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 物质的聚集状态
第4章物质的聚集状态答案

1. 什么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方程适用的条件是什么?【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力、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式,即为:pV= nRT。
其中p、V、n和T分别为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的条件是:分子间无任何作用力、分子间碰撞无能量损失、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且具有一定物质的量气体的封闭系统。
对于温度不是很低、压力不是很大的一定量的实际气体,也近似认为适用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理想气体与实验气体的区别是什么?【答】分子间无作用力,气体分子不占体积或高温低压可认为是理想气体。
但实际上,许多气体的压力不是太小,温度不是太高,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分子所占的体积不能忽略,这样的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存在着显著的偏差,不能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处理。
3. 试说明范德华方程中各校正项的物理意义?【答】范德华方程为:(an M f a、p M -nb )= nRT or p M -b )= RT7 )J V m2/ 厂其中a和b是气体的特性参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它们分别与气体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及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有关。
气体分子间吸引力越大,a越大;分子体积越大,则b越大。
常数a用于压力的校正,b用于体积的修正,其值均可通过实验来确定。
4.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Ne、N2、CH4三种气体中,哪一个更接近理想气体?为什么?【答】Ne更接近理想气体。
这是由于Ne的体积最小,分子可极化程度小,即变形性小,色散力小的缘故。
5. 溶液与化合物有什么不同?溶液与普通混合物又有什么不同?【答】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系统叫溶液。
其特征是均匀而又稳定,这与普通混合物相区别;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相对储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化,这与化合物相区别。
6. 试述分压定律?什么叫摩尔分数和体积分数?【答】在温度T和V一定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的和。
物质的聚集状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被冷却到00C以下时变成冰,是因为水分子从液体变成了固体B.所有物质在温度变化时都能表现出三态变化C.不降低温度,只增大压强,也可能使物质从气体变成液体D.物体能够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体的微粒能够热胀冷缩2.下列变化中,能使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是()A.升温B.降温C.加压D.减压3.现有下列各项关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属性的描述:①构成微粒间有较小空隙,②构成微粒可以自由移动,③没有固定形状,④不易被压缩。
某物质具备下列哪种组合的属性能够判断该物质为液体()A.①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4.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A.只②③④B.只②④C.只①③④D.①②③④全部5.下列因素中,决定固体物质或液体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对气体物质的体积无明显影响的是()A.温度和压强B.所含微粒数目C.微粒本身大小D.微粒之间的距离6.下列说法中不能成立的是()A.1mol某种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B.1mol某种物质的体积称为该物质的摩尔体积C.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各不相同D.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7.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A.64gB.64C.64g·mol-1D.32g·mol-18.在标准状况下,100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25g,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氨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9.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3B.XY C.X3Y D.X2Y310.某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2lg/L,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体积比为()A.1∶1B.1∶4C.1∶2D.2∶1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1摩尔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B.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都大致相同C.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D.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L/mol1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l单质溴的体积约为22.4L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常温常压下,1mol氢气的体积为22.4LD.常温常压下,1mol氧气的质量为32克13.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等的()A.原子数B.体积C.质子数D.质量14.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体积最大的是()A.2克氢气B.20克二氧化硫C.23克钠D.160克溴15.在标准状况下,将1克氦气,11克二氧化碳和4克氧气混合,所得混合气的体积约为()A.28LB.11.2LC.16.8LD.14.0L16.同温同压下,某集气瓶充满O 2时为116g,充满CO 2时为122g,充满气体A 时为114g,则A 的式量为()A.60B.32C.44D.2817.将20.8g 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氢气11.2L (标准状况),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钙和锌B.镁和铜C.铝和镁D.锌和铁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常压下,把一定量气体从100C 升温到200C,气体体积将增大1倍B.化学反应中1mol 金属镁变成镁离子(Mg 2+)时失去电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L 水中含有N A 个水分子D.标准状况下,18克水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 A19.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 2和C 2H 4B.同温度、同体积的O 2和N 2C.同体积、同密度的CO 和CH 4D.同压强、同体积的N 2和O 220.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分子总数D.质量21.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 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B.25℃,1.01×105Pa,64g 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标准状况下,11.2L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22.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80g SO 3B.16g O 2C.32g H 2SD.3g H 22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 3②标准状况下22.4LHe ③4℃时的9mL 水④0.2mol H 3PO 4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B.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C.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D.1molH 2和O 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22.4L 25.同温同压下的氧气和氢气,若体积相同时,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其密度比为;若质量相等时,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物质的聚集状态

摩尔分数 5 10-7 8.710-8 1 10-6 1 10-7 2 10-8 1 10-8 1 10-8 1 10-8 1 10-8
大气成分的演变
• 第一阶段(距今40~45亿年前):CH4和H2 (含有少量H2O、H2S、NH3、N2、Ar和He)
• 第二阶段(距今20~40亿年前):N2(含有 少量H2O、CO2、Ar、He、Ne和CH4)
波义耳定律: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压
强成反比。 PV = 常数
P1V1 = P2V’
(1)
(2)等压变化
查理-盖•吕萨克定律:一定压强下,一定量气体的体
积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热力学温标)。 V/T = 常数
V’/T1 = V2/T2 (2)
V’ = V2T1/T2
(3)
(3)带入(1):P1V1/T1 = P2V2/T2
• 第三阶段(20亿年前至今):N2和O2 • [成因]火山喷发、雷电作用、大气光化学反
应、轻气体逃逸、植物光合作用等; 可能 由于化学惰性和溶解度低使N2的含量不断 累积提高,水的光化学分解和植物光合作用 有可能导致O2的增加,形成今天的大气。
•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观点,即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 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 直到演变出原始的生命体。
(阿伏加德罗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等温等压下,气体的体积和 它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单位和单位的匹配 单位:SI制和非SI制 P:Pa (SI)
kPa,atm,mmHg,torr,bar 1 atm = 760 mmHg = 760 torr = 101.3 kPa = 1.013105 Pa 1 bar = 1000 mbar = 100 kPa = 105 Pa
物质的聚集状态

(B)1:1
(C)1:3
(D)2:3
例2.同温同压下,密度与其它三者不同 的是
() (A)N2 (C)CO
(B)C2H4 (D)H2S
例3.同温同压下,密度相同的
气体组是( )
(A)CO、N2
(B)NO、CH4
(C)C2H4、NO
(D)SO2、Cl2
六、平均摩尔质量(M)
 ̄
•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混合物所具有的质量。
(C)88 (D)44
空气可近似视为N2和O2按体积比 4:1组成的混合气体,则空气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 B29 C34 D 60
某密闭容器的质量为50.0g,当它
装满CO2气体质量为58.8g,如果在
同样条件下改为装满CH4气体,其
质量应为
()
A.3.2g
B.58.8g
C.22.4g
D.53.2g
物质的聚集状态 知识梳理
一、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二、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 1.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占 体积:固体<液体<<气体。
• 2.决定固体、液体体积的因素:微粒数和微 粒本身的大小。
• 3.决定气体体积因素:微粒数和微粒间距离 (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引起微粒间距离的变 化,因此温度和压强也会影响气体体积)。
三、气体的摩尔体积
•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 2.符号:Vm
• 3.单位:L/mol 或 m3/mol等
• 4.对象:任何气体(纯净或混合气体)
• 标准状况( 温度0 oC、压强 1.01×105 Pa)下 1mol气体体积:Vm约22.4L
• 不清楚温度、压强时用Vm代用,不能直接用
第4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答案

思 考 题1. 什么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方程适用的条件是什么?【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力、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式,即为:pV =nRT 。
其中p 、V 、n 和T 分别为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的条件是:分子间无任何作用力、分子间碰撞无能量损失、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且具有一定物质的量气体的封闭系统。
对于温度不是很低、压力不是很大的一定量的实际气体,也近似认为适用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理想气体与实验气体的区别是什么?【答】分子间无作用力,气体分子不占体积或高温低压可认为是理想气体。
但实际上,许多气体的压力不是太小,温度不是太高,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分子所占的体积不能忽略,这样的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存在着显著的偏差,不能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处理。
3. 试说明范德华方程中各校正项的物理意义?【答】范德华方程为:()nRT nb V V an p =-⎪⎪⎭⎫ ⎝⎛+22 or ()RT b V V a p m m =-⎪⎪⎭⎫ ⎝⎛+2 其中a 和b 是气体的特性参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它们分别与气体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及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有关。
气体分子间吸引力越大,a 越大;分子体积越大,则b 越大。
常数a 用于压力的校正,b 用于体积的修正,其值均可通过实验来确定。
4.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Ne 、N 2、CH 4三种气体中,哪一个更接近理想气体?为什么?【答】Ne 更接近理想气体。
这是由于Ne 的体积最小,分子可极化程度小,即变形性小,色散力小的缘故。
5. 溶液与化合物有什么不同?溶液与普通混合物又有什么不同?【答】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系统叫溶液。
其特征是均匀而又稳定,这与普通混合物相区别;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相对储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化,这与化合物相区别。
6. 试述分压定律?什么叫摩尔分数和体积分数?【答】在温度T 和V 一定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的和。
高三有机物甲烷知识点

高三有机物甲烷知识点甲烷,化学式为CH4,是最简单的烷烃,也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
它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并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甲烷的知识点。
1. 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结构是一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锁成的四面体。
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四个氢原子相连,形成四个C-H化学键。
甲烷的键角为109.5度,由于氢原子都位于碳原子周围的四个顶点,因此分子没有极性。
2. 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其密度较低,比空气轻,因此可以升至空气中。
甲烷的熔点为-182.5°C,沸点为-161.5°C。
在常温下,甲烷较不溶于水,但能与许多有机溶剂混合。
3. 化学性质甲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甲烷可以发生燃烧反应。
当甲烷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也是甲烷被广泛用作燃料的原因之一。
4. 甲烷的应用甲烷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中最简单的成分之一,常用作燃料。
甲烷可以作为燃气用于烹饪、供暖和发电。
此外,甲烷也被用作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
5. 甲烷的环境影响尽管甲烷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它也是一种温室气体。
甲烷的排放会对大气层的温度产生影响,加剧全球变暖的问题。
因此,减少甲烷的排放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总结:甲烷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有机物的特点。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甲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其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
讨论与探究
影响物质体 积的因素
微粒数 微粒的大小 微粒之间的距离
(1)当微粒数相同时候,微粒的大小、微粒之间的距 离成为影响体积的因素: (2)当物质为固态或液态时,微粒之间的距离很小, 决定体积的因素是微粒的大小; (3)当物质为气态时,由于微粒间距离比粒子本身的 直径大很多倍,因此尽管微粒的大小有所不同,但决 定体积的因素是粒子之间的距离。
可以自 由移动
物质的聚集状态
交流与讨论
列式计算下列1mol物质的体积,并总结规律。
物 质
Al Fe H 2O C2H5OH H2 N2 CO
1mol物质 的质量 26.98g 55.85g 18.02g 46.07g 2.016g 28.02g 28.01g
密
度
2.70g/cm3 7.86g/cm3 0.998g/cm3 0.789g/cm3 0.0899g/L标况 1.25g/L标准状况 1.25g/L标准状况
A.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 若要使它们所含原子数相等,则是两容器的体积比是 ( A ) A.2:1 B. 1 : 2 C.2:3 D.1:3
谢谢各位光临指导!
物质的聚集状态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微 粒 的 微 粒 的 数 目 大 小 微 粒的 间 距
固、液态 气 态
√
√
√
√
影响物质微粒间距离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压强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 在温度、压强一定时,任何具有相同微粒数的 气体都具有大致相同的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 体积(Vm);常用单位:L·mol-1; 在标准状况(273K、101KPa)下,1 mol任何气 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标准状况下, 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 22.4L·mol-1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质量评估试题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3.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质量评估试题(原卷版)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下列关于聚集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只有气、液、固三种聚集状态B.气态是高度无序的体系存在状态C.固态物质中的微粒结合较紧凑,相对运动较弱D.液态物质微粒间的距离和作用力的强弱介于固、气两态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流动性2.下列有关等离子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离子体是物质的另一种聚集状态B.等离子体是很好的导体C.水可能形成等离子体状态D.等离子体中的微粒不带电荷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C.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D.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4.下列关于物质特殊聚集状态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超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能表现出不同于单个分子的性质B.非晶体基本构成微粒的排列是长程无序和短程有序的C.液晶内部分子沿分子长轴方向有序排列,使液晶具有各向异性D.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与颗粒间的界面两部分,两部分都是长程有序的5.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共价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6.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B.晶体有自范性但构成晶体的微粒排列无序C .非晶体无自范性且构成非晶体的微粒排列相对无序D .固体2SiO 一定是晶体7.下列物质形成的晶体中,属于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的是A .HFB .NaClOC .Na 2O 2D .CH 3CH 2OH8.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晶胞是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B .晶胞中的任何一个粒子都属于该晶胞C .所有晶体都是由平行六面体无隙组合而成D .不同晶体中的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9. 对于某晶胞(如图所示)的描述错误的是A .该晶胞是所在晶体内最小的平行六面体B .该晶胞的每个顶点上和每个面的面心上都各有一个原子C .平均每个晶胞中有14个原子D .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原子10.铜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金属,而纳米铜能在空气中自燃,这是因为纳米铜的表面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比例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凝固点:液相蒸气压等于固相蒸气压时的温度,以 Tf 表
示。
20
21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 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物质的本性无关。
Tb K b bB
求该电解质的分子量。 解:设摩尔质量为M
T f K f bB
如:10.3g某非电解质溶解在140g水中,溶液的沸点为101.3℃,
pH 2O x H 2O p* H 2O 0.987 2.34 2.31kPa
p* 2.34 2.31 H 2 O pH 2 O K 1.1 105 kPa kg mol1 bB 4.5 10 / 60 4.5 / 6
(2) 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沸点: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101.325kPa)时的温度, 以Tb表示。 19
M=92,水的Kf=1.853)
解:利用 T f K f bB
bB
T f
Kf
20.0 10.79mol / kg 1.853
m 10.79 92 992.7 g
24
(3) 渗透压
1886年,范特荷夫综合实验结果, 指出了稀溶液的渗 透压与T、浓度的关系:
V nB RT
液体越易蒸发,其蒸气压就越大。同温度,不同物质,蒸气压
不同。 例:1.0升密闭容器内盛有0.05mol C6H6(苯),在沸点(80℃)温度 时容器内苯产生的蒸气压与下列数据最接近的………..…( (A) 101.3 kPa (B) 293 kPa (C) 147 kPa ) (D) 无法确定
11
例: 20℃时, CS2 的蒸气压为 40.0kPa ,将 5.00g CS2 置于该温 度下的密闭容器内,问: (1) 若容器的体积为3.0L,CS2蒸气压为多少? (2) 若容器的体 积为5.0L,CS2的蒸气压为多少?
三、实际气体 (了解)
8
第二节
一、液体的蒸发和蒸气压
液体和溶液
蒸 发 凝 聚
液 体
气 体
当蒸发速率与凝聚速率
蒸 发 凝 聚
相等时,液体上方的蒸气所 具有的压力称为液体的饱和 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 外界压力(101kPa)时的温度。
9
100
p/kPa
80
乙 醚
乙 醇
水
W溶 质 质量分数 W溶 液 体积分数 V溶质 V溶液
2. 物质的量的分数:某一溶质物质的量占全部溶液物质的量 的比值。
nA A nA nB
nB B nA nB
3. 物质的量的浓度: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摩尔数)。 c(B)=nB/V (mol· L-1 ) 4. 质量摩尔浓度:在1kg溶剂中所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摩尔 数),以b来表示。b=nB/mA (mol· kg-1 )
根据
Tb K b bB
10.3 / M bB 140/ 1000
10.3 / M (101.3 100) 0.515 140/ 1000
M 29
22
例:把0.322g萘溶于80g苯中所得溶液的凝固点为278.34K,求 萘的摩尔质量。(苯的凝固点为278.50K,其Kf=5.10K/mol.kg)
(压力分数)
pi ni i p n
4
2. 分容(体积)定律
nk RT nRT n1 RT n2 RT n3 RT V p p p p p n RT Vi i p
V V1 V2 V3 Vk Vi
结论:
i 1
k
(阿马格分容定律)
(1)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体积等于该温度T和压力P时 某组分气体单独占有的体积。 (2)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组分气体分体积之和。
p x B p* A K bB
MA K pA 1000
*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它们的 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
0.14 8.314 300 116000 Pa 116kPa 3 3.0 10
6
例:在290K和100.592kPa时,用排水法收集了150mL某气体, 该气体干燥后的质量为0.172g。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290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933kPa)。 解:设该气体的压力为p: p = 100.592 -1.933=98.659 kPa
i 1 k
nk RT nRT n1 RT n2 RT n3 RT p V V V V V
pi
ni RT V
结论:
p p1 p2 p3 pk pi
i 1
k
(1)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气体单独占有总体 积时的压力。 (2)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之和。
* A
pA (1 xB ) pA
*
p pA p xB pA*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 质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拉乌尔定律
MA nB nB bB 对于稀溶液,nB很小: x B 1000 nA nB nA
p p p A x B p A
求:(1) 101kPa下,为CHCl3所饱和的空气,在该条件下体积应 是多少?(2) 4.0L干空气带走CHCl3多少克? (1) 7.81L (2) 17.7g
例:在 400kPa 下,由 CH4 、 C2H6 、 C3H8 组成的气体混合物中, C2H6和C3H8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10%,则混合气体中CH4 的分压力为……………..…………………………….( A.120kPa B.240kPa C.40kPa ) D.133kPa
12
(2) 由(1)计算结果知,CS2全部气化时的V=4.00L,小于容器
体积,这说明5.00gCS2全部气化成气体,而且为不饱和气体,
其压力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求解:
5.00 8.314 293 P 76 32kPa 5.00
13
二、溶液的一般概念和浓度表示方法
1. 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16
五、稀溶液的通性
1.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pA< pA* 同一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与溶液蒸气压的差值称为溶 液的蒸气压下降: Δp=pA*-pA
17
1887年,拉乌尔: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
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与溶剂的摩尔分数的乘积。
nA pA x A p p* A nA nB
nT V p
mRT pV nRT M
2
只适用理想气体。对于低压、高温的实际气体来说,分 子间距与分子本身大小相比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弱,这样 的实际气体也基本适用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mRT M
m V
pM RT
3
二、分压定律和分容定律
1. 分压定律
n n1 n2 n3 nk ni
根据:
mRT M pV
0.172 8.314 290 M 28.0 g / mol 6 98.659 1000 150 10
所以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7
例:已知在40℃时三氯甲烷(CHCl3)的蒸气压为49.3kPa,若有
4.0L干燥空气在40℃、101kPa下缓慢通过CHCl3并收集之。试
解: T 278.50 278.34 0.16K f
由T f K f bB 得:
0.322/ M 0.16 5.10 80 / 1000
M 128(理论值为 128)
23
例:为防止汽车水箱在冬季冻裂,需使水的冰点下降到 253K,
即ΔTf=20.0K,则在每1000g水中应加入甘油多少克?(甘油的
* A
*
MA pA bB K bB 1000
*
18
例:20℃时,将4.50g尿素[CO(NH2)2]溶于100g水中。计算溶 液的蒸气压和蒸气压下降常数K 。 ( 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 2.34kPa) 解:水溶液中水的摩尔分数:
100/ 18 x H 2O 0.987 100/ 18 4.5 / 60 水溶液的蒸气压:
Vi ni V n
pi ni p n
Vi ni pi i V n p
5
例:今有3.0L的容器,内盛2.0gO2和4.0gN2,求300K时该混
合气体的总压和O2、N2的分压。
解:M(O2)=32 g/mol, M(N2)=28 g/mol
nO2 m 2 0.063mol M 32
解:(1) 20℃时,将5.00gCS2全部汽化为饱和蒸气,则其压力或 体积:
5.00 8.314 293 P 53.42kP > 40.0kPa 76 3.00
或
5.00 8.314 293 V 4.00L 3.00 L 76 40.0
这说明5.00gCS2在3.0L容器中未全部气化,处于气液平衡, 所以容器中PCS2=40kPa。
or
cB RT bB RT
25
例:将5.00g鸡蛋白溶于水,形成1.00L溶液,测得该溶液的渗 透压在25℃为306Pa。求鸡蛋白的平均摩尔质量。 m 解: V nRT RT M
5.00 8.314 298 1 M 4500 g mol 306 1.00 10 3
g· mL-1表示)
解:TNaOH/HCl=0.1000×M(NaOH)×10-3 =0.004000g· mL-1 TNH3/HCl=0.1000×M(NH3)×10-3=0.001700g· mL-1 计算0.1000mol· L-1的HCl标准溶液对Na2CO3的滴定度。 解: 因为1mol HCl 只能与1/2mol Na2CO3完全反应,所以 TNa2CO3/HCl=(1/2)× 0.1000×M(Na2CO3)×10-3 =0.5×0.1000×106×10-3 =0.005300g· m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