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菲斯设计集团简介
孟菲斯设计书架的时代背景

孟菲斯设计书架的时代背景
“孟菲斯”(Memphis)设计的书架,是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
一个设计小组。
由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带领一众年轻的
设计师在米兰成立。
1981年,在经过了9个月的筹划后,“孟菲斯”举办了首次作品展览。
展览展出了一系列外形稀奇古怪,颜色鲜艳亮丽的书架,这些设计显然与当时的主流设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了强烈的反现代主义的概念。
人们为这些新奇的设计作品感到震惊,产生了几乎疯狂的反应。
展览的效果是轰动的,“孟菲斯”以一种激进的、挑衅的、特立独行的方式给沉闷的现代设计界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新闻媒体和杂志的竞相报道,将“孟菲斯”的设计新观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孟菲斯”迅速成为80年代世界设计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成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引领80年代的设计潮流,
引发其他国家对现代设计的重新思考,设计界展现出一幅新的纷繁景象。
“孟菲斯”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时至今日,它的设计观念对现代设计在多个领域的发展仍有深刻影响。
【设计史论】之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的工业设计

【设计史论】之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的工业设计1980年的12月,设计师Ettore Sottsass与一群年轻设计师在家里的公寓聚会,当时播放着这首歌:Stuck I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 Again所以,这是米兰。
但这不是一个很意大利式的运动:Memphis没有发表主张宣言,因为他们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观念,将大众原本视为错误的观点放入设计中,并将其塑造为一个无法无天的运动,为的是庆祝这个不受拘束的创意探索。
让我们从70年代已有的极简风格、现代主义中解放,取而代之是对反叛的拥护(注重设计的装饰性,注重设计的个性化及人文思想,完全放弃了没有色彩、功能主义)。
因此孟菲斯和苏特萨斯设计团队诞生了。
孟菲斯的核心是从一些已经存在的设计运动来汲取灵感,你会发现以下几点:装饰艺术:在于其几何元素的美感波普艺术:可以从其大胆的配色看出20世纪50年代媚俗的视觉艺术:完全有别于70年代拘谨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这个运动影响非常大,连华尔街日报的近期报导都说:“新孟菲斯”美学的复苏,声称:“对于全球的后千禧年设计师来说,孟菲斯设计风格是他们灵感的主要来源”。
不过,在这个新的浪潮下,设计师们选用了较高质感的素材,像金属或大理石,来取代孟菲斯风格惯用的塑料材质。
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最有影响的组织——孟菲斯集团。
该组织在第一次会议期间,适逢电唱机上正播放著名歌星鲍勒·德兰(Bob Dglan)的歌曲“孟菲斯忧郁”(Memphis Blues),因而取名叫“孟菲斯”。
该组织反对一切固有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通过感性来认识的,没有先验的模式。
索特萨斯认为:设计活动的过程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不是结论而是假设,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它只是一个瞬间。
因而,曼菲斯开创了一种反对一切固定模式的开放性设计,开创了丰富多样的当代意大利设计局面。
孟菲斯集团

孟菲斯集团七十年代后期在意大利发展形成的在设计界探索装饰艺术的新的设计群体结成了“阿尔奇半亚”工作室,他们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提倡装饰,追求装饰艺术与设计功能的和谐一致强调手工艺方法的作品创造。
以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术为参考,积极开展创作活动和评论宣传活动。
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门迪尼、索特萨斯等人。
他们模索变更设计语言,创造了许多形式怪诞、颇具象征意义的家具装饰品、艺术品和日用品,引起社会瞩目并产生影响“阿尔奇米亚”工作室的目标是:对传统提出挑战,不相信设计计划完整性的神秘;寻求‘表现特性’为设计新意;将世界过去的流派再循环;恢复色彩和装饰的生命力;把设计研究重点放在人与周围事物的相关性上。
“阿尔奇米亚”的设计风格独特,常常出人意料,具有戏剧性效果;造型丰富,独县匠心,大胆运用色彩和图案装饰。
但是,他们的作品因、为都是手工制作,所以数量有限,未能得到发展。
1981年以索特萨斯为首的这一批设计师们在米兰结成了“孟菲斯集团。
”孟菲斯的设计师们努力把设计变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他们从西方设计中获得灵感,20世纪初的装饰艺术,波普艺术、东方艺术、第三世界的艺术传统、古代文明和国外文明中神圣的纪念碑式建筑等,都给他们以起示和参考。
孟菲斯的设计师的认为:他们的设计不仅要使人们生活得更舒适、快乐,而且具有反对等级制度的政治宣言和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以及对固有设计观念的挑战。
孟菲斯流派的室内设计特征可归纳为:(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包括截取现代派绘画的局部)来改造一些传世的经典家具,显示了设计的双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
(2) 室内设计注重室内风景效果,常常对室内界面的表层进行涂饰,具有舞台布景般的非恒久性特点。
(3) 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的线条,采用波型曲线,曲面与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得室内意外效果。
(4)超越构件、界面的图案、色彩涂饰。
(5)室内平面设计不拘一格、具有任意性和展示性。
孟菲斯设计集团的名词解释

孟菲斯设计集团的名词解释孟菲斯设计集团是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设计界的一个重要团体,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革新性的理念而闻名。
该集团由一群年轻的意大利设计师于1981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创立,旨在挑战传统设计并推动设计界的革新。
首先,让我们来解释什么是设计集团。
设计集团是由一群共同的目标和理念所组成的设计师团体,他们通过合作和互相启发来推动设计领域的发展。
这些集团通常由一些知名设计师和年轻有才华的新兴设计师组成,他们相互合作,分享创意和技术,从而产生独特的设计风格。
孟菲斯设计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意大利设计界的一次革命。
在这个年代,设计界普遍倾向于追求简单、实用和功能性,而孟菲斯设计集团则以与众不同的方式突破了这种传统思维。
他们的设计风格充满了鲜艳的颜色、大胆的图案和夸张的形状,完全颠覆了一般人对设计的传统观念。
孟菲斯设计集团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新波普艺术”,它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启发。
这种风格追求对比强烈的色彩和几何形状的组合,同时采用了大量的曲线和斜线,使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孟菲斯设计集团的作品常常被形容为“立体化的绘画”,它们把艺术与设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
孟菲斯设计集团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还在于其对设计哲学的探索和实践。
他们试图用设计表达对社会和人类问题的思考,探索设计与人类的关系。
他们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的外观,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观察。
孟菲斯设计集团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设计界,它在当时的时尚、建筑和艺术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许多知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都受到孟菲斯设计集团的启发,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孟菲斯设计集团所倡导的鲜明色彩和奇特形状的痕迹。
然而,孟菲斯设计集团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和争议。
有些人认为他们的设计过于夸张和不实用,仅仅追求引人注目而不考虑实际使用。
然而,正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孟菲斯设计集团在设计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成为了当时设计界的风向标。
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

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孟菲斯"是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的一个设计师集团。
发起者是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
1981
年,他召集一群不满30岁的青年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孟菲斯”设计组织。
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
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从而刺激了丰富多彩的意大利新潮设计。
“孟菲斯”认为功能不是绝对的。
而是有生命的、发展的,
他是产品与生活之间一种可能的关系。
“孟菲斯”的设计不少是家具一类的家用产品,其材料大多是纤维、塑料一类廉价材料,表面饰有抽象的团,而且喜欢
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了色调,它树立了一种新的产品内涵,即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
在风格上,孟菲斯表现出各种极富个性的情趣和天真、滑稽、怪诞和离奇等。
他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试验性的,对工业设计和理论界产生了具体的影响。
“孟菲斯”這個名字是埃及的一個文化古城,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以摇滚乐而著称的城市,是摇滚乐之王“貓王”的故乡,用“孟菲斯”這個名字,其涵意是将传统与流行文化结合的意思。
彩色木质书架
柜子
室内设计
书架
灯饰
便携式打字机。
世界近现代设计史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从构成主义的字眼中演化出来的,解构主义则认为个体构件本身就是重要的,因而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解构主义是对正统原则、正统秩序的批判与否定。
解构主义不仅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正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对古典的美学原则如和谐、统一、完美等提出了挑战。
解构主义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设计,尽管不少的解构主义的建筑貌似凌乱,但他们都必须考虑到结构因素的可能性和室内外空间的功能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构主义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构成主义。
孟斯菲设计集团“孟菲斯”成立于1980年12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和7名年轻设计师组成。
“孟菲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
“孟菲斯”对功能有自己的全新解释,及功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生命的,发展的,也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
产品不仅要有使用价值,更要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
“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的文化意义,表达了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的情趣,也派生出关于材料、装饰及色彩等方面的一系列新观念。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
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
这本书成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文丘里的建筑理论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少就是乏味”的口号,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
波普风格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
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刺激。
孟菲斯设计理念

3 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的线条,采用波形曲线、曲面和直线、 平面的组合,来取得室内意外效果。
4 超越构件、界面的图案,色彩涂饰。 5 室内平面设计形形色色,具有任意性和展示性。
"孟菲斯”灵魂人物索特萨斯的设计打破了意大利“优良设 计”的标准,对熟悉的视觉语言和事物进行了新的诠释。如索 特萨斯设计的一系列书架已并不仅仅是为书本提供存放空间 的单纯使用家具,它们远离日常生活中对书架约定俗成的理解, 是可以独立存在且能够与环境并存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准艺术 品。这种在实用功能上的消解性,使过去功能单一的实用品具 备了多种功能,使人们不再把它们看作简单的使用器物,透过 产品表面人们将看到更多的东西,其所传达的寓义和象征意义 又使它们具有了某些纯艺术的特征,使产品增添了许多实用功 能之外的其他功能。
Page 15
意大利激进设计师
1986年设计的“蒂奥多拉” 椅,充分表达了波普设计 风格,将通常的椅子设计 融入了娱乐因素。
Page 16
作品名:“西边”
织物包面,聚氨酯泡沫材料装饰,上漆椅腿钢 架结构。
Page 17
Page 18
索特萨斯的作品以突发 奇想著称,一些看似在
游戏中产生的灵感往往十 分精彩。1992年,他设计 的adessopero书架,就像 三束射向舞台的灯光。 1981年,他设计的塔希提 岛灯,就像一只黄颈红嘴 的热带鸟。
他们模索变更设计语言,创造了许多形式怪诞、颇具象征意义的家具装饰品、 艺术品和日用品,引起社会瞩目并产生影响。
3、孟菲斯室内设计特征
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包括截取现代 派绘画的局部)来改造一些传世的经典家具,显示了设计的双 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 所欲。
孟菲斯设计理念

创造性设计
Ettore索特萨斯孟菲斯
设计称为“新的国际风 格”。与此相反的孟菲斯 集团提供明亮,色彩鲜艳, 令人震惊的作品。他们用 对比的颜色暗黑色和棕色 的欧洲家具。 这一切似乎 表明,孟菲斯集团非常表 面的,而这与事实相差太 远了。本集团拟制定新的 创造性的方式进行设计
Page 8
他们模索变更设计语言,创造了许多形式怪诞、颇具象征意义的家具装饰品、 艺术品和日用品,引起社会瞩目并产生影响。
3、孟菲斯室内设计特征
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包括截取现代 派绘画的局部)来改造一些传世的经典家具,显示了设计的双 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 所欲。
Jasper Morrison评论1981年的展览时说:‘那是一种很诡异的感觉,一 方面觉得厌恶这些作品,另一方面又被他们打破规范的风格所解放。’
Colin Burn也表示:‘他撼动我的世界,当时我受到极大的震动,但今日 却再也追忆不起那令人震惊的感觉。’
也有人觉得现在伦敦设计博物馆中Memphis秀中的展品令人失望:各种色 彩鲜艳的塑胶制品,太过卡通,质感不够。
Page 16
意大利激进设计师
1986年设计的“蒂奥多拉” 椅,充分表达了波普设计 风格,将通常的椅子设计 融入了娱乐因素。
Page 17
作品名:“西边”
织物包面,聚氨酯泡沫材料装饰,上漆椅腿钢 架结构。
Page 18
Page 19
索特萨斯的作品以突发 奇想著称,一些看似在
游戏中产生的灵感往往十 分精彩。1992年,他设计 的adessopero书架,就像 三束射向舞台的灯光。 1981年,他设计的塔希提 岛灯,就像一只黄颈红嘴 的热带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
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
特别是粉红、粉绿等艳俗的色彩。
“孟菲斯”的核心人物是索特萨斯。
1981年,以索特萨斯为首的设计师们在意大利米兰结成了“孟菲斯(Memphis)集团”,他们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提倡装饰,强调手工艺方法制作的产品,并积极从波普艺术、东方艺术、非洲拉美的传统艺术中寻求灵感。
孟菲斯派对世界范围的设计界影响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商品包装、服装设计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索特萨斯认为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因而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永恒,只有瞬间。
索特萨斯设计的博古架是孟菲斯设计的典型。
它色彩艳丽,造型古怪,看上去象一个机器人。
孟菲斯派的室内设计特征可归纳为:
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包括截取现代派绘画的局部)来改造一些传世的经典家具,显示了设计的双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
2 室内设计注重室内的风景效果,常常对室内界面的表层进行涂饰,具有舞台布景般的非恒久性特点。
3 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掂?条,采用波形曲线、曲面和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得室内意外效果。
4 超越构件、界面的图案,色彩涂饰。
5 室内平面设计形形色色,具有任意性和展示性。
孟菲斯代表人物:
埃托·索托萨斯(Ettore Sottsass)
迈克尔·德·鲁克(Matteo Thuni)
彼特·肖(Peter Shire)
孟菲斯设计集团
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设计师,画册设计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最有影响的组织——孟菲斯集团。
该组织在第一次会议期间,适逢电唱机上正播放著名歌星鲍勒•德兰(Bob Dglan)的歌曲“孟菲斯忧郁”(Memphis Blues),因而取名叫“孟菲斯”。
该组织反对一切固有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通过感性来认识的,没有先验的模式。
索特萨斯认为,设计活动的过程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不是结论而是假设,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它只是一个瞬间。
因而,孟菲斯开创了一种反对一切固定模式的开放性设计,开创了丰富多样的当代意大利设计局面。
孟菲斯认为功能不是绝对的,它在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更强调画册设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产品是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
因此,孟菲斯的设计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的文化意义,表达了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的不同情趣,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材料、装饰和色彩的独特观念。
Within the design world, Memphis was a water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