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反硝化碱度平衡
硝化与反硝化反应

硝化与反硝化反应一、硝化反应1、硝化: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反应过程如下:亚硝酸盐菌:NH4++ 3/2 O2→ NO2-+ 2H++ H2O - △E △E=278.42KJ接着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NO2-+ 1/2 O2→ NO3-- △E △E=278.42KJ这两个反应式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不是去除氮而是减少它的需氧量。
上诉两式合起来写成:NH4++ 2 O2→ NO3-+ 2H++ H2O - △E △E=351KJ综合氨氧化和细胞体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NH4++1.83O2+1.98HCO3-→0.02C5H7O2N+0.98NO3-+1.04H2O+1.88H2CO3上式可知:在硝化过程中,1g 氨氮 NH4+-N 氧化为转化为 NO2--N 需 3.43gO2,氧化1gNO2--N 需要 1.14gO2,所以氧化 1gNH4+-N 需要 4.57gO2;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每 lg 氨氮 NH4+-N 氧化为 NO3-,将消耗碱度2*50/14=7.l4g(以 CaCO3计)。
2、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1)pH 值和碱度当 pH 值为 8.0~8.4 时(20℃),硝化作用速度最快,其中亚硝化菌 6.0~7.5,硝化菌 7.0~8.5。
由于硝化过程中 pH 将下降,当废水碱度≤70mg/l,则需投加石灰,维持 pH 值在 7.5 以上。
(2)温度温度高时,硝化速度快。
亚硝酸盐菌的最适宜水温为35℃ ,在15℃以下其活性急剧降低,故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5℃时完全停止。
(3)污泥停留时间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3~0.5d-1 (温度20℃ ,pH8.0~8.4)。
为了维持池内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
硝化-反硝化-碱度-DO与pH值关系

硝化系统与pH值关系(2007-05-19 22:51:41)分类:七彩水质专题发生硝化反应,那么必须控制污泥龄大于硝化细菌的世代时间方可。
按照污水处理的理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5~8天,反硝化细菌世代周期15天左右。
碱度是为硝化细菌提供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氧化1mg NH4-N需要碱度7.14 mg。
硝化过程只有在污泥负荷<0.15kgBOD/(kgSS·d)时才会发生。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1kg氨氮约消耗4.6kg氧,同时消耗约7.14kg碳酸钙碱度。
为保证硝化作用的彻底进行,一般来说出水中应有剩余碱度。
合适的pH是微生物发挥最佳活性必须的,一般微生物要在pH6-9范围内比较合适。
实际上,因为水质的差异,相同pH的水,碱度可以相差很多。
对于A/O工艺。
其中硝化液回流进行反硝化,这样可以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做为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同时可提供部分碱度,抵消硝化段的部分碱度消耗。
该工艺脱氮率的提高要靠增加回流比实现,但回流比不宜太高,否则回流混合液中夹带的DO会影响到反硝化段的缺氧状态,另外回流比增大,运行费用也会增加。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例如氢氧根,碳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硅酸盐,硅酸氢盐,亚硫酸盐,腐植酸盐和氨等,都是水中常见的碱性物质,它们都能与酸进行反应。
因此,选用适宜的指示剂,以酸的标准溶液对它们进行滴定,便可测出水中碱度的含量.。
碱度可分为酚酞碱度和全碱度两种。
酚酞碱度是以酚酞作指示剂时所测出的量,其终点的pH值为8.3;全碱度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测出的量,终点的pH值为4.2.若碱度很小时,全碱度宜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作指示剂,终点的pH值为5.0。
碱度以CaCO3(碳酸钙)浓度表示,单位为mg/l。
PH的值是H离子浓度的体现,当PH=7是,说明H离子浓度为10的-7次幂,所以OH离子的浓度也是10的-7次幂,为中型,当PH=8时,H离子浓度为10的-8次幂,OH离子浓度是10的-6次幂,这都是H离子的浓度小于1mol/L时的计算方法,当H离子浓度大于1时,就不用了。
影响硝化反硝化的因素

1、温度:温度愈高,可使硝化作用的活性增加,但这不表示温度越高越好,因为温度越高,溶氧的饱和度会降低,因此硝化作用仅能在温度与溶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关系以获得最高的效率。
一般的建议是以不超过30℃,不低于20℃为原则。
2、PH值:在一般的生物处理程序中,硝化反应系统受pH影响很大。
硝化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碱度,故pH稍高于7~8,有利于硝化作用(张镇南等,1995)。
一般的建议是以介于7.5~8.2之间最佳,若高于9.0或低于6.0都要避免,因为那已超过硝化细菌正常生长的范围,必然会影响硝化作用的效率(Alleman,1992)。
3、溶氧:当溶氧(DO)浓度低时,硝化反应受溶氧浓度影响很大。
但在一般的生物处理程中,溶氧则较不容易控制,因此必须作处理水之溶氧测试,并控制至少不低于2~3ppm的范围内(Alleman,1992)。
4、氨和亚硝酸:分子性的氨和游离的亚硝酸均会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Anthonisen,1976)。
分子性的氨浓度如果高于10~150ppm,可能对亚硝酸化作用产生抑制作用,高于0.1~1.0ppm对硝酸化作用即产生抑制作用(Anthonisen,1976)。
亚硝酸浓度若大于0.22~2.8ppm亦会抑制硝酸化作用(Anthonisen et al.,1976)。
5、碳氮比:硝化细菌之存在比率取决于污水中含碳物质及含氮物质之相对数量。
含氮营养物浓度之测定可利用凯氏法(Kjeldahl method)测得所谓的总凯氏氮(Totol Kjeldahl Nitrogen),简称TKN,其值包含氨及有机氮化物。
含碳物质浓度之测定可利用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行之,它代表有机污染之程度。
BOD/TKN简称碳氮比。
碳氮比愈高,异营性氧化菌的活性较大,大量繁殖,消耗溶氧速率快,使硝化细菌无法生存竞争。
反之,如果碳氮比愈低,则有利于硝化细菌之增殖。
硝化反硝化碱度平衡

污水生物硝化处理工艺pH值控制及碱度核算污水生物硝化处理工艺pH值控制及碱度核算一、影响硝化的重要因素1、pH和碱度对硝化的影响pH值酸碱度是影响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pH为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硝化过程迅速。
当pH>9.6或<6.0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
若pH>9.6时,虽然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仍然异常迅速,但是从NH4的电离平衡关系可知,NH3的浓度会迅速增加。
由于硝化菌对NH3极敏感,结果会影响到硝化作用速率。
在酸性条件下,当pH<7.0时硝化作用速度减慢,pH<6.5硝化作用速度显著减慢,硝化速率将明显下降。
pH<5.0时硝化作用速率接近零。
pH下降的原因pH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进水中有强酸排入,导致人流污水pH降低,因而混合液的pH也随之降低。
由硝化方程式可知,随着NH3-N被转化成NO3—-N,会产生部分矿化酸度H+,这部分酸度将消耗部分碱度,每克NH3-N转化成NO3—-N约消耗7.14g碱度(以CaC03计)。
因而当污水中的碱度不足而TKN负荷又较高时,便会耗尽污水中的碱度,使混合液中的pH值降低至7.0以下,使硝化速率降低或受到抑制。
如果无强酸排人,正常的城市污水应该是偏碱性的,即pH一般都大于7.0,此时的pH 则主要取决于人流污水中碱度的大小。
所以,在生物硝化反应器中,应尽量控制混合液pH>7.0,制pH>7.0,是生物硝化系统顺利进行的前提。
而要准确控制pH,pH<6.5时,则必须向污水中加碱。
应进行碱度核算。
2、有机负荷的影响在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硝化除氮时,NH4-N的去除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机负荷。
当有机负荷稍高于3.0kgBOD/(m3滤料·d)时,NH3-N的去除受到抑制;当有机负荷高于4.0kgBOD/(m3滤料·d)时,NH3-N的去除受到明显抑制。
污水处理中的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污水处理厂的硝化与反硝化应用
污水处理厂是硝化与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应用场所,通过硝化反应将有机 氮转化为硝酸盐,再通过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去 除氮污染物的目的。
硝化反应通常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由硝化细菌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反 硝化反应则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由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硝化反应的微生物学基础
硝化细菌是一类好氧性细菌,能够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
硝化细菌主要包括亚硝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和硝化细菌两类,分别负责亚硝化和硝化两个阶段 。
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溶解氧
硝化反应是好氧反应,充足的溶解氧是保证硝化 反应顺利进行的关键。
pH值
硝化细菌适宜的pH值范围为7.5-8.5。
ABCD
温度
硝化细菌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
应对气候变化
资源回收利用
探索污水处理过程中资源的回收利用,如能源、肥 料等,提高污水处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污水处理系统需应对极 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挑战,保障硝化与反硝 化过程的稳定运行。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 经验,推动硝化与反硝化技术的创新发展。
害。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硝化与反硝化应用
城市污水中的氮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在 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通常采用生物反应器进行硝化与反硝化反应,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 件,提高脱氮效率。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硝化与反硝化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氮污染物含量,改善城市 水环境质量。
污水硝化反硝化过程影响因素详解

1.硝化反应在好氧条件下,通过自养型微生物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硝化反应包括亚硝化和硝化两个步骤:2. 反硝化反应NO2-+3H(电子供给体-有机物)→0.5 N2+H2O+OH-NO3-+5H(电子供给体-有机物) →0.5 N2+2H2O+OH-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NO2--N 和NO3--N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
反硝化菌为异养型微生物,在缺氧状态时,反硝化菌利用硝酸盐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提供能量并被氧化稳定。
反硝化反应方程式为:NO2-+3H(电子供给体-有机物) → 0.5 N2+H2O+OH-NO3-+5H(电子供给体-有机物) → 0.5 N2+2H2O+OH-3.短程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是指NH3生成亚硝酸根,不再生产硝酸根;而由亚硝酸根直接生成N2,称为短程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指NH3--NO2---N2,即可以从水中氨氮去除的一种工艺。
4.影响因素:(1)pH硝化反应的适宜的pH值为7.0~8.0之间,其中亚硝化菌7.0~7.8时,活性最好;硝化菌在7.7~8.1时活性最好。
当pH 降到5.5以下,硝化反应几乎停止。
反硝化细菌最适宜的pH值为7.0~7.5之间。
考虑到硝化和反硝化两过程中碱度消耗与产生的相互性,同步硝化与反硝化的最适的pH值应为7.5左右。
(2)溶解氧(DO)硝化过程的DO应保持在2~3mg/L,反硝化过程的DO应保持0.2~0.5mg/L。
反应池内溶解氧的高低,必将影响硝化反应的进程,溶解氧质量浓度一般维持在2~3mg/L,不得低于1mg/L,当溶解氧质量浓度低于0.5~0.7mg/L时,氨的硝态反应将受到抑制。
反硝化通常需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溶解氧对反硝化有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氧会与硝酸盐竞争电子供体,同时分子态氧也会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及其活性。
硝化反硝化碱度平衡

污水生物硝化处理工艺pH值控制及碱度核算污水生物硝化处理工艺pH值控制及碱度核算一、影响硝化的重要因素1、pH和碱度对硝化的影响pH值酸碱度是影响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pH为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硝化过程迅速。
当pH>9."6或<6."0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
若pH>9."6时,虽然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仍然异常迅速,但是从NH4的电离平衡关系可知,NH3的浓度会迅速增加。
由于硝化菌对NH3极敏感,结果会影响到硝化作用速率。
在酸性条件下,当pH<7."0时硝化作用速度减慢,pH<6."5硝化作用速度显著减慢,硝化速率将明显下降。
pH<5."0时硝化作用速率接近零。
pH下降的原因pH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进水中有强酸排入,导致人流污水pH降低,因而混合液的pH也随之降低。
由硝化方程式可知,随着NH3-N被转化成NO3—-N,会产生部分矿化酸度H+,这部分酸度将消耗部分碱度,每克NH 3-N转化成NO3—-N约消耗7."14g碱度(以CaC03计)。
因而当污水中的碱度不足而TKN负荷又较高时,便会耗尽污水中的碱度,使混合液中的pH值降低至7."0以下,使硝化速率降低或受到抑制。
如果无强酸排人,正常的城市污水应该是偏碱性的,即pH一般都大于7."0,此时的pH则主要取决于人流污水中碱度的大小。
所以,在生物硝化反应器中,应尽量控制混合液pH>7."0,制pH>7."0,是生物硝化系统顺利进行的前提。
而要准确控制pH,pH<6."5时,则必须向污水中加碱。
应进行碱度核算。
2、有机负荷的影响在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硝化除氮时,NH4-N的去除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机负荷。
当有机负荷稍高于3."0kgBOD/(m3滤料·d)时,NH3-N的去除受到抑制;当有机负荷高于4.0kgBOD/(m3滤料·d)时,NH3-N的去除受到明显抑制。
硝化,反硝化,碱度,DO与pH值关系

硝化系统与pH值关系(2007-05-19 22:51:41)分类:七彩水质专题发生硝化反应,那么必须控制污泥龄大于硝化细菌的世代时间方可。
按照污水处理的理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5~8天,反硝化细菌世代周期15天左右。
碱度是为硝化细菌提供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氧化1mg NH4-N需要碱度7.14 mg。
硝化过程只有在污泥负荷<0.15kgBOD/(k gSS·d)时才会发生。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1kg氨氮约消耗4.6kg氧,同时消耗约7.14kg碳酸钙碱度。
为保证硝化作用的彻底进行,一般来说出水中应有剩余碱度。
合适的pH是微生物发挥最佳活性必须的,一般微生物要在pH6-9范围内比较合适。
实际上,因为水质的差异,相同pH的水,碱度可以相差很多。
对于A/O工艺。
其中硝化液回流进行反硝化,这样可以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做为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同时可提供部分碱度,抵消硝化段的部分碱度消耗。
该工艺脱氮率的提高要靠增加回流比实现,但回流比不宜太高,否则回流混合液中夹带的DO会影响到反硝化段的缺氧状态,另外回流比增大,运行费用也会增加。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例如氢氧根,碳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硅酸盐,硅酸氢盐,亚硫酸盐,腐植酸盐和氨等,都是水中常见的碱性物质,它们都能与酸进行反应。
因此,选用适宜的指示剂,以酸的标准溶液对它们进行滴定,便可测出水中碱度的含量.。
碱度可分为酚酞碱度和全碱度两种。
酚酞碱度是以酚酞作指示剂时所测出的量,其终点的pH值为8.3;全碱度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测出的量,终点的pH值为4.2.若碱度很小时,全碱度宜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作指示剂,终点的pH值为5.0。
碱度以CaCO3(碳酸钙)浓度表示,单位为mg/l。
PH的值是H离子浓度的体现,当PH=7是,说明H离子浓度为10的-7次幂,所以OH离子的浓度也是10的-7次幂,为中型,当PH=8时,H离子浓度为10的-8次幂,OH离子浓度是10的-6次幂,这都是H离子的浓度小于1mol/L时的计算方法,当H离子浓度大于1时,就不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生物硝化处理工艺pH值控制及碱度核算
污水生物硝化处理工艺pH值控制及碱度核算
一、影响硝化的重要因素
1、pH和碱度对硝化的影响
pH值酸碱度是影响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pH为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硝化过程迅速。
当pH>9.6或<6.0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
若pH>9.6时,虽然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仍然异常迅速,但是从NH4的电离平衡关系可知,NH3的浓度会迅速增加。
由于硝化菌对NH3极敏感,结果会影响到硝化作用速率。
在酸性条件下,当pH<7.0时硝化作用速度减慢,pH<6.5硝化作用速度显著减慢,硝化速率将明显下降。
pH<5.0时硝化作用速率接近零。
pH下降的原因
pH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进水中有强酸排入,导致人流污水pH降低,因而混合液的pH也随之降低。
由硝化方程式可知,随着NH3-N被转化成NO3—-N,会产生部分矿化酸度H+,这部分酸度将消耗部分碱度,每克NH3-N转化成NO3—-N约消耗7.14g碱度(以CaC03计)。
因而当污水中的碱度不足而TKN负荷又较高时,便会耗尽污水中的碱度,使混合液中的pH值降低至7.0以下,使硝化速率降低或受到抑制。
如果无强酸排人,正常的城市污水应该是偏碱性的,即pH一般都大于7.0,此时的pH 则主要取决于人流污水中碱度的大小。
所以,在生物硝化反应器中,应尽量控制混合液pH>7.0,制pH>7.0,是生物硝化系统顺利进行的前提。
而要准确控制pH,pH<6.5时,则必须向污水中加碱。
应进行碱度核算。
2、有机负荷的影响
在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硝化除氮时,NH4-N的去除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机负荷。
当有机负荷稍高于3.0kgBOD/(m3滤料·d)时,NH3-N的去除受到抑制;当有机负荷高于4.0kgBOD/(m3滤料·d)时,NH3-N的去除受到明显抑制。
因此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同步除碳和硝化时,必须降低有机负荷。
根据上述分析,在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针对去除有机物的工程设计时,首先必须针对处理水类型和排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BOD容积负荷,BOD容积负荷的选取应根据同类型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加以分析后确定,并在设计时留有一定余量。
在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同步除碳和硝化时,必须降低有机负荷,最好使有机负荷控制在2.0kgBOD/(m3滤料·d)以下。
二、生物滤池硝化需碱量的计算
在硝化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碱度,如果污水中没有足够的碱度,硝化反应将导致pH 值的下降,使反应速率减缓,所以硝化反应要顺利进行就必须使污水中的碱度大于硝化所需的碱度。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于典型的城市污水,进水中NH3-N浓度一般为20~40mg /L(TKN约50~60mg/L),碱度约200mg/L(以Na2CO3计)左右。
1、一般来说,在硝化反应中每硝化lgNH3-N需要消耗7.14g碱度,所以硝化过程中需要的碱度量可按下式计算:
碱度=7.14×QΔCNH3-N×10-3 (1)
式中:
Q为进入滤池的日平均污水量,m3/d;
ΔCNH3-N为进出滤池NH3-N浓度的差值,mg/L;
7.14为硝化需碱量系数,kg碱度/kgNH3-N。
2、对于含氨氮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通常需要补充碱度才能使硝化反应器内的pH值维持在7.2~8.0之间。
计算公式如下:
碱度=K×7.14×QΔCNH3-N×10-3 (2)
式中,K为安全系数,一般为1.2~1.3。
3、实际工程中进行碱度核算应考虑以下几部分:入流污水中的碱度,生物硝化消耗的碱度,分解BOD5产生的碱度,以及混合液中应保持的剩余碱度。
要使生物硝化顺利进行,必须满足下式:
ALKw+ALKc>ALKN+AlKE (3)如果碱度不足,要使硝化顺利进行,则必须投加纯碱,补充碱度。
投加的碱量可按下式计算:
ΔALK=(ALKN+ALKE)—(ALKw+ALKc)(4)式中:ΔALK为系统应补充的碱度,mg/L;
ALKN 为生物硝化消耗的碱量;ALKN一般按硝化每kgNH3-N消耗7.14kg碱计算。
ALKE 为混合液中应保持的碱量,ALKE一般按曝气池排出的混合液中剩余50mg/L碱度(以Na2CO3计)计算。
ALKw 为原污水中的总碱量;
ALKc 为BOD5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碱量;ALKc与系统的SRT有关系:
当SRT>20d时,可按降解每千克BOD5产碱0.1kg计算;
当SRT=10~20d时,按0.05kgALK/kgBOD5;
当SRT<10d时,按0.01gALK/kgBOD5。
三、【实例计算】如前所述,硝化反应中每消耗1g氨氮要消耗碱度7.14g。
一般污水尤其是工业污水对于硝化反应来说,碱度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应投加必要的碱量以维持适宜的pH值,保证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某处理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日处理污水10 000m3/d。
二级来水水中:BOD5=18mg/L(18g/m3=0.018kg/m3),NH3-N=35mg/L,碱度ALKw
=210mg/L。
欲使出水BOD5<5mg/L,NH3-N<5mg/L。
试核算该硝化系统的碱度,如果碱度不足,试计算投碱量。
解:ALKw =0.21×104=2100kg/d 进水碱度210mg/L
ALKc =(0.018-0.005)×104×0.1=13kg/d BOD5=18mg/L 降解每克BOD5产碱0.1g计算
ALKN =(0.035-0.005)×104×7.14=2142 kg/d 按1kgNH3-N消耗7.14kg碱计算
ALKE =0.05×104=500 kg/d 按曝气池排出液中剩余50mg/L碱度计算。
ALKw+ALKc =2100kg/d+13kg/d = 2113kg/d
ALKN+ALKE =2142 kg/d+500 kg/d = 2642 kg/d
ALKw+ALKc ≯ALKN+ALKE
因此,该硝化系统内碱源不足。
如果不外加碱源,pH将降低,抑制硝化进行,出水NH3-N 超标。
如果外加碱源,则投碱量为:
ΔALK=2642—2113=529 kg/d≈529 kg/d÷40kg/袋≈13袋/天÷3个班≈4袋/班
即每天需向来水中投加碱源529kg,具体可根据纯碱的有效成分,换算出纯碱的投加量。
二级来水再生处理加碱量
二级来水加碱应根据NH3-N含量投加:NH3-N含量在35mg/L左右时按315 L/h投加
NH3-N含量在30mg/L左右时按270 L/h投加
NH3-N含量在25mg/L左右时按225 L/h投加各班人员应该经常检查NH3-N含量和纯碱投加量。
四、而积磷菌、反硝化菌和硝化细菌生长的最佳pH值在中性或弱碱性范围,当pH 值偏离最佳值时,反应速度逐渐下降,碱度起着缓冲作用。
污水厂生产实践表明,为使好氧池的pH值维持在中性附近,池中剩余总碱度宜大于70mg/L。
每克氨氮氧化成硝态氮需消耗7.14g 碱度,大大消耗了混合液的碱度。
反硝化时,还原1g 硝态氮成氮气,理论上可回收3.57g 碱度,此外,去除1g五日生化需氧量可以产生0.3g碱度。
出水剩余总碱度可按下式计算,剩余总碱度=进水总碱度+0.3×五日生化需氧量去除量+3×反硝化脱氮量一7.14×硝化氮量,式中3 为美国EPA(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还原1g硝态氮可回收3g碱度。
由硝化方程式可知,随着NH3-N被转化成NO3—-N,会产生部分矿化酸度H+,这部分酸度将消耗部分碱度,每克NH3-N转化成NO3—-N约消耗7.14g碱度(以CaC03计)。
因而当污水中的碱度不足而TKN负荷又较高时,便会耗尽污水中的碱度,使混合液中的pH 值降低至7.0以下,使硝化速率降低或受到抑制。
也就是说它只是个理论值,具体只能通过实验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