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结构图及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沪科科标板高中生物第一册1.2《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课件

沪科科标板高中生物第一册1.2《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课件
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 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6.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物镜、目镜或装片。(2)判断 方法:分别移动载玻片、物镜和转动目镜,观察污物是 否移动,来判断污物所处的位置。
放大倍数(放大率):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各 被放大多少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1.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之间的关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28:4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近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大
4. 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 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 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 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 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 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原则。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 ⑤⑥表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 不同物镜下观察到 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必修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必修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简介显微镜可分为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包括: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立体显微镜等。

其中明视野显微镜为最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其它显微镜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在某些部分作了一些改变。

明视野显微镜简称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以分为机械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

(斜筒式光学显微镜) 1.物镜转换器2. 接物镜 3.游标卡尺 4.载物台 5.聚光器 6. 彩虹光阑7.光源8. 镜座9. 电源开关10. 光源滑动变阻器11.粗调螺旋12. 微调螺旋13. 镜臂14.镜筒15.目镜16.标本移动螺旋1、机械系统(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像。

《显微镜》ppt课件

《显微镜》ppt课件

暗 视 野 照 明 方 式
六、紫外光显微镜
使用紫外光源可以明显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对于 生物样品使用紫外光照明还具有独特的效果。生物 细胞中的原生质对可见光几乎是不吸收的,而蛋白 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紫外光具有特殊的吸收作 用。因此,可以使用紫外光显微镜(ultraviolet microscope)研究单个细胞的组成与变化情况。
相衬显微镜比普通光学显微镜多了2个部件:
在聚光器上增加一个环形光阑; 在物镜后焦面增加一个相板,相板上有一个环形区,通过
环形区的光比从其它区域透过的光超前或滞后1/4λ,这样 就使通过标本不同区域光波的相位差转变为振幅差。
相衬显微镜照明原理
光通过标本致密区时发生衍射,产生偏折光,相位 和未受影响的直射光相比被推迟了1/4λ。只有未发 生偏折的的直射光可通过相位板的环形区,其它的 偏折光在物镜的后焦面上产生了一个与通过相位板 的环形区的光不同的1/4λ的光程差。两组光在平面 上成像。
如果离光轴越远处放大率越大,则像的外部线段将比中间 线段长,结果形成了枕形畸变,这种畸变称为正畸变。
反之则形成边缘放大率小而近轴放大率大的桶形畸变,称 为负畸变 。
(二)、 色 差
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是一种由白光或复色光经透镜成像 时,会因各种色光存在着光程差而造成颜色不同、位置不重 合、大小不一致的不同成像效果,从而造成像和物的较大失 真。
如相板的环形区使直射光超前1/4λ,加上开始直射 光超前的1/4λ,直射光共超前1/2 λ,直射光和偏折 光叠加形成的合成波振幅减少,产生暗反差。
如相板的环形区使直射光滞后1/4λ,加上开始直射 光超前的1/4λ,两者相抵直射光不发生变化,直射 光和偏折光无相位变化,形成的合成波振幅增加, 产生明反差。

显微镜结构图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图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收镜
考考你 ?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
的物像是( D )
A、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
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A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注意不要 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左眼 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同时用两手转 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直到整个 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火眼金睛:在显微镜下观察物像时,眼睛与镜筒 之相关位置应是下列哪一幅图?
A
B
C
D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
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例2.“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b
B:d
C:q
D:p
你来答:
1.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
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
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结构和使用课件_新课标_人教版_pps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结构和使用课件_新课标_人教版_pps
注意事 项
中期
使用导航
next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②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 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 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 (如上图所示) next
注意事 项
使用导航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 5、显微镜复原
用擦镜纸擦净目 镜和物镜,用清洁纱 布擦净镜体。再转动 转换器,把两个物镜 偏到两旁,并将镜筒 下降,然后将显微镜 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 存。
使用导航 next
8、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如使用新鲜材 料做临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 玻片。切勿让材料、水滴、试剂接触物 镜和载物台。如沾上,应立即擦拭干净, 以免镜头等被污染和腐蚀。 9、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准焦 螺旋,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 返回
使用导航 next
10、高倍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 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 时擦损镜头的镜面。
next
注意事 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 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直 到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细准焦 螺旋调节到看到清晰图像为止。 (如右图所示)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 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①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 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 视野正中央。(如上图所示)
返回
使用导航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在目镜中往往装有一根指针,便于在 视野中指出所要观察的对象。 (如下图所示) 若要用指针 指在指针下面的 指针 一个细胞上,该 如何操作?
使用导航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生物课件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及玻片标本

生物课件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及玻片标本

八升镜筒,细观赏;
6、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显微镜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
⑴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目镜或物镜,绝对不会在 反光镜上。 ⑵判断方法: 污物动 移动装片 污物不动 转动物镜 污物不动 在目镜上
1、把写有“e”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什么样? 2、玻片上、下、左、右移动市,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
四、整理与存放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 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13、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 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 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D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与 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最多?( C )
在装片上
污物动 在物镜上
三、玻片标本
切片: 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依来源分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 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取下的或直接用个 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等制 成的。 永久玻片标本 依时间分 临时玻片标本
玻 片 标 本
四、临时装片的制作
① ②

F
11、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 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2、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 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 ) A、长度或宽度放大400×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B、面积放大了400×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课件 (27张PPT)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课件 (27张PPT)
央,怎么移动? 右下
②假如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字母P,则实
际上是___d_____。
点拨精讲一(14')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
(4)高倍镜的使用 1、“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 2、“移”:移动装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遵循“偏向何处就往何处移动”原则)
3、“转”: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一)材料:薄而透明,便于光线透过 (二)制作方法:①装片(撕和挑),②涂片(适用于液体材料),
③切片(切)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点拨精讲 二(10')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植物细胞 1、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滴(清水)

放展



(防止产生气泡)
点拨精讲 二(5')
2.植物细胞结果观察图及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学习目标(1')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实验:模仿制作植物、人(或动物)的 细胞临时装片
问题导学一(5')
阅读课本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所对应的功能是什么? 2.概括写出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 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5.如果视野亮度较暗,如何增加亮度?
洋葱鳞片叶 黄瓜表层果肉细 黑藻叶片细胞 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内表皮细胞 胞(可见叶绿体)(可见叶绿体)
点拨精讲 二(5')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染液
擦→滴→刮→涂→盖→染→吸
生理盐水
防止产生气泡
2、动物细胞结果观察图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14来.当_显暗_微_镜,物此镜时由可低采倍用换的成方高法倍一后是,换视成野_凹亮_面度_比反原 光镜,二是将_光__圈__调大。
2020/6/20
1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
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 ,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D)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10、绝对禁止随意取出目镜或拆下显微镜 的其他部件,以免灰尘掉入镜筒、部件 失落或损坏。
2020/6/20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对实验材料和 操作方法有哪些要求?
归纳小结: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二、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认识显微镜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目镜
• 作用:放大物像 • 镜头上标放大倍数
镜筒
• 安放目镜
2020/6/20
2020/6/20
转换器
• 安放和转换物镜
2020/6/20
物镜
• 放大物像 • 镜头上标放大倍数 • 低倍物镜较短
2020/6/20
载物台
• 安放玻片标本 • 有通光孔
2020/6/20
12.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13.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 物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 镜目 镜 筒镜
1.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 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 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___6_0_0 __,最小的放大倍数__5_0____。假如现
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 镜为__5_×_______,物镜为__1_0_×___。 2.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
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 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 好目镜
请你指出使用显微镜操作中不规范的地方。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2.对光:升—转—看—调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 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③把一个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 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 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 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 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3.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
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D( )
A. b
B. d
C. q
D. p
4.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注意不要 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左眼 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同时用两手转 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直到整个 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火眼金睛:在显微镜下观察物像时,眼睛与镜筒 之相关位置应是下列哪一幅图?
A
B
C
D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 动的不在目镜上。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 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大
小组互动:
外界光线通过哪些结构到达 我们眼睛的?
反 光 镜
光 圈
通 光 孔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收镜
考考你 ?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
的物像是( D )
A、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
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A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目镜 5×
10×
40×
10×
16 ×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 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 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方, 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 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 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
左眼向目镜 内看,同时逆时针 方向转动粗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长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 螺旋,使看到的物
像更加清晰
四、收镜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 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 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
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例2.“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b
B:d
C:q
D:p
你来答:
1.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
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
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
较多的细胞,宜选用(C )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乙/丁
2.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
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B)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
D.反光镜
5、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 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 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镜
(放置玻片标本)
(调节光线强弱) (固定标本) (使光线经过通 光孔反射上来)
(稳定镜身)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10x 12.5x
镜头长度
长 短
透镜大小
大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筒长度
镜 口
放镜透 大头镜
率 倍长大
数度小
盖 10x长小
显微镜基础知识和应用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10
镜臂
11
通光孔 12
压片夹
13
镜柱
14
1 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座
实验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用眼观察的镜头)
(使物像清晰) (使物像更清晰)
(握镜的部位)
(支持镜柱以 上的部件)
(连接目镜和物镜)
(安装物镜)
(接近物体的镜头)
3.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把印有“e” 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 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 ___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 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用____左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 转动_____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_,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