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故事案例.doc
幼儿园小班“自主游戏观察与推进”系列故事案例

幼儿园小班“自主游戏观察与推进”系列故事案例故事案例一:小红的积木小红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孩子,她非常喜欢玩积木。
有一天,小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自主游戏时选择了积木区域。
小红看到了一块非常大的积木,她想把它堆成一个高高的塔。
小红一边观察着其他小朋友的操作方法,一边自己尝试着堆积木。
她开始用一个长方形的积木作为基座,然后叠加了其他各种形状的积木,但是每次都不稳定,很快就倒塌了。
小红并没有放弃,她重新观察了一下其他小朋友在堆积木时的方法,发现他们都是一层一层地慢慢堆叠,而不是一次性堆起来。
小红开始按照这个方法重新搭建她的积木塔,这一次她更加小心翼翼,每一块积木都放得很稳。
最终,小红成功地堆起了一个高高的积木塔,她非常开心地给自己鼓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红通过观察他人的操作方法和自己的尝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通过这个过程,小红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事案例二:小明的画画小明是小班的一名孩子,他非常喜欢画画。
在自主游戏时,他选择了绘画区域。
小明喜欢画动物,尤其是画狗。
但是,他发现自己画的狗总是不够逼真,总是和真实的狗有一些差别。
为了提高自己的画画技巧,小明开始观察周围班级里其他小朋友画画的方法。
他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在画动物时,总是先勾勒出整个形状,然后逐渐添加细节。
小明决定尝试一下这个方法。
于是,小明重新画了一个狗。
这一次,他先轻轻地勾勒出整个狗的大致形状,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添加细节,如眼睛、鼻子和嘴巴。
最后,他用颜料填充了狗的身体颜色。
小明的画画技巧有了明显的提高,画出来的狗更加逼真了。
通过这个过程,小明学会了通过观察他人的方法并加以实践,提高自己的画画技巧。
同时,他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美的追求。
故事案例三:小花的泡泡小花是小班的一名孩子,她非常喜欢玩泡泡。
在自主游戏时,她选择了泡泡区域。
小花发现别的小朋友都可以吹出很大的泡泡,但是她自己却总是吹不出来。
课程故事游戏化案例《疯狂建筑师》

幼儿课程游戏活动案例:疯狂建筑师一、活动背景:1.游戏来源幼儿园的周边兴起了许多新建筑,班级里的孩子都感到非常新奇,他们对建筑、结构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快到冬天了,班级里正在开展《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孩子们非常关心大熊的冷暖,觉得大熊也应该有自己的房屋,他们产生了一个新想法“在幼儿园里给大熊安个家”。
于是,建构区里的5个孩子便开启了给毛绒玩具“大熊”(1.2米高)造房屋的建构之旅。
2.教师预期“大熊”很高很大,孩子们可能会把房屋搭到1.5米左右的高度,这是一个极富有挑战性的建构游戏。
我们可以采用“自主建构(发现幼儿已有的建构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聚焦建构(指向于科学“房屋结构与稳固性”之间关系的探索学习,提升幼儿的新经验)——分享建构(同伴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的形式开展这项游戏活动。
3.材料提供①物质准备:建造房屋所需要的积木:长方形300块、正方形100块、圆柱形200块、三角形50块、半圆形50块;房屋结构的图片、高楼建造的视频。
②环境准备:游戏场地是通畅的走廊(2.2米高度的空间);布置建构区的暗示墙面、空间环境(张贴、摆放一些建造房屋相关的图片、视频)。
4.游戏规则在建构区,围绕“大熊的房屋”进行搭建,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建构材料;预设游戏人数4-5人,游戏中,允许孩子自己根据游戏的需要调整建构人数;能够互相沟通、协商,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搭建房屋的任务;建构时,鼓励孩子产生生成性的新想法。
二、过程实录1.自主建构大房子建构区里,孩子们开启了为“大熊造房子”的建构之旅。
他们会参考墙面上的围墙图片以及以往的建构作品进行思考、模仿,运用封闭平铺、间隔平铺、架空垒高、组合垒高等多种方法让房屋变高。
然而“房屋搭高了,却总是倒塌”,孩子们失败了很多次,却始终坚持着,仍然跃跃欲试,不断尝试堆高。
看得出,孩子们喜欢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建构游戏,他们想要搭建出一个适合大熊的房屋,只是有心无力,无法呈现出他们心中所想。
幼教游戏案例之“长城的故事”

幼教游戏案例之“长城的故事”一、活动背景幼儿的兴趣和前期经验大班阶段是孩子搭建技能快速成长的一个时期,而且孩子们也进入了合作搭建的所需阶段,特别是在户外搭建中表现最为突出。
谈话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不仅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情感的认知,有些还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积累了孩子的经验认知,特别是长城,于是就开启了一场搭建活动——“长城之旅”。
玩教具材料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画出了长城搭建的“设计图纸”,并且对搭建所需要的材料做了商讨。
环境创设游戏场地的选择、材料的选择都完全尊重孩子们商讨的结果,自主权交给了孩子。
老师的预期1.长城的长是孩子认识长城最容易抓住的一个典型特点,对孩子的搭建技能要求也是最低的。
长城的高这一特征孩子们能否抓住,又能否搭建出来呢?2.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他们的合作能否持续下去?遇到问题,他们能否合理解决?二、过程实录长城初建:长长的长城搭建开始前,孩子们对长城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与设计。
孩子来到了搭建区,着手开始搭建长城,此时孩子们的合作还不是很紧凑,只见他们取来长条形木板,首尾相接平铺在地上,一直往下延长,初见规模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有推着小车帮忙运积木,还有到处去寻找长条积木,渐渐地,参与搭建长城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于是长城“长长”的典型特征被孩子们用搭建材料“描绘的”超级形象,我们的长城1.0版——长长的长城诞生了。
【教师反思】从幼儿的游戏状态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搭建长城十分感兴趣,并且有了初步的分工合作意识,但是在搭建过程中他们只抓住了长城“长长”的特征,搭建时只表现出了长城“长”的形态,对于长城的建构也局限于城墙部分,而且仅仅局限于城墙的长,城墙的基本形象也没搭建出来,搭建过程中建构技能的使用单一,只有长短积木的平铺。
这一现象导致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在最初的计划讨论时就没有深入。
【教师支持】经验支持:抓住幼儿兴趣点为幼儿拓展新经验。
通过视频、绘本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长城。
幼儿园游戏故事案例

幼儿园游戏故事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游戏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面就来分享几个幼儿园游戏故事案例,希望能给幼儿园老师们一些启发。
案例一,小猫钓鱼。
故事情节,小猫咪在湖边钓鱼,忽然鱼竿上有鱼上钩了,小猫咪高兴地拉起鱼竿,结果鱼竿断了,小猫咪摔倒了。
这时,小狗汪汪走过来,看到小猫咪摔倒了,赶紧跑过去扶起小猫咪,并帮她把鱼捞上来。
游戏方式,老师可以邀请几个幼儿扮演小猫咪、小狗汪汪等角色,通过模仿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们参与到游戏中来。
可以设置小鱼道具,让幼儿们在游戏中亲自体验钓鱼的乐趣。
案例二,小兔子种萝卜。
故事情节,小兔子种了一片萝卜地,每天都很用心地浇水、施肥,终于长出了很多大萝卜。
小兔子高兴地跳起来,邀请朋友们一起来分享这些美味的萝卜。
游戏方式,老师可以在幼儿园的小菜园里种上一些萝卜,然后邀请幼儿们来参与浇水、施肥的过程,让他们亲自体验种植的乐趣。
在收获的时候,可以让幼儿们亲自动手挖萝卜,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案例三,小鸭子学游泳。
故事情节,小鸭子不会游泳,它看着妈妈和其他小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羡慕。
于是,它决定要学会游泳,于是勇敢地跳进水里,虽然一开始摔了个跤,但是它不放弃,最终学会了游泳。
游戏方式,老师可以在游泳池边设置一些小鸭子玩具,让幼儿们模仿小鸭子学游泳的情节,通过在水池中玩耍,让幼儿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水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水的适应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幼儿园游戏故事案例,可以看到游戏故事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游戏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希望幼儿园老师们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更多有趣的游戏故事,为幼儿们的成长助力。
小班户外游戏故事案例

小班户外游戏故事案例故事名称:森林寻宝故事背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决定组织一次户外游戏活动。
他们来到了附近的森林公园,准备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森林寻宝”游戏。
角色:小明、小红、小华、小丽、老师故事情节:1. 游戏开始前,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游戏规则:在森林公园里藏有五个宝箱,每个宝箱里都有一个小礼物。
小朋友们需要分成两组,每组五人,分别去寻找这五个宝箱。
找到宝箱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宝箱带回起点,然后打开宝箱,分享礼物。
最后,哪一组找到的宝箱多,哪一组就是胜利者。
2. 小朋友们兴奋地分成了两组,开始了寻宝之旅。
小明和小红一组,他们沿着小路一路向前,发现了第一个宝箱。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宝箱搬到了肩上,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3. 与此同时,小华和小丽也找到了一个宝箱。
他们觉得这个宝箱太重了,于是决定一起抬着走。
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但他们还是坚持着寻找下一个宝箱。
4. 在寻找的过程中,小朋友们遇到了很多困难。
有时候,他们会迷路;有时候,他们会遇到一些危险的动物;还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想要放弃。
但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们都克服了困难,继续前进。
5.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朋友们终于找到了所有的宝箱。
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起点,开始打开宝箱分享礼物。
小明和小红找到了三个宝箱,他们分享了美味的糖果;小华和小丽找到了两个宝箱,他们分享了漂亮的手链。
大家都非常开心,为自己的努力和收获感到骄傲。
6. 最后,老师宣布了比赛结果:小明和小红找到了三个宝箱,小华和小丽找到了两个宝箱。
虽然小华和小丽没有赢得比赛,但他们却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这次“森林寻宝”游戏让小朋友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周末,也让他们学会了团结、勇敢和坚持。
大班户外游戏故事案例 4

大班户外自主游戏案例背景:玩绳是一项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绳子有许多种玩法,我们怎么将绳子玩出不同的花样呢?当走出园门的孩子们带着绳子在园外大场地上追逐、奔跑时,怎么去发现孩子和绳子互动、如何进入这个充满欢乐的绳子游戏世界呢?案例1:孩子们来到了校园外的空地上,当看到那里的弟弟妹妹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游戏时,羡慕的眼神也想介入其中。
于是:让孩子们讨论怎样在这玩游戏?孩子们选出:带绳子。
第二天,孩子们带着绳子来到了园外的大场地。
拿出绳子开始游戏了。
a一个人跳了许多个,b尝试了几次跳没成功放下绳子转悠着。
c拿着绳子让a教教他,开始c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
a说:“两手握好绳子,绳子到地上的时候一甩,脚就跳过去了。
”于是c在a的耐心带教下跳过了二个。
a竖起大拇指说:c,你真棒!再来练习几次,就能连续跳了。
“嗨!我的火车去旅游啦!”只见d和e互拉着绳子开启小火车。
小欧和双胞胎哥俩看到了也加入了,几个好朋友玩的不亦乐乎。
案例2:“q我和你一起玩跳房子吧!”w喊q,只见她俩将绳子摆放成格子房子的形状,高兴地玩着跳房子游戏;玩起了“跨栏”游戏;c和同伴们玩起了“踩绳子”游戏。
“我不玩了”t说:“我老是踩不到绳子。
”y说:“我可以,是你跑的太慢了。
”两兄弟呼应着,y跑走了,t赌气一个人蹲在那里。
d看到了说:“t 你怎么不玩,我和你一起玩吧!”“好的。
”于是d和t两人组合玩起了“踩绳子”,也是跑得不是很快,但是t并没有放弃,继续用脚去踩绳子,好像慢慢找到了感觉,也许是d放慢了甩动的速度,t终于踩到了绳子,两个人特别开心。
在玩绳子游戏中孩子们掌握了跳绳的技巧,他们开始尝试更具有挑战性的新玩法:跳房子、踩绳子、双人跳等。
孩子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玩的都非常的尽心、舒畅。
玩绳子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克服困难。
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分地自主想象,大胆地展现,一根的绳子,拓展了孩子们的新境界。
中班户外游戏故事案例

中班户外游戏故事案例故事案例:小明的户外冒险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非常喜欢户外活动。
有一天,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一个大公园,准备玩一场有趣的户外游戏。
他们来到了一个宽阔的草地上,爸爸给小明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神秘的宝藏被藏在了公园的某个角落,而只有通过解谜和完成任务,才能找到宝藏的线索。
小明听得津津有味,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寻找宝藏了。
爸爸妈妈给了他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告诉他要记下所有的线索和任务。
小明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他首先来到了一个花坛旁边,看到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寻找四叶草,你将获得第一个线索。
”小明立刻开始在花坛周围寻找四叶草。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幸运的四叶草。
小明来到了一个小溪旁边。
他看到了一只小船,上面写着:“划船过河,你将获得第二个线索。
”小明爸爸帮他划起了小船,小明成功地划过了小溪。
小明继续前进,来到了一个迷宫入口。
迷宫里面有很多小路,他必须找到正确的路线才能通过。
他仔细观察了迷宫的图案,发现了一个提示:“走左转、右转、直走,你将获得第三个线索。
”小明按照提示的路线走了起来,终于成功地走出了迷宫。
小明来到了一个大树下,看到了最后一个线索:“数树上的环数,你将获得宝藏的位置。
”小明仔细数了数树上的环数,然后兴奋地跑向了宝藏的位置。
当他打开宝藏时,里面装满了美丽的彩色石头和一封信。
信上写着:“恭喜你找到宝藏!希望你在这次冒险中收获了快乐和勇气。
记住,冒险不仅发生在游戏中,也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一天。
”小明收起了宝藏,满怀喜悦地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
他们一起回家的路上,小明充满了对未来冒险的期待,他知道,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生活中,冒险总是充满了乐趣和惊喜。
幼儿园中班上 学习故事《堆小山》游戏案例

幼儿园游戏案例——堆小山注意:沙池自主游戏开始了,孩子们拿着铲子,把沙铲起来,倒在同一个点上,渐渐就堆起来成了小山。
只见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自由结伴分组活动,你一铲,我一桶,轮流着往上面倒沙,不一会儿,小山就成型了。
男孩子组取得了成功后,就开始和女孩子组进行比赛。
可是,在男孩子们极力追求更高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小山堆到一定的高度后,就不是很容易再堆高了,倒上去的沙总是往下滑,小山好久都不见长高,有时还会塌方,一下子又矮下去不少。
“都是倪威不好,他一倒上去,山就坍掉了!”郭禹炎急着小声埋怨。
“不是,不是我弄坍掉的!是它......它自己掉的!”倪威急着解释,话都说不清了。
在一边的金熙城提议:“那你放的时候就轻一点嘛。
”大家赞成,游戏继续。
然而,没堆几下又出现了问题,而且这次恰巧是刚才埋怨别人的郭禹炎倒的。
伙伴们都在埋怨他,这回他也尴尬着说不清楚了。
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望着我,似乎是在求解决办法。
我微笑着提议:“会不会是下面的沙太松了?”金熙城马上说:“是的是的,松了就会坍下来了。
”我又问:“怎么让沙不松呢?”“用脚踩。
”“用手压。
”“用铲子拍一拍。
”孩子们纷纷想办法,边说边动起手来。
“老师,我们的小山不坍了。
”“老师,看,我们的山最高!”“我们的才最高呢。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继续着玩沙游戏。
识别:沙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和发展了儿童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
心理学家认为,玩沙不仅是游戏,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太多的好处。
孩子们通过玩沙,了解其特性,活动中又通过铲、拍、筛等,不仅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增进他们的合作意识、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等。
孩子们在这种无拘无束的自主玩沙过程中,互相游戏、互相交流。
1.沙虽然看得见、摸得着,可是它们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就可以变成什么样,它是一种不定型材料,可随意操作,而且简便易行。
这种特征,满足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故事案例
幼儿早上来园后就开始进行角色游戏活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我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要求逐渐熟悉,每天早上都能正常的开展。
今天,陆明杰来园后主动与我打招呼,他走到我面前,头抬起来看着我说:“金老师早!”我蹲下跟他也打了招呼,请他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去游戏。
过了一会会,我转身看到他搬了小椅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的小朋友玩,脸上还笑嘻嘻的,我就走过去问他:“陆明杰怎么不去玩呀,你看他们玩了多开心呀!”他摇了摇头,我就说:“那我们一起去星星理发店理的发吧!”他点点头,我就拉着他的手去去理发店理发了。
这时,我发现其实陆明杰愿意游戏,与同伴交流也没有很大的问题。
思考与分析:
陆明杰是我班说话比较少的幼儿,在刚来园的时候会一直不怎么说话,常常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与其他幼儿玩耍交流,现在渐渐的会主动与幼儿交流,一起玩游戏。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我了解到陆明杰比较慢热,不爱与自己不熟悉的人交流,来到幼儿园后,由于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陆明杰就选择了坐在一旁观察,看别人游戏。
对策与措施:
当发现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与其他幼儿不同的行为时,我们教师要与幼儿的沟通,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解原因及时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幼儿。
教师要多与家长的沟通,对幼儿在园的各种情况向家长反映,有异于其他幼儿的行为或言语也要告知家长,并且要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与家长一起帮助幼儿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