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0040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科学研究:教冇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以探索培养人、教冇人的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是研究者有目的地认识教冇现彖,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的过程。

2、观察法:教育研究屮的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白然状态下,有日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而获取其事实资料的一种方法。

【评分标准】每词4分,能基木表达清楚即可得分。

3、简单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的个体都有相等的和独立的被抽作样木的机会的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4、等距抽样: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是,先把总体从1到N排序,再把总体分成若干个含有相等个体的小组。

最后随机从毎一个小组屮抽取一个个体。

这样所组成的样本就是所需耍的样本。

5、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全面搜集、鉴别、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6、调杳法: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亲白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二、简答1、好的研究课题有哪些特点?【答案】(1)问题必须具有研究意义(2)问题必须有科学性(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要具有独创性(5)问题要有可行性2、小学教育研究应该坚持哪些原则?【答案】(1)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4)继承与创造相结合的原则3、小学教育研究应该以何种类型的研究为主?【答案】(1)小学教冇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2)小学教育研究以微观研究为主(3)小学教育研究更多的是-•种教学研究(4)小学教育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5)小学教冇研究是一种校木研究4、撰写文献综述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4)将各个研究结果归纳成若干部分分别呈现,各个部分祁是围绕研究课题展开的(5)参考文献不能省略5、小学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文献法、观察法、调杏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质的研究。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20. 课题论证是指对所选课题及课题研究的_______________进行评价性研究的过程。重大的课 题要进行两次论证,除了_______________外,往往还须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初步设想、立项论证、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证。
四、问答题 (共 12 题,共 80 分) 21. 名词解释:教育科学研究
25. 名词解释:研究假设
正确答案: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 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简单地说,即研究问题 的暂时答案。
26. 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在研究目的上,注重应用性;(2)在研究主体上,强调广泛性、群众性,即合作式研究;(3) 在研究内容上,强化实践性;(4)在研究方法,提倡行动研究。
正确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与方法,遵循一定的 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2. 名词解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 论的方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 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30. 简述教育科研中常见的选题不当的表现 正确答案: (1)范围太大;(2)主攻目标不清楚;(3)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4)现有条件下课题太难, 资料缺乏;(5)是经验感想之谈,不是科研项目。
31. 试论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3)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4)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师素质。 (5)总结教育经验,促进教育的科学管理。 (6)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10月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04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是( )A.理论研究水平B.迁移推广水平C.探究原因水平D.测量评价水平2.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 )A.总体B.总量C.样本D.集体3.在取样的基本方法中,分层随机取样也叫( )A.等距抽样B.机械抽样C.配额抽样D.整群抽样4.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的评论被称为( )A.内部评论B.外部评论C.客观评论D.主观评论5.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A.搜集、分析与鉴别史料B.揭示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C.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D.找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6.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运用、施行的情境是( )A.自然情境B.任何情境C.不可控制的情境D.实验室中的情境7.在设计问卷时,经常采用的问题设计形式是( )A.开放式B.是否式1C.半封闭式D.封闭式8.采用单组后测设计进行教育实验分组设计时,作为实验处理效应的是( )A.前测结果B.前后测的差大于零C.后测结果D.前后测之和9.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之一是形成理论体系并进行检验,其中对理论的外部检验是指( )A.实践检验B.逻辑检验C.专家检验D.群众检验10.判定定性研究内在信度的标准主要是研究的( )A.有效性B.逻辑性C.准确性D.一致性11.在定性分析的效度检验方法中,对同一问题从多个不同角度、不同看法得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最大的一致性的方法是( )A.比较法B.检查法C.反馈法D.三角互证法12.定性资料分类法大致有两种,其中一种方法是以事物的多种内在属性为标准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指( )A.现象分类B.逻辑分类C.事实分类D.本质分类13.数据资料类型中层次最高,几乎可适用于任何统计分析方法的数据资料是( ) A.等距数据资料B.等级资料C.比率数据资料D.计数资料14.一般来说,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更多地表现为( )A.应用价值B.学术价值C.推广价值D.借鉴价值15.一项教育科研成果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即以研究活动作基础,是一项增殖的知识产品以及( )A.格式规范B.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C.逻辑性强D.有参考文献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6.样本17.自变量18.剩余法19.发生学方法20.差异量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2.教育观察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23.问卷调查中,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4.方差分析的假定条件是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试论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形式——归纳和演绎。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左脑解决的问题属于创造过程“四阶段”中的()A.酝酿和验证阶段B.准备和闪光阶段C.酝酿和闪光阶段D.准备和验证阶段2.进行环境教育课时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调查后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设计方案,回答“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等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A.创造能力B.实践能力C.观察能力D.操作能力3.以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的是科技发展的()A.第一个10年B.第二个10年C.第三个lO年D.第四个10年4.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A.价值规范结构B.素质结构C.水平结构D.观念结构5.能够更自由的挑选学生所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和课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课程是()A.STS B.综合理科C.综合文科D.分科课程6.道德行为的先导,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是()A.科学观念B.时效观念C.诚信观念D.创新观念7.等级分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加强()A.教学技能B.课程管理C.教育管理D.教育评价8.自然科学的创造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透过对问题探究的结果发现并寻求()A.新方法B.新观念C.新技术D.新问题9.科学教育改革需要在课本中不断增加新认识、新结论、新知识,但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即创新和()A.选择B.淘汰C.继承D.改造10.等级分制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容要求更为广泛,这就要求调整()A.教学目标B.教学形式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11.科学教育要促成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发言的机会,就必须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并能够()A.选择学生的创见发表B.采取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C.创设适宜的环境D.多提供操作的机会12.当代科学发展的标志是人类掌握了一种认识方法,即如何认识()A.自然规律B.社会规律C.技术规律D.学习规律13.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的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或系统是()A.集成电路B.电子电路C.晶体管电路D.计算机电路14.时下流行的“商品文化”,“市场文化”概念,就是技术同()A.文化结合的产物B.经济结合的产物C.政治结合的产物D.社会结合的产物15.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是()A.考试B.学生C.课程D.教师16.二战以来,科技发展的第五个10年的标志是()A.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B.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C.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D.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17.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被称为现代三大()A.有机合成材料B.复合材料C.光电子材料D.高分子材料18.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促使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强调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A.科技与产品B.知识与行为C.社会与文化D.学术与技术19.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首先表现为出现了综合学科和()A.专业学科B.密集学科C.横向学科D.纵向学科20.由数十亿至数千亿颗恒星和气体尘埃等星际物质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称为()A.天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星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1997年9月4日的素质教育会上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要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其关键是()A.科学方法B.人文教育C.课程改革D.教育思想2.与科学知识相关,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的是()A.科学实验B.科学设备C.科学方法D.科学理论3.为便于计算,人们通常用8位二进制作为一个单位来计算计算机存储器容量,取名为()A.字节B.字结C.内存D.字长4.“培养创造思考力”是创造探讨式科学教学哪个阶段的目标()A.把握问题阶段B.推论阶段C.设计验证阶段D.解释阶段5.指导学生获得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其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的课程是()A.劳技课程B.综合理科课程C.STS课程D.自然课程6.能增强被评价者的工作、学习热情和信心,调动其积极性的是评价的()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改进功能D.鉴定功能7.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因而科学的生命就在于()A.公正B.创新C.怀疑D.求实8.决定评价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关键是具有科学水平的()A.评价目标B.评价体系C.评价方法D.评价标准9.20世纪以来,数理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学科的产生是由于许多学科对研究对象的描述逐渐转向()1A.方法化B.整体化C.社会化D.定量化10.人类智力活动中最高级、最有价值的部分是()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11.不论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是由学生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都要能够刺激学生心里产生疑问,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A.教学策略B.启发引导C.布局D.内在动机12.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成功研制的时间是()A.1935年B.1945年C.1955年D.1965年13.科学知识具有两个根本特性:()A.客观真理性和逻辑客观性B.准确性和实践性C.客观性和进取性D.理智性和系统性14.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上,决不允许忽视()A.伦理观念B.经济效益C.价值取向D.生态问题15.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次伟大的革命,第五次是指()A.1955-1965年B.1965-1975年C.1975-1985年D.1985-1995年16.科学美大致包括实验美、公式美、理论美和()A.数学美B.物理美C.逻辑美D.物质美17.当代科学成就不仅给个人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社会的生产组织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体现了科学发展的()A.方法化特征B.整体化特征C.社会化特征D.定量化特征18.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是材料、能源和()A.信息技术B.克隆技术C.金属D.生化工程19.到20世纪末全世界用于科研的经费已达每年()2A.2000亿美元B.3000亿美元C.4000亿美元D.5000亿美元20.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叫()A.微生物学B.环境学C.生态学D.有机化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4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A.学生B.教师C.教育问题D.教育理论2.首次提出论证自然知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般模式——“归纳—演绎”程序的是()A.弗兰西斯·培根B.罗吉尔·培根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3.教育科研要追求的目标一是“求真”,二是“求善”,这里的“求善”指的是()A.追求揭示因果关系B.追求改进或改善C.追求认识效果D.培养善良的人4.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A.伦理性原则B.检验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5.由上级科研部门发布并组织审批、检查和验收的研究项目,称为()A.纵向课题B.横向课题C.自选课题D.学校课题6.按照假设的形成逻辑,可将教育研究的假设分为()A.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B.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C.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D.描述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7.“思维能力上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强”这一假设属于()A.解释性假设B.预测性假设C.方向性假设D.非方向性假设8.小样本是指样本容量低于()A.30 B.501C.60 D.1009.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观察法称为()A.实验观察法B.自然观察法C.时间取样观察法D.事件取样观察法10.在常规教研活动中进行的听课、评课活动,对于执教的教师来说是一个()A.有结构非参与观察B.无结构非参与观察C.有结构参与观察D.无结构参与观察11.对特定范围内的所有调查对象逐一进行的调查称为()A.抽样调查B.普遍调查C.常规调查D.专题调查12.在教育研究史上,被称为教育实验法创始人的教育家是()A.冯特和杜威B.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C.梅依曼和拉伊D.陶行知和晏阳初13.具体地陈述一系列事实,并带有个人特点、处在感性认识水平的教育经验总结是()A.描述性总结B.解释性总结C.归纳性总结D.演绎性总结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人教育经验总结基本方式的是()A.将先进的理论、观念转化为教育经验技能B.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C.确定研究课题,选择调查对象,进行提炼概括D.点滴归纳,自觉总结15.教师日志、私人自传以及学校的会议记录等文献是()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16.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文献搜集方法的是()A.辨证分析法B.内审法C.归纳法D.“滚雪球”法17.要分析一段时间某一权威教育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的研究意向,从而考察这一时期教育研究的方向、思路等的变化特点及趋势,应采用的内容分析模式是()2A.A—X—T模式B.A—X—S模式C.A—X—Y模式D.A—B—X模式18.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A.统计处理数据B.积累科学事实C.加工整理科学材料D.形成、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19.下列选项中,属于集中量数的是()A.方差B.标准差C.中数D.全距20.一般说来,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价值更多地表现为()A.经济价值B.学术价值C.决策价值D.社会效益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1.教育调查法22.准实验23.内容分析法24.抽样误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5.教育科研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伦理原则有哪些?26.如何准确地表述假设?27.简述教育观察法的特点。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真题 201804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真题 201804
6.听课者在参与听课、评课和上课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属于
A.有结构非参与式观察方式
B.有结构参与式观察方式
C.无结构参与式观察方式
D.无结构非参与式观察方式
【解析】(P90): C.在常规教研活动中进行的听课和评课活动,听课者有时并没有结构化的观察指标体系,而只是就主要的教学环节(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展开、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等)进行考察和评议,则听课者和执教者都可在参与听课、评课和上课的活动中观察到丰富的教育教学行为、事件和现象,从而在一次次这样的活动中积累相关的经验。这种听课、评课的过程,对于执教的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无结构参与观察的过程。
12.对先进教育经验的模仿属于
A.经验的外演
B.经验的反思
C.经验的内化
D. 经验的吸收
【解析】(P176): A..经验的外演是指经验被认知,被了解后,学习者根据对经验的理解所进行的方法操作和实际运用。它包括模仿、重演和试用三种具体形式。它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实用体验而达到对先进经验的初步掌握。
1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属于教育文献中的
二、名词解释题
21.解释性假设
【解析】:(P55) 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
22.实验的内在效度
【解析】:(P161) 是指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明确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程度。
23.文献法
【解析】:(P181)是一种利用教育文献研究教育现象,深化教育认识、解决教育问题的非接触性方法。
其成绩。(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61,75, 80, 85, 90, 65
【解析】:
=76
Z80= =0.36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

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积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过程,称为BA.教育治理B.教育管理C.教育行政D.学校管理2.将理论重心放在组织制度的科学化和体系化上的学者是AA.韦伯B.泰勒C.巴纳德 D.梅奥3,人际关系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DA.赫茨伯格B.彼得·圣吉C.麦格雷戈D.梅奥4.学校组织的功能和技术核心是CA.文化B.政治.C.教与学的过程D.管理的过程5.教师在自然情境下,用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的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的方法,称为AA.观察法B.实验法C.行动研究法D.比较研究法6.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的,结合校情分析和设计的,有一定目标导向的,学校全面改革发展和持续改进的行动计划,称为DA.教育规划B,学校前景C.学校架构D.学校规划7.将学校所从事的活动与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优质校、品牌校、知名校进行比较,找出差距,针对差距学习先进经验并制定改进方案,以提高自身水平的管理方法,称为BA.德尔菲法B.标杆分析法C.SWOT分析法D.问题树分析法8.有效沟通的保障是BA.尊重B.理解C.倾听D.表达9.《有效学校运动相关观点》一文的研究结论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引用,其作者是AA.埃德蒙兹B.威尔伯C.莱文D.特曼10.学校领导通过与教师谈心、家访、探病、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望和遇到的种种困难,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教师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这是教师激励策略中的DA.物质激励B.成长激励C.目标激励D.情感激励11.除按国家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外,作为学校预算内资金管理的是CA.住宿费B.学杂费C.行政费收入D.有偿服务收入12.整个德育管理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称为德育AA.管理主体B.管理客体C.管理组织 D.管理目标13.引导和规范管理行为,协调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关系,落实管理目标的基本途径是B A.管理愿景B.管理制度C.管理环境D.管理文化14.在《国际课程百科全书》的“课程评价研究”条目中,较为全面地从要素、过程等方面界定了课程评价含义的是BA.巴纳德 B.桑德斯C.西蒙D.温斯蒂恩15.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CA.教学评价B.教学资源开发C.教学管理D.课程管理16.通过对教学工作全方位的评价,发现老师“教”和学生“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过程中有效和无效因素,确定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卷
(课程代码00406)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要求用明确的符号表达研究成果是指教育科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检验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2.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有
A.观察和调查 B.归纳和演绎
C.分析和综合 D.分类和比较
3.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他人已经完成的课题进行再研究的课题属予
A.承续性课题 B.热门性课题
C。

创见性课题 D.再生性课题
4.根据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明确程度可以将研宄假设分为
A.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 B.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
C.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 D.关系假设和因果假设
5.根据观察是否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指标体系可将教育观察分为
A。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B.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C.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D.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6.根据事先设计的观察记录表对师生行为表现做出评价归类的观察属于
A.有结构非参与式观察方式 B.有结构参与式观察方式
C.无结构参与式观察方式 D. 无结构非参与式观察方式
7.根据获得和搜集信息的方式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
A.团体调查和个案调查 B.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C.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 D.常模调查和比较调查
8.根据发放方式可将问卷分为
A.标准化问卷和自编问卷 B.测量问卷和访谈问卷
C.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 D.送发问卷和邮寄问卷
9. 下列属于主观测量法的是
A. 问题解答法 B.推理测验法
C. 投射法 D.分类测量法
10.下列属于前实验设计的是
A,单组仅后测设计 B.非随机分组前后测设计。

C.随机分组前后测设计 D.随机分组多因子设计
11.与实验目的无关但与实验结果有关的变量是
A.自变量 B.无关变量
C.因变量 D. 结果变量
12. 对先进经验的再认识属于
A.经验的外演 B.经验的吸收
C.经验的内化 D.经验的反思
13. 《中国教育年鉴》属于教育文献中的
A.书籍 B.教育报纸
C.教育档案 D.教育期刊
14.教育理论研究都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 A.继承性 B.概括性和间接性
C.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D.超前性
15.“课程”与“教学内容”两个概念属于
A.同一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矛盾关系 D.对立关系
16.分析与综合属于教育理论研究的
A.历史逻辑方法 B. 结构与功能方法
C.系统方法 D. 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17.下列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A.平均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分数
18.由工作上的疏忽而产生的是
A.工作误差 B.样本代表性误差
C.概率误差 D.抽样误差
19。

以实证材料和理论原理为依据指出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属于 A.综合论述型 B.预测型
C.应用型 D.理论探讨型
20.关于调查的时间、取样等内容一般在教育调查报告的
A. 题目部分 B.结论和建议部分
C. 前言部分 D,正文部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演绎假设
22.自陈量表法
23.实验的外在效度
24.整群抽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简述研究者个体研究能力的构成。


26.简述问卷设计中问题表述的要求。

27. 先进教育经验有哪些衡量标准?
28.简述内容分析法实施的步骤。

29,建立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哪些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30.结合实际论述做教育现场记录的主要方式。

31.试论形成教育理论的研究方法。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10分。

32.下面是某班一组学生某次考试成绩,,淆计算其方差。

(请保留整数,四舍五入) 80, 76, 69, 85, 90,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