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础知识(1)

合集下载

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1)

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1)

火场逃生Q&A
多数人是从电影和电视中了解火灾的。但是,真正的火灾 并非如同故事片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在真正的火灾中像电影演 员那样去做,几分钟之内就会被烧死。
每年都有很多人死于火灾,还有很多人被烧伤。这是因为 很多人不了解火的特性,更没有经过火中逃生的训练。所以, 一旦遇到火灾,多数人都会惊慌,进而做出错误的举动,造成 不必要的伤亡。希望下列测试题会对你有所启示。

消防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边框和以图像为主要特 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构成的标志,用于表达与消防有关
散 的安全信息。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相应的消防安全标志:

1.商场(店)、影剧院、娱乐厅、体育馆、医院、

饭店、旅馆、网吧、高层公寓和候车(船、机)室大厅 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紧急出口、疏散通道外、层间
适用: 扑救初起火灾
可易 低 燃燃 压 气、 电 体可 器 火燃 设 灾液 备

仪工 图
器艺 书
仪器 档


使用方法
4、防毒面具 (自救面具)
(过滤式呼吸器)
火场充满 浓烟 和毒养 时进行
火情 侦查、自救、逃生
使用方法
打开盒子取出面具
戴上口罩拉紧头罩
拔掉前后封口塞子
选择路径果断逃生
使用方法
1、打开消水箱门 2、迅速取下箱內的水帶和水枪 3、将水带接口连接在消水栓接口 4、接逆时直方向旋转栓手轮 5、出水减火
11.在下列区域应相应地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 “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当心 火灾——易燃物”、“当心火灾——氧化物”和“当心爆炸——爆 炸性物质”等标志: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引起物质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之A.闪点B.燃点C.沸点D.自燃点2.生产与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其爆炸下限A.≤10%B.<10%C.≥10%D.>10%3.在含有CO的环境中,能够工作8h的CO同意浓度为ppm。

A.30 B 50 C.80 D 1004.液化石油气火灾属于A.A类火灾B.B类火灾C.C类火灾D.D类火灾5.阴燃是——的燃烧特点。

A.固体B.液体C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6·——是粉尘爆炸的显著特点。

A.多次爆炸B、较大压力持续时间较短C、爆炸压力上升较快D、爆炸所需点火能量小7。

生产与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B.<28℃C≥28℃D,≤28℃8.可燃固体生产与储存的火灾危险性为。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9.如使用冷却灭火,关于汽油燃烧务必将其冷却到之下时,燃烧才会中止。

A.燃点B、闪点C.自燃点D、0℃10.木炭燃烧属于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11.窒息灭火其要紧灭火机理是。

A.减少可燃物B.降低温度C.降低氧浓度D.降低燃点12.下列物质中,——是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0B、CO C.C02 D、HCN13.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

A、镁粉B、钾C.动物油D、过氧化钠14·——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

A.氧气B、松节油C、蜡D、漂白粉15.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

A.蚁酸B.二硫化碳C.氨气D.氟气16·——是衡量可燃固体物质燃烧难易程度的要紧参数。

A.燃点B.自燃点C.闪点D.氧指数17·——是划分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A.燃点B.自燃点C.闪点D.氧指数18.可能因吸附放热发生自燃。

A.锯末B.活性炭C.金属硫化物D.硝化棉19.的液体,其生产与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乙类。

消防安全知识题库[1]

消防安全知识题库[1]

消防安全知识(一)一、填空题1、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电力工业(安全第一)及(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电力设备的消防工作,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4、生产现场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5、没有(焊工合格证)的人不得进行焊割工作.6、易燃易爆物品应放置专门场所,设置(严禁烟火)标志。

并有专人负责.7、动火工作须延期时必须(重新履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8、动火工作票的审批人、消防监护人(不得)签发动火工作票.10、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如需动火工作时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

二、问答题1、处理火灾事故时,什么是“四不放过"的内容是什么?答:(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2、一级动火区的范围是什么?答:一级动火区是指火灾危险危险性很大,发生火灾时后果很严重的部位或场所。

3、二级动火区的范围是什么?答:二级动火区是指一级动火区以外的所有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4、动火工作票运行许可人的安全责任是什么?答:a、工作票所列安措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b、动火设备与运行设备是否确已隔绝;c:向工作负责人交待运行所做的安措是否完善.5、火灾报警的要点是什么?答:1、火灾地点;2、火势情况;3、燃烧物和大约数量;4、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6、防止电缆火灾延燃的措施是什么?答:防止电缆火灾延燃的措施有:封、堵、涂、隔、包、水喷雾和其他。

9、防火重点部位有哪些?答:防火重点部位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部位和场所,一般指燃料罐区、控制室、调度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档案室、锅炉燃油及制粉系统、汽轮机油系统、氢气系统及制氢站、变压器、电缆间及隧道、蓄电池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及各单位主管认定的其他部位和场所。

10、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答: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先打开保险销,把喷管喷口对准火源,另一手紧握导杆提环,将顶针压下,干粉即喷出.11、干粉灭火器最适用哪类火灾?答:干粉灭火器最适用B类(系指甲、乙、丙类液体燃烧的火,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C类(系指可燃气体燃烧的火,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火灾。

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一)

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一)

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一)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作为现代城市居民,我们常常听到关于火灾的新闻,看到消防员们在火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救火的画面。

消防安全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知识,了解消防安全的知识不仅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还可以保证我们在遇到火灾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和逃生行动。

下面是一些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1. 火源可以分成几类?这些类别分别是什么?答:火源可以分成三类:A类、B类和C类。

A类火源指的是固体物质着火,如纸张、木材等;B类火源指的是液体或可燃性气体着火,如汽油、丙烷等;C类火源指的是电器着火。

2. 火灾发生后应该如何逃离?答:火灾发生后应该尽快逃离现场,避免使用电梯,应该选择楼梯或其他安全出口。

如果路线被火焰隔断,应该尽量找到附近的窗户,利用工具或家具等物品将窗户玻璃打破,逃离灾难现场。

3. 如果在火场逃生过程中身上着火了应该怎么办?答:如果在火场逃生过程中身上着火了,应该立即停止奔跑,用手摁灭自己身上的火苗,或者躺到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4. 家庭厨房中的灶台应该如何保养?答:家庭厨房中的灶台应该经常保持清洁,灶头的周围不应该堆积杂物,同时应该在做饭时留意灶台周围没有其他易燃物。

5. 一个家庭遇到火灾应该先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答:如果一个家庭遇到火灾,应该首先通知其他成员,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然后尽量控制火势,暂时熄灭火源,尽量关闭家庭电器,以保障家庭安全。

6. 室内使用的插线板不宜过多,请问使用多个插头框架的插线板是必须按照规定减少使用吗?答:是的,使用多个插头框架的插线板是必须按照规定减少使用的。

特别是室内面积较大的房间,插线板的使用数量要尽量减少,以避免电器使用过多而导致线路过载短路。

7. 家庭中贮存的易燃物品应该如何管理?答:家庭中贮存的易燃物品应该尽可能摆放在没有阳光照射和通风良好,以及远离热源和明火等易燃危险的地方。

总之,了解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知识点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知识点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这是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氧气只是一种助燃剂,其它助燃剂发生的光和热也是燃烧,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的燃烧。

4、大部分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着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这是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5、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按其状态,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

6、常见的引火源有:直接引火源,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间接引火源,高温,自燃引火源。

7、防火方法:控制可燃物质、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设置防火间距。

灭火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

8、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和爆炸。

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

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按燃烧物形态,可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9、气体燃烧所需温度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烧温度,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比较稳定,火焰不运动,不会发生回火现象;预混燃烧速度快,不扩散,会发生回火现象。

10、液体燃烧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液体受热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汽的燃烧。

液体燃烧的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11、液态烃类燃烧时产生橘色火焰和黑烟;醇类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

12、含有水分、粘性较大原油、重油、沥青油等有扬沸现象(沸溢和喷溅),发生沸溢的时间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

13、固体燃烧方式有:表面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阴燃(熏烟燃烧)。

14、属于蒸发燃烧的有:樟脑、萘、松香、沥青、蜡烛、硫、磷、钾、钠等。

属于表面燃烧的有:木炭、焦炭、铁、铜等。

属于分解燃烧的有: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属于阴燃的有:大量堆积的煤、纸张、稻草、锯末等。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l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l第一节燃烧条件l一、燃烧条件l大部分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包括()l A . 可燃物 B. 助燃物(氧化剂) C. 引火源(温度)l D. 自由基链式反应 E. 氮气l答案: ABCDl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及引火源(温度),称为燃烧的必要条件。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多数燃烧的实质。

l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

按其所处的状态,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l助燃物(如氧气),各种可燃物燃烧均有最低含氧量的要求。

l下列不属于直接火源的是()。

l A.明火 B.高温 C.电火花 D.雷击l【答案】Bl【解析】高温属于间接火源。

l引火源(温度)①明火。

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②电弧、电火花。

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

③雷击。

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④高温。

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⑤自燃起火。

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黄磷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

l第二节燃烧类型l一、燃烧类型l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l A .着火 B 点燃 C 自燃 D 化学自燃 E 爆炸l答案 AEl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l着火l1)点燃l2)自燃化学自燃热自燃l爆炸l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

l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炸点l【答案】Bl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

l A. 阴燃 B. 闪燃 C. 自燃 D. 着火l答案 Bl二、闪点、燃点、自燃点l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消防培训)消防知识题库最全版

(消防培训)消防知识题库最全版

(消防培训)消防知识题库最全版消防知识题库壹、消防安全基本常识1、什么叫燃烧?答:燃烧是壹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说出俩种遇水燃烧的物质?答:钾、钠、镁。

3、燃烧有几种类型?答:有四种类型: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4、什么是闪燃?答: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汽和空气混合达到壹定浓度遇明火发生壹闪即逝的燃烧叫闪燃。

5、什么叫闪点?答: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6、什么叫燃点?答: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7、按易燃可燃液体闪点的划分,其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类?答:可分为三类,28℃以下为甲类;28℃-60℃为乙类;60℃之上为丙类。

8、试写出三种之上常见可燃物的燃点?答:纸张130℃;棉花210℃;赛璐珞100℃;松节油53℃;煤油86℃;布匹200℃;麦草200℃;橡胶120℃,木材295℃。

9、物质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10、什么叫着火?答:可燃物在空气中受到火源作用而发生的持续燃烧的现象。

11、举例说明什么是不完全燃烧?答:燃烧后所生成的仍具有燃烧性的物质叫不完全燃烧。

如壹氧化碳。

12、在壹定温度和有空气条件下,能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什么物质?答:可燃物。

13、在没有明火的作用下,可燃物被加热到壹定温度而引起燃烧的现象叫什么?答:受热现象。

14、什么叫蓄热自燃?答:可燃物在没有直接火源作用下,由于自身内部的物理、生物、化学反应,温度不断集聚升高,达到燃点发生燃烧的现象叫蓄热自燃。

15、粮食会自燃吗?答:粮食自身和依附在粮食上的微生物的呼吸湿度受到水分的影响较大。

在含水较高的条件下,微生物呼吸湿度显著增大,放出大量的热量。

当温度升高到38℃-40℃时,发生霉变,继续蓄热,逐渐由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最后达到自燃点,引起自身燃烧。

16、某单位购置了壹汽车生石灰,堆放在壹栋木板房旁边,生石灰上面又放了草袋和木料等可燃物。

有壹天下了壹场雨,雨过天晴不久,草袋和木料突然起火,且将木板房烧毁,这次着火的原因是什么?答:生石灰遇火(或受潮)会立即分解,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可达到700℃左右,而草袋和木板的燃点都很低(草袋约200℃,木板约300℃),因而被引着起火。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12篇)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12篇)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12篇)消防安全知识内容1一、学生宿舍(居室)防火常识宿舍做为我们日常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要保障它的安全,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乱接电源,不违章用电热器具、充电器等电器;2.不准使用蜡烛、打火机等明火;3.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焚烧杂物;4.宿舍不使用煤炉、酒精炉等;5.发现电器或电源开关、线路故障应及时报修。

二、火场逃生常识:1.不要留意钱财,尽快逃生;2.爬到卧室的门边,用手背试一试门是否热;3.准备湿毛巾或布,用湿毛巾或布掩口减少有毒气体的呼入;4.可自制逃生绳索,切勿跳楼;5.可利用自然条件作为救生滑道。

三、使用灭火剂和灭火器具的常识消防器材是用于抢险救灾的专用器材。

常用的消防器材有消火栓、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消防桶等。

这些器材使用的机会虽不多,但不得挪做他用。

1.正确选用灭火剂: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 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灭火剂。

① A 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② 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

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应选用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③ 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④ 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及砂、土等。

2.正确使用灭火器具(1)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广泛且较经济实用的灭火器具。

可用于扑灭带电物体(低于5000V)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固体火灾等。

使用时要注意:①喷射前最好将灭火器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但喷射时不能倒置,应站在上风一侧使用; ②在保障人身安全情况下尽可能靠近火场; ③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前一定要去掉保险装置; ④使用带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时,一只手一定要握紧软管前部喷嘴后再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 ⑤灭液体火(汽油、酒精等)时不能直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10厘米左右快速摆动,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 ⑥灭火器存放时不能靠近热源或日晒,防止作为喷射于粉剂动力的二氧化碳受热自喷,并注意防潮,防止干粉剂结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可燃气体的燃烧特点
1、特点: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象固体、液体那样需经溶解、 蒸发过程,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
燃点,因此容易燃烧,速度也快。
2.燃烧方式: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燃烧
分为两大类:(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管口或容器
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 烧的现象。其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气体的喷出速度,一般 为稳定燃烧。如容器、管路泄漏发生的燃烧,天然气井喷
• 较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伤10 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 上5000万元以下。
• 一般火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下; 或者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下。消防基础知识(1)
防火常识:防火基本原理
(一)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通常用不然、难燃材 料代替易燃、可燃材料;
消防设施常识:灭火器
灭火器的选型: 1.A类火灾场所:ABC干粉、水型或泡沫灭火器; 2.B类火灾场所:二氧化碳、水基型或洁净气体灭火
器; 3.C类火灾场所:干粉、二氧化碳或洁净气体灭火器; 4.D类火灾场所:干粉、二氧化碳 5.E类火灾场所:干粉、洁净气体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消防基础知识(1)
3rew
消防基础知识(1)
灭火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 隔离灭火 :可燃物是燃烧条件中的主要因 素,如果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氧隔离开 来,那么燃烧反应就会自动终止。火灾中, 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 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 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 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 是隔离灭火的措施。这样,残余可燃物烧 尽后,火也就自熄了。
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
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
• 只有具备燃烧三要素才能发生火灾,具备燃烧三 要素不是一定发生火灾的。
• 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车用汽油38度以下,不 能燃烧) 2、一定的氧气含量(汽油的最低含氧量未 14.4%) 3、一定的点火能量(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未 0.2ML) 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 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 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甲乙丙类液体划分标准
• 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一些 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 分较高时会发生阴燃,如:成捆堆放的棉、麻、 纸张及大堆垛的煤、草、湿木材等易发生这类火 灾。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闪燃、阴燃、爆燃、自 燃、爆炸的概念
燃烧属于此类。(2)预混燃烧:可燃气体与氧在燃烧之前
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性气体,被火源点燃所引起 的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影响预混燃烧速度的因 素有气体组成,可燃气体的浓度,可燃混合气体的初始温 度、管路直径、管道材质等,如处于标准状态下甲烷与空 气混合气体在管道内的燃烧。
消防基础知识(1)
消防基础知识(1)
火灾常识:火灾的分类
根据可燃物的不同: •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
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 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 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燃烧常识: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
• 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可燃液体的燃烧实 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 ,蒸发燃烧, 易产生流淌、沸溢、喷溅和冒泡
• 液体分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分级 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 甲一级易燃液体<28℃ 乙二级易燃液体28~60 ℃ 丙可燃液体>60 ℃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可燃固体的燃烧特点
消防基础知识(1)
灭火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 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而言能够持续燃 烧,其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 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 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 至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点以下,燃 烧反应就会中止。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 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 水能够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 速降低,最后导致火焰熄灭,燃烧终止。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5
消防基础知识(1)
•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 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最高或最低浓度。 通常用体积百分数表示,从下限到上限有 一个范围,爆炸下限小于10%的,甲类, 其余为乙类。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氧指数的概念
• 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 体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称 为氧指数。材料的氧指数表示材料燃烧的 难易程度。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 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例如氧指数 为26的物质,当气体中氧含量低于26%时 就不能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 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 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
消防基础知识(1)
火灾常பைடு நூலகம்:火灾的分类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财产损 失等火灾危害严重程度划分,火灾可分为四类
• 特别重大火灾:死亡30人以上(含本数);或者重 伤100人以上;或者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
• 重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重伤50 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 以上1亿元以下。
消防基础知识(1)
2020/11/25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
• 燃烧:俗语着火,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 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热现象。
• 燃烧三要素: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
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 。固、液、气体等 2 、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
• 1.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 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 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 2.燃烧方式:蒸发燃烧(硫、磷、沥青 等)、分解燃烧(木材、纸张、棉、麻 等)、表面燃烧(木炭、焦炭) 、阴燃 (堆放的棉、麻、煤、草、湿木材)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热传播的几种途径
• 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热 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 性因素。热传播有三种途径,即:热传导、 热对流和热辐射。
• 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 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 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 播的主要形式。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典型的燃烧产物及毒性
• 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 可见烟等。
• 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 是由于吸人毒性气体而致死的。火灾产生 的烟气中,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 HCN、SO2、N02等。
消防基础知识(1)
火灾常识
• 火灾定义 根据国家标准GB5907—86《消防基本
术语 第一部分》,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 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危害。
消防基础知识(1)
灭火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 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需要在其 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时,燃 烧不能持续。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 气通常在氧浓度低于15%时不能维持燃烧。 用于降低氧浓度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 水蒸气等。通过稀释氧浓度来灭火的方法, 多用于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
• 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爆 燃反应中,穿过未燃烧介质的反应前端速 度小于或等于声速(空气中约340m/s)。
•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 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 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闪燃、阴燃、爆燃、自燃、 爆炸的概念
• 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 温度、压力增加或者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分: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二)控制和消除点火源。 (三)控制生产中的工艺参数。 (四)防止火势扩散蔓延。设防火防烟分区、筑防
火墙、留防火间距等
消防基础知识(1)
灭火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要求,任何可燃物产生燃烧 或持续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 件。因此,火灾发生后,所谓灭火都是破坏燃烧 反应终止的过程。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 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 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不论是使 用灭火剂灭火,还是通过其他机械作用灭火,都 是通过上述四种作用的一种或几种来实现的。
类 ,主要依靠化学抑制 • 二氧化碳主要依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 • 卤代烷灭火剂主要靠化学抑制作用灭火。
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卤代 烷灭火剂有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作用 。
消防基础知识(1)
消防设施常识:灭火器
1.按充装灭火剂类型,可分为干粉型灭火器 (BC或ABC)、水基型灭火器(水或泡 沫)、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洁净气体灭火器;
消防基础知识(1)
灭火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 化学抑制灭火 :物质的有焰燃烧中的氧化反 应,都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破坏链式 反就能导致燃烧的中止。
消防基础知识(1)
灭火常识:灭火介质的灭火机理
• 水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 • 泡沫灭火剂主要依靠冷却、窒息作用, • 干粉灭火剂一般分BC干粉和ABC干粉两大
消防基础知识(1)
燃烧常识
• 所谓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措施就是去掉其中 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不致发生或不 能持续。如: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比木头房 子耐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