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1
《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开国大典》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词语辨析
宣布 宣告
相同点:都有“把事情让大家都知道”的意思。
不同点:“宣布”多用于一些有约束性或强制性的事, 可大可小。“宣告”多用于重大事情,带有庄重严肃 的色彩。
运用示例:
1.因为准备不足,这次试验( 宣告)失败。 2.老师刚(宣布 )下课,同学们就一哄而散。
朗读指导
朗读“宣布成立”的相关段落时,要读 出庄严神圣的语气。
2.阅读“宣布成立”场面,回答问题。
(1)请赏析第5段中“排山倒海”和“一齐投向” 的表达效果。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伟大领袖的无 限热爱和拥戴,同时也衬托出毛主席的高大形象。
3.阅读“升旗鸣炮”场面,回答问题。
(1)为什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就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 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 没有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 反动统治,从此站起来了。
5.阅读“阅兵仪式”场面,回答问题。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 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人们怎样 的心情?
运用了比喻,在人们看来,战车上的士兵就如 同钢铁巨人一般,表现了人们自豪的心情。
6.阅读“群众游行”场面,回答问题。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 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 岁!’”一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读
1.阅读第一部分“典礼开始前”,回答问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参加大典的人员和人数? 这样写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参加人数非常多,且来
自各行各业,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2)第2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语 有哪些?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完整版ppt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表达感情
(重点字词)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时间 典礼前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时 (阅兵式)
典礼后 (游行)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这(雄伟的) 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 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 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删掉括号中的内容,对比体会。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完整版ppt 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规
模,宏大的 仪式。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会场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自主品读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前 群众入场
擎 提 人的海 兴奋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开国大典课文每一段的意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开国大典课文每一段的意思开国大典是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本文共计1500字左右,主要分析每一段的意思。
第一段:开国大典这一段主要介绍了开国大典的背景和重要性。
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这是一场历史的盛会,各国领导人和各界群众都翘首以盼。
开国大典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第二段:首都迎来了喜悦的洪流这一段主要描述了首都的喜庆氛围。
当天,北京迎来了盛大的游行队伍,国旗迎风飘扬,人们唱着爱国歌曲,挥舞着五星红旗,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各个领域的代表队伍展示了中国发展的成果,人们纷纷欢呼雀跃,为祖国的繁荣欢呼。
第三段:各方面的成就这一段主要介绍了开国大典展示的各方面成就。
军事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了国家主席的检阅,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经济方面,各地的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田里的粮食和工矿企业的产品使人们感到骄傲。
文化方面,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取得了世界的认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魅力。
第四段:领导人致辞这一段主要介绍了领导人的致辞。
国家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向全国人民表示感谢,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领导人的讲话激励了全国人民,使大家更加坚定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第五段:人民的喜悦这一段主要描述了人民群众的喜悦。
开国大典不仅是领导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的盛会。
人们用热情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了对祖国的祝福和对国家领导人的崇敬。
人民群众的喜悦在这一天达到了高潮,他们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六段:结尾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开国大典是一次庄重而难忘的历史盛会,它展示了中华民族沧桑巨变的壮丽画卷,激励了广大人民团结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通过开国大典这一重要场合,每个人都深刻体会到了祖国的兴旺和壮美,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篇文章分析了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课文《开国大典》每一段的意思,从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和重要性开始,描述了首都喜庆的氛围,展示了各方面的成就,介绍了领导人的致辞,讲述了人民群众的喜悦,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讲解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讲解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讲解一、导入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是我们的国家生日。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了解我们的国家是怎样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
2.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那一天的喜庆与庄严。
二、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听准字音和句子。
3. 检查自读情况,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开国大典的句子。
2. 指名学生朗读所画的句子。
3. 这些句子分别描述了哪些不同场景?请同学们根据场景的不同将课文分成四部分。
4.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四、细读课文,品词析句1. 齐读第一部分,思考:典礼开始前会场是什么样的?2. 找出描写会场的句子,边读边体会会场的喜庆、庄严、肃穆的气氛。
3. 自由朗读第二部分,说说典礼仪式开始了,人们在做什么?4. 默读第三部分,思考:课文怎样描写阅兵式的盛大场面?哪些词语写出了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哪些词语写出了受检阅部队的英勇威武?5. 齐读第四部分,思考:课文怎样描写群众游行的情景?从游行情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6. 品读重点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体会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方法。
7.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思考课后习题第1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生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生字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盛大仪式,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这一历史事件中有许多生字,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生字的含义。
1.开国(kāi guó)开国指的是一个国家建立的开始,也可以指的是国家的创立者或国家的建立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开国大典是指建国之初的盛大典礼。
2.诞生(dàn shēng)诞生指的是出生或创立的意思,特指人、事物或机构的开始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指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开国大典。
3.盛大(shèng dà)盛大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的意思,也可以指仪式或活动的规模宏大。
开国大典是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了许多人参加。
4.仪式(yí shì)仪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定和程序举行的庆祝、祭祀、纪念等活动。
开国大典是一个严肃庄重的仪式,通过这个仪式来庆祝国家的诞生。
5.标志(biāo zhì)标志指的是象征、代表或体现某个事物或状态的标识物。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成为对外宣告的象征。
6.揭幕(jiē mù)揭幕是指正式开展或揭开某项活动的意思。
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新中国迈向辉煌未来的开始。
7.纪念(jì niàn)纪念指的是对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庆祝、纪念的行为。
开国大典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纪念,通过这个仪式,人们向建国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8.国旗(guó qí)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通常是一块带有国家标志的布料。
开国大典上,国旗是重要的标志物之一,象征着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9.剪彩(jiǎn cǎi)剪彩是一种开幕式上的传统仪式,意味着正式启用某个场所或建筑物。
开国大典上也有剪彩仪式,代表着新中国的建立。
10.希望(xī wàng)希望指的是对未来的期盼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资料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资料介绍《开国大典》是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7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仪式。
在《开国大典》这篇文章中,学生将会了解到以下内容:
1. 开国大典的背景: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为开国大典的举行奠定了基础。
2. 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地点:文章详细描述了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和地点。
它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地点是北京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和政治象征之一。
3. 仪式的规模和内容:开国大典是一次庄严而隆重的仪式。
文章介绍了参加仪式的各方人员,包括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群众。
仪式包括升国旗、奏国歌、检阅仪仗队、授勋等环节。
4. 仪式的意义: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这一仪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纪念价值。
通过学习《开国大典》,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和发展,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伟大。
1。
开国大典六年级上册课文笔记

《开国大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董必武。
本文记叙了中国人民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以下是这篇课文的笔记:
1.本文主题:本文讲述了中国人民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
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2.生字词:典礼、瞻仰、肃立、旗帜、诞生、汇集、步调一致、瞻仰、行注目
礼、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3.重点句子: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3)这胜利的欢声,这庄严的宣告,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4.文章结构: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到“升起了第一面国旗”,
第二部分是“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到“不断地欢呼”,第三部分是“阅兵式开始”到文章结尾。
5.写作特色:本文在描写开国大典时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文章还使用了大量的动词和形容词来形容人们的情绪和动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
6.情感体验: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热爱和
自豪之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再看看雄壮的阅兵式吗? 想再看看雄壮的阅兵式吗?
公元1949年10月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 1949 一个崭新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 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 方诞生了,她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方诞生了,她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 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正 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典上写下的诗篇中描述的: 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典上写下的诗篇中描述的: 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 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 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 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 生了! 生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亿万人民欢欣鼓舞,因 为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 为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
大典前
群众入场 1.庄严宣告 1.庄严宣告 2.升旗鸣炮 2.升旗鸣炮
开 国 大 典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3.宣读公告 4.阅兵式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5.群众游行 退场
大典后
同学们:你们知道54门大炮齐响28 54门大炮齐响28响的意 同学们:你们知道54门大炮齐响28响的意 义吗? 义吗?
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 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 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 56个民族 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 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 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 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 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28
开国大典会场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 安门城楼上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 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 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 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你有没有像1949年10月 日的人们那样激动过? 你有没有像1949年10月1日的人们那样激动过? 1949 你能理解广场上的人们为何欢呼吗? 你能理解广场上的人们为何欢呼吗?
北京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单元
同学们,请根据你以前阅读的书籍或文章, 同学们,请根据你以前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用一句 话来说一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话来说一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辛酸屈辱 丧权辱国 外忧内患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 1921年成立以来 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 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 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 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 典” 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 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 和国诞生了。 和国诞生了。
屈辱沧桑的历史终于一去不回了, 屈辱沧桑的历史终于一去不回了,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 领导下,1949年10月 新中国成立, 起了!现在,你们就是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去 起了!现在,你们就是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 抓拍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抓拍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