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问题]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若干问题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研究

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研究

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研究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研究一、国家治理的涵义审计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监督手段,在国家治理这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中,审计发挥中重要的监督作用。

国家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实施的,内容包含政府财政、财务收支的全部内容,目的在于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已经成为了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赋予国家审计权威性,以达到通过国家审计的手段来监督、制约政府权力的目的,实现更科学、合理的国家治理。

这一观点开辟了国家审计的新发展,将国家审计的政治职能与经济监本文由收集整理督职能有效地统一起来,把国家审计的地位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使其更具有权威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进而可以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安全和高效。

(二)国家审计的作用1、监督作用。

国家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职能。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治理要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国家进行管理,而国家审计就是要检查和监督各级政府部门行政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对国家治理体系的监督,实现了利益的合理分配,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完善。

2、预防和建设作用。

国家审计的预防和建设职能是在国家审计的不断发展中所延伸出的一大职能。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暴露出的国家治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复杂,因此审计工作便具备了预防和建设职能。

国家治理的难度的加大,要求国家审计要及时发现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并为这些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而实现更好的国家治理。

二、国家治理的涵义(一)国家治理的内涵国家治理是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其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注重社会的各个领域间的协调配合,以实现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国家治理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来规范大众的行为,政府有效地协调社会的各个领域,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进步。

(二)国家治理的意义1、国家治理可以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进步。

一个社会想要发展,必然先要保证这个社会是公平的。

现行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现行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现行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者:杨海涛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3年第02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治理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它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最终实现国家安全、稳定、有序、发展、民主、法治、公平、公正、透明、廉洁、参与、责任、有效与和谐等善治目标。

而国家审计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发挥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预防、揭示、抵御和改进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力地促进国家治理。

但依据目前的审计实践,现行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一、现行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认识不够到位。

审计就是查错纠弊这种理念在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心中占据着一定位置,在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审计目标、审计思路和审计内容的设计,但却没有站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这一角度来认识审计的本质,没有运用这一新的科学审计理念指导审计工作。

(二)立法不够全面。

其主要表现是:一是现行国家审计的内容、对象和范围过窄,职权过小,不能适应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的需要。

国家治理目标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更全的要求,要求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预见功能、监督功能、服务功能和公开功能,要求国家审计要关注国家安全和稳定问题,关注政治经济秩序问题,要着力在促进公民参与国家治理、促进政府责任法制化、促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国家发展、促进市场完善、推动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民生、优化资源配置和公平竞争以及提升治理效果等方面下功夫。

可见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审计监督与现行《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监督在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职权、审计职能等方面相比,前者涉及的内容、对象、事项更多,享有的权利更大,审计目标也更广。

浅析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审计对象管理不严格以及审计数据不够准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对象管理和提升审计数据准确性。

总结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制度不完善,展望未来审计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

审计在政府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准确性和严谨性对政府运行至关重要。

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和提升审计数据准确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做好这些措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为政府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依据。

审计改革的道路将会是艰辛的,但是只有不断探索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审计、问题、解决措施、审计制度、管理、数据准确性、改革方向、完善、加强、提升、展望、原因。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政府审计作为监督政府财政收支和资产负债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政府治理和提高财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和监督的实施。

深入分析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于改善审计工作质量,推动政府治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着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审计对象管理不严格、审计数据不够准确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效果。

而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对象管理、提升审计数据准确性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政府审计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提高财政效率。

对于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促进政府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1.2 研究意义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监督和检查政府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

而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和防范腐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国家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国家审计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国家审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公开审计结果这正是配合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我国民主进程的关键环节,也是顺应民意的大势所趋,审计公告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是受托经济责任的体现从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可知,受托经济责任不仅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也是形成审计关系的基础。

我国宪法明确指出,社会大众是国家主人,是国家资源的所有者,按照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广大的社会大众即资源所有者是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是接受审计报告的人,这就明确了国家审计为谁服务,对谁负责的根本宗旨,这也是西方国家为何普遍重视审计结果公开而不受政府行政干预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内容、范围,也包括审计结果及处理意见,不仅表现出国家审计是一种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同时,也是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体现。

1.2是建立现代民主与法制制度,体现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国家审计信息公开同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要求:一方面,通过审计信息公开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国家资金的管理及使用情况,增加对各级政府工作的监督力度,从这一点说,此举与集权与专制相对立,因此它是民主的;另一方面,因为审计信息的公开,无形中加大了对各级政府的工作情况的披露,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得以充分揭露,并依法进行处理和追究,使权利得到有效制约,从这一点说,它又是法治的。

公告审计结果,使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健康、有序的发展,并最大限度的防止腐败。

因为政府行为透明度的增加,保障了公众对公共信息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西方国家民众普遍重视的一项基本权利,不知情如何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又如何参政议政。

因此,公开国家审计信息,使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并充分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各种经济责任的准确履行,利于持续增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3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约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完善审计监督机制、制约经济行为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是一个强有力的举措。

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改 革 开放 的 春 风飘 在 华 夏 大 地 上 ,改 革 开 放 的 格 局 也 由 沿 海 向 内 陆发展 ,符合我 国国情 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并取得 成效 ,进 而 也让我国的企业面对国外企业的影响 ,整个市场经济逐渐 开放 ,竞争 进 入白赤化状态 ,所以 ,审计机 关更是 作用很大 ,肩上担 负的责 任很 重 , 着 重需要 加强对 国有资金的监管 ,确保国有资产不发生 流失 ,指导企业 经 营活动管理 ,为政府 决策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 ,提高 国发 经济管理水 平 ,确保 国有资金保值 增值 ,促成社会主义经济健康 民展。为此 ,在 审 计 过程中 ,审计 人员应根据经济管理活动的特点及可能存 在的问题 ,应 用不同的审计标准来衡量相应部门的经济管理行为 。 ( 二) 强调 审计监督 产,积极推行 任期 经济责任 审计 ,充分利 用审
主义市场经济在我 国建立 ,为适应新时期 国家审计监督 的要求 ,我 国在 1 9 9 4年 8月 1日 颁 布实施 了 《 在华人 民共和 国审计 法》 ,并于 1 9 8 5年 1 月 1日实施 。接着 ,一些相关审计法规条例等相继推 出 ,共 同构 建 了一 个审计体 系 ,所有这些都 预示着 我国国家审计 正在朝 着法制化 ,制度化 和规范化 的方 向阔步前进 。 二、目前 我国国家审计存在 的主要问题 ( 一) 审计 实践 中各行其是 由于对 政府部门 ,国有企业 管理存 在的问题等缺乏深入 和系统 的研 究 ,审计规 范在绩 效审计 方面没有恰当 ,具体要求 ,审计实践 中各行其 是。国家审计对 被审计单 位的审计 ,在很 大程度上 ,仍停 留在传 统 的财 务收 支审计 。特别是在 现行管 理 中存在 的 问题等 缺乏 深入 ,系统 的研 究 ,审计规范在效益审计方面提出的问题不具体 ,很笼统 ,在实践 中难 以实施 。很 难以实施 ,很 难检查。由此 ,目前在效益管理审计方面 ,各级 各地审i t0 L  ̄的工作很不平衡 ,这是我国国家审计存在的—个重要问题 。 ( 二 ) 任 期 经 济 责任 审 计 制度 尚 未 全 面 建 立 对于一个新事物来讲 ,其发展经历都需要经历一个发展 过程才能逐 步完善 ,任期经济从起步到发展壮大 ,主要 出现 以下几个 问题 :第 一就 是对该新生事物的宣传效果不明显 ,导致很多人都不清 晰这一形式 ,从 而导致认识上出现偏差 ,思想没到位 ,起到 的防腐效果就 没有一个好 的 环境 ;第 就是置之脑后审计机关 内部受 “ 就事不缺人” 的传统思维制 约 ,针对被审计的相关事项及其背后发生的起 因经过都没 有做进一 步的 分析和归纳 ,处理 比较片 面;第三就是该任期经济在设 置责任上 重视程 度 不 够 ,其 组 织 级 别 跟 实 际工 作 不 对 称 ,与 相 关 部 门 的 协 作 不 够 ,仅 靠 审计组织 的单打独斗 ,是无法产生 良好效果 的。 ( 三 ) 审 计 力 度 、深 度 有 侍 进 一 步 加 强 在过去 的审计过程 中,审计部 门对相关单位进行 核查 时主要 集中在 账面核实 。没有形 成统一 的检查 意识 ,采用的形式也 比较古 老 ,具有一 定 的局 限性 ,整个 组织 还没有 跳出原 来财务收支审计的框框 ,审计力度 不 大 ,对单 位的审计不 严程度 不深 ,核查 后都 只反映 了一些违 纪问题 , 对相关人员 进行 罚款 , 相 关责任人写些审计 报告交上来就完 事了 ,这种 相对粗糙 的方式 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加 强和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 也没有得

探究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探究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经 济 监 督 职 能 的 同 时 ,基 于 国 家 治 理 发 挥 政 治 贡 献 。 以上 分 督工作 的开展过程 中,其 不仅对经济领域 中各项业务活动 的开
析 意味 着 :只有 基于 政治 学 角度 展开 对 国家审 计 的研 究 ,才 展情 况进行有效监督 ,同时也涉及到对 于其 他经济监督部 门以 能 够更 为有 效 的把握 现阶 段 国家 审计 的本 质 与内涵 ,才能 够 及监督 工作内容的 二次性监督 ,借助于 此种 方式能够 为审 计监
究 就深 受 各方 人 员的特 别关 注 与重视 。传 统意 义上 有关 国 家 国家审计所实现 的优势极为显著 ,将其概括为 以下 两个方面 的 审计本 质的研 究局限 于 “ 经 济监督 ”以及 “ 民主法 治”层面 。
特征 :
随着 国家 审计 内容 的进 一 步完 善 以及理论 体 系 的扩展 ,相 关 工 作 人 员开始 逐步 认 识到 国家 审计 中 国家治理 的重要 意义 。
在 政 治学研 究视 角作 用下 ,国家审 计 的本质 即 国家 利用
共权 力进行有效监 督的过程 中,国家审计能够客观且 公正 的对
政 府 相 关 职 能 部 门 及机 构 对 于 公 共 责 任 的 履 行 进 行评 价 ,借 助
时 也 体 现 出 了极 为 显 著 的政 治 性 属 性 。从 这 一 角 度 上 来 说 ,在 公共 权力对公共权 力的妥善监督 与制约 。在应用 国家审计对公
有关 国家审计 的研究过程 中, 需要基于政治层面展开详细研 究 ,
确保对 国家治理与 国家审计相互性关系研究的有效性。 1 . 基 于政治学角度研 究国家 审计 的重要意义分析
于此种方式可 以有效制约公共权 力所可能 出现 的扩张与滥用 问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问题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问题研究

从政治制度 设 计 看 ,国家 系 统包 括决 策 系 统 、 执行系统和监督 系统 。在这个 大 系统 中 ,国家 审计 处 于监督控制 系统 。决 策系统 的主要 功能 是通过 确 认决策事项 和决策 目标 ,形 成最 终决策 。执行 系统 的主要功能是 执行决 策 ,通过各 种控 制措 施实 现决 策 目标 。监督系统 的主 要功能是 监督 执行 系统对 决 策 的执行情 况 ,对决策 执行情 况进 行评估 并反 馈给 决 策系统 ,推动 决策 系统不 断提 高决策 能力 和决策 水 平。从各个 系统 的职能 可 以看 出,国家审计 通过 依 法用权 力制约权 力 ,服务 于 国家 治理 的决 策和执 行 系统 ,构成 国家治理 的监督 约束机制 。
4 - 0
2 1 年 第7期 02
助 于重 构国家治理框架 。 ( ) 国家 审 计 与 国家 治理 共 同 的理 论 基 础 : 四 公 共 受 托 经济 责 任 方 面 ,公共 受托 责任 是 国家审 计 的重要 出发 点 。公共受托 经济责 任是 受托 管理公 共 资源 的机 构 对其管理 的资源所 负有 的责任 。在公 共受 托经 济 责 任 中,委托人是公 众 。受 托人 是 各级 政 府机 关 ,受 托人必须按 照公众 的要 求受托 管理 资源 ,对公 众 负 责 , 向公 众 报 告 ,并 且 要 接 受 公 众 监 督 。公 众 与 各 级政府机关之 间形 成委 托代理 关 系 ,为 了避免 委托 人和代理人之 间 的信 息不 对称 可能 导致 的道德 风 险 和逆 向选择 ,有 必要 专 门设 置一个 独立 的机构对 各 级政府机关受 托经 济责任 的履 行情 况进 行 审查 、监 督 。从这个意 义上 ,国家审计 产 生于公 共受 托 责任 关系的确定 ,其 根本 目标在 于保证 和促 进政 府受 托 公共责任 的全 面有 效履 行。另 一方 面 ,公共 受托 责 任是 国家治理 的核 心。现代 社会 中,任 何形 式 的组 织都是 因为某种 或某 些特定 的委托受 托关 系而存 在 的 ,因而也都是基 于某 种特定 的受 托责 任关 系 而存 在的。任何组织都 有全 面有效 履行 其承 担 的受托 经 济责任 的义务 ,为了保 证和促 进受 托经 济责 任 的全 面有 效履行 ,任何 组织 都需 要 治理 ,都 需要 建立 适 当的治理结构 ,运 用适 当的治理 机制 ,以解 决普 遍 存 在的委托代理 问题 ,防止 因代理 问题 而导 致权 力 滥用和利益矛 盾。 国家是一 种特 殊 的组织 ,是一 种 机构复杂且分 工精细 的特 大型 的组织 ,是基 于公 民 与政 府 之 间 的 特 殊 的 委 托 受 托 关 系 , 即 公 共 受 托 经 济责任关系而存 在 ,也 有全 面有效 履行 其承 担 的受 托经济责任的义 务 。为 了解 决 公 民与政 府之 间 的委 托代 理问题 ,需要 基于公 共受 托经 济责 任关 系而 建 立相 应的治理结 构和 运用适 当的治理 机制 ,即 国家 治理 结 构 ( 制 ) 机 。

国家治理视角下政府预算审计的困境与对策

国家治理视角下政府预算审计的困境与对策

决策探索2018.4下决策观察国家治理视角下政府预算审计的困境与对策 文/陈翔宇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这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影响着这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经济繁荣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安乐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全口径预算和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政府审计机关全程参与政府预算,发挥“免疫系统”的揭露、抵御与预防作用,进而提高政府预算决策的科学性、配置的合理性以及预算的可执行性。

故政府审计能够促进政府预算效率的提升。

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现代预算制度必须具备两个显著的标志:一是财政统一,即确保预算是全面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二是预算监督。

因此,公共预算制度的健全是公共治理健全的前提之一,财政资金的集中统一是预算监督的基础,国家要将更多的资金纳入预算体制进行规范,构建起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在内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

在预算监督方面,不仅要使财政资金的运用越来越规范,而且也要使资金的运用更加有效率。

随着我国向预算国家的转型,整个国家治理将会变得更加高效而且负责。

国家的有效治理离不开监督,政府预算和政府预算审计是对政府财政收支使用情况的计划和监督,对于促进政府治理国家的有效性、保障人民权益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必然涉及政府预算和审计制度的变革。

理清国家治理、全口径预算和政府审计之间的联系,找出和解决它们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全口径预算、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支撑、促进与保障的作用,加强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一、政府预算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功能的路径(一)通过监督职能参与国家治理根据政府委托代理理论,人民与政府之间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若干问题调查分析
2011年7月8日,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会坛上,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发表了题目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讲话。

审计长在讲话中详细地阐述了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所起得的关键作用、结合当今的形式,审计长还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指出了国家审计的新内涵、新模式和新任务。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必须要理清并且深入分析何为审计核?、为什么要去审计?审谁的计?,由谁来审计和如何去审计等一系列问题。

一、研究情况简介
针对上述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笔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调查问卷分为国家审计的定位、国家审计的作用、国家审计的范围和国家审计的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诸如国家审计是不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国家审计定义等问题,包括了28道选择题与1道简答题。

因为本次调查课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所以调查对象主要为高校教师、教授及与财务审计相关的社会实务人员。

调查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2014年月至2月,我先后将问卷发布到中国调查网上,并发送问卷邮件给270余位中国会计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与会代表。

结果是,中国调查网上回收143份,剔除不合理问卷57份,邮件回收94份,此次调查共回收180份有效问卷,问卷的回收率为43.58%。

参与问卷调查的高校会计教师主要分布在,浙江(22.07% ) ,北京(6.13% )、上海(55% )、河北(82% ) ,重庆(59% ) ,湖北(3.15% )、江苏(2.24% ),另外还有山东、江西、湖南、安徽、贵州、云南、陕西、四川等地17省市。

二、调查结果
1.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国家治理包括国家审计。

第一题:您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吗?在收回的180份问卷中,有77.43%的人非常认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19.:i 1%的人认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第二题: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是对免疫系统论的发展吗?有67.48%的人非常认同,有20.16%的人同,有9.:i 1%的人认为不好说,其余2.8%的人不认同。

第三题:国家审计就是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吗?有87.12%的人非常认同,有18.69%的人表示认同。

其中一位中国会计学会的主任表示还需加强审计的监督力度。

第四题: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着国家审计的方向吗?有14.81%的人非常认同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有34.23%的人认同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审计的方向。

2.审计不能仅限于政府部门
在调查的人群当中,一致都认为国家审计的范围需要扩大,不能只局限于政府部门。

比如政府外债、境外企业和外国待援款、民生和社会事业,都需要国家审计的跟进。

第九题:国家审计就是审计各级政府机关的财政财务收支范围吗?有33.33%的人认同此项,50%的人不认同,剩下16.67%的人对这个问题表示不好回答。

总体来看,财政财务支付仍是国家审计的大头,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大头慢慢地也会变小头。

第十三题:您认为自主创新、资源和环境保护情况是国家审计的内容吗?有34.5%的人选择是,有56.83%的人选择不是,其余8.67%的人认为不好说。

第十八题:国家审计为谁而审?94.69%的人认为国家审计最终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当然也有不同声音:来自西北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国家审计为政府而审。

第十九题:国家审计为什么要审?有66.67%的人认为国家审计是要维护国家安全,16.67%的人认为国家审计应该防止损失,还有16.67%的人则认为国家审计既要保证国家和人民财产不受损失也要维护国家安全。

3.审计如何实现
第十六题: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的需求是主动加压还是被动去查?97.43%的调查人员认为,国家审计需要主动施压。

说明社会公众需要的是事前审计而不是事后审计,在国家审计中需要摒弃无事一身轻的作风,积极地去审,主动地去审,坚决地去审。

第十七题:国家审计应该靠信息化来审吗?有84.:16%的人认为国家审计需要靠信息化来实现。

信息化技术如果能完美融入到国家审计中那将是如虎添翼了。

4来自民间的呼声
本次问卷最后一部分为问答,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现整理归纳如下:
现行审计存在不足。

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经济发展结构有待调整升级、社会矛盾丛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陈旧的现行审计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审计独立性不够、范围有自区、缺乏内部相互制衡机制,改革是势在必行。

国家审计应重在防腐败。

鉴于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诉求,审计机关必须擦亮眼睛,加强工作效率、发扬敢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的胆魄。

反腐败都是历届政府的工作重心,而新一届政府一口一官也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和国家更大的反腐决心。

四、结论
1.理清国家审计的定位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观念需要不断强调和强化。

要理清国家审计的定位需要做到:第一,权利要加强。

第二,责任要明确。

国家审计的职责范围必须要明确,不可越界行事。

第三。

法律地位要提升。

凡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依法审计。

2.扩大国家审计的范围
国家审计要敢于天下先,突破陈旧束缚,扩大审计范围切实发挥审计的预防监督和发现作用。

要做到这些要求就必须至少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政府各个政策实施情况的全程审计,促进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不打折扣;二是要加强预算审计,防止政府年前突击花钱,使预算和决算更加合理。

要保证政府财政的廉洁性、安全性,不被滥用冒用;三是加强对重点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的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