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新技术问答题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渠道输水损失主要包括水面蒸发损失、漏水损失两大部分。
【正确答案】错误2.除涝设计标准有三种表示方式:暴雨重现期、排涝保证率、典型年。
【正确答案】正确3.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灌水量(W)、实际腾发量(ETa)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4.除涝设计标准的暴雨重现期,目前我国大多采用2-3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正确答案】错误5.排水沟的深度越小,则排水效果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6.地下暗管排水系统的管材不能使用鼠道。
【正确答案】正确7,无坝引水进水闸的闸孔尺寸主要由引水流量和闸上、下游的水位差决定。
【正确答案】正确8.在喷灌中,组合喷灌强度应超过土壤入渗率,不致形成积水和径流。
【正确答案】错误9.灌区的用水计划按渠系可分为全灌区用水计划、支渠用水计划、斗渠用水计划。
【正确答案】正确10.土壤中有效水的上限为田间持水率,下限为凋萎系数。
【正确答案】正确1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256年。
【正确答案】错误12.我国灌溉设计标准有两种表示方法:抗旱系数和抗旱天数。
13.排水沟的深度越大,则排水效果越好。
【正确答案】正确14.按照根系分布土层中的毛管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可将毛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两种类型。
【正确答案】正确15.冲洗定额是在单位面积上使计划脱盐层的含盐量降低到作物生长允许的程度所需的冲洗水量。
【正确答案】正确16.薄露灌溉属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正确答案】正确17.地下暗管排水系统的管材不能使用鼠道。
【正确答案】正确18.农渠和农沟之间的田块叫做条田。
【正确答案】正确19.灌区的配水方式,一般有续灌、轮灌。
【正确答案】正确20.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中的悬着毛管水量达到最小值时的土壤含水率。
【正确答案】错误21.配水效率不属于田间灌水效率评估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22.为了保证排水通畅和防止冲刷,上、下级排水沟衔接处应有一定的跌差,一般为0.2~0.3m,并以缓坡形式衔接。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_0004-四川电大-课程号:5107144-参考资料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_0004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7144 参考资料、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下列哪些指标表示()。
A. 灌水量B. 腾发量C. 土壤含水量D. 边际产量参考答案:ABC2. 灌溉水量与效益、费用关系曲线的横坐标为()。
A. 效益B. 费用C. 投入水量D. 损失参考答案:C3. (? )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A. 土壤质量百分率B. 土壤容积百分率C. 土壤水饱和度D. 土壤相对含水量参考答案:C4. 作物水分亏缺将受到下列哪些影响()。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生化反应D. 产量降低参考答案:ABCD5.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中大孔隙向下渗透至根区以下的水分叫做()。
A. 吸湿水B. 膜状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参考答案:D、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在土壤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不影响作物吸取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2. 平均产量是指连续追加每单位供水量所引起的总产量增加额。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3. 土壤比水容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
()B. 正确参考答案:B4. 缺水程度用实际腾发量和最大腾发量之比表示。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5. 蒸腾效率是蒸腾系数的倒数。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6. 原生质是细胞的主体。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7. 相乘函数模型是由加法和乘法两类模型综合而成的。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8. 土壤基质势越低,土壤阻力越小。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9. 作物播前灌水通常需进行两次。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10. 一般壤质土的有效含水量最多,砂质土含量最多。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11. 当农田水分多时,蒸发蒸腾强烈,空气湿度高、气温低。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4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4灌溉排⽔新技术百问百答(第四期)第3章节⽔灌溉技术上⼀期对应教材第3章的3.1~3.4节,本期对应教材的3.5~3.9节,主要内容为喷灌、微灌、⽔稻节⽔灌溉以及⾬⽔集蓄灌溉⼯程。
30、何谓喷灌?与其他灌⽔⽅式相⽐,喷灌有何优缺点?喷灌是利⽤压⼒管道输⽔,经喷头将⽔喷射到空中,形成细⼩的⽔滴,象降⾬⼀样均匀地洒落在地⾯,湿润⼟壤并满⾜作物需⽔要求的⼀种灌溉⽅式。
与传统的地⾯灌⽔⽅法相⽐,喷灌具有明显的优点:节约⽤⽔、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农作物品质、省⼯省地、适应性强,⽽且有利于实现灌⽔机械化和⾃动化,还可结合喷灌进⾏喷肥、喷药、防⼲热风、防霜冻等。
喷灌也有⼀些缺点,如初期投资⼤、能源消耗⼤、运⾏维修费较⾼。
此外,喷灌受风影响⼤,风速⼤于3级时不宜采⽤。
但随着⽣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喷灌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与提⾼,喷灌将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31、喷灌系统由哪⼏部分组成?系统主要类型有哪些?(1)喷灌系统的组成喷灌系统是由⽔源取⽔并输送、分配到⽥间进⾏喷洒灌溉的⽔利⼯程设施,按其设备组成可分为管道式和机组式两⼤类。
⼀个完整的管道式喷灌系统⼀般应包括⽔源、机泵、压⼒管道和⽥间喷灌设备。
⽔源:喷灌⽔源要符合灌溉⽔质要求,除⾼含沙⽔及⼀些劣质⽔质外,河流、渠道、库塘和井泉等都可作为喷灌⽔源。
机泵:喷灌系统常采⽤离⼼泵、潜⽔泵、深井泵等作为提⽔加压⼯具,其配备的动⼒可由电动机、柴油机、汽油机等,其配套功率根据⽔泵要求确定。
压⼒管道:喷灌使⽤有压⽔,⼀般采⽤压⼒管道进⾏输配⽔。
喷灌管道⼀般分为⼲管、⽀管两级,⼲管起输配⽔作⽤,⽀管是⼯作管道。
⽥间喷灌设备:包括喷头、竖管、⽀架等,喷头是喷灌专⽤设备,竖管是连接⽀管和喷头的专⽤管道,其⾼度要满⾜作物⽣长需要,⽀架主要⽤于⽀撑竖管、减少竖管及喷头的震动。
(2)喷灌系统的分类按照管道可移动程度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①固定式喷灌其⼲⽀管全部固定不动,其⽥间喷灌设备固定或移动。
2024年灌溉排水工程技术

2024年灌溉排水工程技术1、【单选题】灌溉排水工程是水利工程四大类之一。
(B)A、错B、对2、【单选题】需水临界期是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
(A)A、对B、错3、【单选题】水稻的灌溉制度可分为泡田期及插秧以后的生育期。
(B)A、错B、对4、【多选题】灌溉用水量的计算标准包括(ABCD)。
A、灌溉制度B、灌溉面积C、作物组成D、灌溉延续时间6、【单选题】灌溉水的含盐量或矿化度应不超过许可浓度。
(A)A、对B、错7、【单选题】进水闸闸孔尺寸主要指闸底板高程和闸孔净宽。
(A)A、对B、错8、【单选题】渠道流量是渠道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基本依据。
(A)A、对B、错9、【单选题】设计地面高程减去各测点地面高程,即为各测点填挖深度。
(B)A、错B、对10、【多选题】地面灌溉技术分为(ABC)。
A、沟灌B、畦灌C、淹灌D、倒灌11、【单选题】管道布置使用双管系统。
(A)A、错B、对12、【多选题】管道式喷灌系统按照可移动的程度分为(ABC)。
A、半固定式B、固定式C、移动式D、半移动式13、【单选题】轮灌组的总流量尽可能一致或相近,稳定水泵运行。
(B)A、错B、对14、【单选题】微灌要求水中不含造成灌水器堵塞的污物和杂质,所以一定要对水源水质进行化验分析。
(A)A、对B、错15、【多选题】移动管道的特点有(ABCD)。
A、耐碰撞B、耐摩擦C、轻便D、易快速拆卸16、【单选题】排水沟对地下水位的调控作用与地下水的蒸发和距排水沟的距离有关。
(A)A、对B、错。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单选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单选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实际灌入出间并储存在作物根吸水层中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水流量的比值是Oo【正确答案】灌溉水利用系数2.以下几种盐碱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正确答案】马尿碱3.不宜提倡的灌水方法有O。
【正确答案】漫灌4.不属于冲积型平原灌区的是O。
【正确答案】都江堰灌区5.()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正确答案】土壤水饱和度6.以下哪个不是SPAC系统的研究对象Oo【正确答案】水分7.在水源有保证的灌区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Oo【正确答案】水量平衡法8.()是衡量灌溉渠道系统水利用程度的综合性评估指标【正确答案】CSE9.()是根据某一时段内的累积误差对于设定值的偏差做出响应。
【正确答案】积分控制10.以下作为水分生产函数因变量的产量指标没有()。
【正确答案】减产产量11.以下哪些项不属于微灌灌水器()。
【正确答案】给水栓12.强碱化土中钠化率(碱化度)Na离子含量为Oo13.蒸腾效率是指作物每消耗I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大部分作物的蒸腾效率是Og∕kg.【正确答案】2~1014.蒸腾效率是指作物每消耗O的水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
【正确答案】I(X)O克15.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没有以下哪种()。
【正确答案】腾发量16.属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是()。
【正确答案】早育稀植17.下列哪项不是小畦灌溉的特点()。
【正确答案】水流流程长18.传统上认为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
【正确答案】田间持水率19.在盐碱化地区,0是拟定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地下水临界深度20.确定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正确答案】有效降雨量21.影响作物产量的不可控因素有()。
【正确答案】气候22.以下O不是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正确答案】「值法23.塑料薄膜铺衬防渗渠道的基槽断面一般没有()。
03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贵州电大-课程号:5205649)参考答案

03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649 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1.(5分)允许淹水时间指在设计暴雨条件下,排除()允许的最长时间。
A、地下水B、地面积水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参考答案:B2.(5分)在单位面积上使土壤达到冲洗脱盐标准所需要的洗盐水量叫()。
A、冲洗条件B、冲洗标准C、冲洗次数D、冲洗定额参考答案:D3.(5分)发展灌溉后,由于灌排设施和灌溉管理不当(缺乏完善的排水设施,灌渠大量渗漏和跑水,田间灌水量过大等),会抬高地下水位,引起()。
A、土壤次生盐碱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退化D、土壤肥力丧失参考答案:A4.(5分)如果土壤中代换性钠离子含量占阳离子代换量的15%,则应属于()。
A、非碱化土B、弱碱化土C、强碱化土D、碱土参考答案:C5.(5分)推算大中型水库的的可利用地表水资源时,应根据()进行水库径流调节,确定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
A、水库入库水量B、水库入库流量C、水库总容量D、水库汛期容量参考答案:A6.(5分)防治土壤盐碱化要求必须控制地下水位在()以下。
A、实际深度B、临界深度C、分水岭水深D、地下水深参考答案:B7.(5分)以下几种盐碱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A、白碱B、油碱C、瓦碱D、马尿碱参考答案:D8.(5分)放淤改碱的时间应选择在()。
A、冬季B、河流水量充沛季节C、含沙量低的季节D、含沙量高的季节参考答案:D9.(5分)在排水顺畅的情况下,由设计暴雨推求流量的方法有()和平均排除法。
A、流量资料推求B、地区排涝模数公式法C、暴雨资料推求D、排水面积推求参考答案:B10.(5分)除涝设计标准的暴雨重现期,目前我国大多采用()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A、1-5B、5-10C、10-20D、50-100参考答案:B多选题(共5题,共30分)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包含的变量有()。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1、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预测,全世界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增加47%,而耕地只能增加4%,为满足未来对粮食的需求,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发展灌溉仍将是今后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1)灌溉方面仍将以地面灌溉为主,喷灌、微灌等现代灌溉将有较大的发展;(2)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管道输水、渠道防渗、污水灌溉、雨水利用等可持续灌溉农业和科学的灌溉方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将日益发展;(3)改进农田水土管理,提高自动控制技术;(4)激光平地技术、红外线遥测、遥控等新技术将广泛地得到应用。
2、灌溉排水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灌溉排水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调节和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消除水旱灾害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的发展。
灌溉排水新技术主要研究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1)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探求作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状况、盐分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2)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其变化规律;(3)作物传统灌溉制度和非充分灌溉原理;(4)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与设计方法;(5)低洼易涝区治理和盐碱地改良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措施;(6)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7)灌溉管理理论、配水原理和计算方法;(8)灌区现代化管理理论及计算机在灌排管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3、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水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作为植物的结构单位及功能单位,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组成。
原生质体外面是质膜,里面是无数颗粒状和膜状的内容物浸埋在衬质中。
原生质含水量一般在80%以上才可以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
如果含水量减少,原生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细胞生命活动将大大减缓(例如休眠种子)。
如果原生质失水过多,就会引起生物胶体的破坏,导致细胞的死亡。
灌溉排水新技术测试卷

灌溉排水新技术期中考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1.SPAC概念认为—植物—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
2.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3.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灌水次数、每次的和。
4.渠道输水损失主要包括、和渗水损失三大部分。
5.微灌技术按灌水时水流出流形式分为、和涌泉灌溉。
6. 是指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常用均匀系数和水量分布图来表示。
7.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水源与取水工程、输配水管网、、四部分组成。
8.在进行水资源优化管理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可承载原则、综合效益最大原则、、水资源利用和水患防治结合原则、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相结合原则、。
9.灌溉用水包括、林业用水、畜牧业用水、、乡镇企业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10.我国南方渍害低产田可划分为贮渍型、、潜渍型、泉渍型、和酸渍型六种不同类型。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水势梯度:2.凋萎系数:3.灌溉制度:4.灌溉水资源优化管理:5.渍害: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取上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重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重40g,则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
A.20% B.25% C.23.3% D.40%2. 布置低压管道系统时,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中心,且长宽比大于2,最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
A.“一”字形布置 B.“T”形布置 C. “L”形布置 D.环形布置3.可以作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径流聚集区域的有( )。
A. 休闲田块 B.路面 C. 坡面 D. 屋面和庭院4. 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包含的变量有( )。
A. 阶段变量B. 状态变量C. 离散变量D. 决策变量5. 以下哪一项属于微灌灌水器( )。
A. 滴头 B.滴灌管 C.微喷头 D.渗水管四、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5分,共20分)1.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与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有何不同?2. 渠道防渗衬砌技术有哪几种?3.何为喷灌?与其他灌水方式相比,喷灌有何优缺点?4.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区?五、计算题(共25分)1.某斗渠拟采用混凝土衬砌U型断面,Q=0.8m3/s,n=0.014,i=1/2000,计算过水断面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溉排水新技术(作业一)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 分,共40 分)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简述水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在作物的一生中,水对其生育发展状态作用各异,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期,水分可使种皮软化,氧气透入,呼吸加强,凝胶状态的原生质向溶胶状态转变,促进种子萌发。
水分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土壤水分多,根系生长缓慢,土壤水分较少时,根系较发达。
水分影响作物茎叶的生长,一般是土壤水分缺乏时,茎叶生长缓慢,而水分过多时,作物茎秆细长柔弱,后期易倒伏。
水分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水分的减少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再次是同化。
土壤水的含量还会影响作物的产品质量,一般土壤含水量少时(在适宜含水量范围内),氮和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碳水化合物,当土壤含水量减少时,淀粉含量相应减少,木质素和半纤维有所增加,纤维素不变,果胶质则减少;在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增高的趋势;纤维作物的纤维,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作物的导管发达,输导组织充实,纤维质量好。
3、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表现在: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影响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和实施。
4、何谓作物蒸腾?有何作用?作物将根部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植物体本身输送到作物的叶片,由叶片上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叫做作物蒸腾。
作用:首先,蒸腾是作物吸收和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第二,蒸腾作用引起的上升气流能使进入作物的各种矿物盐类分配到各个部位;第三,蒸腾可调节作物体内的温度。
5、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以下3 种:⑴作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面积蒸腾的水量,蒸腾速率;⑵作物制造1g 干物质所需要的水分克数,蒸腾系数;⑶作物每消耗1kg 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蒸腾效率。
6、如何对土壤水进行分类?存在于土壤中的水,我们把它称为土壤水。
可根据土壤水的存在形态及水分在土壤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类。
土壤水有三种存在形态,气态、固态和液态,其中气态水是以水汽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态水分子,可与大气相通,数量极少;固态水是指土壤冻结时存在于土壤中的冰晶;液态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它是对作物最有意义的水分形式。
液态水,根据水 进入土壤后受力的不同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吸湿水和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其 中吸湿水和膜状水是受土粒的分子引力作用,而吸持的水分;毛管水是受毛管力作用而保持的水分;重力水是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行于土壤中的水分。
7、何谓土壤水分常数?有哪几种?将土壤水的数量和形态联系起来的特征含水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
常用的有:吸湿系数(空 气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湿量达最大值,称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量(毛管水悬着水的最大含量) 、凋萎系数(当植物的吸 水力小于土壤的持水力,植物因水分亏缺而发生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作凋萎系数)8、 何谓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是否具有同等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是否能被作物利用及其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土壤中的有效水分是指田间持水率与凋萎系数之间的水分。
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不具 有同等的有效性,被植物的利用有难易的区别,愈靠近凋萎系数的水则愈难被吸收。
9、 简述SPAQ 的基本概念。
SPAC 是Soil 、Plant 、Atmosphere 、Continuum 首字母的组合,是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的简称。
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植物茎,由植物木质部到达叶片,再 由叶气孔扩散到空气层,最后参与大气的交换。
这样的一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统一、动态的系统,即 土壤-作物-大气的连续体。
10、 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如何计算?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率、容积百分率、相对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土壤水饱和度。
、W 湿一W 干土计算方法:质量百分率可用下式计算:加水重=100%。
W 干土容积百分率可用公式 W 水容100%= W 水重土计算,其中丫土为土壤密度。
V土壤相对含水率可用土壤含水量除以田间含水量或全持水量(水田)的百分数。
11、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压力势、基质势、渗透势、重力势和温度场及电磁场的作用引起的势能溶质势是由土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
12、研究土壤水分运动有哪两种理论?本章讲述的是哪种理论?土壤贮水量,可水层厚表示,水层厚度=土层厚度X W 水重 土 /10。
土壤水饱和度=土壤册100%。
等。
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
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
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毛管理论,一种是势能理论。
本章讲述的是土壤水分运动的势能理论。
13、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如何表达的?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通常是以产量反应系数(K y)解释相对产量的下降数 (1 - Y a/Y m) 与全生育期相对腾发量差额总量(1 - ET a/ET m)之间的关系。
具体表达式为:1 一准=K y 1 —ET a / ET m 1 Y m式中:Y a-实际产量;Y m-最高产量;K y —产量反应系数;ET a-实际腾发量;ET m-最大腾发量。
14、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有何共同假定?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共同假定有两点:⑴各阶段缺水,即实际腾发量小于最大腾发量时,均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最终形成的产量将会降低;⑵全生育期由缺水造成的减产,是各个生育阶段缺水效应的综合结果。
15、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有加法模型、相乘函数模型、积和综合模型。
⑴加法模型是不考虑各阶段之间缺水对产量影响,同时认为各阶段的缺水效应可简单叠加。
其模型为:Y a ― :ET m - ET a 1E 久一m--------------- (2-3 )式Y m 7 ] ET m 一式中:i -作物生育阶段的序号;n-全生育期阶段的个数;3 i-第i阶段敏感性参数;Y a-实际产量;Y-最高产量;K y —产量反应系数;ET a —实际腾发量;ET m-最大腾发量。
⑵相乘模型这种模型以乘法形式反映各阶段缺水效应之间的联系。
每阶段的缺水不仅影响本阶段,还对以后的阶段产生影响。
若其中某一阶段严重缺水,相对腾发量接近于零,则最后形成的产量亦接近于零。
其典型模型为:式中:入i -作物对第i 阶段缺水的敏感性指标;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⑶积和综合模型积和综合模型,是由加法与乘法两类模型式综合而成。
其模型为:Y kM oi - M j 2n M oi 2n U=[7 M oi )H M ai )i式中:k -生育阶段数;△ Y a -每一生育阶段充分供水情况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的增产量, kg/hm 2;△ Y -在非充分供水 M 情况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的增产量,kg/hm 2;M i -第i 生育阶段内需要的最大灌水量; M -第i 生育阶段灌水定额的多年平均值; n -作物指数,变化于 0.6-1.0之间;①i -总增产中,某一生育阶段平均灌溉增产的分摊比例。
16、 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哪些?制定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的方法有 3种。
⑴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法; ⑵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⑶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17、 如何确定泡田定额?泡田定额可用公式计算。
公式为:M = 0.667 ( h o + S 1+ e 111 — P 1)3式中:M -泡田期灌溉用水量, m/亩;h o —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 mmS —泡田期的渗漏量,mme 1-泡田期内水田男厕平均蒸发强度, mm/d;t 1-泡田期的日数;P 1—泡田期内的降雨量,mm泡田定额亦可用相似灌区的实测值确定。
一般泡田水层在 30-50mm 条件下,泡田定额大约等于以下数值:黏土和黏壤土为50-80m 3/亩;中壤土和砂壤土为 80-130 m 3/亩。
18、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如何确定?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的基本参数有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土壤适宜含 水率、有效降雨量、地下水补给量、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等。
—n且rY y[ET」(2-4 )式(2-5 )式确定方法: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随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等因素而变,可通过试验来确定。
一般在作物生长初期,采用30-40cm ;至生长末期一般不超过0.8-1.0m ;地下水位较高的盐碱化地区,不宜大于0.6m。
土壤最适宜含水率,一般控制在最大、最小含水率之间。
允许最大含水率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一般采用田间持水率,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应大于凋萎系数。
有效降雨,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有效利用系数法来计算,其公式为:P o=a P式中:a—降雨入渗系数,一般次降雨小于5mm时,%为0;次降雨量在5 —50mm时,a约为1.0-0.8 ;次降雨量大于50mni时,a约为0.7-0.8。
P—实际降雨量。
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的利用量应随灌区地下水动态和各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不同而变化,可据当地或条件类似地区的试验、调查资料估算。
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可用公式计算,其公式为:W= 667 (H2—H)n§式中:S/—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ni/亩;H -计划时段末计划湿润层深度,mH-计划时段初计划湿润层深度,mn —土壤空隙率,以占土体积的百分数计;- (—H)深度的土层中的平均含水率,以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计。
19、简述用水量平衡图解法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步骤。
采用水量平衡图解分析法拟定灌溉制度的步骤为:⑴计算计划湿润层内允许储水量上限及下限,即最大、最小储水量,并绘于图上。
⑵绘制作物田间需水量(ET)累积曲线,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W)累积曲线,地下水补给量(K)累积曲线以及净耗水量(ET—W— K)累积曲线。
⑶绘制有效降雨量P0累积曲线。
⑷绘制计划湿润土层实际储水量(W曲线。
⑸当W线接近于Win时,进行灌水,确定灌水定额。
⑹持续到生育期结束,即可得到全生育期的各次灌水定额、灌水日期和灌水次数。
⑺生育期的灌溉定额,为各次灌水定额的和。
20、实践中如何实施非充分灌溉制度?我国在非充分灌溉实践中,对旱作物有的采用减少灌水次数的方法,即减少对作物生长影响不大的灌水,保证关键时期的灌水;也有采用减少灌水定额的方法,不是使土壤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而仅是田间持水量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将削减下来的水量去扩大灌溉面积,以求得总产量的最高;或是将节省下来的水量去灌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以求得全灌区的作物增产价值量最高;此外,可进行灌溉制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