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赵州桥》教学实录
部编版《11、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
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5、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而第三自然段写了桥的
“美观”。文中哪句话把“雄伟”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请大家
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教
—”画出。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赵州桥雄伟、美观?可以做简单批注。
程
3.试着将你画出的句子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 品读“雄伟”
下面我们来感受赵州桥的设计雄伟,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
考: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赵州桥设计得非常雄伟。)我们
经常把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或者总起句)
师: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赵州桥的设计雄伟?
1、课件出示: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1)河面竟有三十七米多宽,那赵州桥有多长?多宽?(图示) (2)感受设计的雄伟: A.赵州桥大约有我们的 5 间教室那么长,比我们的教室还要宽。在 1400 多年前就建成了这么一座桥,我们不得不感叹设计的雄伟。 B.这样的长度、宽度与现代化的大桥相比,不算什么,但是赵州桥 建造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那时候没有吊车,也没有托车,在没有任何现代 化工具的情况下,建成了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的赵州桥,感觉非常雄伟。 (3)齐读句子。 2、课件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 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1)这么长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全部用 石头砌成)桥的雄伟之处还表现在(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 洞) (2)质疑: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理解“桥墩”:桥墩是指什么? 理解“横跨”:横着跨过去。 (3)没有桥墩的赵州桥竟然能横跨在河面上,可见赵州桥的设计非 常?(雄伟) (4)齐读句子。 师: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赵州桥的雄伟? 出示长句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 桥身的冲击……”指名读。 1.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指名读,看插图,(出示课件)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 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 个拱形的小桥洞。”分析河水情况(水小的时候;水大的时候。) 2.这种设计可了不得呀,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高度称赞它,哪一个词 语?(创举)谁说说“创举”意思? (就是从未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就
部编版《11、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请大家说一说;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 雄伟、坚固、 部编版《11、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1. 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 等13个生字,正确读与“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雄伟而且美观的特点。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学习 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4.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 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设计上雄伟、美观的特点。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生: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
乡下村 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
车水马 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 通途。
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今天就让我们跨过历史之桥,一起去看一看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智慧结晶的赵州桥吧。
观看视频教学课题11、赵州桥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美观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课件出示桥的简介板书:(赵州桥)、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自已练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史、智、慧”;前鼻音“县”,后鼻音“拱、横、匠”等。
(2)去掉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安济石拱桥横跨前爪赵州桥石匠设计智慧历史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爪”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 Zhao” ,还有一个读音是“ Zhu a”,组词是“鸡爪”。
《赵州桥》教学实录

《赵州桥》教学实录师:早听说咱们班的小孩专门会学习,是吗?生:是!师:我想老师老早也告诉你了,学问、学问,要想有学问必须得会问。
咱们班同学会提问题吗?生:会。
师:往常专门多时候,差不多上老师拿到一篇课文问小朋友这一个什么问题,那一个什么问题。
今天赵老师把它反过来,你们提问题我来回答,好不行?生:好。
师:下面咱们就自由读课文,然后想一个问题。
要想一个最杰出的问题向老师提问。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的同学就趴在那儿认真地摸索,看哪一个问题最准?想好了问题就在脑子里琢磨琢磨我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向老师提问呢?我应该如何样让我提问的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简洁呢?假如你觉得自己考虑成熟了,就能够举手了。
生:我的问题是:“横跨”是什么意思?师:他问那个问题,我想那个问题不用老师回答,咱们班同学一定有人能帮我回答。
生:“横跨”确实是横着跨过去。
师:对,确实是如此横着跨过去(动作演示)。
这是一条河(图示),书上叫什么河来着?生:xiáo河。
师:这座桥确实是“横跨”(边说边画)。
提的问题不错,找到了一个专门重要的词。
生:我的问题是:“双龙戏珠”是什么意思?师:请你来回答。
生:确实是两条龙在玩一个珠子。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如此的场面?生:没有。
师:我告诉大伙儿一个方式,回去上网,在“百度搜索”点击图片,然后在搜索栏里打上“双龙戏珠”四个字,一敲回车键就会显现“双龙戏珠”的图片──两条大龙围着一个珠子在那儿争,专门有味儿的。
生:“回首眺望”是什么意思?师:“回首眺望”是什么意思?现在都坐端正(边说便走到教室最后),小孩们回头!(全体学生都回头看着老师)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这叫“回首望”。
假如赵老师站在一百米开外,那就叫做“回首眺望”。
还有吗?生:“桥墩”是什么意思?师:“桥墩”?不明白什么意思啊?难怪,因为这座桥没有“桥墩”。
如此吧,你来看一看,咱们画一个简易的大桥,你看,见没见过这确实是什么?生:桥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实录

《赵州桥》课堂实录◆体会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
(教学重点)师:你怎么知道赵州桥的特点是雄伟坚固的呢?生:因为课文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第2自然段其他语句又写了什么呢?生:后面的内容是写赵州桥怎样雄伟坚固的。
师: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用一句话把这段的意思先集中地讲一下,这叫段首立意。
这样的结构叫作先总述后分述。
好,我们先来看第2自然段,看看这座中国古代的石拱桥,世界闻名的赵州桥,究竟集中着怎样的优点。
生:赵州桥是隋朝建的,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它没有被冲毁,坚固就是最大的优点。
师:嗯,挺有道理的。
生: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桥墩,就很省石料了;顶上又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就又少用了许多石料。
师:确实,节省石料也是赵州桥的特点。
生: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师:为什么你认为“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也是赵州桥的特点呢?生:因为我们看到的大桥,很多都有桥墩,有的还会有好多个桥墩。
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赵州桥,也是一开始就说它是一座雄伟的大桥,但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
这不就是赵州桥最大的特点吗?师:以上几位同学所说的,确实都是赵州桥的特点。
应当说,他们是从不同的方面说出了赵州桥的非同一般之处。
那么,通过刚才对第2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吗?生:创新、节约、独特、坚固……师:是啊,如果说十岁是可爱的孩子,二十岁是年轻的小伙,四十岁是不惑的中年人,八十岁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么一千四百多岁的赵州桥在你看来是什么呢?生:一位记不清年龄的老人;一位吃了长生不老药的老神仙……师:想象一下,就是这位老人,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岁月里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变化?生1:成千上万的人、车曾经在他背上来了又去,可是他还是那么坚强地屹立着。
生2:他也许经历了一次次的洪水,人们都为他担惊受怕,但是他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因为他有四个小桥洞为他减轻洪水带来的冲击力。
师:是啊,那再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坚固”,你一定会体会得更加深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课堂实录
4月12日,星期一,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堂上,老师给
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叫做“赵州桥”的故事,并让同学们归纳、总结和感悟这个故事。
上课铃响起,同学们齐声大喊:“老师好!”老师也笑着回答了他们的问候。
接着,老师开始讲述故事。
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赵州桥”这座著名的古桥。
接着,她讲述了发生在唐朝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一个年轻有为的学士因为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并归隐到了赵州桥下。
他每天坐在桥下,面对着清澈的流水,写作着自己的文学作品。
他的文笔机敏,文思敏捷,不仅深受百姓的喜爱,也赢得了当时皇帝的赞赏。
之后,老师让我们从故事中总结出其中的主题:一个人只要认真生活、勤奋学习,就可以充实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
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个主题带给我们的启示: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与他人友好相处,是我们成长和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
最后,老师又让我们回答了一些问题。
例如:“赵州桥”是哪个时期的古桥?“赵州桥”的故事是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主题?这个主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老师还告诉我们“赵州桥”已经在现代经过修缮,但它的美仍然闪耀着古老的光芒。
通过此次课程,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著名的文化景点,也学会了总结、归纳和感悟
故事中的主题,更重要的是,我们体会到了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以及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赵州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

一、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就是《赵州桥》。
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认真书写课题。
注意,“赵”字的最后一笔是“点”,“州”字起笔是左点,其余两笔是右点,“桥”的木字旁也要由捺变成点。
(板书:赵州桥)孩子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师:同学们,老师已经让大家预习过课文,那课文读好了吗?我们现在来玩个小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叫:“课文接读我最棒”。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这样好,可见课前一定做了充分预习,老师希望你们能把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坚持下去。
(出示二三自然段,并把第一句话标红)师:同学们看这里,咦?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段的第一句标红呢?生1 这两句话写出了赵州桥的特点。
师:孩子,你很会读书,你知道了赵州桥的特点,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想法?生2:这两句话都是对这两段话的总结。
师:孩子,你真厉害,你还知道总结。
(出示)孩子们看,这每段话都是围绕着第一句来写的,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出示:中心句)。
(出示三句话)师:孩子们,我们只要找到了文中的中心句,就能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哪位同学能用上这三句话,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按照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孩子,你真聪明,一学就会,掌声送给你。
同学们看,我们只要抓住中心句,并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概括)这是概括内容的好方法,请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个词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生写师提醒,孩子们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要身子坐端正,还要把双脚放平,这样才能写出漂亮的字。
写好了就请做端正。
(师巡视一周)2、巧找句子,体会“设计巧妙”。
师:我们再来玩个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叫“巧妙句子我来找”,听好哦,我说“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
”哪位同学能接着找到赵州桥的设计怎样巧妙?(出示:“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
”哪位同学能接着找到赵州桥的设计怎样巧妙?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赵州桥设计巧妙的句子。
)生读师巡视师:我看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现在谁想起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生读,找对。
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2篇

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2篇Teaching record and analysis of the second cl ass of "Zhaozhou Bridge"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2、篇章2:9《赵州桥》教学实录篇章1: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赵州桥》这篇课文的前两节,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桥的?生:作者是从赵州桥的长、宽和桥的结构来介绍桥的。
赵州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
生:作者是从赵州桥的设计是世界建桥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来介绍桥的。
因为这么长的桥没有桥墩,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
这种设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复习不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知识,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运用文字投影片进行口头练习(1)赵州桥全部用()砌成,下面()桥墩,()一个拱形大桥洞。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又减轻了(),()。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全体学生巩固知识。
〕师:请同学们看第二个填空内容,我们把“既减轻了”后面的内容和“又减轻了”后面的内容位置交换一下(用投影复片将上述两部分内容的位置交换一下)再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变化了没有?生:意思没有变,说明既……又……这两部分内容不分先后,先说哪一部分内容都可以。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赵州桥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境内,是一座坐落于汉水之上的古桥,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16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
赵州桥是中国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也是中国工程史上的珍贵遗产,被誉为“千年古桥第一境”。
在中国文学、历史、建筑、地理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课程设计为了深入了解赵州桥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我们在本次课程中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内容:1.赵州桥的历史渊源2.赵州桥的建筑结构3.赵州桥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课程内容1.赵州桥的历史渊源赵州桥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工程史上的珍贵遗产。
它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是为了加强沟通两岸交通,而修建的方木桥;唐代时改建为石拱桥,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时,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赵州桥的历史沿革,感悟到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工程建设的艰辛和努力。
2.赵州桥的建筑结构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全长762米,共有7孔拱洞,中间一孔最高,拱径约7米,桥墩朝江圆锥形,打上石板,这在当时的建筑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不仅在当时没有先例,而且在数百年后的建筑中也极具代表性。
通过学习它的建筑结构,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
3.赵州桥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赵州桥是历史上众多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主角之一。
浪漫诗人苏东坡曾用这座古桥为背景,写出了《赤壁夜泊》一诗,艺术家张大千画了《赵州桥》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显示了古代人民的审美眼光,更是把赵州桥的历史文化推向了世界。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赵州桥在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结束语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工程史的壮举,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基石,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智慧,更好地爱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虽然推崇市场化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占据绝对地位, 但我们仍应当时时刻刻关注和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赵州桥》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
赵州桥为什么有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范读)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要特别注意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指名读) 师: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
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
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在默读中教师再次强调上面的要求。
并且说同学们可互相商量)师:好,让我们集体研究一下。
大家来看赵州桥。
(出现幻灯棗赵州桥彩色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是什么呢?(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纷纷举手)生:它跟别的桥不一样,别的桥棗(没说上来)师:不要着急,坐下,一会儿想起来再说。
后边那个同学说。
生:赵州桥和别的桥不一样,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
师:噢,他注意观察,认真看书,抓住了一个特点。
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什么呀?生:拱形的大桥洞。
师:对,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继续研究,还有什么特点?生: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
师:噢,他又看出了一个特点。
两边,哪两边呢?讲清楚。
生: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好,这就清楚了。
小桥洞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
各有两个什么形状的?生:拱形的。
师:小桥洞。
这就是第二个特点(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大家观察得很好。
下边咱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课文,不要拉长声。
(学生齐读)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谁还有不懂的地方?生:横跨怎么讲?师:后边那位同学告诉他。
生:就是横着跨着。
师:对,就是横着跨在河上。
还有不懂的地方吗?都懂了。
好,让我们看下一段。
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谁用一句话告诉我?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生:这一段写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
生: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师:几位同学说得不一样。
那位同学说写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是这段的主要内容。
这两位同学说写赵州桥的美观,也是这段的主要内容,其实他写栏板上的雕刻,栏板上的雕刻又怎么样呢棗生:美观。
师:对了。
咱们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一段是写它的美观(板书:美观)。
写赵州桥美观的这一部分,大家看看主要写的是什么?生: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师:(板书:图案)你们看有几种图案?生:写了三种图案。
师:哪三种,一种一种地说。
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师:这里面有不懂的地方吗?生:什么叫戏珠?生:飞龙是什么样的?生:“抵着”怎么讲?师:这都是描写龙的动作的,我这儿有几幅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幻灯呈现桥面图,老师边指边引导)这是棗生:栏板。
师:栏板上雕刻着棗生:精美的图案。
师:(幻灯呈现彩色图棗两条相互缠绕的龙)这是第一幅图,谁能想起这是书上的哪句话?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师:这个句子懂了吗?生:懂了。
师:大家再看第二幅图(幻灯呈现飞龙图)。
龙周围是云彩,这两条龙似乎飞起来了,这叫什么龙?棗生:飞龙。
师:这两条龙前爪怎么着?生:相互抵着。
师:什么叫“相互抵着”,懂了吗?生:懂了。
师:它们的头向什么地方望?生:一条向后望,另一条也向后边望。
师:这就叫各自棗生:回首遥望。
师:大家再看第三幅图(幻灯呈现双龙戏珠图)。
两条龙中间是什么呀?生:珠子。
师:这就叫什么?生:双龙戏珠。
师:两条龙在玩这颗珠子。
这三幅图都看懂了吗?生:看懂了。
师:课文写得多好!你们再读读这段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课文,又让一名学生朗读一遍)师:好,请大家看黑板(指着板书小结)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生:隋朝。
师:设计人是谁呀?生:石匠李春。
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生质疑后,指名通读全文。
下课)第二课时师:上一节课,我们学得很好。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赵州桥》。
赵州桥这篇课文,跟咱们以前学过的别的课文有点不同的地方。
咱们学过的好多课文都是写事的,写一件事。
咱们想一想,赵州桥这课是写事的吗?生:不是。
师:它是写物的,写一座建筑。
将来咱们到工作岗位也好,今天咱们学习也好,常可能遇到写一个建筑,写一件东西。
比如我们秦皇岛,有一个闻名的山海关,假如你到山海关去了,别人没去过,向别人介绍一下,那你就写棗山海关。
那篇文写出来的话,就跟我们这篇文的形式差不多。
(提高声音,强调地说)所以这节课,我们好好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把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写好的。
在写雄伟而美观的赵州桥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这节课研究这个问题。
大家把书翻开,看看作者先从哪方面写的。
谁来说说?生:先写的是赵州桥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建造的,是谁建造的。
师:这位同学很动脑筋,课文先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
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下面就讲了为什么世界闻名呢?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所以第二段就写的是什么?生:设计特点。
师:第二部分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
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除了写它的设计特点以外,还写了什么?再看,你说。
生:还写了赵州桥坚固不坚固,美观不美观。
师:你用的是疑问语气,应该用肯定的语气说,再说一遍。
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对。
所以第二三部分写的是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和它的美观。
最后,第四部分,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什么棗生:智慧和才干。
师:现在我们来看,作者怎么写的赵州桥呢?(指板书)先写赵州桥建设在:生:■河上。
师:它是隋朝的棗生:石匠李春设计的。
师:接着就写这个桥设计上的棗生:特点。
师:和它的棗生:美观。
师:最后,指出这座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棗生:智慧和才干。
师:下边,咱们再细致地研究,看作者怎么写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找找是哪一段?生:第二段。
师:看看这段共有几句话?生:五句。
师:噢,没看清楚。
再看。
生:六句。
师:几句呀?生:六句。
师:第一句怎么写的?生: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写它的概貌,就是说赵州桥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是棗生: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师:第二句,你说。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第二句就写这个桥的长、宽。
(板书:长、宽)(老师让一个学生朗读第三句,接着又让另一个学生读第四句)师:谁说三、四句写的什么?生:这两句写的是桥的特点。
师:对,很动脑筋。
第一句写赵州桥的雄伟,第二句写赵州桥的长和宽,第三句就开始写什么呀?(指上节板书)生:特点。
师:第四句也写它的特点。
看看第五句。
(一个学生朗读第五句)师:你们说这句写的是什么?生:写的是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大桥洞上面的四个小桥洞流过。
师:这么复杂的话他说得很清楚。
换句话说,这第五句写的是四个小桥洞的棗生:作用。
师:最后一句,第六句。
你读。
(一个学生读第六句)师:这又写的是什么呀?生:水流过……师:别着急,再想。
你说。
生:写的是桥的设计。
师:还不全面,你说。
生:写的是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师:一个创举,下面又接着写这样设计的好处。
所以,第六句是小结。
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它的好处是棗把这个长句子再读一遍。
生: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在上节板书的边上又加写了:创举;既……又……)现在,我们来看,写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这部分,作者先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一句话,给人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写有多长多宽,具体地写是什么样的;最后,做了一个小结:这是个创举,既减轻了河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个顺序,作者这个想法,你们记清了吗?生:记清了。
师:按着这个顺序背一背。
(老师先借助板书引导着背诵,然后自由背诵,最后,又借助幻灯上的图集体背诵。
学生基本上能背下来。
)师:很好,同学们背得差不多了,下课后再念念,把这段课文背熟。
下面,我们看看写赵州桥非常美观的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生:主要写了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
师:这样的图案有几幅?生:三幅。
师:好,现在谁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意思?先看第一幅图。
(再次复映图片)生: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师:第二幅图。
生: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师:第三幅图。
生:双龙戏珠。
师: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你读。
生: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又让学生集体读一遍)师:(总结)这段的第一句,说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告诉我们这段要写美观(指前节板书:美观)。
下面三种图案分着写的,你们说,最后一句是写什么?生:写的是栏板上的图案精美。
师:是指一个图案吗?生:描写栏板上刻的全部图案的精美。
师:全部。
不是一块,也不是两块,而是所有的。
这就把这一段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
现在我们能背过这段课文吗?(老师引导着背诵第三段,边出现图片边背,又让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指名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接着,又练习了词语的默写、造句。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