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物理来源于生活 它就在我们身边论文

物理来源于生活它就在我们身边【摘要】物理来源于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适当挖掘生活当中的物理,正确运用生活当中的物理,对吸引学生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物理规律;生活实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科学已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课标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并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物理教学,正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体现。
下面就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教学当中所举的例子和体会。
一、巧用例子,讲解摩擦知识在讲解摩擦的知识时,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略有了解,为了讲解清楚这个知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我首先引用实物进行讲解。
我把自行车推到课堂上来,这时他们就兴奋起来了,然后让他们自己找一找自行车有没有利用摩擦原理知识。
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了不少关于摩擦的知识。
但说的并不透彻,我又详细的做了补充。
如:自行车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就是运用摩擦的原理。
自行车外胎的凸凹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自行车轮胎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自行车之所以能前进,是因为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
同学们听的冿冿有味,也很快意识到原来摩擦的知识就隐藏在我们身边。
看!同学们本来感觉比较枯燥、比较难懂的摩擦知识,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例就让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这样一来,同学们听起课来,兴趣就更高了。
二、适当举例,讲解光学知识我在讲八年级“光的反射”一节时,我同样列举了自行车的例子。
八年级物理现象日记8篇

八年级物理现象日记8篇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月,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基础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规律推理的科学。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八年级物理现象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八年级物理现象日记篇1这学期,我们又多了一门课程,那就是物理。
物理我原本以为会像数学那样乏味无聊,但当上了第一堂课后,这个观念就转了360度大转弯,我觉得很好玩,很奇妙。
就像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做的试验,将两个粗细,质量相等长短不一的蜡烛,放进一个玻璃罩中,然后看看是短的蜡烛先灭还是长的先灭?同学纷纷猜想,有的说:“蜡烛熄灭的缘由是缺氧气,一罩住就没了氧气会同时熄灭。
”有的同学说:“长的蜡烛先灭,由于蜡烛燃烧时需要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向上浮,使玻璃罩上部布满了二氧化碳,所以长蜡烛先灭!”还有的同学说:“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会下沉,应当短的先灭。
”我比较同意其次种说法。
最终试验结果是长的先灭。
老师说假如换一个大一点的玻璃罩答案会截然相反。
物理现象是多么奇异啊!换一个罩就会变的不一样的结果。
我觉得另一个试验也很好玩,这是我们今日才上的,预备一个盛满水的杯子,不管什么材质都行,和一盒回形针,看看盛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我们大家便开头把回形针一个一个轻轻放进盛满水的杯子中,教室里便听见微小的“一,二,三,四,五…… ”直到老师喊停。
我们小组放进了194个但还没放完,全班最多放了216个,少的放了才110个,差别竟这么大。
我们猜想估量是由于杯子的大小材质,回形针的大小等缘由有关。
这是多么好玩啊!八年级物理现象日记篇2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科学熟悉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进展也产生了不行或缺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汽车上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看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平安。
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结合生活实际的关于物理与生活的小科普作文

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结合生活实际的关于物理与生活日常现象、生活中的小游戏以及我们的玩具中都蕴含着物理知识,随着我们不断增长的物理学知识和探究实验的兴趣,用物理知识的储备来寻找所需要的信息源,挑战我们的学习兴趣,开创游戏的空间增长物理知识,让我们意识到实验不仅仅是走进实验室才能完成的探究,更是让生活中得到的实验探究兴趣。
许多生活现象都能弓|发我们遐想,-个不经意的想法,-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实验。
当我们用老花眼镜(凸透镜)看近处或远处物体,我们会被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当新鲜的鸡蛋在水中下沉,却在不断加入盐的水中浮起,我们会为之惊讶;当我们用线和纸杯制成的土电话体会小时的乐趣;当我们可以用水杯和纸板托起水的激动。
经过了大胆证实猜想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发现,原来物理是这样充满奥秘与神奇,充满着乐趣。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道理,甚至一些小游戏和生活现象都有让我们觉得很惊奇,要来了解这个神奇的世界就用我们储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
物理这门学科,培养着我们的小组实验精神,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对生活充满好奇....就拿我们人人熟悉的手机来说:当前手机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了,当我们在用它进行通讯、娱乐甚至上网时,还可以用它来做小实验解决我们的学习知识,例如拨打放在桌面上调至振动的手机,可以听到手机与桌面间因为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进而我们会想,如果把教科书中可抽真空罩的实验中的小闹铃换成手机,当拨打置于铃声状态的手机时,以及不断抽空气的手机时,体会可以听到铃声以及感到声音在变小的过程,体会学习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但是在拨打时,发现手机是有信号的,甚至是可以接通的,看来虽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那手机信号直接传播的可能不是声音,其实手机的信号是一种电磁波,可以猜想出电磁波应该是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的。
这就启发我们,声音与电磁波的性质并不-样,宇航员就是借助无线电来传递信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论文)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汽车中的光学应用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
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
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还要看清路边持人、路标、岔路口等。
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
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
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物理与生活论文3000字

物理与生活论文3000字篇一:物理与我们的生活论文现代生活于物理学仰观浩瀚的宇宙,我们会为它的广阔无垠所震撼;俯察喧闹的尘世,我们会为它的复杂多变而困惑。
在伟大的自然面前,每个人部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然而,人之惭以为人,就在于拥有可以思维的大脑,能从纷繁芜杂的自然现象中总结出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这些“自然之律”一一科学中的各种定理,乃是人类思想宝库中最绮丽的瑰宝。
科学定理,不仅体现了宇宙、自然、科学之美,而且蕴涵着许多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精髓。
它们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改善火类生活、改变世界面貌、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万有引力定律与人类遨游太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与原子弹爆炸,就是这种力量最生动的体现。
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探究科学定理的过程,不仅包含着艰苦的探索、曲折的历程和动人的故事,还有成功与失败、欢乐与悲伤,甚至还包括血和泪。
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堪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应该了解它们。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例如我们每天出行的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下面我们就从汽车谈起,汽牛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它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
一、力学方面(一)汽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其质量越大,重力也就越人,并且其底盘质量都较人,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汽车受到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在水平路面上时,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x,t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汽车对地面有压力,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巧用乒乓球再现物理规律

( ) 斗 吸球 2漏
物 理 就 在 我 们 身 边
— —
巧 用 乒 乓球 再 现 物理 规 律
在漏斗里放一只乒乓球 , 然后手托住球倒置过
来 ( 口朝下 )通过漏 斗 细端开 口 , 大 , 向漏斗 里用力 吹 气, 同时手松 开 .
1. )
种 干扰 源 . () 3 激光 有 一定 的能量 , 要 直接 照 射 眼睛 . 不 也
不要 照射 易燃易爆 的物 品 , 以免 引起 危 险 . () 作 第 三步 的 “ 准过 程 ”中 , 4在 瞄 当按 钮 开关
S接通时 ,1 2 s一定要处在 2 位置 . 松开 S时才可将 s 2 1
拨 到 1 置进 行 实验 . 位 否则 ,2 S接通 并且 S 在 1 置 】 位 会使 变压 器 次级线 圈短 路 , 是不 允许 的 . 这 () 5 本装 置的制作 , 适合 电源 电压 为 3~6V的
收音 机 .
图 1 图2
现象 : 两球 相 吸 .
分析 : 当用力吹气 时, 两球之 间的空气 流速 度
力 变大 , 因此 球恢 复原状 .
60
一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3期
物理 通报
实验 创 新
3 质 量 相等 的物 体 的弹性 碰 撞
运动 状 态 , 度越 来 越 快 , 乓 球 的动 能 增 大 , 力 速 乒 重
势 能转 化 为动能 ; 到达桌 面 的瞬 间 , 改变 乒乓 球 的 力 形状 而 具有 弹性 势 能 , 么 , 那 乒乓 球 的动能 又转 化 为 弹性势 能 ; 上升 时 , 乒乓球 的弹性 势能 再转 化 为动能
身边物理的例子20个

身边物理的例子20个1.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自行车的前轮通过转动脚踏板驱动链条,进而带动后轮转动,使自行车前进。
2. 水龙头的工作原理:打开水龙头,水从水源流入水管,通过水压将水推出水龙头。
3. 空调的制冷原理:空调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膨胀阀使其膨胀成低压气体,吸收室内热量,再通过冷凝器散热,实现室内空气的降温。
4.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内装有电动机,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转,使电梯升降。
5. 电话的工作原理:电话通过话筒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传输,接收端的电话通过耳机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6.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手电筒内装有电池和电路板,电池提供电能,电路板控制电能转化为光能,从而发出光亮。
7. 风扇的工作原理:风扇通过电动机带动叶片旋转,产生气流,实现风的形成。
8. 电视的工作原理:电视通过接收天线信号,将信号转化为图像和声音的显示。
9.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炉通过发射微波,使食物内部分子产生热运动,从而加热食物。
10. 秤的工作原理:秤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从而确定物体的质量。
11. 拉链的工作原理:拉链通过将两排齿轮互相嵌入,通过拉动拉杆实现齿轮的相互咬合,从而实现拉链的开启和关闭。
12. 汽车的运动原理:汽车通过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车轮转动,从而使汽车前进。
13. 磁铁的吸附原理:磁铁的两极具有相同的磁性,当与其他物体接触时,会产生吸附力。
14. 钢琴的声音产生原理:钢琴通过按下琴键,使琴弦振动,产生声音。
15.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电风扇通过电动机带动叶片旋转,产生气流,实现风的形成。
16. 电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电视遥控器通过按下按钮,发射红外线信号,控制电视的开关和功能。
17. 电子钟的工作原理:电子钟通过电子电路控制数字的显示,实现时间的显示。
18. 汽车刹车的原理:汽车刹车通过踩下踏板,使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从而减速或停车。
19. 电吹风的工作原理:电吹风通过电热丝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风扇产生气流,实现吹风功能。
生活中的物理

生活中的物理
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到科技产品的运作原理,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影响。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来看物理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走在街上时,我们可以看到树叶在风中摇曳,这就是风力对物体的作用。
风力是由气体分子的运动产生的,而气体分子的运动又是由温度和气压的影响。
这些都是物理学中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学的知识来理解风力的产生和作用。
其次,物理学也对我们的科技产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它们的运作原理都是基于物理学的知识。
比如,手机中的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而电能的传输和控制又是通过电磁学的原理。
这些都是物理学在科技产品中的应用,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产品。
除此之外,物理学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其他重要作用。
比如,我们在做饭时需要控制火候,这就涉及到热传导和热辐射的物理原理;我们在开车时需要遵守交通规则,这就涉及到力学和动力学的原理。
这些都是物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我们的生活。
总之,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现象的产生和作用,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科技产品和控制日常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物理学的学习和应用,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我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物理是一门以理解为主的学科,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究其原因关键是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氛围不够,总是把物理想象的多么多么的深奥,其实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要想走出物理难学的怪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物理身边有。
1、物理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好多物体都包含有物理知识,例如我们学习用的台灯包含的物理知识就有:杠杆、摩擦力、变阻器、导体和绝缘体、光的反射、能量变化、物态变化以及化学知识等等。
另外,在娱乐时也有物理知识,电视中的《奇思妙想》、《绝对挑战》都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甚至电视广告中也有物理知识:广告露露饮料需要加热饮用时,在冰天雪地里怎么加热,后来主人公用冰块磨成冰透镜会聚太阳光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从物理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2、物理中深奥的道理尽量用身边的事例来说明。
你像《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一节中讲解飞机升天的原因时,学生大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学起来有一定困难,讲解时我首先用两张纸做了简单的实验,得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接着再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足球里的“贝氏弧线”进一步理解这一关系,然后再讲解飞机升天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3、物理实验尽量用身边的器材来完成。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器材可以是:啤酒瓶、热水、盆子、玻璃杯、硬纸片、挂衣钩、吸管、注射器;研究《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用的是两张纸;研究重力势能的大小因素时用的书本、橡皮等等都是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器材,这样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实验。
第二、实验重探究。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美国人提出一个实验课题,美国人自己需要两年完成,而中国人只需半年就可以完成,但是关键是中国人提不出问题。
由此说明中国人的探究能力的欠缺,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探究实验教学,就是首先对某一问题提出猜想,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或者否定自己猜想的教育理念,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都实验探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教育学生、讲解知识,这样学生慢慢的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回家后他们会想办法去做课堂上无法完成的事情。
记得讲完《压强》后,有一学生看到电视上公安部门利用犯罪分子留下的脚印来破案,于是他就想留有的痕迹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通过观察他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的高度、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及地面的松软情况有关,于是他就找来一把刻度尺、一些沙子、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两个质量不同的球来做探究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样课堂上学过的探究方法又在同学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
只要留意身边处处都有物理知识,只要用心随时都能做物理实验,那么不久的将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会有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