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管理会计

合集下载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征求《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征求《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征求《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5.12.29•【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征求《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财办会﹝2015﹞26号)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我们起草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

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征求意见,并于2016年3月31日之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我部会计司。

联系人: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高大平薛杰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100820联系电话:************************邮箱:**************.cn财政部办公厅2015年12月29日附件1: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附件2:《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附件1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驭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指导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

第三条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

其中,基本指引为统领,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案例示范为补充。

第四条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有用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职能,支撑相关决策,强化和完善管理控制,促进业务协同,以实现单位战略。

第五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战略导向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基础,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发布《管理会计本基本指引》

财政部发布《管理会计本基本指引》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用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

第三条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第四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战略导向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二)融合性原则。

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

(三)适应性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与单位应用环境和自身特征相适应。

单位自身特征包括单位性质、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治理水平等。

(四)成本效益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应权衡实施成本和预期效益,合理、有效地推进管理会计应用。

第五条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单位内部的责任中心。

第六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等四要素。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七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

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包括内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保障、信息系统等因素。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市场、法律、行业等因素。

第八条单位应准确分析和把握价值创造模式,推动财务与业务等的有机融合。

第九条单位应根据组织架构特点,建立健全能够满足管理会计活动所需的由财务、业务等相关人员组成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管理会计机构,组织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34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含解读】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34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含解读】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及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342019-2-15[]含解读目录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 (11)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12)第一章总则 (12)第二章应用环境 (12)第三章管理会计活动 (13)第四章工具方法 (13)第五章信息与报告 (14)第六章附则 (14)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答记者问 (15)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 号——战略管理》等22 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答记者问 (18)财政部权威发布:管理会计22 项应用指引(独家解读) (2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包含哪些内容 (2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意义是什么? (25)企业和个人如何落实应用指引? (25)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100 号——战略管理》等 22 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 (26)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4 号——作业预算》等 5 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27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2号——零基预算》等7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 (28)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4号——作业预算》等5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 (29)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100 号——战略管理 (30)第一章总则 (30)第二章应用环境 (30)第三章应用程序 (30)第四章附则 (3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101 号——战略地图 (32)第二章战略地图设计 (32)第三章战略地图实施 (33)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34)第五章附则 (34)附录:专有名词解释 (3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 号——预算管理 (36)第一章总则 (36)第二章应用环境 (37)第三章预算编制 (37)第四章预算执行 (37)第五章预算考核 (38)第六章附则 (38)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1 号——滚动预算 (39)第一章总则 (39)第二章应用环境 (39)第三章应用程序 (39)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40)第五章附则 (40)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2 号——零基预算 (41)第一章总则 (41)第二章应用环境 (41)第三章应用程序 (41)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41)第五章附则 (4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3 号——弹性预算 (43)第一章总则 (43)第二章应用环境 (43)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44)第五章附则 (4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204 号——作业预算 (45)第一章总则 (45)第二章应用环境 (45)第三章应用程序 (45)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46)第五章附则 (4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 号——成本管理 (47)第一章总则 (47)第二章应用环境 (47)第三章应用程序 (48)第四章附则 (48)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1 号——目标成本法 (49)第一章总则 (49)第二章应用环境 (49)第三章应用程序 (49)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51)第五章附则 (5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302 号——标准成本法 (52)第一章总则 (52)第二章应用环境 (52)第三章应用程序 (52)第四章方法评价 (55)第五章附则 (5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3 号——变动成本法 (57)第一章总则 (57)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59)第五章附则 (59)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304 号——作业成本法 (60)第一章总则 (60)第二章应用环境 (60)第三章应用程序 (61)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64)第五章附则 (6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0 号——营运管理 (65)第一章总则 (65)第二章应用环境 (65)第三章营运计划的制定 (65)第四章营运计划的执行 (66)第五章营运计划的调整 (67)第六章营运监控分析与报告 (67)第七章营运绩效管理 (68)第八章附则 (68)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1 号——本量利分析 (69)第一章总则 (69)第二章应用程序 (69)第三章工具方法评价 (70)第四章附则 (7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2 号——敏感性分析 (72)第一章总则 (72)第二章在短期营运决策中的应用程序 (72)第三章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程序 (73)第一章总则 (75)第二章应用程序 (75)第三章工具方法评价 (76)第四章附则 (7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4 号——内部转移定价 (82)第一章总则 (82)第二章应用环境 (82)第三章应用程序 (82)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84)第五章附则 (8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405 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85)第一章总则 (85)第二章应用环境 (85)第三章应用程序 (85)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86)第五章附则 (8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0 号——投融资管理 (101)第一章总则 (101)第二章投资管理程序 (101)第三章融资管理程序 (102)第四章附则 (10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1 号——贴现现金流法 (104)第一章总则 (104)第二章应用环境 (104)第三章应用程序 (104)第一章总则 (107)第二章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 (107)第三章项目财务管理 (108)第四章项目管理的工具方法 (109)第三节价值工程法 (110)第五章附则 (11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503 号——情景分析 (112)第一章总则 (112)第二章应用环境 (112)第三章应用程序 (112)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13)第五章附则 (11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504 号——约束资源优化 (114)第一章总则 (114)第二章应用环境 (114)第三章应用程序 (114)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15)第五章附则 (11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0 号——绩效管理 (116)第一章总则 (116)第二章应用环境 (116)第三章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制定 (116)第四章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执行 (118)第五章绩效评价与激励的实施 (118)第六章绩效评价与激励管理报告 (119)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601 号——关键绩效指标法 (120)第一章总则 (120)第二章应用环境 (120)第三章应用程序 (120)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21)第五章附则 (12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602 号——经济增加值法 (123)第一章总则 (123)第二章应用环境 (123)第三章应用程序 (123)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26)第五章附则 (12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603 号——平衡计分卡 (127)第一章总则 (127)第二章应用环境 (127)第三章应用程序 (127)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29)第五章附则 (130)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604 号——绩效棱柱模型 (149)第一章总则 (149)第二章应用环境 (149)第三章应用程序 (149)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51)第五章附则 (151)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700 号——风险管理 (153)第一章总则 (153)第二章应用环境 (153)第四章附则 (15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701 号——风险矩阵 (155)第一章总则 (155)第二章应用环境 (155)第三章应用程序 (155)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56)第五章附则 (156)附录:1.风险矩阵图 (157)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702 号——风险清单 (158)第一章总则 (158)第二章应用环境 (158)第三章应用程序 (158)第四章工具方法评价 (159)第五章附则 (160)附录 1:经营层风险清单 (163)附录 2:业务层风险清单 (16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801 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165)第一章总则 (165)第二章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 (165)第三章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 (166)第四章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 (167)第五章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流程 (168)第六章附则 (168)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802 号——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169)第一章总则 (169)第二章应用环境 (169)第三章建设和应用程序 (169)第五章预算管理模块 (171)第六章绩效管理模块 (172)第七章投资管理模块 (173)第八章管理会计报告模块 (174)第九章附则 (17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803 号——行政事业单位 (175)第一章总则 (175)第二章应用环境 (175)第三章战略管理 (176)第四章预算管理 (176)第五章成本管理 (177)第六章绩效管理 (177)第七章附则 (178)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财会[2016]10 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为促进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我部制定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现予印发,请各单位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中参照执行。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详细解读【精选文档】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详细解读【精选文档】

第二部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详细解读第二部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详细解读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定本指引。

【解释】本条说明了制定目的和制定依据(1)从世界格局看经济转型升级(2)从推动历史进步的两个车轮看提升管理水平第二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用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解释】本条规范了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及其基本指引的地位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作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和基本指引的具体体现,其制定将为单位如何正确、有效地选择和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提供借鉴或参考与指导.2016年12月发布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中的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由6项概括性指引和16项工具方法指引组成,见下表:22项应用指引名称(征求意见稿)可见,22项应用指引内容涉及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和其他领域。

其中,战略管理领域包括1项概括性指引和1项工具方法指引;预算管理领域包括1项概括性指引和1项工具方法指引;成本管理领域包括1项概括性指引和4项工具方法指引;营运管理领域包括1项概括性指引和3项具体工具方法指引;投融资管理领域包括1项概括性指引和2项工具方法指引;绩效管理领域包括1项概括性指引和3项工具方法指引;其他领域包括2项工具方法指引。

以后各管理会计领域的其他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根据财政部的工作计划和实务需要不断制定完善。

概括性指引一般由总则、应用程序和附则等组成,点明了相关管理会计领域的主要工具方法,概括总结了本领域内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共性内容;工具方法指引一般由总则、应用环境、应用程序、应用评价和附则等组成,内容围绕管理会计应用展开,明确地告诉单位这些工具方法是什么、怎么用、如何选择、有哪些优缺点等内容,以便于单位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运用适合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关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几点解读

关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几点解读

关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几点解读财政部继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后,于2016年6月22日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简称《基本指引》),标志着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是我国建成管理会计体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文章主要从《基本指引》发布的必要性、创新点和管理会计要素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旨在使业内外人士深入了解管理会计,夯实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为我国“4+1”管理会计体系的建成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基本指引》发布的必要性(一)《基本指引》为进一步建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指明了方向《基本指引》提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共分六章节二十九条。

第一章和第六章分别为总则和附则,其余章节分别按照管理会计要素分为: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和信息与报告,基本涵盖了涉及管理会计目标、原则、要素等概念框架,为下一步推进应用指引和案例库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整个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起到理论支撑和统驭全局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指引》主要帮助各单位明确管理会计的各项工具方法的内容、特点、条件、运用及优化,以便单位内部正确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虽然《应用指引》提供了具体的工具方法,是整个指引体系的主体,但是少了《基本指引》的框架指导,管理会计工作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利于应用指引的建设与长远发展。

此外,从我国管理会计实践来看,各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认知还较薄弱,理论深度不够,急需一套规范度高、系统性强、能够为单位所借鉴的管理会计标准。

《基本指引》正是在此之际,阐释了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指明了未来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的方向,有助于“4+1”管理会计体系的建成。

(二)《基本指引》有利于推进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1 ]。

《基本指引》秉承这一理念应运而生。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解读总结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解读总结

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内容解读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主要内 容

《基本指引》中形成了涵盖目标、原则、 要素等的基本框架,并以要素为主线铺陈 章节。第一章为总则,包括《基本指引》 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管理会计目标、 原则、要素等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 对总则中提出的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 、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这4个管理会计要 素进行了展开;第六章为附则,包括《基 本指引》的解释权限和施行日期等内容。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2、借鉴西方国家推行管理会计的做法经验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先后出版了领 导力与道德、技术应用、战略成本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等4辑六大类管理会计公告 2014年10月,IMA还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 会联合推出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 型升级

企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有效运用管理会计,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从投资拉动 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从粗放增长型向集约发展 型转型、从重规模速度向重质量效益转型、从立 足国内发展向提升国际竞争力转型、从低成本优 势领先向综合实力提升转型,着力提高企业的资 源利用效率,改变产品低附加值、产能过剩、高 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促 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3、财政部门主导指引体系建设是现实选择 建立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财政部推进管 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起草发布 的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起草阶段:于2014年10月 启动了《基本指引》起草工作 第二阶段,形成讨论稿阶段:组织英、美 国外管理会计专业团体展开专题讨论,并 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交换了意见 第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5年12 月29日印发,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 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31日 第四阶段,送审稿阶段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会计》形考任务1-10参考答案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会计》形考任务1-10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会计》形考任务1-10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形考任务11.管理会计只注重财务信息。

(×)2.管理会计的计量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成本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管理会计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经济事项的确定标准是相同的。

(×)5.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职能倾向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与规划,财务会计的职能侧重于核算与监督。

(√)6.侧重于对未来预测、决策和规划以及对现在控制、考核和评价,是经营管理型会计,并向企业内部提供信息的是()。

A.财务会计B.管理会计C.财务管理D.全面预算7.产品生产决策属于()。

A.成本控制B.责任会C.长期经营决策D.短期经营决策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A.法律效力不同B.核算依据不同C.会计主体不同D.最终目标不同9.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

A.规划与控制会计B.EVAC.业绩评价会计10.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A.财务管理B.成本会计C.预算会计D.管理会计11.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A.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B.外部集团C.股东D.债权人12.产品生产决策属于()。

A.成本控制B.责任会C.短期经营决策D.长期经营决策13.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A.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B.股东C.外部集团D.债权人14.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

A.EVAB.规划与控制会计C.业绩评价会计1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A.最终目标不同B.会计主体不同C.核算依据不同D.法律效力不同16.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预测决策会计;成本会计;规划控制会计;业绩评价会计)。

A.预测与决策会计B.正确决策C.规划与控制会计D.业绩评价会计17.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会计主体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核算依据不同;职能目标不同)。

财政部发布《管理会计本基本指引》

财政部发布《管理会计本基本指引》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XX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用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

第三条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第四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战略导向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二〕融合性原则。

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

〔三〕适应性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与单位应用环境和自身特征相适应。

单位自身特征包括单位性质、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治理水平等。

〔四〕成本效益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应权衡实施成本和预期效益,合理、有效地推进管理会计应用。

第五条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单位内部的责任中心。

第六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等四要素。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七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

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包括内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保障、信息系统等因素。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市场、法律、行业等因素。

第八条单位应准确分析和把握价值创造模式,推动财务与业务等的有机融合。

第九条单位应根据组织架构特点,建立健全能够满足管理会计活动所需的由财务、业务等相关人员组成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管理会计机构,组织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系统搜集和梳理相关资料、多方听取意见、深入开展调研、利用课题研究成果、多次修改完善等工作基础上,我们起草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

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起草背景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做好了顶层设计。

《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可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是指引体系的首要工作,也是制定应用指引和案例库的基础,对应用指引、案例库起到统驭作用。

另一方面,基本指引是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到标准,是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核心内容的总结、提炼。

在我国当前管理会计实践中,虽然对于基本指引中涉及的原则、目标、要素等核心内容,理论界和实务界已有很多论述,但是观点不一,甚至对于一些问题争议较大。

学术求异,管理求同,有必要形成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统一大家的认识,形成指导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共同话语基础。

因此,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切实指导管理会计实践,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我们立足国情,借鉴国际,起草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二、起草过程为提高征求意见稿起草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我们严格遵照会计司内控操作规程,遵循了科学严密的起草流程。

一是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利用前期研究成果,探索基本指引框架结构,提炼基本指引核心内容。

二是组织来自理论界、实务界、咨询界等的多位专家,进行了多次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

三是与我部管理会计发展规划专项课题中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研究课题组进行了全程协作,与中国企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研究、管理会计报告、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管理控制系统研究等课题组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相关课题组研究方向,借鉴相关课题组研究成果。

四是组织中财、上财、东财、江财、中南财经政法等财政部共建院校的专家,进行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专题座谈。

五是赴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和华为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

六是组织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等国外管理会计专业团体,就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展开专题讨论,并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就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主要问题交换了意见,集思广益,提高对相关内容的全球共识。

七是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进行了集中办公,组织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全面讨论和逐条修改。

八是征求全体管理会计咨询专家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九是在财政部会计司司内征求了意见。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草拟完成了本稿。

三、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一)关于总体框架。

目前,国际国内尚无成形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可供参考。

在基本指引框架结构及其核心内容的确定方面,我们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的《管理会计概念公告》、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联合发布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发布的管理会计公告和领导力体系、美国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委员会发布的《管理会计理论结构》、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管理会计具体指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国内外管理会计相关著作等国内外资料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做了系统比较和梳理。

在此基础上,我们于年初初步提出了基本指引框架,包含总则、基本假设、目标、原则、信息、活动、基本概念、附则等部分,并进行了多次专题座谈,向各方专家寻求意见和建议。

各方普遍认为,遵从中国习惯做法,基本指引应包含目标、原则、要素等核心内容,应系统梳理和总结提炼管理会计应用的要素,将其作为基本指引的主体内容,并按照要素展开框架结构。

同时,多数意见认为:目标、原则体现在总则部分即可,不必单独作为一部分;基本概念在出现时解释即可,也不必单独作为一部分。

根据上述意见,我们修改了原稿,将目标、原则、要素等作为基本指引核心内容,将目标和原则纳入总则,并取消了基本概念这一单独部分,同时,以要素为主线,展开形成基本指引框架。

具体包括总则、管理会计应用各要素、附则共六章。

此框架形成后,我们继续通过座谈、调研、邮件等形式,广泛听取了高校、研究机构、企业、部分地方财政部门、事业单位、咨询机构、国外管理会计专业团体、管理会计咨询专家、财政部管理会计发展规划专项课题和部校共建课题课题组等各方意见,目前,此框架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二)关于基本指引的适用范围。

关于基本指引的适用范围,即,应仅包括企业,还是应同时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我们通过座谈、调研等形式,征求了多方意见,尤其是重点听取了实务界意见。

各方一致认为,管理会计的原则、要素、工具方法和信息报告等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应用并无实质性区别,仅在目标方面可能有些差异,就此,我们在反复征求意见过程中,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并认真听取了大家意见。

各方普遍认为,没有必要单独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指引,目标上的差异可通过提炼形成既适合企业又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即可,并经多次讨论,初步达成一致。

(三)关于目标。

明确管理会计目标,是设计管理会计应用方案,衡量管理会计应用效果的基本依据。

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相关资料等基础上,我们初步提出了管理会计的目标,即,管理会计应通过系统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促进单位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提高决策水平,加强运营管控,有效进行绩效评价等,以提升单位价值创造能力,支持单位可持续发展。

在调研和座谈过程中,有意见认为,提供信息是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应在目标中体现。

也有意见认为,“价值创造”主要适用于企业,不宜作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通用的目标。

还有意见认为,“支持单位可持续发展”较为抽象,建议具体到落实单位战略上来,以加强基本指引的实践指导性。

我们吸收了相关意见,将管理会计的目标修改为“通过提供有用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职能,支撑相关决策,强化和完善管理控制,促进业务协同,以实现单位战略”。

该目标立足于有效提供信息这一管理会计基本特点,涵盖了决策支持、管理控制、业务协同等管理会计主要工作和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等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

(四)关于要素。

目前,国内外尚无普遍认可的管理会计要素。

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就梳理要素的角度进行了反复斟酌,总结出以下几个角度:一是管理会计理论;二是管理会计应用;三是管理会计活动;四是管理会计报告。

就此,我们多次组织专题座谈,征求理论界和实务界意见。

大家普遍认为,管理会计重在应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应当以指导实践,统驭应用指引和案例库建设为目的,因此,应当从管理会计应用角度,归纳、提炼相应要素,而不是拘泥于纯理论研究,讨论管理会计本身的要素;也有个别意见认为,基本指引应从理论角度出发,梳理管理会计要素。

从管理会计应用角度,我们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和相关课题成果,初步提炼出了应用环境、资源、活动、信息、工具方法、报告等要素。

在多次调研、座谈中,各方普遍认为,管理会计应用要素包括应用环境、活动、工具方法和信息报告,并认为信息和报告都是涵盖信息的,可以合在一起;资源属于应用环境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项要素。

但是,在人力资源方面,大家有一些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人力资源是资源的一个方面,既然资源纳入应用环境,人力资源就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项要素;另一种意见认为,人力资源是管理会计应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指导意见》也单独提出要培养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因此,为突出强调人力资源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大作用,应将其单独作为一项要素予以体现。

目前,征求意见稿吸收了第一种观点,没有将人力资源单独作为一项要素,而是在应用环境这一要素中予以体现。

(五)关于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在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联合发布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发布的管理会计公告和领导力体系等资料中均有相关内容,也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边界的体现。

但理论界对这一边界认识不一,本着重在服务于实务的原则,基本指引没有纠结于边界的划分,而是从实务的角度,经多次征求实务界意见,列举了管理会计应用常见的领域,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等,并且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重点不同而予以分别列示。

四、征求意见的主要问题(一)关于管理会计目标。

问题1:您认为,征求意见稿中关于管理会计目标的界定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提出修改建议及理由。

(二)关于管理会计应用的原则。

问题2:您认为,征求意见稿中总结的战略导向、业财融合、适应性、成本效益这四项管理会计应用原则是否充分、恰当?如不充分、恰当,请提出修改建议及理由。

(三)关于管理会计应用的要素构成。

问题3:您认为,征求意见稿中总结的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报告这四项管理会计应用的要素是否充分、恰当?如不充分、恰当,请提出修改建议及理由。

(四)关于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要素内容。

问题4:您对应用环境这一管理会计应用要素的具体内容有何意见建议,请说明理由。

问题5:您对管理会计活动这一管理会计应用要素的具体内容有何意见建议,请说明理由。

问题6:您对工具方法这一管理会计应用要素的具体内容有何意见建议,请说明理由。

问题7:您对信息报告这一管理会计应用要素的具体内容有何意见建议,请说明理由。

(五)其他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