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易错题60道汇集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易混点汇总试题

单选题∙2018年6月21日(夏至),中国国务院发布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国务院发布批复到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A.巴西利亚(15.8°S,47.9°W)的日落时间越来越早B.莫斯科(55.8°N,37.6°E)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短C.瑞典北部适宜观赏美丽的极光D.新加坡(1.4°N,104.0°E)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悉尼(33.9°S,151.2°E)小2.下列诗句反映“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自然现象的是A.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B.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C.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D.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答案】1.D2.C【解析】1.从国务院发布批复到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间段,即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南半球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北半球正好相反。
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日落时间变晚;莫斯科位于北半球中纬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长;适宜观赏美丽极光的时间为冬半年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段内,瑞典北部仍然是昼长夜短,未出现极夜现象;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新加坡比悉尼纬度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D项正确。
2.“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候鸟南飞,北半球进入秋季;仲春是春季;昼晷已云极指的是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最大;夏至一阴生指夏至,C项正确。
∙2018 年9 月23 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此时,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
下图是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农民丰收节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地球位于①时段时,北京(40° N)A.白昼长度在变短B.日出时间在延后C.正午日影在变长D.正午太阳在变高5.地球位于②时段时,重庆(30°N)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出现极昼6.冬至时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庆地区树木落叶B.北京地区春意盎然C.海南越冬人口拥挤D.东北地区积雪融化【答案】3.C4.D5.B6.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公转意义3.由材料“9 月23 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可知,丰收节时地球位于秋分位置,C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错题集(一)

高中地理必修错题集(一)1、对宁波来说,地铁修建的意义不包括()A优化网络结构,完善综合交通体系B.改善城市环境质量C.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港口经济圈D.扩大宁波人民的出行范围2、下图考察区内,某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理念,独创了一种“清洁生产”模式。
.影响该集团酒精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消费市场B.原料C.动力D.科学技术3、今年新茶价格“亲民”、实惠的自然原因()A.市场需求小B.未受严重倒春寒影响C.劳动力价格低廉D.春季雨水勤灌溉水源充足4、地面塌陷的原因不包括( )A.过度开采地下水B.采矿或地下工程建设 C .流水溶蚀作用 D.过度开垦5、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主要措施是()A.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B.多建高层建筑C.矿区及时复垦D.改进耕作方式6、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是A.炼铝、水果罐头厂、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制鞋C.电子装配厂、造船、水泥生产D.炼铜、啤酒、服装2015年3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绿色化”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
“绿色化”在经济领域,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着“经济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绿色经济的是()A.大力发展有机农业B.向外国出口垃圾C.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D.大力开发风能资源8.发展绿色产业有利于( )①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②减少各种废弃物的产生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④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京津地区汽车制造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该汽车制造业在京津地区布局的主要原因是()①劳动力丰富②市场广阔③科技发达④地价低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a—b、b—c阶段,都有利于()①降低成本②减少污染区域③共享基础设施④获得最优区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1——13题11、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2、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A.甲B.乙C.丙D.丁13、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14、由下图可知,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A.冰雹B.洪涝C.暴雨D.干旱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试题大汇集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试题大汇集自然地理部分1、读某等值线图,图中数值a<b<c,据此回答(1)~(3)题。
(1)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纬度位置B.沿岸暖流C.地形D.夏季风(2)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A.①处坡度小于②处B.②处为山脊C.①处山坡降水较多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势好(3)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A.①处吹偏南风B.②处易出现锋面C.③处降水较多D.该地区天气晴朗2、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MN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图2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3.若飞机在图示区域内从①地向②地飞行,其方向是自东向西,此时所在的半球极圈上出现极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西西比河正值枯水期B.②地日出时间早于④地C.开普敦正值高温少雨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4.若伦敦位于图中③地的东北方向,且③地白昼时间为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A.23º26´N B.23º26´S C.15ºN D.15ºS5.若④地位于东半球,且测得该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为35º,此时出现极夜的纬线圈与晨昏线切点的地理坐标是A.66º34´S、35ºE B.70ºS、145ºW C.70ºN、35ºE D.66º34´N、145ºW6、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为圆心。
读图回答(1)~(3)题。
(1)A点的坐标和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A.10°N,80°E 80°B.10°S,80° E70°C.10°N,100°W 80°D.10°S,100°W70°(2)此时北京时间是A.2点40分B.14点40分C.13点20分D.1点20分(3)P在Y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示意图。
高中地理地球自然地理常见题易错题总结(带答案解析)

2019-12-28高中地理试卷姓名:班级:考号:题号—二总分评分*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阅卷人一、单选题(共38题;共。
分)得分|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
图中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制时,图上面积为)A.4cm1B.40cm2c.80cm2D.8cm'2.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坡度最陡的是()A.①B.②C.③D.④(2)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A.①B.②C.③D.④3.读“国家海洋局2010年5月上旬海温预报图”,在我国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A.渤海B.黄海C冻海D.南海4.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 hPa温度20.0°C和850h Pa温度<0.0°C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C)。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融化层”位于图中()A.①B.②C.③D.④(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A.郑州B.赣州C.南昌D.清远(3)“游人屐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A.农业减产B.破坏输电设施C.高速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讯5.澳大利亚资源部长2008年4月21日表示,根据联合国大陆架范围界定委员会的最新裁定,澳大利亚可延伸它的大陆架界限,使其经济水域范围扩展了250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5个法国领土面积的总和。
读“海底地形剖面图”有关图中海底地形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沿岸岛弧B.②、③分别为海盆和海沟C.④为大陆架D.⑤为大陆架6.下图中的实线为经纬网,虚线为晨昏线的一段。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易错题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易错题一.选择题(共19小题)1.马蹄湾是美国科罗拉多河的一截U形河道,也是格兰峡谷其中的一小段,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如图为马蹄湾景观。
完成问题。
图示马蹄湾河流两岸均存在大量沉积物,关于沉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凹岸沉积物成因与河流侵蚀有关②凹岸沉积物为风力沉积形成③凸岸沉积物成分与当地基岩相同④凹岸沉积物颗粒棱角较凸岸沉积物更加明显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石油与天然气一般生成于泥岩或页岩中,能通过地下岩石裂隙作为通道进行运移,并可在地下砂岩体等“储藏罐”中储存起来。
如图是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勘探实践表明,如图中X井在S1砂岩体中开采出了天然气。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地质事件发生最早的是()A.断层F1发生B.地层Ⅳ沉积C.断层F2发生D.地层Ⅴ沉积3.依据S1砂岩体油气开采启示,可能开采出油气最多的砂岩体是()A.S2B.S3C.S4D.S54.第19届亚运会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这届亚运会奖牌取名为“湖山”,设计灵感来自良诸文明玉琮。
良诸玉琮的主要材质是透闪石,一种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积后形成的变质岩。
完成下面小题。
上图中能够反映良渚玉琮的岩石类型及形成过程的分别为图中的()A.甲⑥B.乙①C.丁④D.戊⑤5.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发生自然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题目:牛轭湖的演化时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6.读图,如果该图表示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A.b洋流为寒流B.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C.形成d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西风D.a洋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7.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图1)和“某地貌景观图”(图2),乙、丙代表的岩石分别是()A.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B.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C.侵入型岩浆岩、变质岩D.变质岩、沉积岩8.读图,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线,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A.6时B.15时20分C.3时20分D.12时9.如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
高三地理错题集

⾼三地理错题集⾼三地理错题集1.地-⽓系统(⼤⽓和地⾯)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出),能量⽀出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下图⽰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份分配,完成3—4题。
3.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温的影响,该地⽓温最⾼的⽉份是()A.4⽉ B.6⽉ C.7⽉ D.8⽉4.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温却未逐年下降。
产⽣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环流、⼤洋环流 B.⼤洋环流、海陆分布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环流、地形起伏2.地表单位⾯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不同。
读某⼭地坡⾯七⽉份太阳辐射量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阳坡②阴坡③迎风坡④背风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A.南⽅地区 B.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3.(2012浙江六校联考)⼀年中甲地⽐⼄地⽇出时刻早的时间⼤约为()A.⼀星期B.半个⽉ C.⼀个⽉D.半年4.(2012浙江六校联考)以下⽇期甲地⽐⼄地⽇落时刻早的是()A.冬⾄B.元旦 C.6⽉1⽇D.7⽉1⽇5.(2012⼴东四校联考)下图中弧S为某⽇、某⼀瞬间0时于12时经线图的局部,M、N两地经纬度相同,0点为该经线圈圆⼼,太阳光与S相切于M,读图完成4—5题。
4.(2012年湖北⼋校联考)关于M、N两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地此⽇出出现极夜现象 B.N地此⽇昼长为24⼩时C.N地此⽇可能⽇出东北⽅向 D.M、N所在半球纬度越⾼夜越长5.(2012年湖北⼋校联考)此⽇M地的正午太阳⾼度为()A. 0° B.a/2 C.a D.23.5°+a6.(2011年全国⽂综)此时甲、⼄、丙三地的⼤⽓垂直状况相⽐较()A.甲地⽐⼄地稳定 B.⼄地对流最旺盛 C.⼄地⽐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7.(2011年全国⽂综)正午前后A.甲地⽓温上升最快 B.⼄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北风8.(2011年浙江杭州质检)⼭⾕风能对农业产⽣有利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风能提⾼坡⾯温度,使果树发芽、开花和结果提早B.⾕风能向坡⾯输送⽔汽,易成云致⾬,利于农作物⽣长C.⼭风能降低坡⾯温度,利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积累D.⼭⾕风能缩⼩坡⾯⽓温⽇较差,有利于喜温作物⽣长9.下图是我国沿26°N1⽉平均⽓温曲线图。
高中地理40个易错题集锦

高中地理40个易错题集锦1、光照与热量光照指的是太阳辐射,一般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地势高低等因素有关。
热量指的是温度,与纬度位置有关,一般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纬度越高,热量越少。
光照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多,如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是热量不足,因为该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且该地区海拔较高,温度较低。
光照弱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少,如四川盆地光照弱,但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热量充足。
2、区时与地方时区时是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
例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所在的东经116°的地方时,而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3、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12时),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只有一个。
4、气候要素与气候因素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等(若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等方面去考虑)。
气候因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5、积温与气温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它反映某地气候生长期内温度的高低。
而气温是某地大气温度的反映。
6、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月均温与最冷月月均温的差值,气温年较差越大,表明气候的大陆性越强。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引起的,常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导致海陆之间气压中心发生季节变化,从而引起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会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会形成季风气候。
高一地理易错题整理

A B A B C B C D C B D A C B D C C B B C D C C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ClO2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2、目前甲型HlNl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
达菲(C16H28O4N2)是抗H1Nl流感的药物。
莽草酸(C7H10O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之一,存在于我国盛产的香料八角茴香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达菲是含有4种元素的有机物B.从莽草酸合成达菲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莽草酸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2:1D.从莽草酸合成达菲肯定要用到含氮物质3、下列有关仪器刻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容量瓶的体积标线刻在瓶颈上B.量筒的"0"标线在中间C.量筒最下端刻有"0"标线D.托盘天平刻度尺有"0"标线,刻在尺的中间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分散质的粒子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D、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NaOH溶液B.O2 C.Na2CO3 D.乙醇6、下列四组溶液中每组都是三种,其中可用稀硫酸进行鉴别的一组是A.BaCl2 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B.Na2CO3溶液BaCl2 溶液、NaCl溶液C.Ba(NO3)2溶液、KCl 溶液、MgCl2溶液D.Na2CO3溶液、K2CO3 溶液、NaCl溶液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1,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1B.标准状况下,0.3 molSO2中含氧原子数为0.3NAC.常温下,2.7克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A D.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是22.4L8、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CaCl2=Ca2++2Cl-B.Na2SO4=2Na+ +SO42-CHNO3=H++NO3-D.KClO3=K++Cl-+3O2-9、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有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含有Ba2+10、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11、1molCl2和36.5gHCl气体的体积,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12、实验中需2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1000mL,212gB.950mL,543.4gC.1000mL,201.4gD.500mL,286g13、已知32 g X与40 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 Q和9 g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易错题60道汇集易错题 1: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1) 一(2)题。
(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 R 可能是A.2900<R<3000 B.3400<R<3500C.3900<R<4000 D.4400<R<4500(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解析】(1)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000<①<6500,3000<②<3500,交叉相减得出,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 R<3500,只有答案 B 符合。
(2)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答案 C 正确。
【参考答案】(1)B (2)C【友情提示】1.注意相对高度的计算,若①比②海拔高,且 a1<①<b1,a2<②<b2,则,a1-b2<①-②< b1-a2。
2.查阅中国地图,熟悉该区域的空间定位,同时注意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
易错题 2:若地球在冥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炎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解析】冥王星轨道距离太阳遥远,温度是最低的。
大气层与地球的体积质量有关。
【参考答案】A【友情提示】深刻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及相互对应关系: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温度适宜;质量体积适中→存在大气层。
易错题 3: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 2005年10 月 12 日 9 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
据此回答下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 10 月 12日的范围。
其中最接近的是A.a B.b C.c D.d【解析】当北京时间为 10 月 12 日 9 时时,15°W 为零时经线,故区时为 10 月 12 日的经度范围是 22.5°W~180°,即此时地球上的新的一天占 202.5°,旧的一天占157. 5,故排除 A。
新旧两天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是 22.5°W,二是 180°经线,b、c、d 三图中只有 d符合。
【参考答案】D【友情提示】注意表述中:区时为 10 月 12 日的范围,所以地方时为 0 点的经线向西7.5°也属于新的一天。
易错题 4: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 837km/h 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 1670km/h)。
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⑵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A.赤道 B.极点C.北纬 30° D.北纬60°【解析】由于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天空,并且保持不动,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应和太阳视运动方向(自东向西)一致,同时由于赤道自转线速度为 1670 km/h,而 837 km/h的自转速度只能位于纬度为 60°的位置。
【参考答案】⑴B ⑵D【友情提示】1.注意总结昼夜交替周期问题:⑴自西向东运行的速度为α°/小时,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360°÷(15°+α°)小时。
如:α=15°/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12 小时;α=30°/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8时。
⑵自东向西运行的速度为α°/小时,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360°÷(15°-α°)小时。
如:α=15°/小时向西运行,则观测到的太阳永远位于同一位置;α=30°/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12 时,但会出现西升东落现象。
2.赤道上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为 1670km/小时,南北纬 60°的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 837km/小时,或者用 1670 的一半作答。
易错题 5: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正确表示 2008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⑵依据图,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由快转慢B.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D.海南岛上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解析】⑴2008 年元旦即 1 月初,位于图中的④。
⑵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即地球位于近日点到秋分日的移动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由慢转快;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是夏至日。
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可能出现太阳直射现象,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参考答案】⑴D ⑵D【友情提示】1.注意近日点、远日点在不同图中的位置(如下图),并对其速度变化进行把握。
2.海南岛位于 20°N以南地区,注意查找海口的位置以便对海南省进行定位。
易错题 6:下图中①线表示夏至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请在图中画出10 月17 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大致状况。
【解析】10 月 17 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愈小,白昼也越短。
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应介于 5°S~10°S 之间。
绘图(从太阳直射点 5°S~10°S 间引出①线的平行线)【参考答案】从太阳直射点 5°S~10°S 间引出①线的平行线。
【友情提示】注意思考这样绘制的原理。
提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进行分析。
易错题 7: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
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A.21 时 30 分 B.2 时 30 分C.8 时00 分 D.3 时 30 分⑵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A.大庆B.海口C.岳阳D.长春【解析】此组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难度较大。
第⑴题,从图中可判断,A、B、C、D 在同一纬线圈上,故日出时间相同,AB 为夜弧,跨75°,故夜长占 75°/360°,可算出夜长为 5 小时,0 时前后夜长各占一半,故日出为2∶30。
第⑵题根据上题中夜长只有 5 小时,说明此地纬度较高,故选 A。
【参考答案】⑴B ⑵A【友情提示】对于昼长夜长的计算需要重视,以下方法需要把握住:晨昏圈和某纬线的交点之间的弧度/15=当地的昼长或夜长,昼长+夜长=24 小时,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24 小时,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昼长,夜长的一半=日出地方时,12±昼长的一半=日落(日出)地方时,24±夜长的一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
易错题 8: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⑵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解析】从图中看是沉积岩受挤压形成褶皱,即压力过大而出现断层,而后在断层处较破碎而易发生岩脉侵入;侵入的岩脉来自地下岩浆冷却而成,故为岩浆岩。
【参考答案】⑴A ⑵B【友情提示】注意理解岩石先后关系;侵入岩脉多数是岩浆岩。
易错题 9: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A.①B.② C.③D.④【解析】建设大坝要考虑地质构造,不能建在断层和地壳不稳定地带。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发生断裂,不宜建大坝;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地壳稳定,有利于建大坝。
【参考答案】D【友情提示】分析地质构造不但可揭示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分析地貌形成,而且对人类生产地质构造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天然气、石油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隧洞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断层沿线水资源丰富断层有利于地下水运动;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水易渗漏易错题 10: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⑵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解析】⑴根据甲处岩层的弯曲方向不难看出,这儿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
⑵河谷的形成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参考答案】⑴B ⑵A【友情提示】1.判断背斜、向斜的方法有二。
方法一:利用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方法二: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2.河谷是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风力侵蚀常见的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
易错题 11: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剖面可能经过六大板块中的A.1 个 B.2 个 C.3 个D.6个⑵关于图中 A、B、C、D 四处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A处是由于板块的张裂作用形成的B.B 处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海沟C.C 处所在的大洋,其主要海域分布在南半球D.处所在的大陆,其自然景观具有典型的东西对称分布的特点【解析】⑴图中剖面线经过非洲、南美的南部,不可能经过亚欧板块,首先排除 D;南美州以西的太平洋底属南极洲板块,图中大西洋中间的海岭西侧为美洲板块,东侧为非洲板块。
⑵图中 C 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属印度洋,印度洋在南半球的面积远大于在北半球的面积。
【参考答案】⑴C ⑵C【友情提示】利用已知地理事物和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把握,进行空间定位,同时采用排除法作答的技巧。
易错题 12: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解析】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的,则在河流的干流附近聚落要分布得多一些,支流少一些。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处聚落明显少于乙丙、乙丁处,故最可能为支流的是甲乙。
【参考答案】 A【友情提示】支流上聚落小且少,干流上聚落多、规模大,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判断干支流。
易错题 13:当下图中地区为低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②该地区受西北季风控制,炎热多雨③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④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A.①③ 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澳大利亚北部受低气压控制,应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