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承重墙节点详图
(新版)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新版)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简答题1.木材出现的节点有()个。
A.1B.2C.3D.4答案:B2.走廊上排烟口的最少设置数量是:()A.0B.1~2C.3~4D.5~6答案:B3.在①-②轴间,若、轴和①轴上的檩条不计入,则最少有()根檩条(两支点为一根)。
A.18B.19C.20D.2答案:C4.以下空间消防水喷淋头的最少数量是:()A.风机房6,排烟机房9B.风机房6,排烟机房8C.风机房5,排烟机房9D.风机房5,排烟机房8答案:A5.在B区内柱顶与屋面转折处共需设置几道通长的屋面刚性系杆?()A.2B.3C.7D.8答案:B6.剖到的天窗形状为:()A./B.\C.∧D.∨答案:C7.南北向的水平系梁数量是(以直线连续且梁顶标高相同为一根计算)()。
A.3B.5C.7D.9答案:A8.剖到的屋面楼板块数为()。
A.4B.3C.2D.1答案:B9.剖到的落地窗洞顶标高分别为()。
A.15.600,11.910B.15.000,11.910C.12. 600,8.900D.12.000,8.910答案:B10.在③-⑤轴间(两轴本身除外),南北向需布置梁的根数为()。
A.3B.5C.7D. 9答案:C11.节点③的施工缝处应采用的防水材料是:()A.Ⅱ型橡胶止水带、附加合成高分子卷材B.聚氨酯密封膏、Ⅰ型橡胶止水带、Ⅱ型橡胶止水带C.Ⅰ型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D.Ⅱ型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答案:C12.送风管上需设防火阀的数量(不合风机房的防火阀)是:()A.0B.1C.2~3D. 4~5答案:C13.节点④中,布置隔汽层的最合理位置是:()A.找坡层上,保温层下B.找坡层下,保温层上C.找坡层上,保温层上下均可D.保温层、找坡层下答案:D14.【试题要求】1.任务说明按题目要求和图例所示的材料绘出不同室内墙体的内墙饰面构造做法(在图1上作图),并注明材料名称。
建筑识图-详图介绍1-墙身节点详图

§10-7 建筑详图
1、外墙身详图—表达内容
室外散水(或明沟)、台阶(或坡道)、墙身防潮、勒脚、室内地面、窗台、顶棚、楼面、楼板与墙的连接、门窗顶(过梁或圈梁)、檐口、屋面、内外墙装修、踢脚、墙裙等
若多层房屋各层的构造相同,可只画底层、顶层和一个中间层(标准层)的节点构造来表示
01
画图时,各节点可以相连,在床洞口处断开,也可以分成几个节点详图
过梁类型
平拱砖过梁 半圆砖拱
砖砌圈梁 预制板圈梁 现浇板圈梁
圈梁
圈梁
附加圈梁
L≥2H,且>1000
2
按面层所用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常见楼地面做法可分为以下几类:整体类地面、块材类地面、塑料类地面、木地面等
整体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等。
墙身剖视详图,实际上是墙身的局部放大图,详尽地表明墙身从防潮层到屋顶的各主要节点的构造和做法。
01
墙身剖面详图与平面图、剖面图配合读图,是砌墙、室内外装修、门窗洞口预留的重要依据。
02
2.墙身节点详图
墙身剖面详图的内容及阅读方法
2.墙身节点详图
2.墙身节点详图
檐口节点
窗台节点
窗顶节点
墙脚节点
D
C
地面构造
整体地面
水泥砂浆地面
整体地面
01
细石混凝土地面
02
细石混凝土地面的做法是用35~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打随磨光如在内配置纵横向钢筋φ6@200,则可以提高预制楼板层的整体性,满足抗震要求。在细石混凝土内掺入一定量的三氯化铁,则可提高其抗渗性,成面
水磨石地面
块材地面:砖铺地面、面砖、缸砖及陶瓷锦砖地面等
缸砖、地面砖构造做法: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3~4mm厚水泥胶(水泥:107胶:水~1:0.1:0.2)粘贴缸砖,用素水泥浆擦缝。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初步设计部分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初步设计部分)2016年11月3 初步设计3.1 一般要求3.1.1初步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对于涉及建筑节能、环保、绿色建筑、人防、装配式建筑等,其设计说明应有相应的专项内容;2 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3 主要设备或材料表;4工程概算书;5有关专业计算书(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件,但应按本规定相关条款的要求编制)。
3.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3 设计文件目录;4 设计说明书;5 设计图纸(可单独成册);6 概算书(应单独成册)。
3.2 设计总说明3.2.1 工程设计依据。
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如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立项报告、方案设计文件等审批文件的文号和名称;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4 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5 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2 分期建设的情况;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总指标。
1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和反映建筑功能规模的技术指标;2 其他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
3.2.4设计要点综述。
1简述各专业的设计特点和系统组成;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当项目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简述采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要点。
3.2.5 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 有关城市规划、红线、拆迁和水、电、蒸汽或高温水、燃料及充电桩等供应的协作问题;2总建筑面积、总概算(投资)存在的问题;3设计选用标准方面的问题;4主要设计基础资料和施工条件落实情况等影响设计进度的因素;5 明确需要进行专项研究的内容。
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判断方式

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判断方式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判断方式墙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之一,其作用是承受楼板,屋顶等负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根据结构的需要,墙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负责承受楼层和楼顶的竖向荷载,传递到地基上承受,同时还负责侧向稳定和抵抗地震等荷载的作用。
而非承重墙则主要用于隔墙、间隔和装饰等,其承重作用较小。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识别承重墙和非承重墙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判断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方法。
一、从建筑图纸中判断在建筑图纸中,承重墙用实线或粗实线绘制,非承重墙用虚线或细实线绘制。
除此之外,承重墙通常会在墙体内部设置一些钢筋加固,以增强墙体的承载能力。
通过观察图纸,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墙体的性质。
二、从墙体厚度和材质判断一般来说,承重墙的厚度要比非承重墙要大,一般在200毫米以上。
同时,承重墙所使用的材质一般为砖、混凝土等重质材料。
而非承重墙所使用的材质一般为轻质材料,例如石膏板、石膏砖、轻质砖等。
通过测量墙体厚度和观察材质,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墙体的性质。
三、从墙体位置和布局判断承重墙通常会沿着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布局,负责承担大部分的荷载。
非承重墙则主要用于隔墙和间隔。
对于一些开放式的建筑,例如超市、商场等,在室内需要分隔开不同的区域,一般使用非承重墙来做分隔。
通过观察墙体的位置和布局,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墙体的性质。
四、从墙体开洞情况判断承重墙不宜开洞,如果必须要开,则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而非承重墙开洞相对灵活,一般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进行操作。
通过观察墙体开洞情况,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墙体的性质。
总体来说,判断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主要通过观察墙体的位置、布局、厚度、材质和开洞情况等方面进行判断。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装修房屋时需要拆改墙体,应当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设计。
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了解建筑墙体的属性和设计要求,确保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做法及附图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带图片)砌体墙的基本构造砌体墙砌筑块材粘结材料●常用砌体材料及规格抗震主要构造措施■ 砌筑块材标准机制黏土砖实际尺寸为240mm(长)X115mm(宽)X53mm(厚)承重多孔砖实际尺寸为240mm(长)X115mm(宽)X90mm(厚)及190mm(长)X190mm(宽)X90mm(厚)等水泥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常见尺寸为190mmX190mmX390mm,辅助块尺寸为90mmX190mmX190mm和190mmX190mmX90mm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的常见尺寸为240mmX380mmX880mm 和240mmX430mmX850mm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长度多为600mm,其中a系列宽度为75mm、100mm、125mm和150mm,厚度为200mm、250mm和300mm;b系列宽度为60mm、120mm、180mm等,厚度为240mm和300mm。
■ 粘结材料常用粘结材料的主要成分——水泥、黄砂、石灰膏级配——不同的材料配合的重量比水泥砂浆——水泥和黄砂配合。
其常用级配(水泥:黄砂)为1:2、1:3等;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
其常用级配(水泥:石灰:黄砂)为1:1:6、1:1:4等。
强度——砂浆为刚性材料,主要考虑抗压强度。
其强度等级分为:M0.4、M1.0、M2.5、M5.0、M7.5、M10、M15等7个等级。
和易性——保持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达到易于施工操作,并成型密实、质量均匀的性能。
水泥砂浆的强度和防水性能要高于混合砂浆;混合砂浆的和易性优于水泥砂浆。
±0.00以下用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用混合砂浆砌筑。
●砌体墙的砌筑要领错缝搭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砖墙砌筑方式砌块墙体砌块搭接处钢筋网片的设置方法用空心砌块做配筋砌体●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在骨架承重体系的建筑中,柱子上面每500mm高左右留出拉结钢筋,以便在砌筑填充墙时将拉结钢筋砌入墙体的水平灰缝内。
轻质隔墙板基本节点图

附图:
轻质隔墙板基本节点做法详图
灰结构墙、
节点
13:
接地线管、开关和插座暗埋
做法要点同节点12
节点14:预制内墙板吊挂重物节点
➢ 在深化设计时应明确悬挂重物点的定
位;
➢ 在内墙板吊挂重物一侧,按照确定位
置钻孔,孔径50mm ,深70mm ,用EPS
板或发泡胶封堵孔芯下口,再用1:2水泥砂浆将孔填塞密实,砂浆初凝前按照确定位置插入预埋挂件或按所挂重物标准做法后置挂件;
➢ 本节点做法适用在预制内墙板上悬挂
重物,单点吊挂重量不得大于300N(30kg);孔洞砂浆填塞28天后方可吊挂重物。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建筑构造:墙体

15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一、砖墙的材料
用砌筑砂浆将砌墙砖黏合而成的墙体,称为砖墙。砖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防水、隔声等指标与砌墙砖和砌筑砂浆的质地及施工手段有直接关系。
1.砌筑砖的品种与规格:
16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17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考虑地震力的影响,加强墙体整体性,一般应选用不低 于MU7. 5的砖和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
22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表8-3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3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三、砖墙的组砌方式:
砖墙的砌式是指砖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 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避免通缝,
阻止水分通过侧面侵害墙体的防潮层叫垂直防潮层 3.防潮层的位置
(1)不透水性地面和垫层
(2)透水性地面和垫层
(3)架空木地板
(4)相邻房间地面有高差时的防潮层位置
38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4.防潮层的材料与做法 (1)防水砂浆防潮层 (2)细石混泥土带防潮层 (3)基础圈梁代替防潮层
39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图8-4 空心墙的构造
26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一、勒脚
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叫勒脚。这部 分墙体极易受雨雪和地下水侵蚀,也常受到 人为的损害,并且难以修补或更换(罔8-6)。 所以,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方面,必须予 以周密考虑,以达到保护墙脚的目的。
图8-6 勒脚的外界影响
27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轻质隔墙板基本节点图

附图:轻质隔墙板基本节点做法详图节点名称节点图做法要点节点1:标准板“一字型”连接墙板嵌缝带应在木楔拆除14天后施工,完成后间隔30天以上才能开始精装修;在板缝满刮一层专用粘贴剂,厚度约3mm,再粘贴一道50mm宽玻纤网带,用抹子完全压入粘贴剂内;抹平粘结剂,接缝横平竖直,整洁美观;板缝处理14天后,移交精装修前,检查若有裂缝,用粘贴剂修补;节点2:标准板与补板“一字型”连接补板应提前用粘贴剂填平切口;墙板嵌缝带应在木楔拆除14天后施工,完成后间隔30天以上才能开始精装修;在板缝满刮一层专用粘贴剂,厚度约3mm,再粘贴一道50mm宽玻纤网带,用抹子完全压入粘贴剂内;抹平粘结剂,接缝横平竖直,整洁美观;板缝处理14天后,移交精装修前,检查若有裂缝,用粘贴剂修补;节点3:墙板与剪力墙同宽连接剪力墙预留凹槽与梁底留槽交汇,宽50mm,深4mm;墙板嵌缝带应在木楔拆除14天后施工,完成后间隔30天以上才能开始精装修;在板缝满刮一层专用粘贴剂,再粘贴一道100mm宽玻纤网带,用抹子完全压入粘贴剂内;抹平粘结剂,接缝横平竖直,整洁美观;板缝处理14天后,移交精装修前,检查若有裂缝,用粘贴剂修补;节点4:墙板与剪力墙一侧平齐连接墙板与剪力墙平齐一侧连接做法同节点3;另一侧连接做法同节点5。
节点5:墙板与免抹灰结构墙、柱“T字型”连接结构预留凹槽,宽为墙厚每边加30mm,深8mm;墙板嵌缝带应在木楔拆除14天后施工,完成后间隔30天以上才能开始精装修;在板缝满刮一层专用粘贴剂,再粘贴一道50mm宽玻纤网带,用抹子完全压入粘贴剂内;抹平粘结剂,接缝横平竖直,整洁美观;板缝处理14天后,移交精装修前,检查若有裂缝,用粘贴剂修补;节点6:墙板与外墙“T字型”连接外墙砌体施工完成7天后、内保温砂浆施工前安装墙板;内保温砂浆施工时间:墙板安装完成14天后,抹灰层压墙板;抗裂砂浆及网络布向墙板转边25mm,并抹平凹槽。
板缝处理14天后,移交精装修前,检查若有裂缝,用粘贴剂修补;节点7:墙板底与楼板面连接清除楼面墙板安装位置的灰尘并洒水湿润;墙板经安装检验合格后24小时内,用细石混凝土(高度>30mm)或1:2干硬水泥砂浆(高度≤30mm)将墙板底部填塞密实;板缝处理14天后,移交精装修前,检查若有裂缝,用粘贴剂修补;节点8:墙板顶与楼板底连接板底留凹槽宽为墙厚每边加30mm,深8mm;墙板嵌缝带应在木楔拆除14天后施工,完成后间隔30天以上才能开始精装修;在板缝满刮一层专用粘贴剂,再粘贴一道50mm宽玻纤网带,用抹子完全压入粘贴剂内;抹平粘结剂,接缝横平竖直,整洁美观;板缝处理14天后,移交精装修前,检查若有裂缝,用粘贴剂修补;节点9:墙板底与反坎连接反坎采用铝模与主体结构整体浇注,保证尺寸、高度、宽度及定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