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选择育种》PPT课件 (2)

《选择育种》PPT课件 (2)
第三章 选择育种
一. 选择育种的概念和意义
1. 概念 简称选种(selection),即对园林
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 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 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精选PPT
2
一. 选择育种的概念和意义
2. 选择的意义
1) 选种是人类应用最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 2) 选择是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之一
精选PPT
23
六.选种的程序和步骤
2.复选
对比试验(验证变异的真伪性及变异价值) 区域化栽培试验
➢ 将初选植株繁殖成营养系,在选种圃里进行对比试验。 ➢ 选种圃地要求地力均匀整齐,每系不少于10株。 ➢ 对照用同品种的原普通型,砧木用当地习用类型,株行距应根据株型确定。 ➢ 逐株建立档案,进行观察记载。 ➢ 连续三年组织鉴评。 ➢ 根据不少于3年的鉴评结果,提出复选报告, 将其中最优秀的一批,定为入选品系,
精选PPT
17
五. 芽变选种
芽变是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突变,但是只有梢端组织发生层的细胞发生突变时, 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芽变。
突变发生在LⅠ ,则表皮就会出现变异; 发生在LⅡ ,皮层的外层及孢原组织就会出现变异; 发生在LⅢ ,皮层的内层及中柱就会出现变异。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LⅠ或LⅡ或LⅢ个别层中的个别细胞发生突变。三层同时 发生同一突变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芽变开始发生时总是以嵌合体 的形式出现。
芽变是植物产生新变异的无限丰富的源泉,它既可为杂交育种提 供新的种质资源,又可直接从中选出优良的新品种,是选育新品 种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精选PPT
14
五. 芽变选种
2. 芽变的特点
1)芽变表现的多样性

第五章 选择育种ppt课件

第五章  选择育种ppt课件

编辑版pppt
28
贮藏种子
半分法
编辑版pppt
29
优点:不用隔离,还可避免系统间的 杂交和不良株系的干扰。
缺点:选种时间较长, 适合于易引起混杂的种类。
编辑版pppt
30
(6)集团选择法
方法: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 单株按性状相似程度进行归类,形成几 个集团。集团内自由授粉,集团间进行 隔离。每个集团内所选择的优良单株混 合采种,并播种在一个小区内。然后进 行集团间的比较,淘汰不良集团。
适合于那些重要经济性状依次出现的植物 种类。
编辑版pppt
37
例如:苹果早熟优质品种选育 座果率的高低(第一经济性状) 成熟期早晚(第二经济性状)。 品质鉴定(第三经济性状) 入选单株就具备早熟优质丰产等性状 适合于经济性状依次出现的植物种类。
编辑版pppt
38
(二)综合性状选择
为克服单一性状选择法存在的问题, 可采用综合性状选择法。将多种性状综合 多次评比或评分,再根据分数的高低决定 取舍。 又可分为多次综合评比法、加权 评分比较法和限值淘汰法 。
编辑版pppt
31
第一年
从原始群体内选择优 良单株,按不同类型 归类混合成几个集团
标 准
第二年 品

原 始 群 体
混 合 选 择 种
混 合 选 择 种
混 合 选 择 种
鉴定 比较
混混 混 合合 合 选选 选 择择 择 种种 种
隔离并在当选集团 中进行混合选择
第三年
标原混
准始合
品群选


择 种

合 选 择
鉴定 比较

混 混 隔离并在当选集团
合 选

作物育种学总论ppt课件

作物育种学总论ppt课件
15
2.基本内容:
(1)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 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种质资源;
(2) 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 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本地区生产发展需要的高 产、稳产、优质、抗(耐)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 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杂交种或新作物;
P=G+E
任何一个性状的表现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 因素两个方面决定的。
作物育种学研究的重点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 良,使得有利性状得到重组,达到高产、优质、 适应性强的目的。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重点是改善作物生长发育 的环境条件,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5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一、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各种生物都是从原始生物演变而产生的。这 种演变发展的过程称为进化过程。 决定进化的三大基本要素:遗传、变异和选择。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选择决定着 进化的方向。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进 化速度相对缓慢。
这些著作的出版对促进我国作物育种和教学事业的发
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水稻、小
麦的矮化育种和抗病虫育种所引起的“绿色革命”,极大地 推
动和促进了世界农业和植物育种学的发展。
21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
1. 育种目标不断提高。 现代农业对新品种不仅要求进一步提高增产潜 力,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 泛的适应性;而且还要求具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和 适应机械化操作等特性; 2. 种质资源工作不断加强。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和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 保存、研究评价、创新和利用;
(3)在繁育、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 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 效农业的发展。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5、芽变的遗传
①有些变异,通过有性繁殖(杂交)或无性繁殖(异地高
接)变异消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这种变异是

②有些变异,异地高接存在,但杂交后代消失,说明这种
芽变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③有些变异,异地高接或杂交后代都存在,说明这种芽变
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例如,短枝旭与普通型金帅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Coco × coco
芽变选种分生就组是织对中芽,变就发形成生变的异遗芽传。变只异有当进变行异选芽择,从而育 成新品种萌并发且的成在选枝性择或状育被 上种无表法意现识出。地与用原来品繁种殖的成性新状的 有植明株显,
差异时,才易被发现。所以芽变总以枝变或 株变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叫饰变。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2)芽变的多样性
包括突变部位的多样性,突变可发生于根、茎、 叶、花、果各器官的各个部位;突变性状的多样性 包括根、茎、叶、花、果所有形态、解剖和生理 生化特性,从主基因控制的明显的变异到微效多基 因控制的不易觉察到的变异;突变类型的多样性包 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其中经常发生的是多 倍性芽变;胞质基因突变如雄性不育和叶绿素合成 障碍型芽变以及大量频繁发生的核基因突变。
第五章 选择育种
二、芽变选种的意义
芽变经常发生以及变异的多样性,使芽变成为无 性繁殖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芽变选种既 可直接从中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又可不断丰富原 有的种质库,给杂交育种提供新的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芽变选种的突出优点是可对优良品种的个 别缺点进行修缮,同时,基本上保持其原有综 合优良性状。所以一经选出即可进行无性 繁殖提供生产利用,投入少,而收效快。

育种学 第五章选择育种ppt课件

育种学 第五章选择育种ppt课件

.
.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1.个体选择(单株选择法) 2.混合选择 3.两种方法比较
.
1. 个体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 分别收获,分别脱粒、贮藏,来年分别播种, 形成一个穗(株、铃)行,根据穗行表现鉴 定上年个入选单株的优劣,劣者淘汰。
.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
.
2.意义
• 利用芽变产生的新变异可直接选育出新品种; • 丰富种质资源,为杂交育种提供亲本; • 对优良品种的个别缺点进行修缮改良,优中选优; • 保持原有品种的综合优良性状。
.
3.芽变的特点
• 芽变的多样性:植物各器官的所有性状都有发生突变的可 能;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胞质 基因和核基因突变等。
经审定合格的品系成为品种
(二)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原始品种群体 选择优良而一致的个体,混合脱粒
经混选群体 原始品种群体
经混选的改良群体 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经比较确比原品种优越的混选群体的种子
繁殖种子
所繁殖的优质种子
大田大面积推广
.
第五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育种
(一)概念、意义、特点 1.概念 芽变:植物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
.
3、选择育种在园艺植物的育种和生产中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
果树芽变选种中最突出的例子是元帅系苹果的芽变 选种。我国自1973年开展了苹果芽变选种,已在元帅 系中选出一批优良品系。目前主栽苹果品种为红富士, 从中选出许多芽变,如烟辐3、2001等。选择育种法 培育的果树品种在目前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
异。芽变总是以枝变或株变的形式表现 芽变选种:对发生变异的芽、枝进行无性繁殖并选择,从而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幻灯片PPT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幻灯片PPT
• (1)单株选择法技术比较复杂,需专设实验圃地,小区占地 多,对异花授粉植物需进行隔离,成本较高,同时对异花授粉 植物多代近亲交配易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
• (2)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难以迅速应用于生 产。
(二) 两种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各有优点和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为取长补短而衍生出不同的 选择法。
第一次混 合选择种
多次混合选择
• 2.单株选择法(individualselection)
• 是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法,故 又称系谱选择法或基因型选择法,
• 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 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 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 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 的选择法。
a(q0)
Aa (p0q0)
aa (q02)
基因型频率:AA :D1= P02 Aa :H1=2p0q0 aa :R1= q02
基因频率:p1=D1+1/2 H1=p02 +1/2×2p0q0=p0 (p0+q0)= p0 q1=R1+1/2 H1=q02 +1/2×2p0q0=q0 (p0+q0)= q0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选择标准 选种中往往需同时兼顾多项性状, 如产量、 品质、成熟期、抗性等。作为具体的选种 任务, 在众多的目标性状之间, 必然存在着 相对重要性的差别, 应在分清目标性状主次 的基础上制定各性状的取舍标准。
• 2.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明确
• 具体选择标准应根据作物的种类、用途和 选择目标尽可能明确具体。
二、选择的作用基础与实质
•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作用基础
群体遗传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5.1)--选择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5.1)--选择育种
第二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 法
一. 基本选择法
(一)混合选择法( mass selection ) (二)单株选择法( individual selectio
n)
二. 常用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
第二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法
一次混合选择法
多次混合选择法
园艺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
第二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 法
一代选择即可使隐性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达到 100%
目标性状为显性类型
一次单株选择的后代鉴定,即可选出显性同型结合类型。
除主基因外还受修饰基因影响,或从表型上不易鉴别类型 如由 Rr 控制的抗病性,在入选感病程度较轻的类型中,既包含了 Rr
,也包含了因某种原因未感病的 rr 个体,常采取的方法是:
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2.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具体明确
选择内容必须具体,分解成单个性状,标准要明确
3. 各性状的当选标准要适当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当选择标准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三、选择育种的应用
在人类开展杂交育种以前,所有作物的品种,都是通过选种 途径创造出来的。
一. 基本选择法
(一)混合选择法
概念: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 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种 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 由于是根据表型选择留种,又叫表型选择法。
现在乃至未来,选择育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育种途径。
─ 1990~1992 年间,世界范围育成的 258 个李品种,来自杂交育种 占 25% ,实生选种占 35% ,芽变选种占 17% 。
选择育种通常适用于主要经济性状大多基本 符合要求,只有 少数经济性状较差,而且这些表现较差的性状在个体间变异 较大的群体。

任务三选择育种-精品PPT课件

任务三选择育种-精品PPT课件

无核白葡萄
无核白鸡心葡萄

无核白葡萄的无性系变异

任务三、选择育种 四、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选择育种
1.芽变选种 2.营养系微突变选种
3.实生选种
毛樱桃
毛樱桃芽变
盛花期可耐零下7度的低温
任务三、选择育种 四、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选择育种
1.芽变选种 2.营养系微突变选种
3.实生选种
毛樱桃 芽变
单果重3.6克,是普通毛樱桃的2.5倍
任务三、选择育种
三、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选择育种
1.混合选择法 2.单株选择法 3.集团选择法
★ ☆ ☆ ☆ ☆ ★★
☆★ ☆ ★ ☆ ★ ☆

★ ☆ ☆ ★ ☆ ☆★






对照品种
任务三、选择育种
三、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选择育种
☆☆☆☆☆☆☆ ☆★ ☆ ★ ☆ ★ ☆
☆ ☆ ☆ ☆ ☆ ☆★
三倍体的特点:着花繁密,单瓣型花瓣宽而质硬
艳阳天
任务三、选择育种 三、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选择育种
紫重阳 从池栽‘艳阳天’的1000多只莲蓬中寻找偶得3 粒莲籽播种获得紫重阳重瓣,雄蕊部分瓣化, 雌蕊心皮正常,但败育,未见结实。
紫光阁 艳阳天的实生后代
任务三、选择育种 三、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选择育种
优点: ✓ 可以对所选优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 消除环境饰变引起的误差,所以
选择效果较混合选择高。 ✓ 由于株系间有隔离,能防止株系间的互相杂交,则性状稳定较快,性
状高度一致的后代所需的代数较少。 ✓ 由于多次单株选择可以定向累积变异,因此有可能选出的超过原始群
体内最优良单株的新品种。 缺点: ✓ 费工费时,需专门设立圃地,异花授粉植物需要隔离; ✓ 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粉易引起生活力衰退; ✓ 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选择是任何一种育种方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
5
二. 选择在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 可以把植物已有的变异分离出来,把优良 的变异类型挑选出来;
• 对发生了变异的生物体,按照一定方向连 续选择,可使变异逐渐积累、巩固和加强, 即选择的创造性。(P64 表5-1 玉米油份和蛋白
质70代定向选择效应)
-
6
-
改良群体 原品种 改良群体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表现较优越的群体收获脱粒
繁殖推广
-
24
-
25
(三)母系选择法 此法在异花授粉植物的蔬菜中应用。
方法:选择程序和自花授粉植物的多次单株选择法完全相同。 特点:所选单株没进行隔离。由于异花授粉植物又不进行隔离, 选择只是根据母本的性状进行,未控制授粉,故名为母系选择法。 优点:无需隔离,较为简便,生活力不易退化; 缺点:选优提纯的速度较慢。
经分别混合选择的不同类型的种子
Hale Waihona Puke 集团1集团2 集团3 原品种 各集团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经比较表现优良的集团种子
繁殖种子
所繁殖的优质种子
大田大面积推广
-
22
-
23
(二)改良混合选择(系统混合选择法)育种程序
原始品种群体 按个体选择,分别脱粒
当选个体的种子
分系鉴定
系行种植鉴定(一年)
经鉴定合格的各系混合脱粒
1.选择育种的特点:
• 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环节少,年限短,过程简单; • 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 • 能保持原品种对当地生态条件适应性。
-
29
斯字棉2B 系统育种 徐州209 系统育种
生育期变短
霜前花增加
徐州1818 系统育种 徐州58 系统育种
衣分增加
纤维强度
增加3-5g
-
16
一次混合选择:自花植物提纯、选择新品种 混 合 选 择
多次混合选择:异花、常异花植物提纯、选育新品种
-
17
一次 混合 选择
-
18
多次 混合 选择
-
19
3.两种方法比较
(1)混合选择
①优点:
• 方法简单,省工,收效快,可以很快获得大量种子供生产利用; • 对于异花、常异花授粉植物可保持群体一定程度的异质性,不会导
7
-
8
-
9
-
10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1.个体选择(单株选择法) 2.混合选择 3.两种方法比较
-
11
1. 个体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 分别收获,分别脱粒、贮藏,来年分别播种, 形成一个穗(株、铃)行,根据穗行表现鉴 定上年个入选单株的优劣,劣者淘汰。
-
12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
60年代以后,随着其他育种途径的开拓,系统育种所 占比重相对减小。
-
33
2、选择育种在棉花育种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棉花是常异交植物,天然异交率高,选择育种一 直占有较大的比重。 70年代占50%以上,80年代占20%±。从美国引进的 岱字棉15号,选育的品系多达100多个;棉花品种鲁 棉6号,是系统育种育成的,成为山东省80年代中后 期的主要推广品种。
-
26
第二节 选择育种的简史和成效
一. 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二. 选择育种的简史和成效
-
27
一.选择育种的概念和特点
系统育种:如果采用个体选择法,所育成 的品种,是由自然变异的一个 个体发展成一个系统。
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自花授粉作物即称为纯系育种
混合选择育种:采用混合选择法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
28
-
3
一. 选择的概念 及意义
• 选择育种:根据育种目标,对现有品种群
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通过单株选择
或混合选择,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经过
后代鉴定,选优去劣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
4
选择的意义:
• 对育种材料选优去劣,对人工和自然产生的变异 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选择优良的 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致遗传基础贫乏,引起生活力衰退。
②缺点:不能鉴定个体的后代表现,选择效果较差;
-
20
(2)个体选择 ① 方法麻烦,费工,要求技术比较严格; ② 选择比较准确,可靠,效果好; ③ 后代群体性状趋于一致。
-
21
四. 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集团混合选择育种程序(用于地方品种的改良)
原始品种群体 按类型分别混合选择,分别脱粒
-
34
3、选择育种在园艺植物的育种和生产中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
果树芽变选种中最突出的例子是元帅系苹果的芽变 选种。我国自1973年开展了苹果芽变选种,已在元帅 系中选出一批优良品系。目前主栽苹果品种为红富士, 从中选出许多芽变,如烟辐3、2001等。选择育种法 培育的果树品种在目前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徐州142
丰产性好,
增产10%以上
-
30
2.缺点
①不能有目的的创造变异; ②有利变异少,选择效率不高; ③应用连续个体选择时,容易导致遗传基础贫乏; ④改进提高的潜力有限 .
-
31
二、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法
基本上与自花授粉植物相同:以单株选择法 为主;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混合选择或集团选 择。
无性繁殖植物的单株选择一般都为一次单株 选择。
第五章 选择育种(2学时)
选择是育种的理想,也是实现理想的每一具体步骤。
——布尔班克
-
1
第一节 选择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 选择育种的简史和成效 第三节 选择育种的原理 第四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五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2
第一节 选择的意义和方法
一. 选择的概念及意义 二. 选择在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四. 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个 体
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异

花授粉植物自交系的保纯

多次个体选择 :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杂
交后代的选择
-
13
一次 单株 选择
-
14
多次 单株 选择
-
15
2.混合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把成熟期、 产量性状和外部形态较一致的优良个体选出 来,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播种,与原品种 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因为一个无性系内各株的基因型是相同的, 性状表现整齐一致,继续在无性系内选择无效。
-
32
二. 选择育种的简史和成效
1、选择育种在我国植物育种中一直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在不同年代采用的育种方法各有侧重, 但不论哪个时期,选择育种育成的品种均占一定的比例。
稻麦棉三大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50年代 61.2% 19.6% 74.4% 60年代 43.4% 20.5% 62.9% 70年代 27.6%↓ 9.8%↓ 5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