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慢性盆腔疼痛的评估和诊断流程
盆腔炎诊断三个标准

盆腔炎诊断三个标准
盆腔炎是指盆腔内器官发生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下
腹部疼痛、发热、排尿困难等。
正确的诊断对于盆腔炎的治疗至关
重要,下面将介绍盆腔炎的诊断三个标准。
首先,临床症状是盆腔炎诊断的重要依据。
患者常表现为下腹
部疼痛、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
另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阴道
分泌物增多、月经不规律等症状。
医生在诊断盆腔炎时,需要仔细
询问患者的症状,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患
有盆腔炎。
其次,实验室检查也是盆腔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液检查
中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等指标的改变
常常提示盆腔炎的可能。
此外,盆腔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盆腔内器官的情况,进而确定是否患有盆腔炎。
最后,盆腔穿刺检查是确诊盆腔炎的关键。
通过盆腔穿刺,医
生可以获取盆腔内分泌物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而明
确病原体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盆腔
穿刺检查具有直接性和准确性,是诊断盆腔炎的金标准。
总之,盆腔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盆腔穿刺检查三个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介绍的盆腔炎诊断三个标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盆腔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盆腔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盆腔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摘要】盆腔疼痛是较常见的妇科病之一,根据其发病时间分为三种类型,即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临床上常将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者称为慢性。
急性和亚急性盆腔疼痛常有明确的病因和器质性病理改变,临床诊断和治疗均较明确。
而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由于其病因较为复杂,常伴有精神因素,难以做出正确诊断,处理也较复杂,下面予以重点介绍。
【关键词】盆腔疼痛诊断治疗临床资料:70例患者来自本院中医妇科专科门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治疗组35例,平均年龄(32.32±6.41)岁,有人工流产史31例,有盆腔手术史17例,盆腔包块28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其中包块型13例),术后粘连11例,绝育术8例,宫内节育器27例。
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30.90±5.24)岁,有人工流产史30例,有盆腔手术史17例,盆腔包块26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其中包块型13例),术后粘连10例,绝育术10例,宫内节育器25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表现]由于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较复杂,其临床表现除均有下腹下坠、疼痛外,其他临床特征因病因不同而异。
1.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表现为周期性疼能,进行性加重,且持续时间也加长,晚期经前也可出现疼痛及性交痛,这种性交痛开始可能在月经前后出现,但渐渐在其他时间也可以出现。
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子宫直肠陷凹及宫骶韧带有触痛结节。
腹腔镜检查较易发现病灶,三合诊检查对发现病灶有帮助。
2.盆腔粘连疼痛一般至少要到手术后2~3个月才出现,粘连部位与疼痛有直接关系,如右侧肠粘连,则左侧卧位可诱发疼痛。
这与肠激惹综合征易相混淆,且互相加理病情。
体格检查时粘连的程度和类型难以肯定,有时检查者感觉有增厚的感觉,或盆腔器官的活动度欠佳。
3.慢性盆腔炎多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酸胀感,常伴乏力、白带多等。
性交后、月经期、劳累后及机体抵抗力降低后症状加重。
慢性盆腔痛的诊治进展

的患病率 。不 同文献 报道 的患 病率 差别 较大 , 从 38 ~1%不等¨3 由于单纯通 过对就诊 人群 .% 4 .。 J 的调查来研究 C P往往会低估其真实患病率 , P 大约 4 % 的妇 女不 会 因 为盆 腔 痛而 寻 求任 何 医疗 帮 0 助【, 4 推测 C P J P 在人群 中的真实患病率很可能被低 估 了。在 C P P 发生率获得有效评估的区域 , 往往会 发现其 疾 病 负担 很 高 , 痛 经 的 发 生 率 可 高 达 如
疗 效 方 式 未得 到 证 实 。
【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多学科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激素抑制治疗 【 中图分类号】 7 1 3 R 1.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4—0 0 20 )2 00 0 17 42 (09 0 — 06— 4
慢性盆腔痛(h n e i pi,P ) cr i pl c a C P 是育龄妇 o c v n
者 , 理评 估具 有重 要 意义 。许 多 C P的 患者 往 往 心 P
受关注的。很 多妇科疾病 , 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 、 慢 性盆腔炎 、 盆腔粘连 、 子宫肌瘤、 盆腔充血综合征 以
及子 宫腺 肌症 等 都可 能导致 C P 。腹腔 镜 检查是 P J 鉴别 妇 科 因 素 导致 的 C P 的 金 标 准 。事 实 上 , P 1. % 的 C P患 者 会 接 受 腹 腔 镜 检 查 或 开 腹 探 12 P 查 _ 。在腹 腔镜 检查 中 , 常 出现 的 阳 性发 现 为 子 9 J 最 宫 内膜异 位症 和盆 腔粘 连 。有研 究 表 明¨ , 在接 受 腹腔 镜 检 查 的 C P患 者 中 ,3 有 子 宫 内膜 异 位 P 3% 症 ,4 2 %有粘 连 ,5 无 明显 阳性发 现 。对 于腹 腔 镜 3% 检查 无 明显 阳性发 现 的 C P患者 , 需 要 考虑 盆 腔 P 还
中医临床路径-盆腔炎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 编码:N73.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
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2007 年1月第一版)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瘀滞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5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ICD-10 编码:N73.901)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妇科检查(2)血常规(3)尿常规(4)盆腔超声(5)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C-反应蛋白、CA125、免疫学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2)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3)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5)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诊治流程图盆腔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编码为:N73。
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1)湿热瘀结证:主证: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腹胀痛,拒按,腰骶酸痛,经期或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粘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弦数。
(2)热毒壅盛证:主证:高热恶寒,无汗,下腹剧痛拒按,口干溲赤,大便秘结或溏稀,带多色黄,如脓样,臭秽,胸闷烦燥,泛恶纳呆,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数.(3)气滞血瘀证:主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夹块,瘀块排出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紫黯,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4)寒湿瘀滞证:主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舌暗红,苔白腻、脉沉迟. (5)气虚血瘀证:主证:下腹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暗红,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3.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期病情严重者,起病较急,可有高热、寒战,下腹剧痛.头痛,食欲不振.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血性并有臭味。
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及尿频尿急,里急后重等膀胱直肠刺激压迫症状.慢性期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疲劳。
6-4 慢性盆腔疼痛的康复治疗

慢性盆腔疼痛的康复治疗 前言/PREFACE 与急性疼痛的处理原则有所不同,对于慢性盆腔痛的患者,康复治疗是以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使患者能够耐受疼痛,重新获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路线 ——去除恢复路上的所有障碍 One o f t he b iggest a dvances i n t he p ast t en y ears i s the u se o f p elvic floor p hysical t herapy. I t’s h elpful for c hronic p elvic p ain.-‐-‐Michel A. P ontari, M D,美国泌尿科专家 2015过去十年来最大的进步之一是使用盆底物理疗法。
它有助于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
目录/Contents 0102030405肌筋膜手法治疗/扳机点放松 盆底肌训练 放松技巧和腹式呼吸 电刺激 磁刺激 06姿势训练 07 个性化家庭训练 生物反馈 01 03 04 02 正常盆底肌 排尿时放松、咳嗽时收缩 过度活跃型盆底肌 盆底肌在排尿、排便或性生活时不能放松,因而导致排尿障碍、膀胱过度活动、便秘和性交痛 活动减弱型盆底肌 肌肉不能充分收缩以保持患者干燥或器官位于正常位置 无功能型 完全失活、可引起任意类型的盆腔器官功能障碍 国际尿控协会(ICS)盆底肌分类—基于临床症状 基于表面肌电的盆底功能状态 再教育(re-educate) 盆底肌肉 去除 肌筋膜扳机点 拉伸 肌力训练 使过度活动肌肉恢复正常的方法 + 肌肉与筋膜 骨骼 肌束膜 血管 肌纤维 肌内膜 肌束(被肌束膜包裹) 肌内膜(在肌纤维之间) 肌外膜 肌腱 扳机点的形成 正常肌肉 扳机点形成 是骨骼肌或肌筋膜高张力束内最易受激惹的区域: 1.骨骼肌紧张带上有压痛点; 2.有可预见的牵涉痛; 3.按压局部,痛觉过敏 在肌肉活动和静息状态下均可导致疼痛,疼痛较持续、明显 一般情况下不引起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疼痛 活跃 扳机点 潜在 扳机点 有效拉伸,维系扳机点的病变消失之后 感染、创伤、营养不足、疲劳 肌肉名称 扳机点发生率(%) 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 90.3 尾骨肌 34.7 肛门括约肌 16.6 腹直肌 55.6 腹外斜肌 52.8 内收肌 19.4 臀中肌 18.1 臀大肌 6.9 球海绵体肌 12.5 Fitzgerald M P, A nderson R U, P o5s J, e t a l. R andomized m ul:center f easibility t rial o f m yofascial p hysical t herapy f or the t reatment o f u rological c hronic p elvic p ain s yndromes.[J]. J ournal o f U rology, 2009, 182(2):570-‐580.肌筋膜疗法 myofascial r elease t herapy trigger p oint r elease t herapy myofascial t rigger p oint r elease t herapy 推荐 级别 应用肌筋膜疗法作为一线疗法。
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论文

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摘要】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因较为复杂,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对症治疗。
本文综述其病因与治疗进展。
【关键词】慢性盆腔疼痛;病因;治疗进展慢性盆腔疼痛主要指病程大于6月,呈现无周期性,使用非镇痛药物可缓解,发生于盆腔的疼痛症状,是妇科常见性、多发性病症,病发率达18.3-26.3%。
盆腔疼痛的特征主要有慢性症状,难以寻找确切病因,不宜确定病因与症状的关系。
慢性盆腔疼痛是盆腔周围组织出现障碍的结果,直接导致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家庭生活、社会行为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
1 病因盆腔淤血综合征,又称卵巢静脉综合征,是引起妇科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其症状涉及广泛,而患者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常不相符合,在体征上常与慢性盆腔炎相混淆,故此类患者常被误诊为慢性盆腔炎或慢性附件炎而久治不愈。
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盆腔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静脉瘀血。
和男子相比,妇性盆腔循环在解剖学、循环动力学和力学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是易于形成盆腔瘀血的基础。
盆腔静脉的侧支循环较丰富,网络较为密集,且由于盆腔静脉较为薄弱,无静脉瓣,无法阻断静脉的回流,极易导致盆腔内淤血,引起盆腔静脉怒张,因慢性缺氧导致结缔组织增生、淤血与水肿,临床特点主要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感确实、腰骶痛、腹痛等。
给予妇科检查,可显示有阴道、外阴呈现蓝色,宫颈肥大且质软,静脉曲张。
轻压双侧或一侧的卵巢部位,均可引起疼痛,属于盆腔瘀血证常见性体征,然而盆腔内无触痛包块、结节。
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几乎可有效诊断。
实施腹腔镜检查,也可有效诊断盆腔淤血,然而因盆腔静脉直径不同,没有确定数值,在镜下诊断受到客观性限制[1]慢性盆腔炎,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
多数是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约占90%以上。
而由于盆腔器官多由内脏神经支配,疼痛感觉常定位不准确,而炎症本身并不是只单独局限于某个盆腔器官。
慢性盆腔疼痛讲课PPT课件

诊断:慢性盆腔 炎性疾病的诊断 通常需要结合患 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和实验室检 查,如超声检查、 腹腔镜检查等。
治疗:慢性盆腔 炎性疾病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生素 治疗、手术治疗 和中医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 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因:子宫内膜组织 (包括腺体和间质)在 子宫外生长和繁殖
慢性盆腔疼06痛的案例分
享与经验总结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案例一:李女士的慢性盆腔疼痛经历,如何寻求医疗帮助及治疗效果 案例二:王先生的慢性盆腔疼痛情况,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及应对方式 案例三:赵小姐的慢性盆腔疼痛治疗过程,如何调整心态及配合治疗 案例四:钱太太的慢性盆腔疼痛预防措施,如何改善生活习惯及预防复发
慢性盆腔疼痛讲课 PPT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Part Five
Part Six
01
汇报人员:XX医院-XX
02
慢性盆腔疼痛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慢性盆腔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盆腔区域的疼痛。
治疗经验分享与总结
案例一:患者情况介绍及治疗过程 案例二:医生诊断及治疗方案 案例三:治疗效果及患者反馈 经验总结: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
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与建议
了解慢性盆腔 疼痛的症状和 原因,以便及 时就医和诊断。
遵循医生的建 议和治疗方案, 积极配合治疗, 以提高治疗效 果。
手术治疗
适用人群:药物治疗无效 或不宜药物治疗的患者
手术目的:解除疼痛,恢 复盆腔正常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可识别病因的慢性膀胱疼痛。膀胱充盈相关 的耻骨上疼痛,即在憋尿时膀胱区疼痛,排尿后 可缓解,同时伴尿频、尿急及夜尿增多
盆腔淤血综合征
疼痛位置不固定,腰背痛,深部性交痛且性交后 疼痛持续24小时,经前尤为严重
阴部神经痛
既往外伤、分娩史,骑车,会阴区域疼痛,性交 痛,与体位有关,坐位加重,卧位减轻
病史询问要点
1. 什么时候开始疼痛?开始疼痛是如何发作的?有什么诱因? 2. 您认为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3. 使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有哪些? 4. 疼痛是否与月经周期有关? 5. 是否有性交痛? 6. 疼痛一旦开始是否有扩散或放射? 7. 是否留意到疼痛与皮肤(疼痛、瘙痒、烧灼感)及肌肉关节有关 8. 疼痛是否与排尿相关(尿频、憋尿时疼痛、夜尿增多、尿道口痛) 9. 是否有便秘、腹泻或其他与肠道相关症状 10. 疼痛是否引起情绪异常如焦虑或抑郁 11. 自己曾采取过什么措施来缓解疼痛,哪些有用,哪些不起作用 12. 曾经采用什么治疗?是否有效? 13. 以前用过什么药物,现在用什么药物治疗? 14. 对于疼痛,您最关注什么?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Glazer评估——前静息阶段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Glazer评估——快速收缩阶段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Glazer评估——紧张收缩阶段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Glazer评估——耐力收缩阶段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Glazer评估——后静息阶段
诊断流程
慢性盆腔疼痛
病史
体格检查 是
特定疾病相关的盆腔疼痛
腰大肌试验
Patrick=Faber’s 试验
骨盆带疼痛激惹试验(P4)
Gaensslen试验
卧位
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
多系统全面查体 直腿抬高试验
做法: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 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 另一手握住踝部并徐徐将之抬高,直 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记录下 此时下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 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达80度左右, 且无放射痛。若抬高不足70度,且伴 有下肢后侧的放射痛,则为阳性。 原理:当下肢抬高时,坐骨神经受到 牵拉,加重了突出的腰椎间盘对神经 根的刺激 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单纯性坐骨神 经痛
浅层肌触诊
深层肌触诊
PCR
触诊压力: 0.4-0.5kg/cm2
L6 R3
L1
多系统全面查体
膀胱截石位
外生殖器检查: 皮肤病变 棉签试验—感觉异常、感觉过敏 提肛反射 会阴体位置
皮肤捏痛 窥器检查 双合诊、三合诊检查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1. 患者从未进行过任何体格检查和疾病筛查: 应进行基本的体检相关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肿瘤标记物、胸片,腹部肝、胆、脾、泌尿系统及妇 科超声以及宫颈细胞学等一般体检内容
1
临床评估
2
诊断流程
临床评估 目的 找到明确病因和除外能够治疗的疾病
临床 评估
原因
病因常是多因素的,每个患者可能 同时多因素共存
方法
建议使用标准化问卷和表格; 描绘疼痛分布地图
临床评估
01 详细询问病史
02 多系统全面查体
03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
与患者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
倾听的技巧 足够的时间
多系统全面查体
大腿挤压测试、激惹测试
(Thigh Thrust Test or Pelvic Pain Provocation Test,P4)
患者仰卧,检查者位于要检查侧,患者 屈髋90度、屈膝,然后沿股骨纵轴方向 向下略微施加压力,检查者的另一只手 放在患者髂前上棘处稳定骨盆。 大腿挤压:仰卧位,检查者位于健侧, 患侧屈髋屈膝,检查者一只手置于骶骨 下方,稳定骨盆,沿着股骨向下施加压 力,造成骨盆后倾平移。 阳性:疼痛产生在髋部提示髋关节病变, 疼痛产生在骶髂关节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关于疼痛的一些情况
详细询问病史
描绘疼痛地图
8
6
VAS评分: 0:无痛; 1-3: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影响)
8
4-6:中度疼痛(睡眠受影响) 7-10: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
详细询问病史
与疼痛相关 的手术史
详细询问病史
药物治疗情况详Biblioteka 询问病史疼痛与月经之间的关系
详细询问病史
胃肠道症状
详细询问病史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腹腔镜作为一种有创检查,不能作为诊断CPP的“魔杖”
• 国外一项CPP女性腹腔镜检查结果:
无明显病变35% 子宫内膜异位症33% 粘连24% 慢性盆腔炎性疾病5% 卵巢囊肿3%
如高度可疑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粘连患者可进行腹腔镜探查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盆底肌肉电生理检查(表面肌电Glazer评估)
多系统全面查体
查体的目的:了解疼痛的位置和压痛情况,去复制疼痛
站 立位
坐位
卧位
膀胱截石位
多系统全面查体
站 立位
多系统全面查体
观察:步态、姿势、平衡、脊柱和髋关节的弯曲度和对称性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 耻骨联合 单腿站立Trendelenburg test
不对称与肌肉的力量不平衡有关
站 立位
多系统全面查体
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评估及诊断流程
王芳
序言
由于妇女生殖器官位于盆腔内,许多女性慢性盆腔 疼痛(CPP)患者往往首先求治于妇科医生,而实际 上妇科疾病所占CPP比例仅20-30%,许多非妇科疾 病也可导致CPP,应该特别注意鉴别泌尿系统、消化 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盆底肌肉有关的疾病。
目录
CONTENTS
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病变。可用于鉴别 腰骶关节与骶髂关节病变
V6
多系统全面查体
手法检查:单指指腹由浅入深,顺时针检查
阴道口内1厘米—浅层肌 阴道口内2.5厘米 左侧1 ~5点, 右侧7 ~11点 —耻骨尾骨肌
阴道穹隆4 ~ 8点—髂骨尾骨肌
食指2-3指节,2点、10点处—闭孔内肌
阴道深处,5点、7点处—尾骨肌
多系统全面查体 闭孔肌试验
方法:让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 腿屈曲,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 下腹痛者为阳性。 原理:将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疾病:可能患有阑尾炎、
闭孔肌综合征
多系统全面查体 腰大肌试验
左侧卧位将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痛为阳性。表明阑尾炎患者阑尾 位置深在盲肠后近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阳性:疼痛产生在髋部提示髋关节病变, 疼痛产生在骶髂关节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多系统全面查体
骶髂关节扭转试验( Gaensslen)试验
患者仰卧,健肢屈膝屈髋抱于胸前,患 侧靠床边,大腿垂于床边。检查者一手 按住健膝以固定骨盆,另一手按压患侧 大腿使髋过伸。若伸髋时出现骶髂关节 疼痛并向大腿放射为试验阳性。
健康习惯
详细询问病史
泌尿系统症状
详细询问病史
与膀胱综合征相关的症状
详细询问病史
与膀胱综合征相关的症状
详细询问病史
对疼痛采取的应对措施
详细询问病史
性虐待和 身体虐待史
详细询问病史
简易McGill疼痛 问卷描述疼痛的 性质和对情感的 影响
详细询问病史
盆腔淤血综合征
几种CPP的疼痛特点
膀胱疼痛综合征
2. 在问诊、查体的基础上进行辅助检查
有的放矢地辅助检查
针对性的辅助检查(除外感染性/炎症、解剖型、肿瘤) 中段尿培养 宫颈和阴道分泌物拭子培养(包括衣原体、淋球菌) B超: <4cm肿物 CT MRI 腹腔镜:可疑盆腔异常,确定疼痛来源 其他:膀胱镜、消化道造影、钾离子试验等 盆底肌肉电生理检查(表面肌电Glazer评估)
多系统全面查体
骶髂关节分离试验(4字试验、patrick试验、Faber’s 试验)
患者仰卧,患侧膝关节屈曲,踝外侧放 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类似“4”字形 状。检查者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固定骨 盆,一手放在患侧膝上向下压。正常时 膝外侧可被压至床面而无疼痛。若活动 时出现疼痛膝部不能压至床面为阳性。
站 立位
多系统全面查体 触诊脊柱、骶髂关节
站 立位
在棘突和棘突旁自上而下触摸,有无肌 肉痉挛和压痛,是否伴有放射痛;
触摸骶髂关节,有无压痛和叩痛;
牵伸髋关节,即牵拉髂腰肌,同侧骶髂 关节有无疼痛。
多系统全面查体
坐位
可在询问病史时完成 变换体位? 对称? 身体语言
多系统全面查体
直腿抬高试验
闭孔肌试验
已知疾病的症状 否
盆腔疼痛综合征 存在器官特异性症状
是 泌尿 妇科 肛肠 神经 性
盆底
分型及根据CPP指南处理
2018
THANKS!
详尽的病 史询问
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让患者完成“疼痛分布 地图”定位疼痛
“对病史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张孝骞
详细询问病史 国际盆腔疼痛协会(IPPS)盆腔疼痛评估表
详细询问病史 国际盆腔疼痛协会(IPPS)盆腔疼痛评估表
关于疼痛的一些情况
详细询问病史
关于疼痛的一些情况
详细询问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