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胺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伯、仲、叔胺胺值的测定方法及程序和规程

伯、仲、叔胺胺值的测定方法及程序和规程

伯、仲、叔胺胺值的测定适用于伯胺、仲胺、二胺、叔胺,不适用于季铵盐类。

引用AOCS Tf 2b-64。

2定义伯胺胺值:中和 1g 试样与伯胺碱度相当的KOH 的毫克数。

仲胺胺值:中和 1g 试样与仲胺碱度相当的KOH 的毫克数。

叔胺胺值:中和 1g 试样与叔胺碱度相当的KOH 的毫克数。

3 仪器3.1 三角瓶 250ml;3.2 滴定管 25ml4 试剂4.1盐酸—异丙醇,0.2mol/L,标准溶液;4.2水杨醛,分析纯;4.3异硫氰酸苯酯,分析纯;4.4 混合溶剂,正庚烷:乙二醇:异丙醇=250:150:400,分析纯;4.5 溴粉蓝批示剂,0.2%的异丙醇溶液。

5 试验程序按“总胺值测定法”测定总胺值。

称取试样 2g(精确至 0.0001g)分别放入 2 个250ml 三角瓶中,分别记作 S 和T。

向每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 50ml 混合溶剂,加热溶解试样。

冷却至室温后,再向每个试样中加入 5ml 水扬醛,静置 3min,向T 中加入5ml 异硫氰酸苯酯,静置 30min。

再向每个试样中加入 1ml 指示剂,用 0.2NHCL -异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终点。

结果计算6.1滴定S:mm仲叔胺值=€×V×56.1 6.2 滴定T叔胺值 =€×V×56.16.3 伯胺值= 总胺值-(仲+叔)胺值。

6.4 仲胺值=(仲+叔)胺值-叔胺值。

以上式中:C :HCL —异丙醇标液浓度,mol/L ;V :滴定用HCL —异丙醇标液体积,ml ;m :试样质量, g.。

7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 1 位。

平行样误差: 仲胺值不大于±6.3%,叔胺值不大于±3.1%。

脂肪烷基叔胺中总胺、叔胺值和伯胺、仲胺、叔胺含量的测定1

脂肪烷基叔胺中总胺、叔胺值和伯胺、仲胺、叔胺含量的测定1

1、原理总胺值是以伯、仲、叔胺的总量表示的,以中和1g试样需要的盐酸的量换算成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来表示。

2、适用范围此方法适用于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测定。

3、试剂a) 0.1mol/L盐酸(异丙醇/乙二醇=1:1v/v)标准溶液b) 异丙醇(A.R)c) 乙酸酐(A.R)d)水杨醛(A.R)4、仪器设备a)100mL烧杯或滴定仪杯b)25mL酸式滴定管或仪器上自带的滴定管c)1mL移液管d)50mL 量筒e)精密酸度计附电磁搅拌器或全自动电位滴定仪5、步骤5.1总胺值、叔胺值及叔胺含量的测定于精确称取样品(称样量见表1)(称准至0.0002g)于100mL烧杯中,慢慢加入10ml乙酸酐(如样品有固体物出现需加热熔解)。

摇匀后,加入30ml异丙醇溶液,加入一搅拌棒将校准后的酸度计的电极浸入液体中(或放入电位滴定仪上),开启电磁搅拌器,用0.1mol/L盐酸异丙醇-乙二醇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以电位值的最大突跃为终点,记下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数(v1).以上述相同程序,但不加乙酸酐,记下耗用的体积数(v2)。

5.2伯胺、仲胺含量的测定称取0.2~0.3g融化混匀的样品(称准至0.1mg)于50ml烧杯中,加入30ml异丙醇,5ml水杨醛,放入一搅拌捧,充分搅拌后,在室温下放置30min,然后用盐酸异丙醇-乙二醇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以电位值突跃最大为终点,记下所对应的体积(V3)。

6、计算V1×C×56.1叔胺值T(mgKOH/g)=m1V2×C×56.1总胺值S1(mgKOH/g)=m2T纯度R(%)=S1T×M叔胺含量(%)=561V3×C×56.1仲叔胺值S2(mgKOH/g)=m3(S1-S2) ×M S伯胺含量X1(%)=561(S2-T)×M P仲胺含量X2(%)=561式中:V1---滴定叔胺值耗用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数,mlV2---滴定总胺值耗用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数,ml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1---叔胺值测试样的质量,gm2---总胺值测试样的质量,gm3---测定仲叔胺时试样的质量,gM---测试样品叔胺的摩尔质量,g/molM S、M P---分别为仲胺、伯胺的摩尔质量(按FX-064测得的叔胺分子量分别减去14和28而得)。

叔胺的生产工艺

叔胺的生产工艺

叔胺的生产工艺叔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中间体,在医药、染料、农药、高分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原料准备叔胺的原料主要是甲醇和氨气。

甲醇通常采用工业级甲醇,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

氨气则需要经过纯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准备催化剂、溶剂和助剂等辅助材料。

二、催化剂制备叔胺的生产需要使用催化剂,一般采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氧化钠、氢氧化铜等碱性催化剂。

催化剂的制备方式一般有物理混合法、共沉淀法、共沉淀沉淀法和共析法等。

其中物理混合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将催化剂和载体混合后形成的颗粒被定向成形,形成球形、片状或管状等多种形态。

三、反应制备叔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应制备。

反应通常在封闭式反应釜中进行,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后加入甲醇,并在恒定的温度、压力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氨气并进行冷却。

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叔胺可以通过蒸馏或萃取等方式进行分离纯化。

蒸馏法可以通过高温加热使叔胺挥发出来,再通过冷凝收集。

萃取法则是将溶液中的叔胺通过有机溶剂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挥发或蒸馏再去除有机溶剂。

四、分离纯化反应得到的叔胺是混合物状态,需要进行分离纯化。

分离纯化可以通过蒸馏、萃取、结晶、柱层析等方式进行。

其中,蒸馏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有利于分离易挥发的化合物,同时还能去除杂质。

萃取法则可以通过有机溶剂选择性地提取其中的化合物。

结晶法则是通过将溶解的化合物缓慢冷却,将产生大量的晶体,然后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方式去除水分和杂质。

柱层析法则可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杂质进行分离和去除。

以上就是叔胺的生产工艺,其中分离纯化是关键环节,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收率。

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提升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广大行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有机化学中间体。

胺类固化剂-伯胺仲胺叔胺的测定

胺类固化剂-伯胺仲胺叔胺的测定

胺类固化剂—伯胺、仲胺和叔胺的测定(一)方法概述非水电位滴定法测脂肪酸胺混合物中的伯、仲、叔胺含量。

(二)仪器和试剂(1) ZDJ-5自动滴定仪(2)10ml 自动滴定管一套。

231型玻璃电极和232型甘汞电极(3)氯仿。

(4)醋酐。

(5)水杨醛。

(6) 乙酸,(7) 1,4二氧六环,分析纯(8)1,2 丙二醇(9) 异丙醇,以上均为分析纯。

(6)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0.05mol/L。

(二) 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取高氯酸(70~72%)8.5ml,加异丙醇100ml溶解后,再加二氧六环稀释至1000ml.如需用高氯酸滴定液(0.05或0.02mol/L)时,可取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稀释制成,并标定浓度。

本液也可用标定时,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丙二醇25ml与异丙醇5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二氧六环30ml ,用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进行电位滴定,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即得。

(三)操作步骤安全措施 1,4二氧六环可能是致癌物,高氯酸是易爆物,务必遵守有毒物品和爆炸物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用20ml氯仿使之溶解,精确称取含有伯、仲和叔胺的混合样0.07~0.1g(m1加入30ml异丙醇,然后用0.05mol/L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进行电位滴定,消耗)毫升数。

标准溶液体积(Vo再精确称取同样的样品0.07~0.1g(m),也用20ml氯仿溶剂溶解,加入 5ml2乙酸,再加入2ml水杨醛反应约5min后,再加 1.5ml醋酐,对仲胺进行酰化,反应约5min。

随后加入30ml异丙醇,用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出现第l个突跃点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为(V1),继续滴定至第2个突跃点,读取滴定全过程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为V2(m1)。

(四)计算根据V0、Vl和V2,按式(1)~式(4)以 mmol/g表示分别计算样品中伯、仲和叔胺含量(1) 总胺值=CHCLO4*V/m1(2) 叔胺值= CHCLO4*V1/m2(3) 伯胺值= CHCLO4*(V2-V1)/m2(4)推算出仲胺值=总胺值-叔胺值-伯胺值式中 c——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m l 、m2——分别为两次称样质量,g;M I 、MII、MIII——分别代表伯、仲和叔胺的摩尔质量,g/mol;V——总胺滴定消耗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的体积,ml;V1——叔胺滴定消耗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的体积,ml;V2——伯和叔胺滴定时消耗高氯酸标准异丙醇溶液的体积,ml。

叔胺化学鉴别

叔胺化学鉴别

叔胺化学鉴别叔胺(Tertiary amine)是一类具有N-C-N键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

在化学实验室中,叔胺化合物的鉴别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叔胺化学鉴别的方法和步骤。

叔胺化合物的鉴别可以通过其物理性质进行。

叔胺具有比较明显的胺基性质,可与酸反应生成盐类。

一般而言,叔胺盐的溶解度较高,可溶于水、醇和醚等溶剂中。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叔胺与酸反应后溶液的溶解度变化来初步鉴别叔胺化合物。

叔胺的化学鉴别主要依靠其反应性质。

叔胺与酸反应生成盐类的反应已经提到,除此之外,叔胺还可与醛、酮、酰卤和酸酐等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这种反应是叔胺化学鉴别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反应产物的形成情况和性质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叔胺。

叔胺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其氧化性质进行鉴别。

叔胺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亚胺或酮类产物。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通过观察氧化反应后的产物形态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可以进一步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叔胺。

叔胺还可通过其与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进行鉴别。

叔胺化合物与某些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颜色上有明显的变化。

例如,叔胺与铜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呈现蓝绿色,而与镍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呈现红棕色。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可以初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叔胺。

还可以利用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仪器分析技术对叔胺进行鉴别。

红外光谱能够通过吸收带的位置和强度,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叔胺基团。

质谱和核磁共振则可以通过分子质量和谱峰的位置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叔胺。

在进行叔胺化学鉴别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鉴别方法可能会有一定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多种鉴别方法,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叔胺化学鉴别是有机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技术之一。

通过对叔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反应性质进行鉴别,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叔胺。

这对于研究叔胺的合成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在有机合成、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伯胺、仲胺和叔胺含量的测定方法及程序和规程

伯胺、仲胺和叔胺含量的测定方法及程序和规程

××伯胺、仲胺和叔胺含量的测定
通过对样品中伯胺值、仲胺值、叔胺值以及样品中非胺物含量的测定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脂肪胺中的伯胺、仲胺和叔胺含量。

2 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油脂胺类与二胺、三胺及其非胺物组分。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测定混合物,例如椰油基伯胺与牛油基二胺的混合物。

3 采用方法
3.1本方法部分引用AOCS官方标准 Tf 3a-64。

3.2测定伯胺值、仲胺值、叔胺值采用方法BXQC021、 BXQC022。

3.3测定非胺物含量采用方法BXQC054。

4 计算方法
4.1校正伯胺值= 伯胺值×100
100–非胺物%
4.2校正仲胺值
仲胺值×1.93×100
=
100–非胺物%
4.3 校正叔胺值= 叔胺值×2.86×100
100–非胺物%
4.4 校正总胺值=校正伯胺值+校正仲胺值+校正叔胺值
4.5 伯胺平均分子量=56100
校正总胺值
4.6仲胺平均分子量=2×伯胺平均分子量-17
4.7叔胺平均分子量=3×伯胺平均分子量-34
4.8计算伯、仲、叔胺百分含量:
伯胺
伯胺值伯胺平均分子量
%=
561
仲胺仲胺值仲胺平均分子量
%=
561
× 叔胺叔胺值 叔胺平均分子量 %=。

鉴别伯仲叔胺的方法(一)

鉴别伯仲叔胺的方法(一)

鉴别伯仲叔胺的方法(一)鉴别伯仲叔胺的方法什么是伯仲叔胺?伯、仲、叔、季是有机化学中指代分支烷基碳原子位置的一种常用方式。

伯指连到主链上的第一个碳原子,仲指连到主链上的第二个碳原子,叔指连到主链上的第三个碳原子,季指连到主链上的第四个碳原子。

为什么需要鉴别伯仲叔胺?伯、仲、叔、季对于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反应机理有重要影响,因此鉴别伯、仲、叔、季是有机合成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鉴别伯仲叔胺的方法鉴别伯仲叔胺的方法有许多,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酸催化减少将有机分子在酸催化下致酸时,伯胺与仲胺反应活性高于叔胺,可以用这一方式鉴别。

比如羰基化合物的还原,伯胺和仲胺反应活性要高于叔胺。

亲核取代反应对于能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化合物,伯胺、仲胺与硝酸银的反应速率要高于叔胺与硝酸银的反应速率。

反应活性伯胺反应活性最高,仲胺次之,叔胺反应活性最低。

伯胺可以直接参加亲电取代反应,而叔胺要经过预处理后才能参加亲电取代反应。

质谱分析对于质谱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化合物,可以通过质谱分析来鉴别伯、仲、叔胺。

不同类型烷基的质谱峰有不同的相对丰度。

红外光谱分析鉴别伯、仲、叔胺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红外光谱。

由于不同类型的碳原子与氮原子在键的振动情况不同,使得不同类型的胺分子对应的红外图谱也不同。

结论通过酸催化减少、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活性、质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鉴别伯、仲、叔胺。

在实际有机化学合成实验和研究中,掌握这些方法,可以使化学实验的成功率更高。

应用伯、仲、叔胺的鉴别不仅在有机化学合成中非常有用,还在其他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药物中含有的伯胺、仲胺或叔胺会影响它们的活性、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等方面。

在环境污染检测中,鉴别化合物的伯、仲和叔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判断其来源、降解和毒性等问题。

总结鉴别伯、仲、叔胺是有机化学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酸催化减少、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活性、质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鉴别。

叔胺的衍生化研究-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叔胺的衍生化研究-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叔胺的衍生化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叔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具有三个碳上连接了一个氨基的结构。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和丰富的合成方法,叔胺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叔胺的分子结构中,氨基的分子键角度为109.5度,使得叔胺分子呈现出一种类似于三叉戟的立体构型。

这种特殊的立体构型与其它有机化合物相比,赋予了叔胺独特的化学性质。

叔胺具有较高的亲核性和碱性,能够与电子亲和性较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学键。

这使得叔胺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叔胺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还原胺、亚硝酸盐与胺反应、碳杂化合物与亲电试剂反应等。

这些合成方法不仅能够制备出叔胺,还能够得到各种不同的叔胺衍生物。

这为进一步研究叔胺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化合物资源。

叔胺衍生物在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叔胺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药物分子的前体或活性部分,用于开发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法。

另外,叔胺衍生物还可以作为有机催化剂、光敏材料和配位化合物等方面的重要研究对象,有望在相关领域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叔胺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叔胺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以及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进行详细探讨,并对叔胺衍生化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叔胺的衍生化研究的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叔胺的基本特性和相关背景知识,为读者提供对叔胺衍生化研究的整体认识。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章节和内容安排,便于读者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在目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文旨在揭示的叔胺衍生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叔胺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和衍生物的应用研究。

在叔胺的化学性质部分,将重点介绍叔胺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叔胺衍生化研究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叔胺分析方法
叔胺产品中伯、仲、叔胺含量分布测定
1、原理:在含有伯、仲、叔胺的混合物中,加入醋酸酐,使伯胺、仲胺乙酰化后,再加等量的乙二醇—异丙醇试剂,用来突出不能采用水溶液滴定法的弱碱叔胺的滴定终点。

最后以乙二醇—异丙醇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测得叔胺含量。

混合溶液中伯胺含量的测定,是加入水杨醛与伯胺反应生成西夫碱。

西夫碱的碱性比伯胺更弱,故用标准电位滴定法时,出现第一个突跃点,只表示仲胺和叔胺的碱度之和,将此碱度之和减去前面测得的叔胺碱度,即得仲胺碱度,并可计算伯胺含量。

混合物中的伯胺含量,是在等量乙二醇—异丙醇溶剂中,滴定试样的总碱度,然后减去上面测得的仲叔、胺碱度,即得伯胺碱度,并可计算伯胺含量。

2、试剂与仪器
1:1乙二醇—异丙醇混合液
0.2N标准乙二醇—异丙醇盐酸溶液
醋酸酐(分析纯)
水杨醛(分析纯)
pHS-2精密酸度计一台(包括氢、甘汞电极各一支)
电磁搅拌器一台(搅拌棒数根)
5ml微量滴定管一支
50ml烧杯数个
3、操作步骤
a、叔胺含量的测定
称取约0.3g(准至0.0001)试样于50ml烧杯中,置于近0°C水中冷却,徐徐加入10ml乙酸酐,不断摇动,加完后置于室温下15分钟,再加入30ml异丙醇,以标准盐酸滴定。

记下耗量。

b、伯胺加叔胺碱度的测定
称取约0.3g(准至0.0001)试样于50ml烧杯中,加入30ml异丙醇,再加入5ml水杨醛,充分搅拌半小时,然后以标准盐酸滴定,记下耗量。

c、总碱度的测定
称取约0.3g(准至0.0001)试样于50ml烧杯中,加入异丙醇30ml,置于电磁搅拌器上,以标准溶液滴定,用PH计指示电位变化,以第二个突跃点为终点,记下耗量。

4、计算
V(HCL)×N(HCL)
a、叔胺克当量/g = -------------------------------
1000×W样
叔胺% = 叔胺克当量/g×叔胺分子量×100
V(HCL)×N(HCL)
b、(仲胺加叔胺)克当量/g = --------------------------------------
1000×W样
仲胺% = 〔(仲胺加叔胺) 克当量/g —叔胺克当量/g〕×仲胺分子量×100
V(HCL)×N(HCL)
c、总胺克当量/g = ----------------------------------------
1000×W样
伯胺% = 〔总胺-(仲胺加叔胺)〕×伯胺分子量×100 胺化反应物中总胺含量的测定
反应物中一般95%左右是单烷基二甲基叔胺,其余主要是双烷基叔胺,故以单烷基叔胺分子量计算总胺含量,以粗略
判断转化程度。

此外,由于经多次测定,精叔胺中,伯、仲胺含量很少(通常<0.5%,故一般也用该法测精叔胺纯度)。

1、原理:以标准盐酸电位滴定法,直接滴定三种胺的总和。

2、仪器与试剂
pHS-2精密酸度计一台
电磁搅拌器一台
5ml微量滴定管一支
50ml烧杯数个
异丙醇(分析纯)
乙二醇(分析纯)
盐酸(分析纯)
0.2N标准乙二醇—异丙醇盐酸标准溶液
3、操作步骤:同前
4、计算
V(HCL)×N(HCL) ×叔胺分子量
叔胺% = --------------------------------- ×100 100×W样
5、精确度: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