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技术前沿

选矿技术前沿
选矿技术前沿

矿物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在采矿后要细致选矿,同时将拉动我国一些选矿设备行业的发展。机械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矿产资源被开发,矿石量每年剧增,所以未来我国选矿机械发展将大有所为。目前矿产资源不断的被开发,资源压力日益突出,粗放式的选矿和资源的减少有很大的矛盾,所以市场急需更为精细的选矿工艺,选矿设备的发展要适时调整,朝着更精细的方向发展,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和增加尾矿的回收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关键字:矿物加工,发展,利用,趋势

Abstract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post~mining to determine the detailed beneficiation, while st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mineral processing equipment industry.Machinery Industry analysts pointed out tha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 number of new mineral resources are developed ore per year surge, s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machinery will be big.Currently mineral resources are constantly being developed, pressure on resource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xtensive mineral processing and reduce the resources of a great contradiction, so the market is in urgent need of more sophisticated beneficiation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adjust toward finer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ore tailings and increase the recovery rate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focus of.

Key words: mineral processing,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trend

一、矿物加工的任务

现阶段选矿设备大多采用重选设备和浮选设备两种,但是这种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很难达到要求,而综合选矿移动站的建设在移动性上较差,不能够满足各种选矿环境[1]。未来选矿移动站要大力采用拼接技术以适应各种设备,增强自己的可操控性。选矿工艺的发展其实是和设备同步的,生产技术会影响整个选矿

工业的质量。未来选矿设备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发展大型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我国选矿厂商的装备水平,从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大型矿石设备不仅可以降低基础建设投资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和耗电量更便于实现自动化。国际选矿设备都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获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我国近些年来对大型的磨矿、磁选、破碎等设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最新发布的《2010年中国选矿设备市场分析调研报告》指出,我国铁矿石技术和设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更深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矿业的整顿力度,一些小煤矿和小水泥企业被关闭,所以选矿设备自动化、大型化和节约环保就成为今后选矿机械的发展方向,我国要加大自主研发步伐,努力使我国变成一个选矿设备生产强国[2]。

二、国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现状

上世纪50~70年代末选矿工业在国外有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选厂的大型化。

2、设备大型化。

3、选矿新工艺与科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发展有用于简化矿石碎磨流程的“干、湿自磨技术”;用于难处理难分离矿产的“联合流程”,其中包括“选—冶、选矿—生物冶金”联合方法处理细粒矿产的新技术

[3]。

4、新型高效设备的研制。

5、学术机构的发展。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开设选矿工程学科课程,工业先进的国家成立选矿或颗粒学协会并有专门杂志。

选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选矿厂规模的扩大和设备的大型化,给设备的制造、生产操作管理带来了新问题,要求更高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否则单纯的设备大型化未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新工艺及新设备在实践中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进行解决,例如絮凝浮选不仅需要新药剂,而且矿石需要细磨,工业上的应用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3、原有的模拟放大算法已不适用大型化及新设备。

4、复杂共生、低品位、微细嵌布的矿产资源日益增多,及很多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需要解决。

(二)今后发展的趋势

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动态看今后的发展趋势:

1、打破传统选矿工程的界限向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原选矿工程主要是指自然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处理,而现将选矿技术扩大应用于“三废”的处理、环境保护、海水溶解物及海洋锰结核的开发利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原料的需求量日益扩大,所以扩大选矿应用领域是客观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今后的选矿不再局限于矿产采出后的加工,还应发展为矿床的就地应用,包括废物的再生;选矿将以有力之势向下一步工序延伸,与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结合,在扩大选矿应用领域的同时,提高选矿本身水平、效益,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就是选矿发展的总趋势[4]。

2、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行“无尾工艺”或“无废工艺”的研究。国外在尽量提高有用成分回收率的同时,非常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一般有色金属综合利用率达80%~90%以上。目前趋势是开展“无尾工艺”或“无废工艺”的研究。

3、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多种力场”联合作用的设备、多种药剂“协同作用”的工艺。多种原理“联合效应”的“综合选矿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4、节能研究。矿物加工工程中40%~80%的能耗消耗于矿石的碎磨作业。根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消耗于矿石碎磨作业的能耗约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3%~4%;因此碎磨作业的能耗为国外非常重视的研究领域。现在根据新的破碎理论,以发展新的、高效的破碎工艺技术。

5、腐蚀机理及耐磨材料的研究。由于机械磨损及化学腐蚀使选矿过程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为此国外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为腐蚀机理的研究。加入亚硝酸钠、铬酸钠或偏硅酸钠作为防腐剂,可分别降低化学腐蚀量的49.7%、45.7%、45.9%。80年代在美国、瑞典、挪威相继试验一种“磁性衬板”,这就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6、专功能、高效率药剂的研制。例如美国道尔公司生产的对Zn、Co、Cu、Ni硫化物及Pt、Pd等有很强捕收性能而对方铅矿捕收能力很弱的药剂;对硫化

铜捕收性能很强而对其他矿物捕收能力很弱的药剂;意大利研制的氧化锌的专用药剂;增加过滤效果的助滤剂,增加磨矿效果的助磨剂等[5]。

7、高科技在选矿中的应用。超导磁选机已达应用阶段,美国艾利兹磁力公司已生产直径3.05m的超导磁选机。超导磁体是选矿技术的重大突破,目前要研究解决的是改进超导系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扩大应用。利用微波辐射可有助于矿物的选择性破裂和选择性分离。微波辐射有两种作用,第一能使矿物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幅度取决于每种矿石的性质,这样有助于沿矿物界面选择性破裂;第二,由于每种矿物吸收微波辐射的能量不同,从而加大了矿物性质的差异,如黄铁矿经微波辐射后其表面形成一层磁性相,从而可用磁选分离[6]。

三、我国矿产资源概况与市场需求

(一)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我国是世界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矿产资源加工工业十分薄弱,用机械化设备加工矿产品的工厂仅有几十家。1949年我国年产钢15万t,煤3 200万t、有色金属1.3万t、硫铁矿1万t、磷不足10万t,全国矿业总产值不到18亿元。当时,我国矿业几乎处在白手起家的境地,是个微不足道的矿业小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到1998年我国已建成10 879座国有大中型矿山和27 854个乡镇、集体企业;已有矿山为依托的城市300余座;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50多种,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从业人员1400多万人,1998年钢铁、煤炭、水泥三大主力矿产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有色金属和黄金产量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五位;时至至今,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矿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与矿业相关的能源和原材料产业的产值超过2万亿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矿业大国[7]。

矿业原料加工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矿物原料加工技术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造成矿产资源消耗过快。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40多倍,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世纪之交,认真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状况,回顾矿物加工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与国外的差距,在新世纪发展战略中强调

技术创新,努力开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矿物加工技术,将有助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我国的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

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

2、支柱性大宗矿产的某些矿种短缺或后备储量不足,而储量较多的则是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

3、大型和特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

4、单一易选的富矿少,贫细杂难选共生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生产成本高,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二)市场需求状况

从目前来看,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从21世纪开始,我国一直处于资源需要量加大的时期,在21世纪开始的10年内,我国的矿产品绝对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一些主要矿产品需求量是以前的2倍,而支柱性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如富铁矿、富锰矿、部分有色金属和化工矿产品不得不进口,而铬、钾、金刚石等矿产品也因过度消耗,现有储量难以保证需求,将渐渐变成短缺矿产。2010年我国的矿产品已经面临经济建设对矿产品需求增长的严峻挑战。

(三)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解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甚至在某些方面居国际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来看低于国外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年开采矿石量在53亿t,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拥有矿石量很低,仅为世界人均拥有矿石量的43%左右,居世界第80位。因此应继续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同时应重视研究解决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上落后的主要问题[8]。

1、资源储量利用率(产量与储量比)不高。仅为主要矿产资源大国的1/2~1/5。原因主要是在于有些矿产开采品位过高,例如铁矿,美国、加拿大的开采边界品位为15%~23%,原苏联为15%,我国一般为26%~30%,致使我国张家口、于家沟储量达20亿t的贫磁铁矿没有开采利用。

2、矿产资源中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低。根据全国3 498个矿山统计,我国铁矿和有色金属矿采矿回收率为50%~60%;非金属矿产资源均为20%~60%;煤矿仅

34%~50%。由于采选、冶水平与国外有差距,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只有30%~40%,比国外水平低10%~20%。

3、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根据全国845个矿山调查,综合利用率只有15%,75%的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率不到 2.5%。就有色金属而论,国外先进矿山综合利用率可达到80%~90%,而国内的平均水平为50%,比国外约低30%~40%。

4、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落后。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用途广泛,国外非常重视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发达国家非金属矿产值为金属矿的 1.5~2倍,我国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然而选矿回收率低,精矿品位低,超级产品少;我国应把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金属矿产中伴生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低。目前我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25.54%,与经济发达的工业大国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也是由于综合利用率低,历年矿业部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累积堆存已达440.823万t,占地面积17.971万m2,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四、发展方向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矿物加工技术领域不断技术创新,以促进本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矿石粉碎方面:为了降低矿石的破磨能耗,国外开发了超细粉碎机和高压辊式破碎机,并不断研究外加电场、激光、微波、高频振荡、等离子处理矿石对粉碎和分选的影响;在矿物分选领域方面:已经或正在研究“多种力场”联合作用的分选设备,以及多种原理“联合效应”和“综合分选技术”,并不断将高技术引入矿物加工工程领域,例如将超导技术引入磁选,将电化学及控制技术引入浮选等等;为最大限度的利用矿产资源,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开发无废清洁生产工艺;在设备方面:为使企业获得最大规模的经济效益,研究开发的破磨、分选及固液分离设备趋向大型化;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方面:过程控制趋向自动化;技术方面:经过5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矿物加工工程技术已经取得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为使我国矿物加工工程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这将是跨世纪快速发展的关键[9]。

参考文献

[1] 陈雯贫.细杂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进展[J].金属矿山,2010.

[2] 梅国生,复合振动细筛在金属矿山选矿厂的推广应用[R].第九届中国选矿大会,2009.

[3] 韩跃新,李艳军,刘杰,等.难选铁矿石深度还原-高效分选技术[J].金属矿山,2011(11):1~4.

[4] 韩跃新,孙永升,高鹏,等.高磷鲕状赤铁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金属矿山,2012(3):1~5.

[5] 孙炳泉.近年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进展[J].金属矿山,2006(3):11~13.

[6] 张裕书,丁亚卓,龚文琪.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10(8):92~96.

[7] 韩跃新,孙永升,高鹏,等.某鲡状赤铁矿深度还原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2009,18(zk):284~287.

[8] 刘淑贤,申丽丽,牛福生.某贫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2,21(3):78~80.

[9] 贾岩,倪文,郑斐,等.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过程中铁粒生长特征研究[J].金属矿山,2010(10):52~56.

国内外生物医药前沿科技发展趋势

国内外生物医药前沿科技发展趋势 王萍姚恒美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005 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3 . 1 亿美元,研发投入达到232 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1%。其中生物医药依然是生物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研究人员在药物设计、疫苗研究、抗体工程、新型药物输送技术等方面已取得众多突破。尽管目前我国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上仍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在癌症治疗、蛋白质、免疫学等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屡次登上《科学》、《自然》等顶级国际权威期刊,并受到生物医药企业的高度关注。 一、国内外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药物设计 以核酸为靶的药物设计重要研发领域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反义核酸、核酶与三链DNA的设计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是以核酸为靶的小分子药物研发。 目前全球约有20 余家公司在从事反义核苷酸的研究与开发,其中有23 种试用于临床,其中 4 种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反义核酸药物主要研发方向包括抗癌抑癌、抗耐药、免疫类、细胞因子类、抗病毒等。目前,反义药物方面己取得重大进展,第一代产品(Eyetech 公司用于抑制老年人眼疾的Macugen )己有上市,第二代反义产品也己形成。核酶具有高度特异性,作为抗病毒基因治疗的新型分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被认为是抗病毒基因治疗方案设计中重要探索方向。2004 年 6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医学院开发出了一种抗乙肝病毒的SNIPAA盒式微型载体。该类研究在国内已有开展,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自2001 年起开展“核酶介导的果树抗类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R 卜A干扰不仅可以深入揭示细胞内基因沉默的机制,而且还可以作为后基因时代基因功能分析的有力工具,广泛用于包括功能基因学、药物靶点筛选、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疾病治疗等等,近年来已成为遗传学、药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目前中国科学家也己纷纷开展了该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已立项支持。 疫苗研究 以美国为例,疫苗的需求每年增长8 . 6 % ,到2008 年时市值将达74 亿美元,到2013 年疫苗市值将达91 亿美元。其中先进技术应用趋向包括异质基础加强结种技术、蛋白质调控技术、类病毒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美国细胞基因系统工程公司应用基因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肺癌疫苗G 一V AX ,被视为运用修改过基因的活体细胞治疗癌症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抗体工程 抗体分子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分子,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可广泛应用在疾病诊断、治疗及科学研究等领

生物工程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当今世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相互竞争,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上,谁的科技发达,谁的综合国力就强大。 现在世界七大高新技术分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 其中生物技术列在首位,生物技术之所以令世界各国如此重视,是因为它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物短缺、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重大问题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还因为它与理、工、农、医等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新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横向渗透,纵向加深,综合交错,发展迅速。所以世界各国争相投巨资发展,确定生物技术为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 又称DNA 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 , 是20 世纪70 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 是用人工的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DNA重组, 将DNA 重组体送入受体细胞, 使它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 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这种跨越天然物种屏障, 把来自任何生物的基因置于毫无亲缘关系的新的寄主生物细胞之中的能力, 是基因工程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根本特征。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高新生物技术, 它利用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人类所需, 用DNA 重组技术对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人为修饰或改造, 从而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使之有效表达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或人类有益的生物性状。基因工程从诞生至今, 仅有30 年的历史, 然而, 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在生产实际应用方面, 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首先,基因工程给生命科学自身的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科学家已完成了多种细胞器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其次, 基因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能为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开辟新途径。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又被称为后基因组研究,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我国在结构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胰岛素;70年代初又测定出1.8 埃; 分辨率的猪胰岛素三维结构,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测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国家,这些研究工作处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 "分"是指分离制备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为运载体的DNA和欲克隆的目的DNA;"切"是指用序列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载体DNA,或者切出目的基因;"连"是指用DNA连接酶将目的DNA同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转"是指通过特殊的方法将重组的DNA 分子送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扩增;"选"则是从宿主群体中挑选出携带有重组DNA分子的个体。基因工程技术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和细胞水平上的表达,而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即是体外重组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工具酶对DNA分子进行"外科手术"。DNA克隆涉及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目的DNA片段的获得、载体的选择、各种工具酶的选用、体外重组、导入宿主细胞技术和重组子筛选技术等等。从不同的重组DNA分子获得的转化子中鉴定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即阳性克隆的过程就是筛选。目前发展起来的成熟筛选方法如下:(一)插入失活法 外源DNA片段插入到位于筛选标记基因(抗生素基因或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多克隆位点后,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生物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邓佳艺术与设计学院 15125478 【摘要】农业生物工程研究和产业的现状及其我国发展的策略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从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获得第一株转基因植物到现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农业生物工程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成为高新技术领域中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关键词】农业生物工程;植物基因工程;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工程;病毒基因组;应用; 【前言】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系统、活生体或者其衍生物为特定用途而生产或改变产品或过程的任何 技术应用”。从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涵盖了当前在农业和粮食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多种技术手段;而从狭义上讲,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涉及繁殖生物学,或以特殊用途为目的处理或利用活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技术应用。则该定义涵盖了很大范围的不同技术,如我们学习的分子DNA标记技

术、基因操作、基因转移、无性繁殖、胚胎移植、冻藏(家畜)及三倍体化等。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力方面的应用比较难,比医学方面要慢,但农业生物技术现在已经从农业试验室发展到现 场试验了,那么进而达到商业化的阶段;其中包括动物疫苗、微生物农药、抗杀草剂植物等,现在一些专家预测此类产品将引导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走向另一次农业革命。农业生物技术包括防治动物疾病的疫苗,以及增进农畜产品的品质。另外,包含具有新特性的各类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对传统农业有巨大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的产品已逐渐由农业生物技术试验室进人了农业基地试验。 【正文】生物工程又称生物技术或生物工艺学。它是在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诸如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和生物反应器等技术,对生物系统加以调控、加工,从而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由于它的相对投资少而效益巨大、适用面广,在、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科学家们预测,生物

生物科学前沿简介

第八讲生物科学前沿简介 一、20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记者:匡先生,在展望生物学绚丽的发展前景之前,您能否简要的回顾20世纪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呢? 匡廷云院士:由于19世纪以来,物理学、化学、地学以及技术科学的理论成就和技术进步,为生物学家认识生物发展规律提供了许多新的手段、方法。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命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20世纪在生命科学领域有两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孟德尔遗传学的再认识和摩尔根的基因论。孟德尔开创了经典遗传学,揭示了生物遗传现象。摩尔根主要用实验手段证明了基因是有序排列在染色体上的。 到了20世纪中叶,迎来第二次突破性进展,即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沃森是生物学家,当时刚刚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研究噬菌体,后来到了英国。而克里克是个物理学家,当时在剑桥读Ph.D,用X射线衍射研究蛋白质晶体结构。沃森的贡献是在于确定DNA 两对特异性碱基的配对。克里克的贡献在于他极力主张建立物理模型,从分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变量和稳定条件。特别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大大减少了变量数目。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完美的结合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这是第二个突破性的里程碑。 图2 玉米籽粒的孟德尔遗传 图3 DNA 双螺旋

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开辟了生物学的新纪元。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因此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的推动力是巨大的。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信息科学的发展人类才有可能识破自身的基因。在20世纪末大规模的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人类的基因全序列。这个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20世纪人类三大科学计划。可以说20世纪生物学是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15年5大生物技术前沿技术

未来15年5大生物技术前沿技术与新科技介绍 摘要: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引发新科技GM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字:靶标发现技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生物柴油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五项生物技术作为未来15年我国前沿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 这五项生物前沿技术分别是: ——靶标发现技术。靶标的发现对发展创新药物、生物诊断和生物治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关键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的规模化识别,突破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识别、表达调控及靶标筛查和确证技术,“从基因到药物”的新药创制技术。 ——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是基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分子对接、分子模拟以及分子设计技术。重点研究蛋白质与细胞动态过程生物信息分析、整合、模拟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虚拟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生长与药物代谢工程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合物库设计、合成和筛选等技术。 ——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基因操作技术是基因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蛋白质工程是高效利用基因产物的重要途径。重点研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技术、染色体结构与定位整合技术、编码蛋白基因的人工设计与改造技术、蛋白质肽链的修饰及改构技术、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蛋白质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干细胞技术可在体外培养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供临床所需,也可在体外构建出人体器官,用于替代与修复性治疗。重点研究治疗性克隆技术,干细胞体外建系和定向诱导技术,人体结构组织体外构建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人体多细胞复杂结构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 ——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主体。重点研究功能菌株大规模筛选技术,生物催化剂定向改造技术,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生物催化技术系统,清洁转化介质创制技术及工业化成套转化技术。

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

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technology是在不破坏组织结构,保存要捕获的细胞和其周围组织形态完整的前提下,直接从冰冻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获取目标细胞,通常用于从中精确地分离一个单一的细胞。 背景:机体组织包含有上百种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各自与周围的细胞、基质、血管、腺体、炎症细胞或相互粘附。在正常或发育中的组织器官内,细胞内信号、相邻细胞的信号以及体液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细胞,使这些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并且发生复杂的分子变化。在状态下,如果同一类型的细胞发生了相同的分子改变,则这种分子改变对于疾病的发生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发生相同分子改变的细胞可能只占组织总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同时,研究的目标细胞往往被其它组织成分所环绕。为了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组织损害进行分子水平分析,分离出纯净的目标细胞就显得非常必要。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家肿瘤研究所的[2]开发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 LCM ),次年,美国Arcturus Engineering公司成功研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并实现商品化销售。应用该技术可以在显微镜直视下快速、准确获取所需的单一细胞亚群,甚至单个细胞,从而成功解决了组织中细胞异质性问题。这项技术现已成为美国“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的一项支撑技术[1]。 原理:LCM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低能脉冲激活热塑膜———乙烯乙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acetate,EVA)膜(其最大吸收峰接近

5大生物技术成未来15年前沿技术重点研究领域

5大生物技术成未来15年前沿技术重点研究领域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五项生物技术作为未来15年我国前沿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 这五项生物前沿技术分别是: ——靶标发现技术。靶标的发现对发展创新药物、生物诊断和生物治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关键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的规模化识别,突破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识别、表达调控及靶标筛查和确证技术,“从基因到药物”的新药创制技术。 ——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是基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分子对接、分子模拟以及分子设计技术。重点研究蛋白质与细胞动态过程生物信息分析、整合、模拟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虚拟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生长与药物代谢工程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合物库设计、合成和筛选等技术。 ——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基因操作技术是基因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蛋白质工程是高效利用基因产物的重要途径。重点研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技术、染色体结构与定位整合技术、编码蛋白基因的人工设计与改造技术、蛋白质肽链的修饰及改构技术、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蛋白质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 ——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干细胞技术可在体外培养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供临床所需,也可在体外构建出人体器官,用于替代与修复性治疗。重点研究治疗性克隆技术,干细胞体外建系和定向诱导技术,人体结构组织体外构建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人体多细胞复杂结构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 ——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主体。重点研究功能菌株大规模筛选技术,生物催化剂定向改造技术,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生物催化技术系统,清洁转化介质创制技术及工业化成套转化技术。 有关专家指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正在引领生物技术向系统化研究方向发展,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基因结构分析已转向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功能基因的发现和应用;药物及动植物品种的分子定向设计与构建已成为种质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生物芯片、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孕育着诊断、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我国必须在功

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前沿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core) 1.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core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BIA技术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的物理光学现象的新型生物传感分析技术。 不必使用荧光标记和同位素标记,从而保持了生物分子的天然活性 2.工作原理: 实验时先将一种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将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溶于溶液中,流过芯片表面。检测器能跟踪检测溶液中的分子与芯片表面的分子结合、解离整个过程的变化。 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芯片是实时信号传导的载体芯片,是在玻璃片上覆盖了一层金膜,在金膜的表面连有不同的多聚物用于固定不同性质的生物分子。每个芯片表面有4个通道(FC),可以独立做4个不同的实验,为了满足分析各种生物体系的要求,专门设计了多种传感器芯片。每一种芯片都具有良好的品质能提供:稳定的基线,高灵敏度,广泛的再生方法,反复使用性和特别好的重现性。 液体传送系统:微液流盘是一个液体传送系统,通过软件的控制自动地传送一定体积的样品至传感器芯片表面。通过对管道内微型气阀的控制,形成各种液体流动回路,将样品或缓冲液送到传感片表面的不同通道。甚至自动进行样品的回收。 SPR光学原理: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将产生全反射,由于在介质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后,入射光可引起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共振,(从而导致反射光角度减弱,使反射光完全消失的角度称作共振角)。共振角会随金属薄膜表面通过的液相的折射率的改变而改变,折射率的变化(RU)与金属表面的生物大分子质量成正比 3.应用:测定分子复合物的生成和解离的速度 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 理论: 共聚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是以激光作为光源、采用逐点扫描及共轭聚焦技术,能对样本进行断层扫描,以获得高分辨率焦平面光学图像的荧光显微镜系统. 基本原理:高压汞灯(滤镜分光),紫外、蓝、绿(激发),被荧光探针染色的生物样本(光学成像),被标记结构的荧光图像。 优势: 1、由于采用了逐点扫描及共轭聚焦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采集的样本焦平面荧光图像远比普通荧光显微镜获得的样本全层图像分辨率高 2、由于激光的穿透性强,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可对样本进行连续断层扫描而获得序列光学切片,可实现样本结构的三维重建 3、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对于多重标记的样本,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区分不同颜色标记物的能力较普通荧光显微镜强 4、由于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可对厚样本进行光学切片,可用振荡切片机直接对新鲜或固定样本切厚片(50~100 m),避免了石蜡包埋、冰冻等传统切片方法对细胞结构和抗原性的破坏,并可实现活组织检测。 实验: 固定的目的是使构成组织细胞成分的蛋白等物质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并迅速使组织细胞中各种酶降解、失活,防止组织自溶和抗原弥散,保持组织细胞的完整性和所要检测物质的抗原性。 固定方法:侵入法,灌注法 切片方法:冰冻切片,石蜡切片,振动切片

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technology是在不破坏组织结构,保存要捕获的细胞和其周围组织形态完整的前提下,直接从冰冻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获取目标细胞,通常用于从组织中精确地分离一个单一的细胞。 背景:机体组织包含有上百种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各自与周围的细胞、基质、血管、腺体、炎症细胞或免疫细胞相互粘附。在正常或发育中的组织器官内,细胞内信号、相邻细胞的信号以及体液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细胞,使这些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并且发生复杂的分子变化。在病理状态下,如果同一类型的细胞发生了相同的分子改变,则这种分子改变对于疾病的发生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发生相同分子改变的细胞可能只占组织总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同时,研究的目标细胞往往被其它组织成分所环绕。为了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组织损害进行分子水平分析,分离出纯净的目标细胞就显得非常必要。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家肿瘤研究所的[2]开发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次年,美国Arcturus Engineering公司成功研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并实现商品化销售。应用该技术可以在显微镜直视下快速、准确获取所需的单一细胞亚群,甚至单个细胞,从而成功解决了组织中细胞异质性问题。这项技术现已成为美国“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的一项支撑技术[1]。 原理:LCM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低能红外激光脉冲激活热塑膜———乙烯乙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acetate,EVA)膜(其最大吸收峰

接近红外激光波长),在直视下选择性地将目标细胞或组织碎片粘到该膜上[2]。LCM 系统包括倒置显微镜、固态红外激光二极管、激光控制装置、控制显微镜载物台(固定载玻片)的操纵杆、电耦合相机及彩色显示器。用于捕获目标细胞的热塑膜直径通常为6mm,覆在透明的塑料帽上,后者恰与后继实验所用的标准 0.5ml离心管相匹配。 机械臂悬挂控制覆有热塑膜的塑料帽,放到脱水组织切片上的目标部位。显微镜直视下选择目标细胞,发射激光脉冲,瞬间升温使EVA膜局部熔化。熔化的EVA膜渗透到切片上极微小的组织间隙中,并在几毫秒内迅速凝固。组织与膜的粘合力超过了其与载玻片间的粘合力,从而可以选择性地转移目标细胞。激光脉冲通常持续0.5~5.0毫秒,并且可在整个塑料帽表面进行多次重复,从而可以迅速分离大量的目标细胞。将塑料帽盖在装有缓冲液的离心管上,将所选择的细胞转移至离心管中,从而可以分离出感兴趣的分子进行实验[3]。 EVA膜约100~200μm厚,能够吸收激光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在瞬间将激光束照射区域的温度提高到90°C,保持数毫秒后又迅速冷却,保证了生物大分子不受损害。采用低能量红外激光的同时也可避免损伤性光化学反应的发生。 优缺点:LCM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其迅速、准确和多用途的特性。结合组织结构特点以及所需的切割精确度,通过选择激光束的直径大小,可以迅速获取大量的目标细胞。LCM与以显微操作仪为基础的显微切割技术相比[4],具有以下优点:(1)分离细胞速度快,无需精巧的操作技能;(2)捕获细胞和剩余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均保持完好,可以较

2020年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题及答案-96分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 (共50题,共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排列成六方蜂巢状、只有一个(B )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 [2分] A 氢原子 B 碳原子 C 氮原子 D 氧原子 1. 1948年,( B)物理学家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该模型取得巨大的成功。 [2分] A 前苏联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2.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野生大豆资源最多的国家。以下哪个特殊功能性状是野生大豆不具备的:(D )。 [2分] A 高蛋白 B 多花多荚丰产特性 C 病虫害和非生物逆境的环境适应能力 D 产量高 3. 黑碳气溶胶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物质的连续统一体,是大气气溶胶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黑碳气溶胶的来源划分为自然源和 人为源两种。以下哪种过程不会产生黑碳气溶胶:(D )。 [2分] A 火山喷发 B 森林火灾 C 化石燃料燃烧 D 煤炭开采 4. 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科学理论的是(A )。 [2分] A 朗兰兹纲领 B 生源论 C 泛胚种论 D 化学进化论 5. 在生产成本方面,动力电池的造价一般会占到整车造价的( D)以上,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和成本最高的核心组成部分。 [2分] A1/10 B1/5 C1/4 D1/3 6.

从世界环保产业发展趋势看,环保装备将向成套化、尖端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产业由终端向源流控制发展,其发展重点不包括以下哪个方 面:(B )。 [2分] A 大气污染防治 B 海水淡化 C 土壤修复 D 水污染防治 7. 我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是:(A )。 [2分] A “嫦娥工程” B “月兔工程” C “高分计划” D “天琴计划” 8. 关于疫苗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 [2分] A 需要研发可以预防新型病毒感染的预防性疫苗 B 应注重研究中和性保护抗体和疫苗 C 疫苗是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武器 D 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不受重视 9. ( C)探测是继月球探测之后深空探测的最大热点。 [2分] A 水星 B 金星 C 火星 D 木星 10. 生态高值农业是(C )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充分应用现代及未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以及新信息技术、新生物技术等武装起来的农业高新技术体 系与生产模式。 [2分] A 美国 B 日本 C 中国 D 以色列 11. 目前,(A )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在技术与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分] A 美国 B 俄罗斯 C 日本 D 以色列 12.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于(D )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2分] A 2000年

生命科学前沿和现代生物技术

[高三专题复习] 生命科学前沿和现代生物技术 市高三生物中心备课组 【综述】 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中,有不少是以现实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从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考生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考查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应用、对人类行为和研究成果的鉴别、反思和评价,这样留给考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的舞台就较大。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不能再把生物囿于教材与大纲,要让生物课与社会、与生活、与科技相联系,要让生物课跟上生命科学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我们的复习中做适当的渗透和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开发、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带来的“生命伦理”概念、人体营养与保健等;如污水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赤潮、空气质量报告的分析等;如绿色食品、白色污染、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如艾滋病、烟草与吸毒等等。 当然当今生命科学的发展,使得作为考试素材的内容很多,要穷尽高考的一切信息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善于借助此类以热点问题为素材的信息题,着力培养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多年前编制的教材内容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或本身教材存在一些争论点,在高考命题中相应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反向论证题。 此类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载体,以生命科学的新成果新成就为背景给出材料,求证不符合教材的东西,重在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反向论证题一般引入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成就展开,通过对某些知识科学局限性和可能形成的反面影响的探讨,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这也启示我们不要认为教材中的一切都是对的,要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学会依据事实辩证地分析问题。加强能力训练试题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能力训练为主导是综合科目考试的一个原则。试题将避免单纯记忆内容的考查,强调考查学生收集处理材料与信息、再现与鉴别、领会诠释、归纳综合、评价辩证、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当然我们讲注重能力培养,是立足基础的,这里的能力是建立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上的,具体是指能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学生的生物学事实、方法、概念和原理;能理解生物学常用图、表等各种表达形式的意义,会用多种表达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学现象;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地解释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能应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现实问题,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加强对能力的训练是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复习时,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确定某一专题或核心内容,参考教材和讲义,对知识进行合理归纳、分类和概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每一章节知识点的典型习题,要能举一反三,做到实际联系理论,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和条件。要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剖析,不但要弄清“是什么”,更要理解掌握“为什么”(原因与条件)、“还有什么”(与其他事物、知识的联系),尽可能地深入理解分析,形成科学理性的认识;对一些新角度新背景下的新题型,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这类题型的命题意图是:从能力立意(决定考查哪些知识和原理)→创设情境(提供材料)→确定设问(提出要考生回答的问题)。其解题思路是:审题→找出问题的实质→联系相关的学科知识→写出完整答案。这就要求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住生物现象的一般

2020年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解药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目前高产的稻麦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仅为()左右,远远没有达到理论值,挖掘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具有巨大的潜力。[2分] % % C1% % 2.下列不是中微子天文学重要进展的是()。[2分] A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 B首次探测到来自银河系以外的高能中微子信号 C将捕捉到的高能中微子溯源到距地球约亿光年的耀变体 D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3.目前,全球固体废物领域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是以下哪个国家:()。[2分]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4.“十三五”期间,我国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重要任务,其中煤炭作为控制总量的重点,煤炭的消费比重将降到()以下,并将加快研究制定商品煤系列标准和煤炭清洁利用标准。[2分] A20% B40% C60% D80% 5.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指的是()。[2分] A巨型核酸酶 B锌指核酸酶 C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 DCRISPR/Cas 6.以下哪种非常规能源的生产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2分] A油页岩 B煤层气 C页岩气 D天然气水合物 7.近十几年来,我国煤炭消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未来我国煤炭消费量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预计到()年消费量达到峰值。[2分]

B2025 C2030 D2035 8.目前,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目前在全球迅速发展,下列不属于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的是()。[2分] AT细胞激活与调节 B树突状细胞疫苗 C手术治疗 DT细胞过继转移 9.以()为代表的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将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等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分] A自动驾驶 B增强现实 C量子计算 D信息物理系统 10.近年来,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设施农业中的结合应用,颠覆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出了智能高效的设施农业。以下哪项信息技术与设施农业的智能化发展无关:()。[2分]

2020年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题目及答案

2020年公需科目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得分88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我国的载人飞船被命名为:()。[2分] A“水星” B“猎户座” C“东方” D“神舟” 2. 下列不属于纳米材料的是()。[2分] A纳米线 B纳米球 C石墨烯 D金刚石 3.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2分] A太阳能光伏发电 B地热能利用 C太阳能热发电 D核电技术 4. 据估算,真菌病害已使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减少()亿吨,损失的粮食每年可多养活6亿人。[2分] A0.5 B0.75 C1.0 D1.25 5. ()是以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知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融入工程学思想,将“自下而上”的“设计合成”的研究理念与系统生物学在“组学”基础上建立的“自上而下”的“综合分析”的研究理念相结合,具有巨大科学创新和应用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2分] A合成生物学 B精准医学 C再生医学 D预防医学 6. 当前,()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着力点,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焦点,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2分] A新材料技术 B新一代人工智能 C新生物技术 D新能源技术 7. ()年11月24日,设施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A1949 B1979 C2009 D2019 8. 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不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压力:()。[2分] A巴西 B中国东部 C北非 D阿拉伯地区 9. ()是世界第一台速度超过每秒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2分] A天河二号 B神威?太湖之光 C顶点 D山脊 10. 机器学习是指通过()在机器上训练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分析决策与行为预测的过程。[2分] A数据 B算法 C算力 D数据和算法 11. 以下哪点不是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的特点:()。[2分] A人均占有量高 B南方水多 C北方水少 D西部水少 12. 生物医药材料被许多国家列入关键高技术新材料发展计划,下列不属于生物医药材料研发重点方向的有()。[2分] 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B压电材料 C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 D人造器官 13. ()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被发现的粒子。[2分] A中微子 B希格斯玻色子 C暗物质 D暗能量 14. 区块链技术较早出现在2008年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中,这篇论文的作者是()。[2分] A尼尔?金

生物技术前沿文章3

生物技术前沿文章3.txt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女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美容院;男人约会前,一定先去银行。 首页 | 新闻快讯 | 技术前沿 | 产业纵横 | 政策法规 生物论坛 | 生物博客 | 在线杂志 | 厂商黄页 | 会展中心 用户名密码 首页 - 技术前沿 - 生物实验 奥地利研究发现老夫择少妻是进化需要 作者:时间:2007-08-30 14:34:41 来源: 浏览评论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年龄较大的男性将目光锁定在年轻姑娘身上,而女性则喜欢更为成熟的男人,这些做法其实遵守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也就是说,在选择性和婚姻的对象时,人们对某一年龄段的异性青睐有加不过是一种进化的结果。 研究发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用一种相辅相成的方式引导和控制着两性对年龄的要求。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来说,如果男性的年龄大于女性,他们都将养育更多的后代。奥地利的研究显示,如果与一名年龄比自己小6岁的女性结合,男性的生殖能力将处于最佳状态,而对于女性而言,如果配偶的年龄比自己大4岁,她们将拥有更多的孩子。 有意思的是,英国一个最为成功和最为著名的“多产”婚姻正好处于这个年龄范围的中间。81岁的英女王比她的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小4年零10个月,他们一共养育了4个孩子,是英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然而,丈夫年龄过大的夫妇并不拥有一种生育优势。如果丈夫的年龄比自己大10岁,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数量与那些男性年龄大5岁的夫妇相比是一样的。这些结果可谓提供了一个最强有力的证据:在绝大部分人类文明中,异性夫妇中的“老夫少妻”组合已经进化成一种标准,原因就在于这种组合能够带来一种生育优势。 在英国和威尔士,有26%的夫妇丈夫的年龄要低于妻子。相比之下,丈夫比妻子大5岁的比例却为48%,大6岁的比例为26%。虽然其它地区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但年龄差距的平均值往往却是不同的,“老夫少妻”这种标准并不存在。就平均水平而言,全世界的男性更喜欢选择年龄比自己小2.66岁的女性为伴,女性则对年龄比自己大3.42岁的男性更加青睐。 针对全世界的婚姻记录的分析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很长时间以来,这种文化上的同一性便让科学家产生一种怀疑,这可能是一种进化的结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年龄差异能够孕育更多的后代,也就会让更多的孩子活在这个世界上。 对于这种现象,通常的解释是男性对生育能力强的伴侣比较偏爱——并且是一种本能的偏爱,而满足这一要求的自然是年轻姑娘。相比之下,女性则更热衷于追求财富和地位俱佳的男性,而满足这一要求的显然是更为年长的个体。虽然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

最新“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一图看懂 《“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当前,生物技术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现代生物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向应用领域渗透,在革命性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和健康等重大问题方面展现出巨大前景。生物技术产业正加速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民社会生活方式,并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大变化。

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 念和建设科技强国的要求,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 领作用,面向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生物技术基础前沿、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应 用等方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集中资 源系统性布局,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抢占生物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 快培育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和新兴产业,推进由生物技术大国向生物技术强国转变, 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指导思想

坚持聚焦重大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超前部署坚持引领跨越4个坚 持 基本原则

到2020年,实现生物技术领域 整体“并跑”、部分“领跑” 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完善生物技术标准体系,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企业,基本形成较完整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生物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ü提升生物技术原创性水平ü打造生物技术创新平台ü强化生物技术产业化 发展目标

01 形势与需求 突破若干前沿关键技术1 2 3 4大重点任务 支撑重点领域发展2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3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4

生物技术前沿文章2

首页 | 新闻快讯 | 技术前沿 | 产业纵横 | 政策法规 生物论坛 | 生物博客 | 在线杂志 | 厂商黄页 | 会展中心 用户名密码 首页 - 技术前沿 - 生物医药 生物药品“植物制造” 作者:译/廖雅静时间:2006-06-14 16:05:36 来源: 生物技术世界浏览评论 如果不需要考虑国际规范,技术难关,以及安全性命题,仅按字面意思理解的话,生物制药也许本来可以简单到直接在树木上生长出药物。 文/Mariam Andrawiss 在2005年9月的联合国世界政府首脑峰会期间,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呼吁对千年发展目标(MDGs)施以更强烈的支持。这些目标,包括在2015年前寻求治愈大部分全球性社会经济弊病的途径,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搭建共同条约的基础。 在8个千年发展目标中,有两项与疫苗接种和传染性疾病直接相关。第三项则是寻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必须药品,以及与私人部门经济合作谋求新技术的利益。考虑到每年有成百万的人口由于缺乏有效的药品和疫苗,不必要的丧生,遭受疾病或生存环境的折磨。必须的药品除了能够挽救生命,增强健康体质,还应该是人们能够得到并且经济上可以负担的高质量的药物。 目前的研究提示了开展分子农业的前景,利用植物生产药品可能会为成功制造一系列在研究和诊断中使用的蛋白质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利用植物生产药用蛋白具有以下若干优点:成本低于以微生物发酵、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为基础的传统方法。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产重组蛋白质的成本仅为微生物发酵系统的10%,或者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系统的0.1%。当生产高产蛋白的时候,植物的经济学优势是其它方式难以望其项背的。 另一项利用植物生产药品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进行快速评测的潜力。位于美国北加州的Biolex Therapeutics公司利用一种小型绿色水生植物浮萍Lemna生产重组的人体治疗用蛋白质。“从进行转化工作开始,到制造出转基因植株,我们只花费了3~4个月的时间就得到了能够投入生产的流水线,”公司的研发副总裁Lynn Dickey博士介绍到。 作为生物工厂的植物 利用植物进行大规模的生长、收获和处理药用蛋白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过基因修饰的作物包括可食用的疫苗,包括可以直接食用的或只需要经过部分处理的植物。通过将蛋白质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