( )了。
A.辩护辩白辩解B.辩解辩护辩白C.辩白辩护辩解D.辩白辩解辩护9.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
(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4分)二、阅读(3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9题。
(22分)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0.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
(2分)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2分)12.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插叙的语句。
(2分)13.“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2分)( )A.因为“我”不聪明B.因为他有点“迂”C.因为他爱子情深D.因为外人不可信14.“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5.文中两个“踌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6.分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句。
(3分)(1)“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7.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分)18.对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A.是指我说话漂亮,父亲太迂。
B.是指父亲太迂,我完全能料理自己。
C.是指父亲说话不漂亮,我聪明能干。
D.反语,强调那时太不理解父亲,现在追悔莫及。
19.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
(17分)祖传青瓷碗①落日照着那只旧船一起一伏,芦竹映衬着这古朴的木刻般的景色。
老人一动不动地蹲在船上。
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斜拉桥。
他脸上毫无表情,眼角皱纹向下斜伸着。
新建的独塔式斜拉桥使他孤僻的性格更加古怪了。
②大桥落成剪彩那天,是他摆渡生涯的终结。
③他不能离开他的渡口。
每天傍晚都这样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大桥,一动不动,好像在等待他往日的顾客。
④听到凌乱的脚步声,他知道儿子和孙女又送饭来了。
儿子在镇上做临时工,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⑤“爷爷,爷爷,吃饭了。
”小孙女捧着青瓷碗跑过来。
这只青瓷碗也是老人心爱之物。
他兄弟分家各得一只,但兄弟的已经和主人一起入了坟茔。
青瓷碗厚实笨重,形体大而容量小,虽不是越州名产,但它的古朴也是别有风味的,不过老人对它的钟爱,却是因为这是祖传家珍,神圣可敬。
老人历来用它吃饭,成了不容更改的规矩。
而现在,渡口废弃,渡船闲下来,用这碗便成了他怀旧的一种慰藉。
⑥他拉一下披着的黑布衫,没回过头来。
⑦儿子一步跨上船,一边跺跺脚,好像考察一下船的适用度,一边说:“爸,你以后别再来这儿了。
在家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好不好?”⑧老人知道儿子早在打他的主意了。
这船陪他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浪涛,他靠了它立门面,翻造房屋,又靠它娶儿媳,现在儿子要用它来搞运输,搞长途贩运,他感到格外凄凉。
他敌视地看了一眼儿子,一声不吭。
⑨“爸,你快吃饭嘛,都凉了。
”儿子不耐烦地说。
⑩“爷爷,你快吃饭嘛。
”小孙女用碗碰碰老人。
○11老人一转过身来。
不料碰落了他那祖传的青瓷碗,一声沉闷的钝响,碗碎了。
小孙女呆住了。
老人抡起他的粗手掌,瞪圆布满红丝的眼睛,怒视他素来钟爱的小孙女。
○12儿子忙过来护住女儿说:“爸,碗碎了就罢了,也该换新的了。
”○13老人把怒气发在儿子身上,指骂着:“你这败家子,败尽家当的是你!”儿子耸耸肩,讪笑着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翻屋不是拆了旧屋吗?”○14老人暴怒了,喘着粗气,抖动白短髭,脸憋得通红,说不出话来,好久才哼了一声,跳下船慢腾腾地穿过芦竹回家去了。
○15“爷爷生气了。
”女儿泪汪汪地说。
○16父亲淡淡一笑,背对着晚霞,看着那郁郁青青的芦竹说:“来,我给你做吱吱管儿玩。
”20.①③段为什么反复描写老人的神态动作?(2分)21.④段中说:“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你认为“儿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22.“爷爷”的思想性格特点是什么?(3分)23.本文运用了对比、象征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3分)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象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作者以《祖传青瓷碗》为题,其意图是什么?(最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25.下列四句名言中,哪两句与《祖传青瓷碗》的旨趣最为接近(4分)(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三、写作(40分)26.在你人生的十多年里,肯定会有无数个美好的瞬间:当你考试失利时,同学鼓励的眼神;当你生病卧床时,父母的一举一动;当你生活不如意时,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