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实验1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组织胚胎学》实验1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组织胚胎学》实验1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实验1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1 实验目的1.1 识别显微镜各部分构造,了解基本原理,熟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1.2 学会生物绘图的基本技巧。

2 实验内容2.1 显微镜的一般构造2.1.1 光学部分物镜: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成像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常用的物镜为4×,10×,40×和100×(油镜)。

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将物镜中放大实像再放大一次,并将物像映入观察者眼中,常用的放大倍数有10×、16×和20×等。

集光器:包括聚光镜和光圈两部分。

装于载物台下方。

聚光镜的一侧有调节轮,可以升降,可按需要调节亮度。

光圈可开大或缩小,以调节进入镜头的光线,适当大小的光圈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2.1.2机械部分镜座:为显微镜基部,用以固定镜身。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平台,其中央有一通光孔,两旁有夹片夹和标本推进器。

在推进器的纵、横坐标上分别标有刻度,便于确定某一结构的方位。

物镜转换器:位于镜筒下方,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时使用。

粗调节轮:旋转时,载物台升降距离较大。

微调节轮:调节幅度小。

旋转一周,可使镜头升或降0.1mm。

镜臂:供握持显微镜用。

2.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2.1 取镜安放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严禁单手提显微镜行走)。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

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

2.2.2 观察标本打开电源开关,夹入切片,依次由低倍镜→中倍镜→高倍镜的顺序认真观察。

(1)低倍镜使用方法①将切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上,使切片内的标本对准载物台中央小孔;②旋转粗调节轮,以便能在目镜中观察到模糊的图像;③旋转细调节轮,直至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2)高倍镜使用方法①依前法先用低倍镜将焦点调准,使物像清晰;②将欲检切片的某一部分移至低倍镜视野中央;③直接调转高倍物镜,稍将细调节轮上下旋动,至显出清晰的物像为止。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物镜:位于显微镜底部,负责放大待观察物体的镜头。

2. 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负责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

通常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倍数的目镜。

3. 镜筒:连接物镜和目镜的部分,使物镜、目镜和目标成像在同一轴线上。

4. 准直光源:为了照亮待观察物体而放置在底部的光源,例如白炽灯、LED灯等。

该光源通常包括一个准直装置,以确保光线通过样本均匀且聚焦。

5. 旋转物镜转盘:显微镜通常具有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转盘允许用户选择不同倍数的物镜。

6. 反射镜:位于底部,其作用是将光线从底部的准直光源反射到物镜上。

7. 台座和调节装置:提供显微镜的支持和调节。

使用方法:
1. 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台板上,并使用夹子或其他固定装置固定。

2. 转动物镜转盘,将所需的物镜移动到光轴上。

3. 打开准直光源,并使用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到物镜上。

4. 通过旋转调节装置,使物镜与样品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成像。

5. 使用目镜调节焦距,以获得清晰的放大图像。

6. 使用台座调节装置,可以改变样品在视野中的位置和旋转方向,以便更好地观察。

7. 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的照明和调焦,以获得清晰而准确的图像。

8. 使用完毕后,切记关闭准直光源,清理显微镜并保持其干燥和安全。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一、目的要求(一)熟悉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及其功用,正确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牢记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二)学习低、高倍镜的镜检技术。

二、实验内容(一)观察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基本性能。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三)初步认识几种类型的显微镜。

三、材料和用具电子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牙签、洗耳球,甲基蓝染色液、滤纸。

四、操作与观察(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仪器。

我们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并学会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显微镜的中部有一弯曲的柄,称镜臂;基部有一马蹄形部分,是镜座。

自柜中取用时,用右手握紧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保持镜体直立,轻轻放置于桌上,观察各部构造。

镜座上的短柱叫镜柱。

镜臂基部有一个方形或圆形的平台,是载物台(或称镜台)。

台的中央有一圆孔,可通过光线。

两侧有压片夹,用以固定玻片标本。

现代的显微镜具镜台X-Y驱动器,用以固定和移动玻片标本。

在圆孔的下面,有由一片或数片透镜所组成的聚光器,有集射光线于物体的作用。

在聚光器下方有反光镜,可将光线反射至聚光器。

此镜一面平,一面凹。

凹面具有较强的反光性,多用于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即可。

电子显微镜的光源来源于内光源,位于镜座靠后方。

镜座右侧臂有调节螺旋,可以前后调节改变光线的强弱。

光线较强适于观察色深的物体;光线较弱适于观察透明(或无色)的物体。

在载物台的圆孔上方,有一附于镜柄上端的圆筒称为镜筒,其上下两端附有镜头。

现代的显微镜一般有两个镜筒。

两镜筒之间的距离,可按观察者双目的的距离调节。

镜筒上端为接目镜(或称目镜),可从镜筒内抽出。

接目镜有低倍和高倍之分。

在镜筒下端有可放置的圆盘叫旋转器,下面附有2~4个接物镜(或称物镜)以螺旋旋入旋转器内。

接物镜也有低倍和高倍之分。

转动旋转器可换用接物镜。

在镜臂上有两组螺旋。

大的叫粗调焦器,小的叫细调焦器。

现代的显微镜粗、细调焦器常组合在一起,外周粗的螺旋为粗调焦器,小的叫细调焦器。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
2 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观察玉米茎、小麦茎、 水稻茎、毛竹茎节间横切片,注意观察维管束的 分布和结构特征,区分表皮、基本组织、髓、维 管束鞘、后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等结构。
(三)茎的次生结构
1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观察椴树茎一年生、多年生横切片,杨树茎一
年生横切片,棉花茎次生生长切片,接骨木皮孔 (树皮)切片,注意区分出初生、次生结构、重点 观察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的结构 及各组成成分的细胞特征,观察周皮、皮孔、维管 形成层的结构特征。
有生活力的种子其胚细胞的原生质具有半透 性,有选择吸收外界物质能力,某些染料如红墨 水中的酸性大红G不能进入细胞内,胚部不着色。 而丧失生活力的种子其胚部细胞原生质膜丧失了 选择吸收的能力,染料进入细胞内是胚部染色, 所以可根据种子胚部是否染色来判断种子的生活 力。
三 实验仪器、试剂和材料
恒温箱、培养皿Leabharlann 刀片、烧杯、镊子、恒温箱、 电炉。
实验五 植物种子活力的检定
一 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种子活力检定的基本原理及
TTC法和红墨水法快速测定种子活力的方 法,奠定种子活力检定方法在农业生产实 际中的应用基础。
二 实验原理
凡有生命活力的种子胚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
都有氧化还原反应,而无生命活力的种胚则无此反 应。当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渗入种胚的活细 胞内,并作为氢受体被脱氢辅酶(NADH2或 NADPH2)上的氢还原时,便由无色的TTC变为红 色的三苯基甲腙(TTF)。
(五)输导组织
观察南瓜茎纵切片(双韧维管束、中空)、 苋茎纵切片(外韧维管束)看导管、筛管;观察 松木离析装片看管胞。
(六)分泌组织
观察柑桔果皮切片(溶生型)、松木质茎横 切片(裂生型)

实验1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实验1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动物细胞形态观察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室基本规则;了解生物显微镜的构造、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细胞的光镜结构;了解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及HE染色的结果。

实验内容: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动物细胞的形态观察材料:显微镜、鸡、猪、犬血涂片(瑞氏染色)、香柏油、二甲苯、拭镜纸。

实验步骤(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搬动显微镜时,必须右手握镜臂,左于托镜座。

2.将显微镜轻放于实验台上,并避免阳光直射。

3.先用低倍镜对光,获得清晰、明亮、均匀一致的视野为止。

反光镜的使用方法:调节光线时,平行光线用平面镜,点状光线(如灯泡),用凹面镜。

也可扩大或缩小虹彩(光圈)的开孔,也可使聚光器上升或下降。

有的还可以直接调节灯光强度。

4.置标本于载物台上,将欲观察的组织细胞对准圆孔正中央,用压夹固定:标本有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向上。

5.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徐徐下降,此时应将头偏向一侧,注视接物镜下降程度,以防物镜压碎组织切片,特别当转换高倍镜或油镜观察时更要当心。

6.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左眼自目镜中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就会闪现物象,再微调细调节器,直到物象达到最清晰程度为止。

转换高倍接物镜时一般为等高调焦,转动细调节器,即可获得清晰物象。

如需采用油镜观察时,应先用高倍镜观察,把欲观察的部位置于视野的中央,然后移开高倍镜,把香柏油(檀香油)滴在标本上,转换油镜,使油镜与标本上的油液相接触,轻轻转动细调节器,直至或得最清晰的物象为止。

(二)显微镜的保养方法1.显微镜使用后,取下组织标本,将转换器稍微旋转,使物镜叉开(呈八字形),并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稍微下移,然后用绸布包好,装入显微镜箱内。

2.不论目镜或物镜,若有灰尘,严禁用口吹或手抹,应用擦镜纸擦净。

3.显微镜的部件不要随意拆下,箱内所装之附件,也不要随意取出,以免损坏或丢失。

4.在使用过程中,切勿将酒精或其他药品污染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压片夹、物镜转换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等。

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调整显微镜的位置和角度,直到看到清晰的视野。

2. 调整目镜和物镜的距离,使视野中的物像和分划板清晰。

3. 如果使用低倍镜观察,可以通过转动粗准焦螺旋来调节物镜与标本的距离,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如果使用高倍镜观察,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需要放大观察的结构,然后换高倍镜,并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看清物像。

4. 如果需要测量细胞大小等数据,可以使用测量目镜和测微尺等工具,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细胞的长度和直径等参数。

在使用显微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使用前应该先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操作步骤和方法。

2. 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或摔落。

3. 使用后应该及时清洁和保养显微镜,避免长期不用造成损坏。

4. 特别是在进行高倍镜观察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太高的放大倍数,以免导致图像失真或无法清晰观察到细胞的结构。

总之,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形态,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实验一显微镜结构及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结构及使用

改进建议1
01
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练习操作显微镜。
改进建议2
02
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显微镜,让学生了解不同显微镜的特点和
使用方法。
展望
03
未来可以将显微镜观察与其他实验相结合,如细胞染色、细菌
培养等,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03
观察与记录
仔细观察样本,记录观察到的形态和特征。 可以使用显微镜配备的照相设备或绘图工具
进行记录。
05
02
安装样本
将样本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样本的位置和 角度,以便观察。
04
调节焦距
转动调节旋钮,使物镜缓慢靠近样本, 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06
清理与维护
实验结束后,关闭光源,将显微镜恢复原状。 清洁显微镜的表面和各个部件,保持清洁干燥, 以便下次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结构 及使用
https://
REPORTING
• 实验介绍 • 显微镜结构 • 显微镜使用方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实验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实验介绍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实验目的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 构和原理
观察不同样本在显微 镜下的形态和特征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显微镜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显微镜的 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
首先观察显微镜的外观结构,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然后操作显微镜,观察不同倍率的物像,了解其放大原理。
实验结果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报告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报告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基本信息:
实验目的: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实验时间:2021年4月15日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片,载玻片,取物钳,盐酸溶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验收显微镜,检查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标本样品和载玻片,用取物钳将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准备盐酸溶液。

2. 调整显微镜:先用低倍镜调出样品,并调整样品的位置;再用高倍镜进行调整,调整好后应该看到清晰的图像。

3. 观察标本: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调整好显微镜后,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盘中。

在低倍镜下观察样品,确定样品的位置。

然后用高倍镜观察标本。

4. 更换载玻片:在观察样品时,若需更换载玻片,需先将显微镜镜头拨到最高点,再将新的载玻片置于样品处,再调整镜头来观察。

5. 清洁和存储:实验结束后,将载玻片和标本样品清洗干净,注意擦干水分。

再把显微镜配件和标本样品妥善存放。

实验结论:
1. 显微镜是用来实现对小物体的观察的工具,主要应用于生物和材料领域。

2.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步骤操作,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 清洁和妥善存储显微镜和标本样品对于镜片的使用寿命和数据保护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范晓明. 显微镜使用实践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2.
2. 张明. 显微技术基础[M]. 北京:中国图书出版社,2015.
3. 刘道凯. 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工程学报,2019,35(1):85-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 实验目的
1.1 识别显微镜各部分构造,了解基本原理,熟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2 学会生物绘图的基本技巧。

2 实验内容
2.1 显微镜的一般构造
2.1.1 光学部分
物镜: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成像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常用的物镜为4×,10×,40×和100×(油镜)。

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将物镜中放大实像再放大一次,并将物像映入观察者眼中,常用的放大倍数有10×、16×和20×等。

集光器:包括聚光镜和光圈两部分。

装于载物台下方。

聚光镜的一侧有调节轮,可以升降,可按需要调节亮度。

光圈可开大或缩小,以调节进入镜头的光线,适当大小的光圈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2.1.2机械部分
镜座:为显微镜基部,用以固定镜身。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平台,其中央有一通光孔,两旁有夹片夹和标本推进器。

在推进器的纵、横坐标上分别标有刻度,便于确定某一结构的方位。

物镜转换器:位于镜筒下方,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时使用。

粗调节轮:旋转时,载物台升降距离较大。

微调节轮:调节幅度小。

旋转一周,可使镜头升或降0.1mm。

镜臂:供握持显微镜用。

2.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2.1 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严禁单手提显微镜行走)。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

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

2.2.2 观察标本
打开电源开关,夹入切片,依次由低倍镜→中倍镜→高倍镜的顺序认真观察。

(1)低倍镜使用方法
①将切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上,使切片内的标本对准载物台中央小孔;
②旋转粗调节轮,以便能在目镜中观察到模糊的图像;
③旋转细调节轮,直至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2)高倍镜使用方法
①依前法先用低倍镜将焦点调准,使物像清晰;
②将欲检切片的某一部分移至低倍镜视野中央;
③直接调转高倍物镜,稍将细调节轮上下旋动,至显出清晰的物像为止。

(3)油镜使用方法
①用油镜前,先将集光器上升到顶,光圈放大,使亮度达到最强;
②将需要详细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用夹片夹固定;
③在高倍物镜下观察清楚后,将高倍镜移开,滴加一滴香柏油于切片被检部位;
④转换油镜头,使镜头与被检物间充满香柏油,然后转动细调节轮,直到物像清晰为止,此时切勿使用粗调节轮,以免压碎切片,损伤镜头;
⑤用完油镜后,必须将镜头和切片上的香柏油用擦镜纸擦去,并用沾有乙醚-酒精(7:3)的擦镜纸擦拭镜头及切片,以免污染镜头,影响以后观察。

2.2.3 使用后的整理
(1)关掉电源;
(2)将物镜转至最低倍;
(3)取下切片;
(4)照上防尘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