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含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含答案第一篇: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含答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答(答案)一、选择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A.十八 B.九 C.二十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1月1日起施行。
(B)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我国的()。
(A)A.国家通用语言 B.官方语言 C.民族共同语4.我国的国家通用文字是()。
(B)A.汉字 B.规范汉字 C.通用汉字 D.标准汉字5.《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的()。
(C)A.教学规范B.行业技术标准C.统一规范 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7.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8.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C)A.一 B.二 C.三9.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可以使用方言。
(C)A.确需使用方言时 B.随时C.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10.国务院()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B)A.新闻出版 B.语言文字工作 C.广播电视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D)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简化字 C.中文和外文D.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14.机关公文应当使用()。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_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答题卡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公民有研究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5.经XXX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普通话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音。
7.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XXX于1988年1月26日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共3500个。
8.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应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9.因公共服务的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地名、人名、姓氏中可以保留使用。
11.数目字“壹贰叁肆伍XXX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大写形式。
12.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3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3.在普通话中,“XXX”这四个字的声调排列顺序是去声、XXX、XXX、上声。
14.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和”、“嘿”、“吧”。
15.在普通话中,B组是每个字的声母都是翘舌声母的一组词语,包括师生、战术、顺畅和生产。
16.在普通话中,B组是所有字韵母都相同的一组词语,包括风筝、奉承、升腾和逞能。
17.在普通话中,“发”字在A组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包括发生、发现和开发。
18.加点字注音错误的词语是前仆后继中的“仆”,应该读作“pú”。
19.加点字注音错误的词语是XXX的“阿”,应该读作“ē”。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知识测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知识测试题一、法律法规(一)填空(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1 日正式施行。
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教师普通话应达到二级乙等及其以上;语文和语音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
3. 学校及其教育机构应当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将其作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培养目标,纳入课程标准。
4.机关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甲及其以上。
(二)判断题2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广告中可以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
(错)2.汉字与汉语拼音并用的,必须横写。
(对)3.普通话等级分为三级六等。
(对)4.汉字的规范书写行款为横写由左至右,竖写由左至右。
(错)5.国家推行规范汉字,一律不许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错) (三)选择题 25分1.1986年,国务院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B)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A、2215 B、2235 C、22552.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即( B )A、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新闻媒体B、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C、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报纸、影视3.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利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4.在日常应用的范畴内,不规范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形不标准的字和( C )A、手书字 B、美术字 C错别字5.汉语拼音在公共设施中使用时,应当加注在汉字的(A)A.上方 B.下方 C.旁边二、语言文字基础知识, (30分)选出正确的一组划“”1.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C)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2.下列哪一组成语用字无误(A )A按部就班开诚布公风驰电掣B三顾茅芦永往直前戮力合心C既往不究班门弄斧黄粱一梦3.目前国家废止的“简化字方案”是( B )简化字方案A第一批 B 第二批 C第三批5 .改错字(只改错别字) 佳宾—嘉宾--装璜 --装潢--兰天—蓝天---饭莊-饭庄---旦糕—蛋糕---付作用—副作用再接再励---再接再厉广播电视中容易读错的字词(练习题) 一、请读准下面的词语(已提供了正确的音节,未加音调)编纂zuan 濒于bin 摈除bin 不禁jin刹那cha参与yu 抄袭 xi称职chen 乘车cheng成绩ji 处理chu揣度duo创伤chuang从容cong痤疮cuo 挫折cuo逮捕dai当作dang提防di堵塞se尽快jin档案dang酵jiao梵文fan符合fu 复杂fu勾当gou骨髓sui骨头gu呱呱gu混乱hun 几乎ji给予ji间断jian教室shi角色jue拘泥ni矩形ju机械xie句读dou立即ji蓦然mo宁愿ning毗邻pi潜伏qian 悄然qiao请帖tie似的shi压轴zhou纤维xian燕山yan 一会儿hui与其yu运转zhuan膝盖xi肖像xiao 脂肪zhi症结zheng质量zhi诸位zhu卓越zhuo照片pian 粘连zhan暂时zan穴位xue着想zhuo总得dei解数xie友谊yi强迫qiang 混淆xiao 纸屑xie模样mu翘首qiao妊娠shen 一服药fu塑料su根茎jing高涨zhang载体zai风靡mi大腹便便pian脊梁ji 悖理bei甘肃su 心宽体胖pan召开zhao酝酿yunniang白桦hua包庇bi背包bei比较jiao横财heng秘鲁bi。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2.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A.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B.防止方言泛滥和推行标准汉字C.推广国语和推行国文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汉语和汉字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
A.基本的服务用字/服务用语B.规定场合用字/特定场合服务用语C.公文用字/大型活动服务用语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9.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0 月B.9月C.3月10.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是我国()语言文字的工作目标。
A.2010年以前B.2020年以前C.21世纪中叶11.我国是从()年起,着手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实施评估的。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12.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即()。
A.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新闻媒体B.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C.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报纸、影视13.要充分发挥教育的( )作用、国家公务员的( )作用、新闻媒体的( )和主要服务行业的( )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班级姓名一.选择题(2分×50=100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便利B.条件C.培训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有关部门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的组织和个人。
A.重大贡献B.突出贡献C.特殊贡献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宪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11.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5.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试题附全答案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试题附全答案1.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内容是什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内容是什么?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4.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是什么?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政策: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
5.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6.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全国推普宣传周的活动时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推普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每年有一个主题。
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17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20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什么是“三纳入一渗透”?中小学要认真执行《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和《语文课程标准》,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要求,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以身作责B.专心至志C.提心吊胆2.“山”的笔顺是()A.竖、竖折、短竖B.竖折、竖、短竖C.竖折、短竖、竖3.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下列词组中用字全都符合规范标准的一组是()A.烟雨濛濛B.像雾像雨又像风C.天翻地复4.下列各组字中,全部是独体字的一组是()A.人、口、手、水B.工、农、而、庆C.门、也、习、杨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规范的是()A.家俱B.惟一C.成分D.陷井6.下列三组词语中用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水天相联、对联、联欢B.连续、联合、连忙C.联跑带跳、联想、连累7.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A.万、力、戈B.芳、乃、伤C.叨、匕、易8.下列三组中,“母”的笔顺完全正确的是()A.横折钩、竖折、点、横、点B.竖折、横折钩、点、横、点C.竖折、横折钩、横、点、点9.“标志”不要误写作“标识”,依据的规范标准是()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10.下列成语用字正确的一项是()A.少壮不努力,老大徙伤悲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失之东偶,收之桑榆D.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必竟人是必需各自飞行的,彼此能看一眼已是一剎又已是千年。
B.这位老人看起来饱经风霜,面容苍桑。
C.理想若真人人唾手可得,世上也就无所谓烦恼和痛苦了。
D.他说了几句话,总算有个交待了。
12.向来甲班和乙班的篮球赛总是十分精彩,两班实力在()。
A.一发千钧B.上行下效C.伯仲之间D.杵臼之交。
13.“貂chán”是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字的正确写法是()A.貂禅B.貂蝉C.貂婵14.“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非_____利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横线处应该选用的字是()A.赢B.盈C.营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及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A.十八B.十九C.二十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 起实施。
(C)A. 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C)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4.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A.义务B.权利C.责任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
(A)A.基本的服务用字/服务用语B.规定场合用字/特定场合服务用语C.公文用字/大型活动服务用语7.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A)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8.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A. 便利B. 条件C.培训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A. 法制建设B. 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10.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
(B)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 特殊贡献1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 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12.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B)A. 汉语和汉字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 中文1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14.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题1.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C)。
A.国家推广普通话B.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C)A. 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由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B)A.2005年12月29日B.2006年3月1日C.2006年5月1日4.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5.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6.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A. 义务B. 权利C.责任7.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A. 便利B. 条件C.培训8.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C)A.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 教育行政部门C. 有关部门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A. 法制建设B. 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10. 实现语言文字工作奋斗目标,应发挥带头作用。
(B)A.教育B.党政机关C.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11.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
(B)A. 重大贡献B. 突出贡献C. 特殊贡献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C)A. 使用B. 发展C. 使用和发展13.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 宪法C. 民族区域自治法14.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B)A. 汉语和汉字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 中文15.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16.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A. 法律和规定B. 方针和政策C. 规范和标准17.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B)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8.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服务用字。
(A)A. 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 常用汉字19.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A. 普通话B. 当地方言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20.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A. 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 规范汉字21.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B)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22.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A.特定范围内B.古籍研究中C.书法艺术中23.在文物古迹,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C)A.繁体字B.异体字C. 繁体字、异体字24.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称牌中含有手书繁体字、异体字的,在适当的位置配放规范汉字书写的名称牌。
(A)A.应当B.可以C.不一定25.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招牌、告示、标志牌等需要使用外国文字的,应当用标注。
(C)A.汉语拼音B.外文缩写C.规范汉字26.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C) 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27.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C)A. 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28.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B)A. 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29.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
(A)A.分别情况进行培训B. 不作要求C.转换岗位30.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可以使用方言。
(C)A.确需使用方言时B.随时C.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31.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
(C)A.网络语言B.网络语法C.网络语汇32.《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A)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3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C)A. 二级甲等B. 二级乙等C.三级甲等34.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B)A.一级乙等B.二级甲等C.二级乙等35.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以上。
(C)A.一级乙等B.二级甲等C.二级乙等36.各级各类学校里,除教师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外,还对提出了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
(C)A.行政、后勤人员B.校级领导和职工C.学校管理人员3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除教师以外的其它管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
(B)A. 二级乙等B.三级甲等C. 三级乙等38.上海《实施办法》规定了“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其中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特殊岗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以上。
”(B)A.二级甲等B.二级乙等C.三级甲等39.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以上水平。
(C)A.一级乙等B. 二级甲等C. 二级乙等40. 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A. 一级甲等B. 一级乙等C. 二级甲等41.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C)A. 1946年1月1日B.1950年1月1日C. 1954年1月1日4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编辑记者、中文字幕制作人员、校对人员以及誊印、牌匾、广告制作业文案工作人员等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A)A.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B.播音员C.公共服务人员43.初等教育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B)A. 可以B. 应当C. 根据需要决定是否44.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C)A.普通话和汉字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45.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B)A. 计划发展B. 语言文字C. 文化教育46.国务院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B)A. 新闻出版B. 语言文字工作C. 广播电视47.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监督和管理。
(C)A.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48.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C.由有关部门处理49.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A)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50.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区、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和部署、负责做好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相关工作。
(B)A.本单位B.本区域C.本市51.市政、市容环卫、绿化、地名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市的设施等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C)A.特定场所B.各自部门C.公共场所52.公共场所的招牌、设施等的用字违反上海《实施办法》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定的,(A)由“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A.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53.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用字违反本办法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定的,由依法处理。
(A)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B.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54.负责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内容。
(C)A.语委办公室B.督导室C.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55.负责将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纳入有关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基本内容。
(B)A.人事行政管理部门B.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C.语言文字工作部门56. 市和区、县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检查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向社会公示。
(C)A. 人民政府B. 教育部门C.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57.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05年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A. 八B. 七C. 六58.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A.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59.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B)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60.学校应继续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加大行政力度,争取在新世纪最初3-5年内,使普通话基本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和的校园语言。
(C)A. 城镇学校B.城镇中小学C. 城镇学校及幼儿园61.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
(C)A. 手书字B. 美术字C. 错别字62. 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之一,其他五种语言为语。
(C) A. 英、俄、法、德、日B. 英、俄、法、阿拉伯、葡萄牙C. 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63.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的愿望,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生活节奏变快的形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C)A.易读、易认、易懂B.易写、易读、易懂C.易写、易认、易懂64.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