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1_1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地理 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 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一、地理概念解析地理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本学期的地理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地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

二、地球自然环境的特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由地核、地幔、地壳等组成。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变化。

2. 大气层和气候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大气的厚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变薄。

不同地区的气候由纬度、海拔、陆地形态等因素共同影响。

3. 水文地理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洋覆盖,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人类活动与地球资源的关系1. 土地利用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大片的土地被用于建设房屋和工业用地,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2. 能源资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但过度开采和使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矿产资源煤炭、石油、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是人类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但矿产资源的开采会造成地质破坏和水土流失,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的枯竭和浪费。

四、地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基础,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破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资源回收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我们应该提倡“绿色消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注重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公平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学期的地理学习,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环保意识,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

1.2.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师:展示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的数据,并出示“地球大小歌”帮助学生记忆。

学生:认真背诵,记忆地球大小的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歌谣帮助学生记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小组活动: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1)地球表面积约等于 729亿个足球场。

赤道周长约等于客机飞行50 个小时的距离。

(2)观看视频,感受地球在宇宙中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对比,感受地球的庞大;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地球在宇宙的渺小。

3.探究学习:地球仪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观察:认识地球仪上的点的线。

①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的轴。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1.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第1课时)【课标要求】1.地球在宇宙中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太空探索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学习目标】1.回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能够列举出相关的生活实例。

2.能够利用相关数据准确描述地球的大小,感知地球仪的用途。

【学习重难点】1.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自学导航】地球和地球仪(阅读课本P2-6)【自主探究任务一】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1 图2 图3 图4 图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

古人凭借直觉和臆想提出“”说。

图2:后来人们根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经过_______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_______洋,1521年到达群岛向西穿过_______洋,绕过非洲南端的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坏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图4:现代人类通过拍摄的,最直观科学的证明地球是球体。

【拓展提高】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自主探究任务二】地球的大小1.在下图上写出地球的大小数据。

【拓展提高】通过比较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如何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自主探究任务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什么叫地球仪?2.在地球仪上你能找出地轴吗?在地球上有没有地轴呢?3.表示方法: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合和文字来表示、、、、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及其。

地理导学案七下

地理导学案七下

地理导学案七下一、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的关系地球是一颗旋转和公转的天体,其运动会引起许多地理现象。

比如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形成了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公转使得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不均匀,导致气候分布不同等。

二、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完成一次自转周期为24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我们才能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形成了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球的赤道、中纬度和极地地区热量的分布不均匀。

赤道地区受到太阳直射,热量较多,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由于倾斜角度大,太阳辐射角度小,热量较少,气温较低。

三、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

由于地球公转的原因,不同地区在一年中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和强度都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和气候的变化。

地球公转还导致了时间的划分。

我们将地球上的时间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当一个地区处于白天时,相邻的时区往往处于夜晚。

这样的划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

四、地球的倾斜与季节的变化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不是垂直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度。

这个倾斜导致了地球不同季节的出现。

当地球某个半球靠近太阳时,太阳的直射光辐射较强,这个半球就会进入夏季;而当这个半球远离太阳时,太阳的直射光辐射减弱,这个半球就会进入冬季。

而太阳直射点则是在地球赤道附近来回移动,使得两个半球交替季节。

五、地球的倾斜与昼夜时间的变化地球自转轴的倾斜也导致了昼夜时间的变化。

当一个半球靠近太阳时,该半球的自转轴与太阳之间的夹角相对较小,白天时间较长;而当该半球远离太阳时,夹角变大,夜晚时间就会更长。

六、地球的倾斜与气候的分布地球因为倾斜产生了不同的气候带。

赤道附近是热带气候带,气温高且稳定;中高纬度地区是温带气候带,四季分明;极地地区则是寒带气候带,气温极低。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动使得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分布,同时也影响着气候的形成。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第1课时)

1.2.1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较的方式来认识地球的大小。

些角度认识地球的大小?(教师直接讲授还可以用比较的方式认识地球的大小。

)出示地球数据、操场和太阳月亮大小的图片(直接讲授即可,不用让学生计算,因为这不是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让学生能够从比较中再次认识地球的大小。

)过渡:地球如此之大,为了便于研究和学习交流,人们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起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阅读课本,并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思考活动提出的问题。

出示地球仪的图片,提出活动 2.同桌互相观察地球仪,说说你在地球仪上发现了什么?(提示:不同颜色代表什么?线又代表什么?虚线代表什么?)教师出示动画,并提问学生这些点和线的名称是什么(可以开火车回答)你还能找到特殊的纬线吗?(提示虚线表示)方法指导:为了让学生更快辨别清楚经线纬线,教学生一个口诀“横纬竖经”来记忆。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本和观察地球仪,找到一些特殊的点和线。

环节二新课讲授——深入学习经线和经度学生阅读课本,说出经线的特征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叫经线。

形状:半圆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这个估计会有学生不清晰,需要板书讲解清楚)位置关系:相交于极点(教师也需要提示)数量:无数条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画好示意图,记住规律。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记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过渡:我们要更深入去学习经线,活动 3.小组讨论探究:说出经线的特征(3分钟)出示表格和任务:阅读课本p15 图1.11,根据表格的提示,从这些角度说出经线的特征,并尝试画出示意图。

(讲解时,教师同时要在黑板上板图)过渡:经线有无数条怎么更好区分每一条经线?引出经度的概念出示经线图,利用动画,展示经度的划分圈出两个20°,提问当两条经线度数一样时,我们怎么确定是东经,还是西经?讲解经度的划分规律(难点)利用动画和板图,并让学生尝试画出示意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学习:(一)导入部分: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连接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合作、探究、展示: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12图1.8、图1.9、图1.10)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三、当堂检测: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1.2认识地球仪与经纬线导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认识地球仪与经纬线导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姓名课题认识地球仪与经纬线课型实验课课时安排1课时实验素养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观察经纬线,明确经纬线的定义及各自特点。

实验用品地球仪,每小组一个大地球仪、6个小地球仪、乒乓球3个,铁丝若干段,胶布,红黑记号笔,橡皮泥,饮料瓶盖。

导学过程一、观察地球仪基本构造:步骤一:自主观察1、学生自主观察地球仪有哪些构造?并弄清楚各个部件的含义,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步骤二:展示提升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__。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

这根轴代表__________。

地备注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亮点,叫__________。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__________,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___,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__________。

二:观察纬线和经线步骤一:观察纬线1、找出哪些是纬线?它们是什么形状?观察纬线指示什么方向?2、观察每一条纬线长度是否相等,如不相等,长度有何变化规律?步骤二:观察经线(观察方法和步骤同上)1、找出哪些是经线?它们是什么形状?指示什么方向?2、观察每一条经线长度是否相同?步骤三:将纬线和经线特点进行对比,完成实验报告表格:纬线经线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特点数量关系三:学生实验制作简易地球仪(参照第14页至第15页课本)步骤一:做球体步骤二:绘制经纬线步骤一:做球体注意事项:1.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夹角66.5度,同时铁丝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稍微大一点。

2.两极点处裹上胶布,使球体即可固定在铁丝中间,又可以自由转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课后练习题
答案
初中频道提供大量初中生学习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初中资讯。

以下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活动】
1、(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2)月球靠反射太阳而发光。

月食的发生是月球转到太阳的对面,月球、地球、太
阳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地球的本影部分扫到月球上,使部分或全部月面不能照到太阳
光。

在地球上看起来就象月面被食,因而形成月食。

由于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球仪》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学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

二、知识概览图
三、新课导引
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

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

地球到底是个什么形状呢?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又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地球、认识地球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四、自主梳理
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_____”与“”的假说
2.葡萄牙航海家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_______。

地球的卫星照片确认了这一点。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千米。

4.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做。

5.地球仪上有无数条____ __和___ ___,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______和______
经线的特点:连接南北______,每条经线长度______,指示______方向
纬线的特点:与经线垂直______,每条纬线长度______,可围成______,指示______方向。

是最大的纬线圈。

除此之外,图中还有4条重要的纬线圈,它们是线和线、 ____圈和圈。

经度分东经和西经,0°经线以西称______,用“__ _”表示,0°经线以东称______,用“_ __”表示,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____°经线(也叫____________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和_____°经线。

纬度分北纬和南纬,赤道以北称______,用“____”表示,赤道以南称______,用“____”表示,北纬和南纬的分界线是:_ __°纬线(也叫赤道)。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也叫0°纬线)。

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W和___°E(读做西经____°和东经_____°)。

6.____°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____°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7.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我们可以利用它确定位置。

五、重点突破
1.完善经线和纬线基本情况表格:
经线纬线
定义
圆弧状况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
经线圈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东西方向
2.完善经纬度知识表格:
经度纬度度数起止
度数划分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代号
半球划分
参考答案:
1.完善经线和纬线基本情况表格:
经线纬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两极并
同纬线垂直的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
组成经线圈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长;就
全球来说,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2.完善经纬度知识表格:
经度纬度
度数起止点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向西、向北各分作90°代号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20°、东京160°的经线
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六、课堂练习
活动一:找图——让学生根据经纬度找出幻灯片上所投影的地址,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东经13度,北纬52度
西经78度,北纬38度
东经33度,北纬30度
东经103度,0度
活动二:练一练——难度加大,给出以下城市的名称,从地图上找到并读出其经纬度。

(由于地球仪的经纬度不是很细致,因此只需读出大体的度数)
北京:
纽约:
伦敦:
堪培拉:
新德里:
巴西利亚:
莫斯科:
提醒:由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这些主要城市,因此同学们有必要在第一课就对这些城市有一些比较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
活动二:
北京:116°E,40°N
纽约:72°W,41°N
伦敦:0°,51°N
堪培拉:151°E,36°S
新德里:77°E,28°N
巴西利亚:49°W,17°S
莫斯科:37°E,56°N
七、合作探究
1.有人说: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点的位置,就像在电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你认为这种比喻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2.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的一封信,他在信中邀请小明暑假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夏令营活动。

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帮小明在地球仪上找找这个地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参考答案
探究:恰当。

电影院座位的排相当于经纬网中的纬线,座位的列相当于经纬网中的经线。

探究:地点不能确定。

因为经度没有标明是东经还是西经。

纬度也没有标明是北纬还是南纬。

八、学后反思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二)双向选择题
5.纬线的特点是()
A.所有的纬线圈大小都相同
B.所有纬线都是指示东西方向
C.相邻纬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D.所有纬线都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