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练习题库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昆虫》第三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昆虫》第三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昆虫》第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昆虫》第三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学会观察和描述昆虫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昆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昆虫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过昆虫,但可能没有系统地观察和研究过昆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激发他们对昆虫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昆虫的主要特征,学会观察和描述昆虫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昆虫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2.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昆虫的生活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激发他们的兴趣。

2.讲授:介绍昆虫的主要特征,如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

3.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昆虫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昆虫的外形特征。

4.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昆虫实验,如昆虫的触角是否具有嗅觉功能等,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活习性,如昆虫的繁殖方式、食物来源等。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昆虫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7.拓展:学生展示自己对昆虫的了解,分享昆虫的相关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昆虫的主要特征:1.身体结构:头、胸、腹三部分2.翅膀:有的昆虫有翅膀,有的昆虫没有翅膀3.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4.繁殖方式:昆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如卵生、胎生等5.食物来源:昆虫的食物来源丰富,如植物、其他昆虫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验等活动。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说课稿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说课稿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以及变态发育的类型。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它们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

通过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命活动规律,还可以为后续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察能力,对昆虫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通过了解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2、教学难点(1)理解昆虫变态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昆虫在生活中的现象。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发育类型的特点。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说课稿5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说课稿5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昆虫》这一节课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包括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以及昆虫的生态习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昆虫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昆虫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的特征。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昆虫的特征和生态习性,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昆虫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并能够观察和描述昆虫的生态习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昆虫的特征和生态习性,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昆虫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

2.教学难点:昆虫生态习性的观察和描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昆虫的特征和生态习性。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昆虫的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昆虫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昆虫特征: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特征。

3.观察昆虫生态习性:学生观察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

4.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昆虫的特征和生态习性,并进行交流分享。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昆虫的主要特征:1.身体结构:头、胸、腹三部分2.翅膀:有的昆虫有两对翅膀3.触角:用于感知周围环境4.生态习性: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昆虫学练习题库

昆虫学练习题库

昆虫学练习题库
1. 昆虫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期是:
- [ ] 古生代
- [ ] 中生代
- [ ] 新生代
- [ ] 现代
- [ ] 不确定
2. 昆虫的身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 ] 头、胸、腹
- [ ] 头、胸、腿
- [ ] 头、腿、翅
- [ ] 头、腿、触角
- [ ] 不确定
3. 昆虫是属于哪个动物门类别:
- [ ] 脊索动物门
- [ ] 节肢动物门
- [ ] 软体动物门
- [ ] 哺乳动物门
- [ ] 不确定
4. 昆虫的呼吸方式是:
- [ ] 气管呼吸
- [ ] 鳃呼吸
- [ ] 肺呼吸
- [ ] 皮肤呼吸
- [ ] 不确定
5. 昆虫的触角主要用途是:- [ ] 感知触觉
- [ ] 感知味觉
- [ ] 感知视觉
- [ ] 感知听觉
- [ ] 不确定
6. 昆虫的翅膀主要用途是:- [ ] 飞行
- [ ] 游泳
- [ ] 爬行
- [ ] 挖洞
- [ ] 不确定
7. 昆虫的生殖方式包括以下哪些:
- [ ] 产卵
- [ ] 分裂生殖
- [ ] 子母体生殖
- [ ] 胚胎发育
- [ ] 不确定
8. 昆虫的食性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 [ ] 肉食性
- [ ] 植食性
- [ ] 杂食性
- [ ] 全食性
- [ ] 不确定
这些题目只是昆虫学练习题库中的一小部分。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昆虫学的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加油!。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昆虫》说课稿2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昆虫》说课稿2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昆虫》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昆虫》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昆虫。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昆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昆虫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昆虫,对昆虫的特点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昆虫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昆虫的主要特征,识别常见的昆虫。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常见昆虫的识别。

2.教学难点: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昆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昆虫的主要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图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昆虫的主要特征。

3.学习常见昆虫:教师展示常见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并说出昆虫的特点。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利用实物模型,观察昆虫的特点,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总结出昆虫的主要特征和常见昆虫。

6.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昆虫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有触角、眼睛、翅膀、足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对昆虫的认识程度。

昆虫学练习题库

昆虫学练习题库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1. 简述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2. 简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3. 叙述“园艺植物昆虫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昆虫体躯的构造与功能一、名词解释蜕裂线、口器、翅脉、脉序、模式脉相、体外消化、趋光性、翅连锁器、血腔、受精、补充营养、昆虫激素、内激素、信息激素、性外激素、示踪外激素、警戒外激素、群集外激素。

二、简答题1. 简述昆虫的头式类型及特点。

2. 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其各自功能如何?4. 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各类型举出 1-2 种代表性昆虫。

5. 学习触角的类型有什么意义?6. 昆虫的口器有哪些主要类型,简述主要口器类型的结构特点?7. 成虫胸足分为哪几节?8. 常见的成虫胸足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9. 一般将昆虫翅分为哪些缘、角和区?10. 根据翅的质地和被物的不同,可将翅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以通用的假想脉序为例,说明其上的纵脉和横脉,并用字母表示。

11.举例说明昆虫翅的连锁类型。

12. 说明昆虫产卵器、交配器的构造。

13. 简述昆虫体壁的构造及其表皮的化学成分。

14. 简述昆虫循环系统的特点。

15. 简述昆虫马氏管的功能。

16. 简述昆虫呼吸系统的构造特点。

17. 简述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8. 简述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

19. 简述昆虫外激素的种类。

20. 简述昆虫雌雄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三、论述题1. 结合实际,试述学习口器类型对指导化学防治的意义。

2. 研究昆虫生殖器的形态结构的意义。

3. 昆虫表皮的通透性与杀虫剂穿透的关系。

4. 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机能。

5. 昆虫血液的功能。

6. 如何根据昆虫呼吸特点指导害虫防治?第三章昆虫的发育和行为一、名词解释孤雌生殖、两性生殖、卵胎生、多胚生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个体发育、孵化、脱皮、龄和龄期、羽化、变态、雌雄二型、多型现象、世代、世代重叠、年生活史、休眠、滞育、食性、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腐食性、趋性、趋光性、趋化性、拟态。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第【1】篇〗三年级《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 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昆虫》说课稿

《昆虫》说课稿

《昆虫》说课稿说学生情况:本课所授的班级是一个轻度智力障碍班级,有男生9名,女生4名,共13名学生。

年龄在13-16岁之间。

总体上说,学生的认读、认知能力比较好,综合判断、归纳能力比较薄弱。

说教材: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是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常识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本单元的名称是《常见动物(二)》,本节课的主题是《昆虫》也就是该单元的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该单元另外两篇课文是《青蛙》和《蚂蚁》,可见学好《昆虫》对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该主题单元中另外两篇文章,将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教学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认知目标方面:指导学生认识飞蚂蚁、蝴蝶、蚊子外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昆虫外形的共同特征,建立昆虫的概念。

能力目标方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方面: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取的意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都集中在如何使学生从部分归纳出昆虫的总体特征。

说教学手段:由于这个班的学生普遍认知能力较好,所以认识一些常见昆虫的名称,对他们来说是很容易的。

故在介绍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采取提问法。

由于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几种常见的昆虫,从而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而对事物进行归纳的能力是这个班级学生非常薄弱的地方。

所以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我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将昆虫的特征分几个部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要求他们形成文字,最后汇总并补充他们讨论的结果。

说板书设计:由于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归纳出昆虫的特征,所以板书设计尽可能简洁,故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的复眼;3、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说学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采取自学研讨学习的方法。

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积极进行思考。

这一过程在教学时还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先由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解决比较浅显的问题,并积极引导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昆虫共有的特征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1. 简述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2. 简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3. 叙述“园艺植物昆虫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昆虫体躯的构造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蜕裂线、口器、翅脉、脉序、模式脉相、体外消化、趋光性、翅连锁器、血腔、受精、补充营养、昆虫激素、内激素、信息激素、性外激素、示踪外激素、警戒外激素、群集外激素。

二、简答题
1. 简述昆虫的头式类型及特点。

2. 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其各自功能如何?
4. 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各类型举出 1-2 种代表性昆虫。

5. 学习触角的类型有什么意义?
6. 昆虫的口器有哪些主要类型,简述主要口器类型的结构特点?
7. 成虫胸足分为哪几节?
8. 常见的成虫胸足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9. 一般将昆虫翅分为哪些缘、角和区?
10. 根据翅的质地和被物的不同,可将翅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以通用的假想脉序为例,说明其上的纵脉和横脉,并用字母表示。

11. 举例说明昆虫翅的连锁类型。

12. 说明昆虫产卵器、交配器的构造。

13. 简述昆虫体壁的构造及其表皮的化学成分。

14. 简述昆虫循环系统的特点。

15. 简述昆虫马氏管的功能。

16. 简述昆虫呼吸系统的构造特点。

17. 简述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8. 简述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

19. 简述昆虫外激素的种类。

20. 简述昆虫雌雄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三、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试述学习口器类型对指导化学防治的意义。

2. 研究昆虫生殖器的形态结构的意义。

3. 昆虫表皮的通透性与杀虫剂穿透的关系。

4. 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机能。

5. 昆虫血液的功能。

6. 如何根据昆虫呼吸特点指导害虫防治?
第三章昆虫的发育和行为
一、名词解释
孤雌生殖、两性生殖、卵胎生、多胚生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个体发育、孵化、脱皮、龄和龄期、羽化、变态、雌雄二型、多型现象、世代、世代重叠、年生活史、休眠、滞育、食性、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腐食性、趋性、趋光性、趋化性、拟态。

二、简答题
1. 昆虫生物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2. 简述“不全变态”和“全变态”的特点。

3. 试区别“离蛹”、“被蛹”和“围蛹”。

4. 休眠和滞育各有何特点?
5. 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类幼虫?
三、论述题
昆虫的产卵方式主要有哪些?了解产卵方式有什么意义?
第四章昆虫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
分类阶元、同物异名、异物同名、模式标本、物种、亚种、正模、副模、学名、双名法、三名法。

二、简答题
1. 写出飞虱科与叶蝉科的主要鉴别特征。

2. 写出蜜蜂科与食蚜蝇科的主要鉴别特征。

3. 写出同翅目与半翅目的主要鉴别特征。

4. 写出肉食亚目与多食亚目的主要鉴别特征。

5. 鳞翅目昆虫有那些共同特征?蝶蛾如何区别?
6. 如何区分蝇、蚊、虻?
7. 直翅目主要识别特征是什么?常见的直翅目植物害虫有哪几类?分属哪些科?
8. 缨翅目主要识别特征是什么?常见的缨翅目害虫有哪些?
9. 常见的植物害虫哪几类属于同翅目?分属哪些科?为害特点是什么?
10. 简述昆虫分类的原理。

11. 昆虫纲一般分为多少亚纲、多少目?哪些目与植物生产关系最密切?各目列举1—2种代表。

12. 螨类和昆虫有什么区别?
三、论述题
如何将一个昆虫标本鉴定到种?请写出具体步骤。

第五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一、名词解释
昆虫生态学、生态广可塑性种、生态狭可塑性种、种群、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昆虫食性、昆虫天敌、寄生性天敌与捕食性天敌、初寄生与重寄生、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对角线取样法、分行取样法、被害率、被害指数、损失率、期距、预测预报、过冷却现象。

二、简答题
1. 试述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适应温度变化的特点。

2. 什么是有效积温法则?在昆虫研究和测报中如何应用?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列举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中各两个科的一种天敌昆虫,并说明每种所属的类型。

4. 简述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5. 昆虫的外界环境因素可区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类型包括的主要因素是什麽?
6. 根据温度对昆虫生命活动的作用如何划分温区?
7. 昆虫的食性可区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举出一种昆虫。

8. 天敌昆虫区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各类型的特点是什麽?
9. 昆虫田间分布有哪些类型?各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0. 在田间调查农业害虫,常用哪些随机抽样方法?各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如何?
11. 预测害虫发生期,有哪些主要方法?
三、计算题
1. 以下列实验数据计算粘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温度(℃) 15 18 20 25 30
发育历期(天) 15 9 7 4 3
2. 调查粘虫产卵盛期为4月20日,预计未来月平均气温为21℃,请按上题计算结果,预测该代幼虫盛孵期。

2. 按合同要求,20d后要立即提供赤眼蜂成虫进行田间释放,已知该蜂发育起点温度为10.3℃,有效积温为161.3日度,从现在开始应设置多高的温度才能实现合同。

第六章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一、名词解释
植物检疫、对外检疫、对内检疫、农业防治法、化学防治法、胃毒作用、触杀作用、熏蒸作用、内吸作用、IPM、物理机械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经济损害水平、经济阈值、LD50、剂型、农药安全间隔期。

二、简答题
1. 防、减虫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 作为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哪些特点?
3. 农业防治法主要包括哪些途径?
4. 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包括哪些方面?生物防治有何优、缺点?
5.简述滥用化学杀虫剂所产生的严重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6. 何为物理机械防治法?目前常用防治害虫的物理机械法有哪些?
三、论述题
试述按功能基团或结构核心、作用方式、剂型,将杀虫剂可分为哪些类型?各举几例。

第二篇园艺植物害虫
第七章地下害虫
1. 什么是地下害虫?它们的发生为害有何特点?
2. 根据小地老虎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

3. 从农业防治的角度,如何开展蛴螬的防治工作?
4. 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有何特点,应如何做好此类害虫的防治工作?
第八章吮吸式害虫
教材第九章的复习思考题(与理论课已介绍害虫的相关的思考题)
第九章害螨
教材第十章的复习思考题(与理论课已介绍害虫的相关的思考题)
第十章潜叶害虫
教材第十一章的复习思考题(与理论课已介绍害虫的相关的思考题)
第十一章食叶害虫
教材第十三章的复习思考题(与理论课已介绍害虫的相关的思考题)
第十二章蛀杆和蛀果害虫
教材第十四、十五章的复习思考题(与理论课已介绍害虫的相关的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