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安装
轿厢及对重安装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5m/s及以下的各类电力驱动曳引电梯和利用液压油缸直接或间接驱动轿厢垂直升降、额定速度lm/s及以下的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编制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2.2 材料设备要求1.轿厢及对重零部件完好齐全,规格符合图纸要求。
2.方木、工字钢、膨胀螺栓、角钢及钢管符合使用要求。
3.轿厢安全钳装置应有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渐进式安全钳还应有调试证书副本。
2.3 主要机具1.安装器具:电锤、电工钳、活扳手、手电钻、梅花扳手、榔头等。
2.吊装搬运机具:倒链、撬杠、钢丝绳、钢丝绳卡等。
3.测试器具:水平尺、盒尺、钢板尺、线坠等。
2.4 作业条件1.导轨已安装调整完毕,顶层脚手架已拆除,保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2.顶层厅门口地面不应堆积杂物,有足够搬运大型部件的通道,并应在地面垫上防护材料。
3.机房门窗都应封闭,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机房地面无杂物,预留孔洞暂时覆盖。
4.井道内施工照明应满足作业要求,必要时使用手把灯。
5.最低层操作平台已完成。
三、施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1.施工准备(1)在顶层门口对面的混凝土井道壁相应位置亡安装两个角钢托架,每个托架用3个M16膨胀螺栓固定,在厅门口牛腿处横放1根方木,在角钢托架和横木上架没2根200x200mm 方木或20#工字钢。
两横梁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1000,然后把方木端部固定,见图23-12。
(2)若井道壁为砖结构,托架位置又对不上水泥圈梁,则在厅门门口对面的井道壁相应的位置上剔出两个与方木大小相适应,深度超过墙体中心20mm且不小于75mm的洞,用以支撑方木的另一端,见图23-13。
(3)在机房承重钢梁上相应位置横向固定一根直径不小于φ50的圆钢或规格为φ75x4的钢管。
由轿厢中心绳孔处放下钢丝绳扣(不小于φ13),并挂一个3t的倒链,以备安装轿厢使用。
对重型钢结构厂房中钢结构安装的方法探讨

吊装 →制动 系统 安装 →吊车 梁系 统初调 整→ 轨道吊 装→轨 道焊接 →局部 轨道临 时固定
构 件进 场验 收。 构件 进场 后应 检查如 下 内容 :
实 物 和 资料 是 否 相 符, 报 验资 料 是 否 齐 全; 复核梁 ( 桁架) 两端安 装孔的位 置、尺寸是 否符合图 纸要求; 复测 吊车梁实际 高度、长度 及拱 度。吊 车梁 系统的 安装 应在 柱垂直 度和 标高调整 完毕, 柱间支 撑安装后 进行。安 装前 的测量。复测柱 子垂直度和 牛腿标高 , 测放柱 肩梁中 心线, 尽量 平均分 配误差 。
1 柱子系统安装方法 施 工 准备 →基 础复 测验 收 →座 浆墩 设置
→柱 长实 长测 量→柱 底垫 板设 置→ 柱子安 装 →柱 子 调整 及固 定 →柱 间 支撑 →灌 浆。
基 础复测 和验收: 待 土建公 司交工资 料到 位后, 即可 进行厂 房基础复 测验收工 作。复测 内容 如下:
各 柱基础相 对尺寸、坐标、数 量及外观是 否符合 设计及规 范要求; 各基 础底标高 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 ; 地脚螺栓 预埋套筒 位置、数量 及 外形是 否符合设 计要求: 工序 交接资料 是否齐 备。座浆墩 设置位置 。构件 进场验收。构件 验 收的 内容:
柱 子垂直 度调整大 面使用 千斤项来 完成,
小面可通 过在座浆 墩上加减 薄垫片实现, 同时 簿垫 板和墩 座钢 垫板 之间的 间隙 符合规 范要 求。垫片垫 好后, 将基础 螺栓拧紧。柱脚 垫板 焊接在结 构形成刚架 单元, 垂直度和标 高符合 要求后 进行。
柱 间支撑的 安装应在 柱子找正后 进行, 在 保证柱 垂直度的情 况下安装 柱间支撑, 支撑不 得强拉连接 , 并复 测柱垂直度 符合要求 后及时 进行永久 固定。柱子测量 要求。柱子的垂 直度 测量采用 三面找测 的方法进行 ( 一大面、两小 面) 切记 测量时不准 测边, 另外还需 要考虑阳 光照射 和温度的 影响。
电梯主机盘对重框的方法

电梯主机盘对重框的方法
电梯主机盘对重框是电梯安装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电梯主机盘对重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电梯主机盘对重框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电梯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
在进行盘对重框之前,需要先检查电梯主机盘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以确保主机盘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如果主机盘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在进行盘对重框之前,需要先将电梯主机盘和重框的位置进行标记,以便在盘对重框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将主机盘和重框对齐。
在对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进行测量和调整,以确保主机盘和重框的对齐度达到要求。
在盘对重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在进行盘对重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需要注意防止重框倾斜或者移动,以避免对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电梯主机盘对重框是电梯安装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严格按照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
在进行盘对重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以避免对电梯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

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日期:2013-06-02] 来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作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阅读:3457次[字体:大中小]内容提要: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一、常用工具及机具电锤、倒链、撬棍、钢丝绳卡、克丝钳、活扳手、手电钻、梅花扳手、榔头、水平尺、盒尺、钢板尺、线坠等。
二、施工条件(1)导轨已安装调整完毕,顶层脚手架已拆除,保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2)顶层厅门口应有足够搬运大型部件的通道,并应在地面垫上防护材料。
(3)机房门窗都应封闭,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机房地面无杂物,预留孔洞暂时覆盖。
(4)井道内施工照明应满足作业要求,必要时使用手把灯和碘钨灯。
三、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安装底梁→安装立柱→安装上梁→安装轿底→安装导靴→安装轿壁、轿顶→安装轿门装置及开门机构→安装轿厢其他装置→对重框架吊装就位→对重导靴安装调整→安放对重块并固定。
1.准备工作(1)在顶层门口对面的混凝土井道壁相应位置上安装两个角钢托架,每个托架用3个M16膨胀螺栓固定,在厅门口牛腿处横放一根木方,在角钢托架和横木上架设两根200×20 0木方或20号工字钢。
两横梁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1000,然后把木方端部固定(图1)。
图1(2)若井道壁为砖结构,又赶不上水泥圈梁,则在厅门门口对面的井壁相应的位置上剔出两个与木方大小相适应,深度超过墙体中心20mm且不小于75mm的洞,用以支撑木方的另一端(图2)。
图2(3)在机房承重钢梁上相应位置横向固定一根直径不小于φ50的圆钢或规格为φ75×4的钢管,由轿厢中心绳孔处放下钢丝绳扣(不小于φ13)并挂一个3t的倒链,以备安装轿厢使用。
2.安装底梁(1)将底梁放在架设好的木方或工字钢上,调整安全钳口与导轨面间隙,如电梯厂图纸有具体规定尺寸,按图纸要求;同时调整底梁的水平度,使其横、纵向不水平度均≤1/1 000(图3)。
图3(2)安装安全钳楔块,楔齿距导轨侧工作面的距离调整到3~4mm(安装说明书有明确规定者按产品要求执行),且4个楔块距导轨侧工作面间隙应一致,然后用厚垫片塞于导轨侧面与楔块之间,使其固定(图4)。
电梯轿厢对重层门安装技术交底

电梯轿厢对重层门安装技术交底编写:复核:审核:(一)工程概况某大厦有立式电梯!"部,其中##层!(部,#$层"部,均为日本三菱群控高速梯。
梯型为)*+,,,-,梯速为".%/01,载重量!!%(23(!%人)。
(二)准备工作(!)导轨安装调整完毕后,清理各层门口及脚手板上的杂物。
(")拆掉顶层脚手架,给安装轿厢留出足够空间。
(#)拆除底层部分脚手架横档,以对重能进人井道就位为准。
($)各层脚手架横杆位置应不妨碍稳装地坎及厅门安装。
(%)井道内电焊把线、照明线整理好,井道应有足够的照明。
(&)准备好所需的机具材料:导链(#4以上),钢丝绳扣,电锤,电钻,电气焊机具,木方,角钢(!((5!((),膨胀螺栓,以及其他常用工具。
(三)施工工艺!.轿厢安装工艺流程见图!。
!!!!!准备工作安装底梁安装立柱安装上梁装轿厢底盘!!!安装导靴安装轿壁安装桥门装桥顶装置图!轿厢安装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在顶层门口对面井壁上安装两个角钢托架(!$$%!$$钢,用&个’!(膨胀螺栓固定),在厅门口横放一根木方,在方和角钢托架上架设两根"$$%"$$的木方,调整水平后固定。
(")在机房承重梁上横向固定一根!)$圆钢,并通过中心绳孔下挂一个&*导链。
&#轿厢梁柱安装(!)用倒链将底梁放在架设好的木方上,调整安全钳口与导轨面间隙,并调整底梁水平。
安装安全钳楔块,四个楔块距导轨侧面间隙应一致。
(")将立柱与底梁连接。
调整立柱垂直度,在整个高度上立柱垂直度"!#)++。
(&)用倒链将上梁吊起与立柱连接。
调整上梁的横纵向水平度,使不平度"!,"$$$,同时再次校正立柱垂直度。
-#轿厢底盘导靴安装(!)用倒链将轿厢底盘吊起,放于相应位置,用螺栓与立柱、底梁连接(先不拧紧)。
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及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及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及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建设单位:XXX公司承包单位:XXX公司验收单位:XXX公司验收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验收依据3.《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249-2024三、验收内容1.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验收2.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验收四、验收记录1.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验收(1)电梯轿厢与对重的安装位置、强度、固定方式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电梯轿厢与对重内部装修、隔音性能、灯光等符合相关标准;(3)电梯轿厢门及门套装置完好,开合自如,无啮合、卡阻等现象;(4)电梯轿厢及对重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轿底与导轨间隙符合要求;(5)电梯轿厢与对重的安全保护装置功能完好,安全触板、安全锁、限速器等都能正常工作;(6)电梯轿厢内按钮、显示屏、报警设备等电气装置操作正常,无漏电;2.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验收(1)液压电梯轿厢与对重的安装位置、强度、固定方式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液压电梯轿厢与对重内部装修、隔音性能、灯光等符合相关标准;(3)液压电梯轿厢门及门套装置完好,开合自如,无啮合、卡阻等现象;(4)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轿底与导轨间隙符合要求;(5)液压电梯轿厢内按钮、显示屏、报警设备等电气装置操作正常,无漏电;(6)液压电梯液压系统性能稳定,无渗漏,油品符合要求;五、结论根据以上验收内容和依据,本次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及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经检查合格,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六、存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存在的问题)七、整改措施(根据存在问题填写整改措施)八、验收意见(验收单位填写验收意见)九、备注(填写其他需要备注的内容)十、附件清单(列出所有相关附件的清单)十一、参与单位及人员建设单位:XXX公司验收单位:XXX公司承包单位:XXX公司以上是对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及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的详细描述,共计1200字。
电梯对重安装工艺标准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表 C2-1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20-2-21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提要交底内容:5—3 对重安装工艺标准(503—1998)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的对重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设备、材料要求:2.1.1 对重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完整、坚固,无扭曲及损伤现象。
2.1.2 对重导靴和固定导靴用的螺丝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要求。
2.1.3 调整垫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倒链、钢丝绳扣、木方。
2.3 作业条件:2.3.1 对重导轨安装、调整、验收合格后,在底层拆除局部脚手架排档,以对重能进入井道就位为准。
2.3.2 井道内电焊把线、照明线等整理好,具有方便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对重框架吊装就位→对重导靴安装、调整→对重块安装及固定3.2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3.2.1 在脚手架上相应位置(以方便吊装对重框架和装入坨块为准)搭设操作平台(图5-32)。
图5-323.2.2 在适当高度(以方便吊装对重为准)的两相对的对重导轨支架上拴上钢丝绳扣,在钢丝绳扣中央悬挂一倒链。
钢丝绳扣应拴在导轨支架上,不可直接拴在导轨上,以免导轨受力后移位或变形。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审核人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录表 C2-1编 号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2020-2-21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提要3.2.3 在对重缓冲器两侧各支一根100mm ×100mm 木方。
木方高度C=A+B+越程距离(图5-33)。
越程距离见表5-8。
图5-33越 程 距 离表5-8电梯额定速度(m/s )缓冲器型式 越程距离(mm )0.5~1.0 1.5~3.0弹簧 油压200~350 150~4003.2.4 若导靴为弹簧式或固定式的,要将同一侧的两导靴拆下。
若导靴为滚轮式的,要将四个导靴都拆下。
对重安装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审核人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装入的对重块数=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重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的对重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材料要求:
2.1.1 对重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完整、坚固,无扭曲及损伤现象。
2.1.2 对重导靴和固定导靴用的螺丝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要求。
2.1.3 调整垫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
倒链、钢丝绳扣、木方。
2.3 作业条件:
2.3.1 对重导轨安装、调整、验收合格后,在底层拆除局部脚手架排档,以对重能进入井道就位为准。
2.3.2 井道内电焊把线、照明线等整理好,具有方便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对重框架吊装就位→对重导靴安装、调整→对重块安装及固定
3.2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3.2.1 在脚手架上相应位置(以方便吊装对重框架和装入坨块为准)搭设操作平台(图5-32)。
图5-32
3.2.2 在适当高度(以方便吊装对重为准)的两相对的对重导轨支架上拴上钢丝绳扣,在钢丝绳扣中央悬挂一倒链。
钢丝绳扣应拴在导轨支架上,不可直接拴在导轨上,以免导轨受力后移位或变形。
3.2.3 在对重缓冲器两侧各支一根100mm×100mm木方。
木方高度C=A+B+越程距离(图5-33)。
图5-33
越程距离见表5-8。
越程距离表5-8
电梯额定速度(m/s) 缓冲器型式越程距离(mm)
0.5~1.0 1.5~3.0 弹簧油压200~350 150~400
3.2.4 若导靴为弹簧式或固定式的,要将同一侧的两导靴拆下。
若导靴为滚轮式的,要将四个导靴都拆下。
3.3 对重框架吊装就位:
3.3.1 将对重框架运到操作平台上,用钢丝绳扣将对重绳头板和倒链钩连在一起(图5-34)。
图5-34
3.3.2 操作倒链,缓缓将对重框架吊起到预定高度,对于一侧装有弹簧式或固定式导靴的对重框架,移动对重框架,使其导靴与该侧
导轨吻合并保持接触,然后轻轻放松倒链,使对重架平稳牢固地安放在事先支好的木方上,未装导靴的对重框架固定在木方上时,应使框架两侧面与导轨端面距离相等。
3.4 对重导靴的安装、调整:
3.4.1 固定式导靴安装时要保证内衬与导轨端面间隙上、下
一致,若达不到要求要用垫片进行调整(图5-35)。
图5-35
3.4.2 在安装弹簧式导靴前,应将导靴调整螺母紧到最大限度,使导靴和导靴架之间没有间隙,这样便于安装(图5-36)。
图5-36
3.4.3 若导靴滑块内衬上、下与轨道端面间隙不一致,则在导靴座和对重框架间用垫片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同固定式导靴。
3.4.4 滚轮式导靴安装要平整,两侧滚轮对导轨压紧后两滚轮的压簧量应相等,压缩尺寸应按制造厂规定。
如无规定则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压力适中,正面滚轮应与道面压紧,轮中心对准导轨中心(图5-37)。
3.5 对重块的安装及固定:
3.5.1 装入相应数量的对重块。
对重块数应根据下列公式求出:
装入的对重块数=
3.5.2 按厂家设计要求装上对重块防震装置。
图5-38为挡板式防震装置。
图5-37 图5-38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上、下导靴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不允许有歪斜、偏扭现象。
4.2 基本项目:
导靴组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1 采用刚性结构,能保证对重正常运行,且两导轨端面与两导靴内表面间隙之和不大于2.5mm。
4.2.2 采用弹性结构,能保证对重正常运行,且导动端面与导靴滑块面无间隙,导靴弹簧的伸缩范围不大于4mm。
4.2.3 采用滚轮导靴,滚轮对导轨不歪斜,压力均匀,中心一致,且在整个
轮缘宽度上与导轨工作面均匀接触(参见3.4条)。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对重导靴安装后,应用旧布等物进行保护,以免尘渣进入靴衬中,影响其使用寿命。
5.2 施工中要注意避免物体坠落,以防砸坏导靴。
5.3 对重框架的运输、吊装和装坨块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不要碰坏已装修好的地面、墙面及导轨和其它设施,必要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导靴安装调整后,各个螺丝一定要紧牢。
6.2 若发现个别的螺孔位置不符合安装要求,要及可解决。
绝不允许空着不装。
6.3 吊装对重过程中,不要碰基准线,以免影响安装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