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音调和频率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3)振动频率..超声波和次声波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者“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3.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晰准确、含义唯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声音的响度.4.减少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医生用的听诊器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实验分析: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规律总结:一般地,区分不同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其音色来判断的;用敲击法鉴别碗是否有裂纹,铁路工.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教师总结:从甲、乙、丙三图可知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方案二: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音调就会改变(如图乙).解:取长短不同的铜制空心管,将它们悬挂在木架上,敲击它们,选出其中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2.“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kg、密度为6×103kg/m3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A.6g B.60g C.600g D.6000g3.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二章 2.2 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二章 2.2 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3.理解声音的频率和响度的概念;4.了解声音的应用。

二、知识梳理1. 声音的定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2. 声音的特点声音具有以下特点:•声音是可以听到的,可以扩散的。

•声音具有高低不同的音调,即频率的差异。

•声音有大极限和小极限,即响度的差异。

3.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

•在液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次之。

•在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慢。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性质。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5. 声音的频率和响度•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响度: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单位是分贝(dB)。

6.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话通讯:声音通过电信号传输,实现远程通讯。

•声波雷达:利用声音波的特性探测物体。

•音乐和语言传播:声音可以通过扩音设备传播,让更多的人听到。

三、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定义和特点,了解了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声音的频率和响度的概念,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我们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下面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2.声音有哪些特点?3.声音可以通过什么传播?4.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什么?5.声音的频率和响度分别是什么?6.声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你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征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征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掌握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音量、音色的定义和特点;•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声音的高低音调、大小音量和不同的音色。

二、学习内容2.2.1 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压力变化,进而通过介质传播;•声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空气传播和固体、液体传播。

2.2.2 声音的特征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频率高的声音听起来高,频率低的声音听起来低。

2. 音量•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大的声音听起来大,振幅小的声音听起来小。

3. 音色•音色是指不同的声音所具有的独特特征;•音色由声波的复杂程度和谐波成分决定。

三、学习活动3.1 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材料:音叉、弦线、干净的空瓶子、水杯等步骤: 1. 实验1:音调的变化 - 使用音叉(比如440Hz的音叉)敲击并靠近耳朵,观察声音的高低音调。

- 将音叉放入水杯中,再次观察声音的高低音调。

- 结论:音叉在水中的振动会使声音的音调变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介质有关。

2.实验2:音量的变化–使用声音较小的音叉和声音较大的音叉分别敲击,观察声音的大小。

–将音叉的振幅增大或减小,再次观察声音的大小。

–结论:音叉的振幅增大,声音的大小增大,音量与振幅有关。

3.实验3:音色的变化–使用不同材质的弦线(比如钢弦和尼龙弦),分别拉动并观察声音的变化。

–使用空瓶子和水杯敲击,并观察声音的变化。

–结论: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色与振动特征有关。

3.2 思考题1.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声波的什么特性有关?2.声音的大小与声波的什么特性有关?3.什么因素影响声音的音色?四、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通过介质传播;•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度,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音色是声音的独特特征,与声波的复杂程度和谐波成分有关。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声音的特性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材分析】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

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

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一、导入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一种波动现象。

你能想象一下没有声音的世界吗?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将无法倾听到美妙的音乐、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甚至无法感知到危险的来临。

因此,了解声音的特性对我们理解世界、改善生活至关重要。

二、声音的来源首先,我们要了解声音的来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声波,进而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介质传播出去。

常见的声音来源包括:1.人的声音:人的声音是通过声带振动产生的,从而形成声波传播。

人的声音是一种复杂的声音,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

2.音乐乐器:各种乐器的声音都是通过乐器内部的振动产生的,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3.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运行也会产生噪音,如汽车发动机、机器工具等。

三、声音的传播了解了声音的来源,我们来看一下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这是因为固体的分子排列比较紧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所以声波传播速度快。

气体中的分子相对比较稀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所以声波传播速度较慢。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验证声音的传播方式:材料:钟摆、铃铛、真空容器。

步骤: 1. 将钟摆和铃铛悬挂在真空容器中,确保无空气。

2. 用手指敲击钟摆,观察是否能听到声音。

结果:在无空气的环境中,我们听不到声音。

这说明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四、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特性:1.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3.声音的纯度:纯音是由某一频率的声波组成的,而噪音是由多个频率的声波组成的。

五、实际应用声音的特性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音乐欣赏:通过理解声音的高低音调,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2.通讯设备: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进行信息传递。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导学目标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我们将能够: 1. 了解声音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2. 掌握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3. 了解声音的特性和测量方法。

二、预习回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请你回顾并简要概括一下以下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生哪些现象?三、学习内容1. 声音的定义和产生条件•声音是指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振动,振动形式可以是横向、纵向或复合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

2.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包括横波和纵波。

•横波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如绷紧的绳子上的波浪。

•纵波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如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

3. 声音的特性和测量方法声音有以下几个特性:•高低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大小音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长短时值:与声音的持续时间有关,持续时间越长时值越长。

测量声音的方法包括使用声音传感器和示波器进行测量。

四、学习任务1. 完成练习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题:1.声音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有哪两种?3.音调和什么因素有关?4.如何测量声音的音量?2. 思考问题请你思考以下问题: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2.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对感觉的影响有什么区别?五、课后拓展为了深入了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你可以进一步研究以下内容:1.声音如何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示意图;2.声音的频率范围及其对应的声音;3.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声音的特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和思考问题的思考,我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且了解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音调、响度各与什么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声的音色不同。

2、过程和方法通过预习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

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时的丰富多彩,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重、难点: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及其各与什么有关。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器材:收音机、发音齿轮、钢尺、乒乓球。

学习课时:2课时一、课前预习:1、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和。

2、音调是指声音的,越高,音调(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

)3、响度是指声音的;物体越大,响度;听者距发声者越响度越。

4、音色又叫,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音靠。

5、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高于叫超声波;低于叫次声波。

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同,大象靠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声波。

6、常见的乐器一般分为管、弦、打击乐器,管乐是靠发声的;如,弦乐是靠发声的,如;打击乐是靠发声的,如。

二、课前展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15°C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4、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5、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靠骨传导判断的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三、创设情景: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展示汇报:用发音齿轮、钢尺展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用音叉和乒乓球展示响度和振幅的关系用收音机展示响度和远近的关系。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音调跟发声体有关,振动快,音调;振动慢,音调。

2、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就。

响度还与有关.3、不同的发声体不同,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决定音色的条件:。

二、课内探究(一)音调1、听一听:敲打不同的几支音叉,仔细辨别它们的声音有何不同?做一做: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声音的高低叫做。

2、探究: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音调跟发声体有关,振动快,音调;振动慢,音调。

3、阅读教材P32-3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频率是用来描述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符号。

物体振动快──频率─音调;物体振动慢──频率─音调。

频率决定声音的。

(2)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超声波:次声波:。

(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二)响度1、播放蚊子和牛的叫声。

仔细辨别它们的声音有何不同?声音的强弱叫。

2、探究:响度由什么因素决定?实验: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就。

响度还与有关.(三)音色播放笛子的声音,葫芦丝的声音,流水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活动1:阅读课本19-20页“音调”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什么叫频率?
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问题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简称:
符号:
问题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问题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问题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填一填:_____,,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人们就是根据他们来区分声音。

1、音调是指声音的,跟物体振动的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的,音调就低;决定音调(频率是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是。

超声波:高于的声音次声波:
的声音)思考1: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2、响度:小资料振幅: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响度。

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

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活动2:阅读课本21-22页“响度”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拓展1: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

(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拓展2: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
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音:q
y),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练习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填一填:
2、响度是指声音的或。

响度跟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3、音色:活动3:阅读课本22页“音色”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

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

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

音色和发声体的、有关填一填:
3、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有关
4、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粗细(粗的音调)、松紧(松的音调)P23“想想做做”答案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并播放,自已听起来不像是本人所发出声音。

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说话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

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所传播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四、当堂达标: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A、说话声的响度
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
D、敲门声音的不同
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6、我们能听到蜜峰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
7、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别是吉他声还是笛子声,这是因为吉他和笛子声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8、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
B、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
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
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
9、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
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
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
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
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B、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
D、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理阅读昆虫的嗡嗡声为什么昆虫在飞的时候时常会发出嗡嗡声来呢?它们大多数是没有发出这个声音的特殊器官的;这个嗡嗡声是只有在昆虫飞行的时候才听得到,原因是昆虫飞行的时候,每秒钟都要振动它的小翅膀几百次。

振动着的翅膀事实上就是振动着的膜片,而我们知道,所有振动得足够频繁的膜片(每秒钟振动数超过16次的),都会产生出一定高低的音调来。

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各种昆虫飞行时候翅膀振动的次数的呢?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从听觉上判定昆虫发出嗡嗡声的音调高低就行了。

因为每一种音调都是跟一定的振动频率相当的。

在“时间放大镜”的帮助之下,人们确定了各种昆虫的翅膀振动次数是几乎不变的;昆虫要调节它们的飞行,只是改变翅膀振动的大小就是“振幅”和翅膀的倾斜度;只在受到
天冷的影响的时候才增加每秒钟振动翅膀的次数。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昆虫在飞行的时候发出的音调总是不变的。

人们已经测定了,譬如说,苍蝇每秒钟振动翅膀352次。

山蜂每秒钟振动翅膀220次。

蜜蜂在空着身子飞的时候,每秒钟振动翅膀440次,如果带着蜜飞行,翅膀每秒钟只振动330次。

甲虫飞行时候发出的音调比较低,两翅振动得比较慢。

相反的,蚊子每秒钟要振动翅膀500~600次。

为了使大家对于上面这一些数目有比较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来告诉你一个数目:飞机的螺旋桨,平均每秒钟只转25转。

乐音和音阶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头的声音、小刀刮玻璃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

声音可以分为两种: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差别是什么呢?
乐音的振动虽然不一定按正弦规律变化,但仍是有规则的,振动的周期是一定的;而噪音的振动没有规则,没有确定的周期。

既然乐音具有确定的周期和频率,一种乐音的音调就是确定的。

在音乐理论中,把一组音按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就成为音阶,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 do,re,mi,fa,sol,la, si(简谱记做l,2,3,4,5,6,7)。

下表列出了C调音阶和D调音阶中各音的频率。

唱名doremifasollasif/ Hz(C调)2642973303523964404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