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的规律

合集下载

月相变化规律表

月相变化规律表
助记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的西
半边天,亮面朝西(太阳在西方)
上蛾眉月 上半月 上凸月
满月
下弦月 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
半边天,亮面朝东(太阳在东方)
下凸月 下半月
月相时间 上月29--初二 初三/初四 初七/初八 十一/十二 十五/十六 十九/二十 二三/二四
亮面方向
背面
亮面朝西(右边亮,向左弯)
正面
亮面朝东(左边亮,向右弯)
见月时间 彻夜不见
与太阳升 落比较
同升同落
上半夜可见 迟升后落
通宵可见 此升彼落
下半夜可见 早升先落
现象 半夜在中天 上半夜在西半边天,黄昏在中天 半夜在中天 下半夜在东半边天,清晨在中天
月相歌:初一不见,初二一线,初三初四蛾眉月,初七初八月正半,十五十六月团圆
弦月 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 东(太阳在东方)
下蛾眉月 二七/二八
边亮,向右弯) 夜可见
先落
边天,清晨在中 月团圆

朔望月中的月相变化规律

朔望月中的月相变化规律

朔望月中的月相变化规律朔望月中的月相变化规律:在一个朔望月中,月相不断发生变化,从新月开始,逐渐依次变为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再经过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最终回到新月。

说起月相的变化,那可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月亮变脸秀”。

月亮就像一个超级巨星,在天空这个大舞台上,不断更换着自己的造型。

新月的时候,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幕后不肯露面。

这是因为此时月亮和太阳、地球几乎处于同一直线上,月亮的暗面正对着我们,所以我们看不到它。

接着,月亮开始慢慢探出脑袋,变成了蛾眉月。

这蛾眉月呀,就像是小姑娘微微露出的一小截眉毛,细细弯弯的,充满了神秘的韵味。

然后,月亮继续成长,到了上弦月的时候,它就像一把被人掰掉一半的大香蕉,挂在天上。

此时的月亮已经有一半被太阳照亮啦。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越来越饱满,变成了凸月。

这个时候的月亮,就像一个被吹得鼓鼓的气球,马上就要爆开了一样。

终于,月亮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满月。

这时候的月亮宛如一个大大的银盘,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夜空。

满月就像是月亮举办的一场盛大派对,它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和光辉。

可是派对结束后,月亮又开始慢慢消瘦。

从凸月变回下弦月,这时的月亮又像另一半被掰掉的香蕉。

再往后,月亮变成了蛾眉月,仿佛是小姑娘玩累了,又开始把自己藏起来。

在生活中,月相的变化可是有着不少实际的应用呢。

比如,渔民们常常根据月相来安排出海捕鱼的时间。

据统计,在满月和新月前后,海洋的潮汐变化较大,鱼群活动也更为频繁。

而且,古代的人们没有时钟和日历,月相的变化就成了他们判断时间和季节的重要依据。

月相的变化规律不仅在生活中有用,在科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月相的观察和研究,天文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月球的运行轨道、地球和月球的关系等等。

总之,了解朔望月中的月相变化规律,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如果你对月相变化充满好奇,不妨多抬头看看天空,或者阅读一些天文科普书籍,比如《大众天文学》,也可以关注一些天文科普网站,说不定你会发现更多关于月亮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感受科学的魅力!。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一、月相变化的规律
1、新月阶段
月相变化的第一阶段是新月,在这个阶段,太阳、地球和月亮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在太阳和地球的背面,由于月亮的背面朝向地球,因此地球只能看到月亮的反面,从而导致月亮消失在地球的夜空中,这就是新月的情况。

2、上弦月阶段
紧接着新月,月相变化的第二阶段是上弦月。

在这个阶段,月亮开始、从新月到地球的正面显示,太阳、地球和月亮依然是一条直线,但月亮不是朝着地球,而是朝着太阳,于是地球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一小部分,显示出一个模糊的、不完整的半月,这就是上弦月的情况。

3、上弦月到满月
上弦月后,月亮开始逐渐地从模糊的半月变成完整的圆月,在这个阶段,月亮、地球和太阳仍然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当月亮的正面显示给地球看的尽头,就是满月的情况。

4、下弦月
下弦月是满月之后的月相变化,太阳、地球和月亮仍然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但月亮开始弯曲,朝着地球边远的方向,月亮开始从正面变回背面,显示出半月的情况,这就是下弦月的情况。

5、月亮消失
月亮到达下弦月之后,月亮接着开始从半月变成新月,当月亮的
背面完全朝向地球,就会导致月亮完全消失在夜空中,这个阶段就是新月,也就是月球变化的一个周期的结束。

二、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月亮消失此时又回到新月,构成一个周期,也就是月球升起、升高、放大和消失的变化规律。

月亮的位置变化规律

月亮的位置变化规律

月亮的位置变化规律
月亮的位置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转:月亮自转一周的时间与其公转周期相等,约为27.3天,因此月亮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是同步的。

这意味着月亮的一面会永远朝向地球,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个面。

2. 公转:月亮绕地球公转,完成一次公转周期约为27.3天。

由于地球和月亮的公转平面与地球公转与太阳公转平面不完全相同,所以月亮的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有一定的变化的。

3. 月相变化:月亮的位置变化主要通过月相的变化来体现。

月相是指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对于阳光所照射的月球的部分的不同形态。

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所以我们会看到月亮在不同的位置上。

- 新月:当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球背面受到阳光照射,月亮不可见,称为新月。

- 上弦月: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条直线上,我们能够看到月球的一半,这时候称为上弦月。

- 满月: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时,地球完全遮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我们看到的月球正面完全被阳光照射,呈现出圆形,称为满月。

- 下弦月: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另一条直线上,我们能够看到月球的一
半,这时候称为下弦月。

通过观察月亮的位置变化和月相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月亮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和形态。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初一新月不可见是因为它藏在太阳和地球之间,难以看到。

初七初八为上弦月,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升起,位于天空的西边。

满月在农历十五十六时出现,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它们共同成为天空中的亮点。

二十二三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在天空的东边升起。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一、月相
1.月相:即月亮的圆缺变化。 2.成因:
(1)日、地、月三者位置的不断变化。 (2)月亮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会反射太阳光线。
制作 by 周三金
一、月相
3.影响因素: (1)太阳照射月球的方向(决定月的亮半球) (2)地球上观测月球的方向(局限地的夜半球)
4.小知识补充 (1)朔望月与恒星月 (2)月球自转公转同期
三代表初七、初八。
6
2 1
8
7
制作 by 周三金
(1)当月亮与太阳重合时
日期: 初一 日月夹角: 0°
天顶
月亮出没规律:

地平
西
月亮与太阳同升同落,
所以整夜不见月。
制作 by 周三金
(2)当日月夹角小于90°时
日期: 月初(初一至初七)
天顶
日月夹角: <90°
月亮出没规律:

地平
西
太阳落山后,看见月
日月夹角: 270°
月亮出没规律: 太阳落山时月亮位于 东 下中天;太阳升起时 月亮位于我们头顶。 这天半夜月亮从东方 地平升起,日出时月 隐,见月时间为半夜。
天顶 地平
西
制作 by 周三金
(8)当日月夹角为270°~360°时
日期: 月底
天顶
日月夹角: 270°~360°
月亮出没规律:
地平
日出前一段时间在东 东
天顶 地平
西
制作 by 周三金
(6)当日月夹角为180°~270°时
日期: 十五至廿二、廿三
日月夹角: 180°~270°
月亮出没规律:

太阳升起时月亮挂在
西边天空,太阳落山
时,月亮即将从东方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一、月相的变化规律
1、新月:在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月球是太阳和地球的中介,当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此时看不到太阳,月球此时处于月球轨道中太阳照射面的反面,因此,人们观测地球表面的太阳照射面就只能看到一个黑暗的圆形月相。

2、上弦月:在月球轨道中,月球不断地旋转,当月球离开太阳-地球之间,地球看到的月相是一个半圆形的月相,这时,月亮叫做上弦月。

3、盈凸月:当月球运行到比太阳-地球尺寸更大一点的距离,地球看到的月相既是一个半圆也是一个圆,月球此时叫做盈凸月。

4、满月:当月球运行到比太阳-地球尺寸更大一点的距离,地球看到的月相既是一个半圆也是一个圆,月球此时叫做满月。

5、下弦月:当月球再次离开太阳-地球之间,月球又会形成一个半圆形的月相,这时的月相叫做下弦月。

6、朔月:当月球再次回到太阳-地球之间,地球看到的月相就又是一个黑暗的圆形月相,这时的月相叫做朔月。

二、月相变化的周期
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29.5天,称为“朔月”周期。

天文学家
利用朔月周期研究月球运行的轨道变化,确定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长,这个时长就是月亮的黄经周期,也叫做“朔月”周期。

- 1 -。

月相变化的说课稿

月相变化的说课稿

月相变化的说课稿引言概述:月相变化是指月亮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光照射的不同角度,使得月亮的表面呈现出不同的亮度和形状。

月相变化是天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对于理解地球、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一、月相变化的原因1.1 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和月亮上的角度不同,导致月亮表面的亮度和形状发生变化。

当太阳光直射地球时,月亮背对太阳,呈现出新月的形态;当太阳光斜射地球时,月亮的一部分被太阳光照亮,呈现出半月的形态;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时,月亮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呈现出满月的形态。

1.2 月球绕地球运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非圆形。

因此,当月球靠近地球时,离太阳更近,太阳光照射到月亮表面的角度更大,月亮的亮度更大;当月球离地球较远时,太阳光照射到月亮表面的角度较小,月亮的亮度较小。

1.3 地球、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地球、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也会影响月相的变化。

当地球、太阳和月亮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光直射地球,月亮背对太阳,呈现出新月的形态;当地球、太阳和月亮呈直角关系时,太阳光斜射地球,月亮的一部分被太阳光照亮,呈现出半月的形态;当地球、太阳和月亮处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在地球的背后时,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月亮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呈现出满月的形态。

二、月相变化的规律2.1 月相的周期性月相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约为29.5天。

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7.3天,而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25天,两者的周期不同导致月相变化的周期也不同。

2.2 月相的顺序月相变化的顺序是固定的,依次为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

新月时,月亮背对太阳,看不到月亮;上弦月时,月亮的右半部分被太阳光照亮;满月时,月亮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下弦月时,月亮的左半部分被太阳光照亮。

2.3 月相的持续时间不同月相的持续时间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4 课。

月有阴晴圆缺,学生在二年级时就知道月亮会变化,但是很难将月亮变化与日期进行对应,本课通过围绕月相卡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得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本课不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原理,只需要学生认识到在一月之中,月相有一个不断变化的,从缺到圆,再到缺的过程。

聚焦板块,教材展示了一幅月球的照片,提示学生这就是月相。

以前学生已经知道月相会变化,“那么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既是聚焦问题,激发学生观察月相,同时也是本课的探究问题。

探索板块,探索环节共分为三个活动,层层递进——了解更多的月相图片,给月相图片排序,装订成册。

通过这三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月相变化规律的探究兴趣。

教材简明扼要地提出探索问题是“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提示学生,时间节点为一个月。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知道“月相会变化,月初是弧形的,月中是圆形的,然后又变成弧形的”,上半月亮面朝西(右边),下半月亮面朝东(左边)。

拓展板块,通过观察月球的运动,鼓励学生去观察,激发学生更加关注天空、喜欢上天文、喜欢上科学观察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就有观察月亮的经历,例如中秋节与家人赏月等。

虽然他们
已经注意到月相会变化,有时候圆,有时候是像小船一样的弧形,他们在二年级科学课中对于月相还有过长时间观察和记录,但是他们很难将月相变化与时间对应起来,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一天,或者某个时间的月相,而对月相在一个月之中的连续变化,知之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了解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 知道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通过图片排序,制作月相图片手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概括月相变化规律。

2. 在教师引导下,掌握处理图片信息的方式。

3. 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

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科学、技
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了解自然现象规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 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们探索太空更多的秘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月相图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学生对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难点:根据一个月里月相变化的顺序给月相图片排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月相变化图片,燕尾夹。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一)出示两张月相图片(初三、十五)
这两张图片大家认识吗?回顾月相概念:月球发光部分的形状,就是月相(预设:认识,这是月相)
提问:我们在二年级就专门观察过月相,说说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预设: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每天不一样)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弯,圆)
排序:这两张月相的顺序谁在前谁在后?(预设:十五的在前,初三的在后)
小结:我们要用排序的方法来观察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二)出示课题: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探索
[ 材料准备:每组月相卡片、票夹]
活动一:给七张月相照片排序
1.(PPT 出示七张月相的照片),这些月相照片,同学们曾经观察到过吗?能根据一个月内的先后顺序给七张照片来排一排顺序吗?
2.学生给七张月相照片排序(全班,黑板上演示排序),请 2 位
学生到上面板演,其他学生补充,最后统一结果。

(关注学生排序的方法)
3. 师生小结排序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确定哪些月相先出现,哪些月相在中间,哪些月相在最后,然后再排序,这样排起来就方便多了。

活动二:给一个月的月相图片排序
1.(PPT 出示一个月的月相照片),接下来,我们就要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来给一个月里更多的月相照片排序,想试一试吗?(学生:想)
2.出示活动要求:同桌合作给一个月的月相照片排序,排好序后,看看一个月内月相是怎么变化的。

3. 学生给月相排序,教师全班巡视指导,并将小组的排序结果拍照,以备交流时上传。

三、研讨
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上传有代表性的几组学生的排序照片,全班交流
(交流关注点:1. 排序的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一组交流,全班补充。

2.视频播放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
3. 学生观察月相变化的视频,同时调整自己制作的月相变化照片顺序,做一个月相纸牌。

4. --------------------------------------------- 小结,形成共识:一个月里,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最后教师板书:弯圆弯;上半月亮面在右
边,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四、拓展:观察月球的运动
[材料准备:多媒体]
1.学生观察星空。

2.观察星空后,你有什么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