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节水、材料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外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的环保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首先,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设计阶段的评价要求。
建筑设计是绿色建筑的起点,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因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设计应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
其次,施工阶段的评价标准也是评价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建筑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应得到合理评价,鼓励采用节能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
另外,建筑使用阶段的评价标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建筑的使用阶段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因此建筑的节能性能、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应得到充分的评价。
建筑应具备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的节水设施和设备也应得到评价,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建筑拆除和再利用阶段也应纳入评价标准的范围。
建筑拆除过程中应合理处理建筑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建筑的再利用也应得到重视,鼓励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总的来说,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将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只有不断完善评价标准,提高建筑的环保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才能真正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工程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工程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鼓励和促进工程建设领域各单位全面推行绿色施工,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协会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工程评价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施工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工程。
第三条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工程是我省工程建设领域跨行业、跨专业的省级绿色施工评价工程,是我省推荐参加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绿色建造水平绿色施工水平评价的工程。
第四条绿色施工工程评价活动遵循分类指导、企业申报、先行试点、总结提高、逐步推广和严格过程评价与验收评价的原则。
验收评价工作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绿色建造水平绿色施工评价技术指标》等标准规范进行。
第五条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评价的项目,涉及从工程立项到竣工验收形成的各个工程建设程序和环节。
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水平为主要评价内容,评价和奖励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及项目主要负责人。
第六条河南省绿色施工工程的评价工作由河南省工程建设协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河南省工程建设协会每年公布评价确认的河南省绿色施工工程1-2次。
第二章申报条件及程序第七条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工程的申报条件: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工程的评价范围涵盖工程建设领域的各个行业,本省企业施工的工程项目以及工程项目在本省的非本省企业,均可申报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工程。
申报工程应具备开工手续,已列入当年开工计划且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符合《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文件规定。
第八条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工程的申报程序:1、申报单位填写《河南省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工程申报表》,连同“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一式两份,经申报单位盖章后,报送至河南省工程建设协会。
2015版《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增加控制项 “4.1.2项 目规划设 计应符 合相关
的需 求 。截 至 2014年 底 ,全 省通 过 绿 色建 筑评 价 的 法定 规 划 的要 求 ”。在 前 期 绿 色 建 筑项 目评 价 中发
项目共 81个,累计面积1198万 ,覆盖保障性住房、 现,很多项 目在技术应 用方面效果很好,但 因未按
T109-2015《河南省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以下简 建筑等 级分 别为 一星级 、二 星级 、三 星级 。
称 “2015版省 绿标 ”)的修 编 工作 。2015版 省绿标 于
评 价 指标 体系 由6类 调 整至7类 ,把 2014版省 绿
2015年 1月27日发布 ,2015年 3月1日在 全 省实 施 。本 标 中各 类 评 价指 标 有关施 工 的内容 ,单 独 列为一 个
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 衡判断方 法均可得 到相应分值 。不 同类型 的建筑
2016.4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4 9
建 筑 节 能
0
Building Energy Saving
(居 住 建 筑 和公 共 建 筑 ),处 于不 同气 候 分 区 的建 为了引导绿 色 建 筑 发 展 中,采 用建 筑保 温 与结 构 一
结 合 河 南 省气 候 条 件 和 建 筑 热 工分 区 ,对 不
建筑的全年供暖耗 电量和空气调节耗 电量之和)降 适宜河南省地域性 的条文,适 当降低分值。8.2.8条
低 的幅度,赋 以不 同的分值 ,在选择节能技术时更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 ,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
具 有 可操 作性 。同时条 文 上表 述 尽可能 与河 南 省现 2014版国标对该条文的分值是 12分,2015版省绿标
河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根据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30378-2013)和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标准:
1. 节地与绿化:包括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绿地率、停车位设置等。
2. 节能与能源利用:包括建筑物的能耗、太阳能利用、地源热泵等。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包括建筑物的用水量、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等。
4. 材料与资源利用:包括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可回收性、可再生性等。
5. 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噪声、光照等。
6. 运营与管理:包括建筑物的运营维护、绿色建筑的宣传和教育等。
7. 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包括建筑物的创新性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等。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标准,具体的评价标准可能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河南省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

前言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关于印发2019 年第一批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豫建科[2019]212 号) 的要求,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 109-2015 工程实践经验,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为基础,结合我省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本修订标准,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评审,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现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并发布实施。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安全耐久;5.健康舒适;6.生活便利;7.资源节约;8.环境宜居;9.提高与创新。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2.调整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时间节点;3. 增加了绿色建筑等级;4.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5.提高了绿色建筑性能要求;6.增加了评价专业、评价要点及评价评分表;7.建筑类型中增加了宿舍建筑;8.鼓励应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技术和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评价与等级划分 (5)4安全耐久 (7)4.1控制项 (7)4.2评分项 (9)Ⅰ安全 (9)" 耐久 (12)5健康舒适 (15)5.1控制项 (15)5.2评分项 (22)Ⅰ室内空气品质 (22)" 水质 (23)Ⅲ声环境与光环境 (24)Ⅳ室内热湿环境 (28)6生活便利 (31)6.1控制项 (31)6.2评分项 (33)Ⅰ出行与无障碍 (33)"服务设施 (34)III 智慧运行 (36)Ⅳ物业管理 (38)7资源节约 (42)7.1控制项 (42)7.2评分项 (47)Ⅰ节地与土地利用 (47)"节能与能源利用 (49)1 Ⅲ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3)Ⅳ节材与绿色建材 (56)8环境宜居 (61)8.1控制项 (61)8.2评分项 (63)Ⅰ场地生态与景观 (63)"室外物理环境 (66)9提高与创新 (70)9.1一般规定 (70)9.2加分项 (70)附录A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汇总表 (93)附录B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表 (95)本标准用词说明 (99)引用标准名录 (100)附:条文说明 (101)2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本标准。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Henan Province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DBJ41/T109-2015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批准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5年3月1日2015郑州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3〕57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建筑发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对本标准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结合我省绿色建筑发展情况,总结了我省近几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并发布实施。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3调整评价方法。
在各类评价指标评分,并在每类评价指标评分项满足最低得分要求的前提下,以总得分确定绿色建筑等级。
相应地,将旧版标准中的一般项和优选项合并改为评分项。
4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高和创新。
5明确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公共建筑和同时具有居住、公共建筑功能的单体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
6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赋以评价分值。
本标准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建筑。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对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其制定对于推动河南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设计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建筑使用阶段和建筑拆除阶段的评价指标。
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建筑的节能性、环保性、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指标;在建筑施工阶段,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指标;在建筑使用阶段,需要考虑建筑的节能管理、水资源利用率、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指标;在建筑拆除阶段,需要考虑建筑拆除后的资源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指标。
其次,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注重建筑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在评价标准中,应包括建筑的节能性、水资源利用率、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同时,评价标准应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包括建筑的寿命周期、建筑拆除后的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指标。
最后,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评价标准的制定应该是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评价标准应该是建筑业的自律行为,鼓励建筑业主和设计师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使用和建筑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之,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河南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设计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建筑使用阶段和建筑拆除阶段的评价指标,注重建筑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并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希望通过评价标准的制定,能够推动河南省建筑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说明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说明1总则1.0.1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发展绿色建筑应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1.0.2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使用功能的不同,其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本标准考虑到我国目前建设市场的情况,侧重评价总量大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消耗能源资源较多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
其他建筑的评价可参考本标准。
1.0.3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一个全寿命周期。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
这几者有时是彼此矛盾的,如为片面追求小区景观而过多地用水,为达到节能单项指标而过多地消耗材料,这些都是不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而降低建筑的功能要求、降低适用性,虽然消耗资源少,也不是绿色建筑所提倡的。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五者之间的矛盾必须放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统筹考虑与正确处理,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
l·0·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社会习俗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评价绿色建筑时,应注重地域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
1.0.5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是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前提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4 节地与室外环境
4.1 控制项 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布局的要求,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设计评价内容:1、项目规划、审批文件;2、场地地形图;3、项目区位图。 运行评价内容:1、同设计评价内容;2、现场核实。 4.1.2 项目规划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定规划的要求。 设计评价内容:项目规划、审批文件。 运行评价内容:1、同设计评价内容;2、现场核实。 4.1.3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 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设计评价内容:1、环评报告书(表) ;2、场地地形图;3、场址土壤氡检测报告。 运行评价内容:1、同设计评价内容;2、现场核实。 4.1.4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设计评价内容:环评报告书(表) 。 运行评价内容:1、同设计评价内容;2、现场核实。 4.1.5 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布局应满足相应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时数。 设计评价内容:1、总平面图;2、建筑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3、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运行评价内容:1、同设计评价内容;2、现场核实。 4.2 Ⅰ 4.2.1 评分项 土地利用
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核查。
3.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
类指标。
Q7 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 100 分计算。
ΣQ——绿色建筑分项的得分; Q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分项的得分; Q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分项的得分; Q5——室内环境质量评分项的得分; Q6——施工管理评分项的得分; Q7——运营管理评分项的得分; Q8——提高与创新加分项的附加得分; w1——节地与室外环境评分项的权重;
1 总 则
1.0.1 1.0.2 1.0.3 1.0.4 为贯彻落实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引导和规范我省绿色建筑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 参与评价的绿色建筑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5
郑州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 发〔2013〕1 号)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13〕 57 号)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建筑发展,省住房和城乡 建设厅组织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对本标准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结合我省绿色建筑发展情况,总结了我省近几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情况,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后,报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备案,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并发布实施。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筑。 2 3 4 5 6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 调整评价方法。在各类评价指标评分,并在每类评价指标评分项满足最低得分要求的前提下,以 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高和创新。 明确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公共建筑和同时具有居住、公共建筑功能的单体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 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赋以评价分值。 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总得分确定绿色建筑等级。相应地,将旧版标准中的一般项和优选项合并改为评分项。 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
得分 5 10 15 19
设计评价内容:总平面图及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运行评价内容:1、总平面图及综合技术经济指标;2、现场核实。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 9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7
1
居住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居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项目达到 30%,旧区改建项目达到 25%,得 2 分; 2) 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按表 4.2.2-1 的规则评分,最高得 7 分。
4
3 基本规定
3.1 3.1.1 3.1.2 3.1.3 3.1.4 3.1.5 一般规定
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 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 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 检测报告应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3
2 术 语
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 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 征参数。 2.0.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annual runoff volume capture ratio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 雨量的比例。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可再生能源 非传统水源 再生水 renewable energy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可再循环材料 建筑全寿命期 recyclable material building lifetime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 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的最终拆除和处置。 2.0.10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structure integration 集建筑保温功能与墙体围护结构功能为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 准要求,实现保温与墙体同寿命的建筑节能技术,简称“保温结构一体化” 。
得分 7~12 层 22<A≤24 A≤22 13~18 层 20<A≤22 A≤20 19 层及以上 11<A≤13 A≤11 15 19 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A(m2/人)
表 4.2.1-2
容积率 R 0.5≤R<0.8 0.8≤R<1.5 1.5≤R<3.5 R≥3.5
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
表中“—”表示该项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 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值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
3.2.8
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 个等级。3 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
的要求。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 50 分、60 分、80 分,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小于 40 分时,绿 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2.9 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公共建筑和同时具有居住、公共建筑功能的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 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
确定方法。 本标准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在执行时如需修改和补充,请将意见寄送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乐 路 4 号,邮编:450053) 。 本标准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郑州大学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南中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鹤壁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设科技协会 本标准编制人员:栾景阳 潘玉勤 张海东 杨 昱 本标准审查人员:胡伦坚 黄建设 唐 王 韦 王 丽 进 峰 斌 鲁性旭 申明芳 郑丹枫 王 丽 许继清 王富春 吴玉杰 冯精钢 张向民 许 艳 王其庆 张利萍 李建民 范伟生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Henan Province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DBJ41/T 109-2015
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批准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5 年 3 月 1 日
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 7 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 系统一设置加分项。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取值。 ΣQ=w1Q1+w2Q2+w3Q3+w4Q4+w5Q5+w6Q6+w7Q7+Q8
式中:
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 2 类指标进行评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运行评价应包括 7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 评价指标体系 7 类指标的总分均为 100 分。7 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 Q1、Q2、Q3、Q4、Q5、Q6、 加分项的附加得分 Q8 按本标准第 11 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评价指标体系 7 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 w1~w7 按表 3.2.7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